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8420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312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12页
2019年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12页
2019年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一 .4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二 .6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8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9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10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21 数一数 .171 数一数 教案 .171 数一数 教案二 .211 数一数 说课稿 .231 数一数 说课稿二 .252 比一比 .272 比一比 教案 .27比多少 教案 .302 比一比:比多少 说课稿 .332 比一比:比多少 说课稿二 .372 比一比:比长短、高矮 说课稿 .382 比一比:比长短 说课稿 .392 比一比:比高矮 说课稿 .42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44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案 .44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15 的认识 说课稿 62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15 的认识 说课稿二 63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大小 说课稿 .64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大小 说课稿二 .66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几 说课稿 .67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几 说课稿二 .69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几个和第几 说课稿 .70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几和几 说课稿 .71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 .73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稿二 .73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加法 说课稿 .76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5 以内的加法 说课稿 79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减法的初步认识 说课教案 .82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5 以内的减法 说课稿 83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15 的加减法综合练习 说课稿 84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0 的认识和加减法 说课稿 873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0 的认识和加减法 说课稿二 89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说课实录 914 认识物体和图形 .1034 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案 .1034 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物体 说课稿 .1074 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说课稿 .1094 认识物体和图形 :平面图形的认识 说课稿 .1124 认识物体和图形 :说课稿 .1145 分类 .116.5 分类 教案 .1165 分类 :单一标准分类的一致性说课稿 .1205 分类 : 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 说课稿 .1225 分类 :说课稿 .1245 分类 :说课稿二 .126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12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案 12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6、7 的认识 说课稿 172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6、7 的认识 说课稿二 .174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6、7 的组成 说课稿 176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6 和 7 的加减法 说课稿 .17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6 和 7 的加减法 说课稿二 .180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用数学 说课稿 183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8 和 9 的认识 说课稿 .186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8 和 9 的认识 说课稿 .18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8 和 9 的组成 说课稿 .192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8、9 的加减法 说课稿 194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8、9 的加减法 说课稿二 198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快乐的大森林 说课稿 19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10 的认识 说课稿 201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10 的加减法 说课稿 .203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说课稿 204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填未知加数 说课稿 204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连加 说课稿 206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 说课稿 20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 说课稿二 210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 加减混合 说课稿 215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生活中的数 说课教案 217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乐园 说课稿 2196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乐园 说课稿二 2217 1120 各数的认识 .2237 1120 各数的认识 教案 .2237 1120 各数的认识 : 1120 各数的认识 说课稿 .2307 1120 各数的认识 : 1120 各数的认识 说课稿二 .2337 1120 各数的认识 :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说课稿 .2358 认识钟表 .2388 认识钟表 教案 .2388 认识钟表 : 认识钟表(整 时) 说课稿 .2428 认识钟表 : 认识整时 说课稿二 .2438 认识钟表 :认识半时 说课 .2468 认识钟表 说课 .2478 认识钟表 :说课稿二 .249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250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案 250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9 加几 说课稿 .270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9 加几 说课稿 二 .271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9 加几 说课稿 三 .2739 加几说课稿四 276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8、7、6 加几 说课稿 .280.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8、7、6 加几 说课稿二 .282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5、4、3、2 加几 说课稿 .287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5、4、3、2 加几 说课稿 二 .290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说课稿 2919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 说课稿 二 29310 总复习 .29510 总复习 教案 .295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301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302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02说课的程序 .303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304试讲十要点 .306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307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307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308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310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312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314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314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一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2. 