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范文4篇

上传人:花红****零 文档编号:494456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范文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范文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范文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 与 改 革 开 放 共 成 长 征 文 范 文 4 篇【篇一】记得小时候吃饭时,外婆总是嘱咐我们不能乱倒碗里的食物,说是“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倒碗里的饭菜,会折自己的福禄;就是碗底的一滴汤、一粒饭,外婆都不允许我们倒,都要我们吃完喝干。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一日两餐,主食不是麦疙瘩,就是包谷饭,米饭很少的一层,还被外婆蒸了放在麦饭、包谷饭的下面,用意是吃饭以杂粮为主,米饭后吃且少吃。那时候人小不懂事,主要原因还是杂粮不好吃,难下咽,长年吃怕了,有时会趁着外婆不注意,在麦疙瘩、包谷饭上打个洞,舀上半碗米饭,再舀点麦疙瘩、包谷饭盖在米饭的上面,躲在墙角一旁偷着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最难忘的是有一年,田里的稻谷眼望着都黄了,这时家里的粮食接不上锅了。母亲带着我去十多公里远的集市上买米,大概买了二十公斤。我和母亲头顶烈日,背着米大汗珠淋漓走在稻谷飘香的田埂上,然而就快到村前的时候,过坎时我滑了摔倒了,我小背篓的那一点米,泼了一地。母亲看上去一脸的心疼,但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帮我把米一粒一粒从沟里、泥里捡起来,四十年前的这一幕,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年代中国人的饭碗,尤其是农村人的饭碗,就是这么普遍的艰难。1980 年上初中,我考到县第四中学就读,住校、吃食堂。当时,我们一个月交给学校的伙食费,初中三年一直都是 7.6 元。为了补助伙食,每个学生在校园都有块小菜地,学习之余我们都要种点菜,交到学校食堂以补贴费用。那时正是长身体吃饭的时候,食堂的那一点饭菜是不够吃的,且清汤寡水,更谈不上营养。所以每周回家,都要从家里带些干粮,饿了的时候,添着吃。那时学校附近有几座瓦窑,我们也会从家里带点米,时不时去瓦窑焖了吃。初中生活令我终生难忘的,是一次回家向父母要当月的伙食费。那天正值酷暑盛夏,母亲为了拿钱给我,从田间满头大汗赶回家,当母亲从身上、从柜子里找了遍,终于一分一厘凑齐我那个月 7.2 元的伙食费,家里再无分文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母亲是一脸的欣喜和一脸的无奈-那个意思就是,这个月的伙食费有着落了,下个月的又在哪里呢?1983 年上了高中,到了县城,情况好了些,主要是得到了在城里工作叔叔婶婶一家的关照,时不时叫我到他们家改善伙食。但班上有个同学,就没有我那么幸运了。有几个晚上,他实在饿不得了,半夜一个人起来在蚊帐里吃从家里带来的卤腐。1986 年我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家,那时国家对师范生每月有 26 元的伙食补助,家里再给 10 多块,是基本够用了。但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课余时间我在学校里卖过报纸、牛奶、面包、汽水,暑期到建筑工地打过工。打工晚上回到学校的时候,晚餐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在宿舍煮面条吃,没有油、盐、醋,就这么白开水煮了吃。那个年代中国学生的饭碗,基本能填饱肚子,但普遍还是很清贫的。1990 年 7 月参加工作,报到那天傍晚时到的小龙潭。下了火车,身上仅有 5 元钱,那天又正好是周末,心里老是盘计着这 5 元要吃、住,怎样才能熬得到星期一呢?还好,那晚住的是矿上的招待所,分配来的学生没有收住宿费。第二天,先到的同学又带我去他姐家吃了一天。就这样,身上的 5 元钱一分没用终于熬到了星期一。报到后领到了半个月的工资,共计 86 元。当时觉得是一笔大钱,正好老家有人来,一直想着工作要报答父母,所以毫不犹豫让人带了 50 元回家孝敬父母。又过了三天,领到了一个月的工资,共计 168 元,从此端上了国家的铁饭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单位经济发展,工资从最初的百多块,逐步涨到了上千元到现在的近万元。我常自豪地讲,我来小龙潭是以 5 元钱打天下的。工作近三十年来,不但在这片热土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还很快的在这里立业成家,娶妻生子。我也常讲,我这一辈子有三个想不到,第一,我还会开车,第二,家里还有辆车让我开,第三,当上了人民警察,而且还是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级警官。按农村人的话讲,我手里端的,不但是只铁饭碗,还是只金饭碗。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跟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我从一个贫苦农家的子弟,通过读书一步步走出了山村,改变了个人的命运,从穷饭碗、土饭碗端上了铁饭碗、金饭碗。如今,端详着老人用过的这只碗,心中盛满的是满满的知足感和幸福感。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小龙潭监狱,感恩纳税人。我要像老人一样,一生谦虚谨慎、勤勉工作,保住晚节,只有这样,才对得住这只金饭碗、端得稳这只金饭碗、保得住这只金饭碗。