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6篇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81188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 6 篇【篇一】1973 年 6 月,我出生在合阳县一个小村庄。五岁那年,正是史诗般的改革开放的开始。我们这代人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走来的,见证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孩童时代,村里还没有通电,每夜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我在读书写字。20 世纪 80 年代初,村里通了电,也有了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于是,每天晚上,全村人都会挤在村委会看电视。也就是那时,读小学的我真正知道了“外面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明显,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村里家家户户都拆了土房建砖瓦房,更有个别人家拆了砖瓦房盖楼房在我初一时,我家的房子也由原来的砖瓦房变成了楼房。1995 年,我陕西师大毕业,成了龙钢的一名员工。从我的工作中,我也目睹了许多的变化:工资由几百元上升到了数千元;公司的高炉也由小变大,装备水平不断升级,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更加完整;职工生活也越来越好1997 年,我亲身感受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场景。看着米字旗缓缓下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祖国大地到处一片欢腾,我内心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紧接着,1999 年澳门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我想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归功于我们英明的政策改革开放。记忆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 2008 年 8 月 8 日晚 8 时,在一声声震撼人心的击缶倒计时声中,举国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在鸟巢顺利拉开帷幕。这是一台气势恢宏的史诗般的杰作,它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还世界一个惊喜!”奥运会上金牌数第一,奖牌数第二的成绩更让我相信,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已过去,回想过去让我更加坚定,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如今,我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国,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为着中华民族“好梦成真”的明天奋斗。我很欣慰,我可以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篇二】阳光明媚的夏日,我回老家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聚居的乐多村。村里正在建设村史室,村干部忙着收集石磙、石碓、石磨 等等旧日的生产生活工具。突然想起家乡的磨坊,它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老家地处偏远深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1980 年才搞包产到户。根据土壤肥瘦,牛马健壮程度,把土地经营权和生产资料使用权承包给家庭。除磨坊无人愿意承包,土地承包和生产资料分配都很顺利。实践证明,包产到户政策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相吻合,废除了高度集中的劳动方式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开始丰收,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党和政府不断稳固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包产到户那年,我刚好到离家二十公里外的西二中学读书。家里一年的收入,除日常柴米油盐开支,凭空多出我读书的费用。父亲愁眉不展。一天,他说要买一台柴油磨面机。我睁大眼睛望着他,村里那台机器无人承包呢,莫不要买一堆废铁回来。父亲通石匠木匠活,生产队年代常被外派搞副业,走过周围十里八乡。他说山下已用上电,有个村子闲置一台小型柴油磨面机。说一不二,果真就把柴油机买回来,生产队磨坊刚沉寂,我家的磨坊却热闹起来。记得 1976 年某天,生产队购买一台大柴油机,村上男劳力全出动,二三十个人抬着笨重如牛的机器,如蚁群搬运大甲壳虫,从县城步步艰辛抬回村里。