教育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 教学策略(说教法)1. 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4. 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7)板书(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教学程序:(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二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是小学数学第( )册第( )单元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 ) ,它是( )的继续,同时对后续( )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 )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理解( ) ,掌握( )2、能运用( )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3、经历( )的学习过程,体验( )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初步具有敢于尝试、乐于交流、善欲反思的学习习惯。依据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把( )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 )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本课教学我拟定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实现自主构建 ;提供有效材料,鼓励探究发现;及时总结归纳,实现思维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适时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渗透:依托经验,自主建构;尝试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据教材特点、目标的定位、教法、学法的要求,本课教学程序我打算分( )个部分,一、 (情境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 (知识应用) ;四、 ( 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一、情境引入以往的学习生活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一方面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原有学习历程的体验可以作为继续学习的经验起着引领作用,本着这个想法我决定创设( )的情境,具体通过以下( )个环节完成:1、2、3、4、-情境不仅是发现问题的“敲门砖” ,而且还要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以上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知识再造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二、探究新知知识不能简单的依靠教师传授而获得,在新课程下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和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常用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依据自己先前经验,在不断反思、不断思维提升的推动下,构建新知识的意义,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系统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这部分我打算分( )环节来教学:.1、 ( )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2、 ( )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31、 ( )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4、 ( )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A、B、C、D、-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通过以上( )个环节,学生经历了( )学习全过程,深刻的理解( ) ,体验到( )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开展合作互助、各种交流,在对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方法、习惯等方面获得深层的发展。三、知识应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强化对法则的巩固,使知识、能力得到深层的提高,实现知识系统的初步更新。这部分我设计( )层次的练习,总体思路是:法则理解法则巩固反例验证,第一层次:( 填一填 )(题目出示) , 这里是让学生( )第二层次:(算一算)(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第三层次:(判一判)(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四、解决问题知识的积累不是用简单的量的叠加来完成的,而必须把知识放新的情境中进行检验、应用,才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样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建构得更加稳固。为此,我设计( )个问题让学生运用学会的( )来解决。1、 (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2、 (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五、全课总结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你有什么收获?.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反思、评价,随着对自己的评价,培养了学生自我激励的意识,另外,再次让学生反思学习以后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学习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六、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说课结束后把板书从头开始写出来这样设计主要是体现出知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再次回顾,同时也能体现知识系统的分布情况,便于学生记忆。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2、考试当天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会给你教材,有时间让你写说课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围内的篇章都准备一下,考试的时候时间肯定是够的。.3、考官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说课内容,但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啊,政治思想理论啊,或者关于你个人的,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等等。总的来说,提问不是重点,说课才是重点,提问只要如实回答,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比如,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职业,另外还会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一般面试时间约 10 分钟,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答,谈话式交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 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学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说教材。说本教材目的、联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课时安排。说教法。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育理论依据。说学法。说本课拟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说教学程序。说本课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及板书设计等。“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说课者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说课者就是要说清该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关键,说清每一课时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 40 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就尤为重要。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 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5、说清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虽是相互联系的,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6、说清对本节教学过程的预先评估。说课虽不是课堂展现,说课者对说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有一个预先评估,并将此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先评估中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的个别代表性的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等。