【篇二】音乐的功能是什么?人们会说:可以开发智力、陶冶身心、振奋精神我的答案是:音乐还可以记录历史的变迁。上世纪 80 年代初,单波段的小收音机价格普遍在10 元左右,带短波的小收音机价格在 20 至 30 元之间,而当时工薪阶层的工资也就 30 多元。因此,当时的收音机是不折不扣的“轻奢品”,属于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的标配。记得我上小学时,常去一位同学家玩,同学的父亲是大学讲师,常看见他父亲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听小说故事,偶尔也听一些歌曲。在那个神奇的匣子里,我生平第一次听到了流行歌曲乡恋。1986 年,我家终于有了收音机。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白色的“熊猫”牌中波袖珍收音机。尽管它貌不出众,却成了我的心爱之物。现在我还能回忆起晚上夜深人静之际我躲在被窝里收听广播剧、台湾海峡海浪预报、国际时讯什么的,那种乐趣简直无法形容。小说连续播讲节目是许多人买收音机的动力。当时的小说连续播讲有小说,也有评书,大伙管听评书叫“听小说”。印象较深的有杨家将人生三国演义等。袁阔成、单田芳成了我很早知道的艺术家。广播剧院和电影录音剪辑也是当时非常受听众欢迎的节目,年少的我们没有电视机,舍不得花钱经常去看电影,就听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我几乎听过收音机里全部的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现在回想起来,我喜欢朗读,从上高中开始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就会登台朗读,就源于儿时受到收音机里广播剧和电影录音剪辑的熏染。说到收音机,就不能不说录音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是上世纪 80 年代乃至90 年代初石河子人视听世界的“三巨头”。1983 年后,石河子街头常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的时尚青年,他们也是石河子最早的“追星族”。1985 年,我在发小家看到一台精致的夏普 GF500 录音机,它雄浑的中低音大大超出了我狭窄的认知范围,使我非常震撼。大约从 1993 年起,石河子的音乐发烧友迎来了一个新伙伴:组合音响。石河子市面上开始出现进口的组合音响,有一些精品做得很漂亮。1995 年,我家邻居罗叔叔家买了一套建伍大组合音响,15 寸大落地,播放西部大赶集和红衫仔时,的确给人以气浪翻滚的感觉。这期间,石河子的音乐发烧友还拥有了一种迷你型的发烧设备 CD 机,也有人把它称之为激光唱机或镭射唱机。它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数码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种新型元器件,放音时间长、操作简便、选曲特别快,而且现场感很强,是当时石河子时尚青年的必备单品。当时普及型CD 整机得花上千元,无奈之下,我花了 200 多元买了一块三洋 CD 机心,装了一台简易木壳 CD 机,放音效果还不错,一直保存自今。现在有时拿出来听一下,还能读碟。不过,CD 机没能“辉煌”多久。2000 年后,石河子音乐发烧友的手中多了一个更为便携的小玩意:MP3。它体积小,采用了闪存芯片做存储介质,可直接从闪存读取数据而无需任何机械构造,这一点也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随身听无法相比的。CD 机可以做成很多种形状,可以兼容全码率的 MP3,包括 CBR和 VBR,还可以支持收音录音、固件升级和移动硬盘功能。传统音响也在升级。2000 年前后,多媒体音响开始走进石河子人的生活。一位音乐发烧友告诉我,所谓多媒体音响,就是将之前单一的回放设备变为整合多种功能的设备,如收音机、音乐闹钟、读卡器等,还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音乐文件或收听网络电台。我第一次接触多媒体是在大学同学家看电影指环王时,他家的多媒体音响还新增了杜比环绕立体声,能带给人激情澎湃的感觉,感觉耳朵整个被叫醒了。2015 年,音响再次给我以惊艳的感觉。那是初中同学乔迁,我去道贺时,被他书桌上一个精致的长方形金属盒所吸引,那胡桃木的外壳很有质感。正当我仔细端详时,一首悠扬的老歌乡间大道送我归从盒子里飘了出来,一切显得那么有韵味。同学告诉我,桌面音响简约优雅,放在客厅的小桌或是茶机上,和家居环境融合为一体,毫无违和感,它可不仅仅是个“样子货”,它支持 3.5mm 接口、USB 音源输入、支持 iOS 设备直插而且 dock 还支持拔插 (所以各代 iOS 设备均支持 ),还支持 Airplay 播放。音质方面,三频均衡、低音效果明朗清晰,高音和中音清澈通透,听女声相当不错,也能轻松驾驭各类风格音乐。40 年来,音乐设备产品的多功能化、多合一化、智能化以及视觉化,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让我们生出很多期待:未来的 40 年,我们的耳畔又会迎来什么样的惊喜呢?【篇三】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当日历翻到 2018 年时,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从 1978 年发端,已经走过了 40 年。岁月不惑,前程锦绣。40 年前的我,年方 20,40 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退休大军中的一员,正在含饴颐养天年。回望来时路,我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在那火红的激情年代奉献过青春、智慧和才干,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力量中坚,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者,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见证者。