三四个大男人合力摇转摇手柄,柴油机吐出一串黑烟,轰隆隆响声如炸雷般,声震山岗谷岭,打破了山村的寂静。大家觉得从此将告别石磨磨面的历史,相信将吃上更香更甜的玉米饭。全村老小急不可待背来粮食,磨坊前排起长蛇似的队伍。磨面机是一台粉碎机,连皮带壳统统打成细粉,且有一股机油味。特别是荞麦面粉含荞壳成分太多,做饭颜色深黑不润口。打糠机倒很得力,成堆成捆的蚕豆杆、麦秸杆、豌豆秸,转眼碎成细糠。以前,禾秸杆用铡刀铡短囫囵喂牛马牲口,吃一半糟蹋一半,虽能踩粪肥却相当浪费。现在,细糠喂牛马日见其膘壮,用来喂猪长得肥胖。由于大家不习惯吃机磨面粉,磨坊几乎成了专业打糠作坊。沉默一段时日的石磨重新受到尊重,磨面声声又响在村庄。常年四季,社员们起早贪黑劳动,秋后分得的钱和口粮勉强能养家糊口,有几家“超支户”不仅分文没分到,反而欠生产队的钱,靠政府救济粮、返销粮度过青黄不接的五六月。那时家家有石磨,一人把着磨柄,往磨眼里添加粮食,两个人推拉悬垂的磨荡钩转动磨盘,面粉从两扇磨盘间淌出,散发浓郁的五谷芳香。粮食精贵,能省就省,磨出的面粗糙,但不经过竹筛就直接下厨做饭。磨房昏暗的灯光让人眼皮沉重,多少个夜晚,我在单调的石磨声里睡着。大人也困顿,忘记往磨眼里添苞谷,磨盘空转发出刺耳的响声。把一筐玉米磨完,已是午夜一两点。1983 年父亲送我到弥勒一中读书,顺带买一台碾米机。我纳闷不产稻谷的家乡买碾米机啥用。父亲认为老家日子好过了,吃口精细了,想把粮食从碾米机里滚一道碾去皮壳,加工成精细白面。假期,我常常在磨坊帮忙,把老乡背来的粮食过秤,分类,装箩筐,父亲抬起箩筐把粮食倒进钢磨漏斗;有时在父亲拆开钢磨时帮着清理磨齿的灰垢;或手持皮带腊往飞速转动的皮带里层打腊。夕阳从窗口斜照进来,满室飞舞的面粉呈现绚丽多姿的色彩。父亲把收取的加工费装入一个木盒,收假时从中拿一沓给我做学费,我知道这钱凝聚着父亲辛勤的汗水。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磨坊收入源源不断供我学费,偶尔借给同学应急。同学说,你家真是大土豪,钱用不完发霉了。其实那是糊了一层面粉而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家乡通了电,磨面进入电器时代,父亲的柴油机将何去何从。刚好农村兴起建设水窖热潮,需要大量碎石细砂作原料。砂石料场离村很远,石头却随处可见。父亲当机立断拆卸柴油机,找一块可移动的厚实栎木板,绑定一台新买的打砂机,轰隆隆的打砂声在田边地头响彻十几年。慢慢地,机器旧了,父亲老了,轰隆隆的柴油机声渐渐沉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加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一款电动小型钢磨迅速在农村普及,老人和妇女都会操作,每天用多少量磨多少面,既方便快捷又粮香清新。如今,国家逐步完善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粮食加工也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无论城市和乡村,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白米白面基本不再自己加工。年前拉几袋稻花香米回家。母亲说这米好吃。我说何以见得。她说村里小卖部有啊。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大地发生巨大变化,城乡处处交通便捷,信息传播发达,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家乡的磨坊,磨坊的石磨、柴油机、碾米机、小钢磨,作为生产生活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遗产和精神,必将陈列在村史室世代传承下去,让后辈景仰和展望,激发起肩负伟大祖国复兴的神圣使命。【篇三】1979 年,我家的第一代航空人 我的爷爷,带着我的爸爸进城了。来到了当时还没有怎么兴建起来、房价还没有高的离谱、到处都是荒野地的新乡,来到了爷爷的工作单位国营 116 厂、103 厂,伴随着好奇与期许,5 年后,我的爸爸便成了我们家的第二代航空人,在那个我永远无法触及到的年代,开始了他的航空生涯。那时候,还有传说中的粮票,还有几分钱和两块钱的纸币。1989 年,没有紫气东来,没有百鸟朝凤,没有耀眼的霞光,也没有平地里一道炸雷。我怀揣着对这个新世界的憧憬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敬意,见到了我的守护神。从此,终于有人叫他们爷爷奶奶,也终于有人唤他们爸爸妈妈。那时候,十平米的小屋已经足够装满一家人幸福的欢笑。1999 年,伴随着一个叫香港的地方回归 2 年后,一群小学生唱着“你可知 Macau”的歌曲又迎来了澳门的回归。子弟小学高耸的水塔、操场旁不知道多少年的大榕树、还是红砖墙的教室、承载了很多届学生的桌椅、一心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以及那张一直放在我书桌抽屉里的合照,汇聚成了整个八零后的童年。当下班号声吹响的时候,我便从厂门口开始,拉着年轻爸爸的手一起回家,年轻的妈妈也做好了我一直吃到今天仍然吃不腻的饭菜。仍然年轻的爷爷奶奶还能骑着三轮车走上十几公里的路途从老家来到市区看我们,而每过一段时间,一家三口也会骑着二八大洋回到老家的院子感受村子里的幸福时光。那时候,阳光总是那么明媚,只知道自己的家是一个叫 103 厂的地方,还满心期待着 11 岁的时候会有猫头鹰给我送来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2009 年,我拿着刚刚考好的驾照,驾上了一辆破面包,拉着已经不再年轻的爷爷奶奶走遍了附近的村镇,拉上了开始出现白发丝的爸爸妈妈去了附近的小景区。