说课者说完课后,其他教师应围绕这课的教学怎样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提高深堂教学效益,各抒已见,相互交流,使说课者与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说课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突出教法的特点,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这就是说课的艺术。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一)说课应注重什么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成功的关键。“新”的要求很高: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练习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怀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开始新从开讲艺术到结尾艺术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板书美板书是教师的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3.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说课,要用一节课 1/41/3 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举例_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目标呈现揭题展示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4.遵循“课”路,选准“说”法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等。但无论怎么“说”,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5.变换“说”法,找准“说”点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等。因此,说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6.把握“说”度,把课“说”活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7、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听说课的对象是评委,是领导等,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还 ui 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是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8、说出特点、说出风格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意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条理清晰、法度适宜,说得生动有趣,人情人理;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二)说课的艺术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1.说标准要“深”。任何一门学科,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枝”。就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在说课前就一节内容出发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看看课程标准对这节所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然后顺藤摸瓜,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至此,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就可随之确定了。反之,脱离课程标准的说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2.说方法要“实”.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上要掌握的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说课时必须要“实”。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来确定教法、教学手段和学法。作为教师还要有全局观,树立面向个体学生的思想,实行分层优化,采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找准出发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3.说习题要“准”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考试(中考、高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4.说程序要“精”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具体地讲:一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二要说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联系的方法;三要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安排的依据;四要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图、目的和理论依据。只要将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使人听明白,即可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只要深钻标准,细研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就能保证说课质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说课,就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改形势。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人数 42 人,其中男生 17 人,女生 25 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 10 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四、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 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五、分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 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 10 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第二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第三单元“15 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第五单元“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第六单元“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 610 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第七单元“1120 各数的认识”为学习 20 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第九单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是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六、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 10 以内各数与 20 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 020 各数。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进位加法。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 20 以内数的大小。.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二)数学思考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 020 各数,感受 020 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 20 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 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 以内数的加减法,20 以内的进位加法。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 10 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 10 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10. 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三)解决问题1.能用 020 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 10 以内的加减、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 20 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 1 时、几时、半时的长短。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情感、态度、价值观.1 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七、质量目标:及格率达 95%以上,优秀率达到 85%以上。