40 年来,我们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想都想不到、敢都不敢想的事情,人民生活出现蝶变,社会出现蝶变,一个全新的新时代就在我们面前。国家从贫穷到富强。40 年来,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从一个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一个生活宽裕的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7 亿多人摆脱了贫困,3 亿多人发展成中等收入群体,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大国,正在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令国人振奋,令全球嘱目。饮食从粗糙到精细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这里农村普遍人家使用的都是金马镇大丁马村烧制的土碗。这土碗虽然上了釉,但粗糙笨重,易碎。尽管如此,饭桌上,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饭桌,就是一块垫着吃饭的木板,装菜装饭的碗都是土碗。人们手里端着土碗,碗里装的常常是苞谷疙瘩饭,或是青菜掺苞谷饭,或是老金瓜焖苞谷疙瘩饭,或是麦疙瘩饭,甚至是粗糠饭,碗边见不到一点点油星子。能用得起青花碗,吃上大米饭的人家少之又少,那毕竟是比较富裕的人家。那时候,我正长身体,想吃到米汤泡饭,喝口酥肉汤成为我们小孩子的最大奢望。社会发展到了现如今,土碗、青花碗早已成为过去,早已尘封在历史博物馆里。金马镇大丁马村当年炉火兴旺的土窑早已不见踪迹。如今的餐桌上,我们用的都是精制的高档骨瓷碗,端在手里轻巧,光滑,感觉舒适。碗里盛的食物,随心随性,要吃什么有什么,种类、品质、价值、营养、口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不在话下。人们深有感触地都这样说:“要知道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就从我们生活这扇窗口看一看,生活是怎么变好了,就看看餐桌上的由粗糙到精细的变化。”交通从步行到轿车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到县城上中学,只能靠步行,偶尔幸运地能撘上生产队进城办事的小拖拉机。人们进城或是到公社办事、开会,有的乘坐马车,有的赶着生产队的牛车,绝大多数人,开动的仍是“十轮卡”。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拥有了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算是富有的,也是稀奇的。因为我们村子里只有两辆,经常有小伙伴上门来找我借用。尤其是要去说媳妇的小伙子,或是要去接媳妇来过节的小伙子,排着队来找我借自行车。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农村有能力购买自行车的人多,想要购买自行车也容易多了,赶街上路骑自行车的人多了,走路的人减少了。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公路由砂石路面变成了柏油路,少了坑凹灰尘,公路上跑的摩托车,面包车日见增多。如今,泸西乡村公路网状分布,各式各样车辆往来穿梭,真可谓车水马龙。下到田间地头干活,也不用走路,有的开汽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开拖拉机,有的开农用车。车辆代替了步行,安步当车的年代已经远行了。农村变样了,农民增收了,富裕了,轿车也大踏步进了农村的千家万户。这是想都想不到的蝶变。住房从茅草房到洋房上世纪 70 年代村里零星的土掌房、茅草房、土木结构房还深刻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 40 年,就住房而言,出现了蝶变再蝶变,再次蝶变。让我都有些不敢相信。就拿我表弟来说,我表弟上世纪 80年代初期拆除了祖上留下的土掌房,建起了土木结构房,过上了舒适的日子。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表弟找到了致富门路,在责任田里种植了高原梨,经济效益好,也有了经济上的结余,表弟又将土木结构房拆除,建起了钢混房,宽敞明亮,大气,是一个标准的农家小院。到了新时代,表弟的儿子参加工作了,他的小梦想又变大。就在前两年,又将居住的钢筋水泥房拆除,重新规划设计,建成了可与城里的别墅相媲美的现代民居房,时尚生活、现代化生活、小康生活刷新了农家。在农村,不仅我表弟的住房条件在不断发生变化,乡亲们的住房也都在发生改变。一眼看上去,昔日的旧房已换新妆,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随着农村建设和发展进程的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了,农村美了,农民富了,各种高楼拔地而起,各式洋房应运而生,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农村建设美景,美轮美奂的房屋,大大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大大开辟了幸福的通道,展现出了一派乡村繁荣、和谐、美好的景象,呈现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饮用水从肩挑到自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家人的用水是一个家庭中的首要问题。