自我出生起,老家的杏树已经黄了 20 个春秋,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爷爷每每给我讲一些他年轻时的工作过往,讲新乡老航校的建立,讲校改厂的艰难,讲新乡航空人 40 年的岁月历程,讲爸爸怎样接替了他,继续在这个地方收获更多的幸福。而我则给爷爷讲上大学后的种种,讲我参加社团活动,讲我学习的专业知识,讲我以后的憧憬,讲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那时候,我不知道 4 年后我变成了“航三代”,不知道短短几年间整个国家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更不知道在下一个“九”年,“老家”这个充满了乐趣和回忆的地方,会变得杂草丛生,荒无人烟。道路越走越宽,城乡结合越来越紧密,在世界范围内,除了足球,来自中国的好消息多的数不过来。毕业后,我的人生旅途虽然坎坷,但总体来说还是可控的。童年想当一名天文学家的愿望随着数学和物理的“无尽深渊”,已然无法实现。而经过一系列的巧合,我成为了一名从前没有想过的职业工人!爸爸妈妈很满足,爷爷奶奶也很满足,我也很满足。而这三年的工人生活也为我以后的提升积攒了基层的经验,打牢了一线的基础。后来啊,我有幸参加了新航整合十周年的活动,有幸参加了豫北建厂 45 周年的活动。现在,有幸做了爷爷年轻时曾做过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有幸接待了当年的老航校师生回到豫北,亲身体会了这近半个世纪在中国大地,在新乡,在新航豫北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干打垒的宿舍、铺着稻草的床,从找米下锅、避短扬长,到如今厂房明亮、青春激昂,到如今国际发展,全球市场。在那群老人们为时光匆匆,旧貌新颜感怀的时候,爷爷的状况已经不容乐观,已经不允许他最后见一面这些从意气风发到如今步履蹒跚的老同志了,虽然更有些老人已经先他而去。韶华散尽春已去,和风吹老少年郎。还有不到六个月就走到了下一个“九”年,家中已经没有了“航一代”。他把还是个孩子的父亲带到了这里,也把我从孩子带成了另外一个孩子的父亲。时光荏苒,四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爷爷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父亲一步一步的也走了过来,我跟随者两代人的脚步,走到了这个家的最前面,站在了建设美丽豫北的队伍,站在了发展新航的队伍,站在了推动中国航空事业的队伍。梦中,阳光明媚,老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儿子在四处好奇院子里种的瓜果蔬菜,父亲母亲忙里忙外的准备一桌好饭,奶奶在缝缝补补,爷爷站在院子里,笑容满面的冲了我招了招手。【篇四】我的故乡忠信村,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在过去是一个旱码头,是方圆几百里的经济枢纽。村子中央是一条大街,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集市贸易的中心,市场繁荣,经济发达,各种设施齐全。在我们这个古老村子大街的十字路口有一条南北通向的车马路,听老人们说这条车马路路与我们的村子是同岁已经存在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条略显单薄的泥土车马路一直是我们村人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主要通道,老人们说,在过去,这跳车马路叫官道,往南,可以通向县城、万荣、临猗、运城;往北,一直通向深山里的乡宁、吉县。几百年来,这条泥土车马路为村人的出行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她所贡献的已经够多了。尽管如此,但在改革开放前,整个村南村北,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西村东,各有一条大涧,通向吕梁山脉的瓜峪、神峪、傍通峪,如果遇到大雨,山洪暴发,整个村子便被滚滚的泥石流淹没,到处是泥泞,到处是水沟。晴天时,街路上尘土埋人;刮风时,飞沙走石,人们仿佛置身于“土海”;雨天时,就更加糟糕,路面上被雨水冲出一道道小水沟,泥水混在一起,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弄得满身泥浆,十分狼狈。人走都费事,外地来炭园拉炭的牛马车、拖拉机等负重车辆更是寸步难行。村里的农产品,更是没有办法运出去,有一年,邻居种的两亩甜瓜由于连阴雨运不出去,外地的人进不来,大部分烂在地里邻居的,父亲心急如焚,头发都白了。岁月匆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改革开放以来,村里逐步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小学、初中。逐渐富起来的村民们主动提出要整修街道村路,建设新农村。记得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本村学校教学,家乡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家乡的农业基础条件还很差,政府为让广大农民早日致富,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一条稷西公路就规划在村南,我们这些老师们还在晚上,参加过修路平田的义务劳动。可我们村里的一些人,还是反对修这条路的。当时他们认为:“修公路好是好,出门溜溜步也舒服嘛,又宽又平。