八、方法与措施: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5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九、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数一数 11 9.029.08 比一比 2 15 的认识 32 9.099.15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1 3 9.169.2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4 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 24 9.239.29 认识物体和图形 2 5 9.3010.06 练习五 16 10.0710.13 分类 2国庆放假7 10.1410.20 阶段小结整理和复习 2 阶段检测8 10.2110.27 6、7 的认识和加减法 4 练习七(2) 19 10.2811.03 8、9 的认识和加减法 3 练习八 210 11.0411.10 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 2 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 211 11.1111.17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12 11.1811.24 整理和复习 2 期中考试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13 11.2512.01 数 1120 各数,读数和写数 2 10 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14 12.0212.08 认识钟表 2 15 12.0912.15 阶段小结整理和复习 2 阶段检测16 12.1612.22 9 加几 3 17 12.2312.29 8、7、6 加几 4 18 12.3001.05 5、4、3、2 加几 3 元旦放假一天整理和复习 119 01.0601.12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 1 20 01.1301.19 总复习 4 21 01.2001.26 总复习迎考 22 01.2702.02 .1 数一数 1 数一数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数数活动,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正确数数。 2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数数情况 1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谁愿意给大家数数? 生 1:我会 1 个 1 个地数:1、2、3、 生 2:我会 2 个 2 个地数:2、4、6、 生 3:我会 5 个 5 个地数:5、10、15、 生 4:我会 10 个 10 个地数:10、20、30、 生 5:我会倒着数数:10、9、8、 2揭示课题。 同学们数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数。 (板书:数一数) 二、新授 1数一数。 (1).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去上学。你们看!多美的校园啊!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呀? (2)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3)汇报。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汇报:(学生汇报时是不按数的顺序汇报的) “1”一位老师,一座教学楼、一面国旗、一个足球、一座气象站、一个风向标、 “2”两个同学在向老师行礼、两个同学正向学校走来、有两个单杠、两个小女孩在跳绳、 “3”三个同学在操场上踢球、有三张石凳、 “4”有四个同学在观察气象站、教学楼有四层、校园里有四个垃圾桶、 “5”校园里有五棵大树、远处有五座楼房、国旗上有五颗五角星、 “6”教学楼的二层和三层各有六扇窗户、花池里有六朵花、 “7”天上飞着七只小鸟、 “8”校园外有八棵树、小操场和气象站里共有八名同学、 “9”图上画了九名女同学、 “10”图上画了十名男同学、 (4)数其它数量的数。 请同学们仔细的数数,图上共有几个人?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让学生说完整话,二是注意单位名称的用法、三是注意有序的观察。 (5)点数。 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 2 页,用手指着书上的图,点数一遍各种事物的个数。 培养学生点数的好习惯。 2按顺序数出 110 物体的个数。.(1)刚才同学们数出了这么多物体的数量,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有几面红旗呀? 有几个单杠?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再加强点数的指导,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按顺序数数。另外,在数六朵花、八棵树、九名女生、十名男生的时候,除了 1 个 1 个地数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 2 个 2 个地、3 个 3 个地、4 个 4 个地、5 个 5 个地数数,为后面学习 10 以内各数打基础。 (2)小组进行交流。 再从 110 数一数物体的个数。 (3)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数吗?边指边读给大家听听。 生:边指 110 各数边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结合实物,开展数数活动。 (1)按要求数出下面物体的个数。 师:同学们刚才数得真不错!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自己文具盒中有几支铅笔呀? 生:数出自己文具盒中有几支铅笔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你的书包里共有几本书? 生:数出自己书包里共有几本书并汇报 (2)自由数物体的个数。 师:你还想数哪些物体的个数?和同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 1:我想数数教室里有几扇门。 生 2:我想数数教室里有几扇窗户。 生 3:我想数数我们组有几个人。 生 4:我想数数我有几根手指头。 生 5:我想数数全班共有几个人。 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物体的数量。 2用手指表示 110 各数。 .其实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数,还可以用我们的手指来表示。 (教师介绍 110 各数通常情况下怎样用手指表示。) 四、小结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校园里的人呀、花呀、树呀、小鸟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同学的人数等等。回家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再把你的发现告诉给爸爸、妈妈,好吗? 五、板书设计1 数一数 教案二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内容:p2 p5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准备:开学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指名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二、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 个同学在踢球;有 4 朵葵花;宣传栏上有 5 个大字;花坛里有 6 朵花;天空有 7 只鸟;楼边有 8 棵树;校园里有 9 个学生;10 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3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提问学生,某某前面一列有几个同学?后面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2)动脑动手:a、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b、练习 2 第一、二、三题。小结: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准备 5 个圆形、5 个三角形、5 个正方形。教学反思:虽说昨天是孩子们上课的第一天,但是因为城澜小学和饶村小学六年级并入中心,许多工作要到村小去处理,我的数学课被挤掉了,于是,今天才开始上第一堂课数一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节非常简单的课,大部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会数数了,难不倒他们。的确,大部分孩子都没什么问题,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会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为了避免上学年出现的情况:上课时,想尽量拓展孩子的思维,在“你还能找到数量是 X 的物品吗?”这一环节中耗费了不少时间,结果课堂作业都没有时间去完成。课前我好好思考了一下,该如何紧凑利用这些时间,最后决定如下:1、主题图中的各种数量分别有多少,由学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说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发现有1 面国旗。(这里又发现一个问题,孩子数倒是没问题,但是量词不会用,尽乱用。比如一个国旗、5 个房子等都会说,虽然一一纠正了,但是还是担心,因为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平时在家半土半洋地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话也就这么半土半洋,而且经常有方言的谐音。)2、在数生活中的物品数量时,可以适时点拨。事实上,孩子们还是很会选择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较好。比如我请孩子们数一数自己小组有几个女孩,有几个男孩。当学生汇报完毕后,马上有孩子(李一凡)补充:“老师,我还知道我们班有个女生和个男生。”调皮蛋牛世龙马上补充道:“我们教室有 22 张桌子。”“我还知道我们教室有 22.张(应该用把)椅子。”又有孩子说道。虽然这和数一数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们用到了数学知识一一对应。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任务是我们的职责,但是我们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应该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而教。3、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课堂作业讲解完。实践下来,目标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画图时没有具体强调,好多小朋友画的圈一个大,一个小,也没有一一对应,甚至连自己多画或少画都不知道。再加上一些孩子跟不上速度(45 个),也出现了本子交了,可是里面的作业都没有完成的现象。作业批改出来后,42 人中居然有 12 人出现了差错,还是有点意外。虽然都是小错误,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