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供一家老小一天食用。那时,一个村子有一个池塘,全村人都要到池塘里去挑水,大都是人畜共用。池塘里的水从沟里放进来,卫生条件极差。每到夏天,池塘水混浊,小虫子在水里翻筋斗。虽是这样,但没有选择,照样挑来食用。今日的农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讲究的人家还用上了净水器,水的质量提档升级了,人们的生活健康有了保障。昔日喝生水,如今家家户户使用热水器,购买商品矿泉水烧着喝。照明从水油灯到电灯我小的时候,天黑定了,母亲才点上豆般大的水油灯,忽闪忽闪的。我们姊妹在灯下做作业,母亲缝补衣裳。上世纪 70 年代电网架通了,农村用上了电,多数人家只用一盏灯,且是晚上。伴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节奏的加快,改革开放成果的惠及、共享,电力资源充足了,农村也不再愁用电,城乡同网同价,照明、烧水、做饭一切使用电,节能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村庄道路安装上了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夜晚亮如白昼,农村成了不夜村。交通从行路难到一日千里回首来路,行路难变成一杯苦涩的老白干,留存在品尝后的记忆深处。遥想当年,姑娘小伙的白胶鞋,难逃汗水红泥的浸染,打干井水左刷右漂洗不净,慨叹一声,路不让我讲究。出门赶街,人背马驮,山间铃响马帮来,陡峭山坡羊肠道,前行骡马粪球击你头,见怪不怪,山鹰从头顶飞过,叫声空灵,毛骨悚然。云飘天际逝,风从故乡来,一颗心还在路上。40年的砥励前行,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出了李白诗中难于上青天的天路,换了人间。陆路水路天路,路路通达;路通党心民心通,路通信息物流通,路通政通小康通,描绘蓝图,梦想成真。放眼大时代,家乡腾飞金蛇狂舞,动感之路通边达海,今天幸福平安一日数千里,进省城动车火车客车自驾车,阳光灿烂任选择,到州府方便快捷走高速,赏心悦目红河大道,道道相连纵横交错,昂首挺胸融入滇中。天下没有不通的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更加有理由坚信改革开放,更加有理由坚定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再次鼓足了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勇气,将改革开放深化下去,在改革开放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不断结出新成果。这是我们对改革开放 40 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必由之路。【篇四】伴随着清晨的缕缕阳光,漫步在离石城南莲花池公园,一股清新扑面而来,绿油的草坪映入眼帘。参天白杨,徜徉湖水,还有长廊里川流不息的晨练者,更有身姿曼妙的舞者,秧歌舞、太极拳、保健操等,伴着节拍展现着活力。此时,若用“惠风和畅”形容毫不夸张,一点不过。曾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里还是离石的外城河滩,常年被雨水浸泡的烂泥洼,隔河相望,高低突兀的土丘杂草丛生,南关与马茂庄比邻的两个村往来要渡船,没钱的穷人只能等汛期过后踏石穿梭。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勤劳的农民打坝造地,充分利用水源充足的优势,建起了一个个蔬菜基地,在政府的引导下修了一座单孔石拱桥,田间横七竖八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出入,当初离石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几乎全部来自这里,群众的喜悦感从这里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市建设步伐逐年加快,1995 年城区中心道路 龙凤大街开始新建,横贯南北的龙凤大街在此穿插而过,加之马茂庄劈山改河工程的相续动工,这里周围的沼泽地得到整治,原有被雨水冲刷的烂河滩填成一片平地,单孔石桥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其间,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就在这一带兴办起各种土焦炉、屠宰场、加工厂、游泳场等。20 世纪 90 年末,轰轰烈烈的离石旧城拆迁改造,在城建部门的规划之中,形成了具有城市魅力和城市品位的市民广场、莲花池公园,相续而生的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大型商场,便捷天桥形成管网,广场、公园的建成,城市的魅力迅速得到提升,更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无数游客。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了的不仅仅是道路、房屋和各种配套的硬件实施这些外在的东西,更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生产方式和审美意识等一系列内在的需求,经过我与改革共奋进的四十年发展,记忆和经历让我更坚定了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光荣、正确,坚定了改革开放道路的辉煌与中国梦的信念。祖国的变化,让我很难想象再过四十年我们离石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我坚信未来的离石一定会在祖国的怀抱中笑逐颜开,与日增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