可我们不能光图舒服啊。农民要以土为本嘛,土地都糟蹋了,还有什么奔头?吃啥? 花啥?大家都喝西北风去?就说修这稷西路,少说也得占用几十亩的土地。几十亩啊,不是一个小数,而且都是一些上好的土地,一年就可产粮万把斤。占了地不说,就是把路修好了,又有多大的用处呢?谁家买点东西,卖点山货还需要汽车拉么? 我们这个村子就有集会,祖祖辈辈几百年来不都是这么过的吗 ?一切不都是好好的吗?拿几十亩土地去荒草,太可惜了,太糟蹋了 ”当时,全村的人都认同了这个看法,硬是让稷西路改道到吕梁山下,我们却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就这样,村里的路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门前的路,照样是灰土、泥土,坑坑洼洼,雨水横行,严重制约的村里的经济发展。二十多年过去了,村子依旧还是那个村子,人们也似乎还是那些人们,可大家的生活条件却变多了。谁家也不再为吃穿皱眉了,每家每户都有一些积蓄了,小伙子们的摩托车也开进自己家里了可就是这门前的泥土路,让人走在上面,心里极不舒坦。修路,迫在眉睫。村党支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全村男女老少热情高涨,纷纷投工出力,再加上县财政的补贴,五年前,村东村西各修了一条柏油路,只通往村南刚改道的稷西路。村里的大街小巷都得到硬化,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从村里拓宽辐射,一直连到村外。去年冬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东的大道,又重新修成了高质量水泥路。整修后的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光洁如镜,新颖漂亮的路灯间隔有致,各种店铺装潢考究这一切都让村民们喜上眉梢。再后来,随着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实施,村与村之间,水泥路或柏油路星罗棋布,农村的公路建设有了彻底改观。我们这个原来只有泥土路的村子,现在可以说是公路纵横,四通八达;南北稷西路,连接着西边 2019 国道和西边柴张路、108 国道,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光滑平坦,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出行根本没有了阻拦,村路上,载有农副产品的三轮车、小四轮以及载人的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川流不息。出行的方便增加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短短几年,村里建起了许多楼房,多家养殖户应运而生,一车车鲜蛋、一车车生猪,不时地运往外地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站在门前的水泥路上,我欣喜,我激动,我感慨,我知道,村路的变迁与它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多少次,我透过村里宽阔的水泥街道和两旁新起的楼房,似乎看到了内在精神和文化元素的脉动,其实那就是一种成长轨迹和文化气韵、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是的,路的变化只是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端。门前这一条条古老又年轻的村路已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桥梁。昔日的那些泥泞小道,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几代人出行不便的辛酸与痛楚,每每被人们当作“忆苦思甜”的佐料。如今,行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幸福便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里。【篇五】从故乡弥勒市弥阳镇大庄村至市区的路,不足三公里,没有险峻的陡坡,可谓既普通又平常。然而,在我对故乡五十几年的记忆中,感触最深的,还数这条路。1981 年初冬,我正是沿着这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小心翼翼、高步低步迈出大庄,走出弥勒,步入滇西一所四处氤氲着蓬勃朝气氛围的绿色军营。那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虽然已经闭幕两年多,但故乡弥勒,一切都还“原地踏步”;那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东风,刚在故乡大地上缓缓漫开。工作组和村干部,召集全村社员群众,开大会,学文件,作动员集体的土地将承包到家庭。从大家凑在一堆挣工分,到各家各户单干,这些变化大得让度过了几十年人民公社日子的农民暂时还难以接受。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家乡百姓得到了实惠。现在,家家户户一年四季粮有余,年年岁岁有米卖。家乡几年间就大变样了,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惟一不变的,就是站在故乡团坡山上,可以从村子这头追寻着极目伸进弥勒城那头的乡间道路,仍然容颜依旧,高低不平。还有村里用泥土筑就的阡陌纵横、四通八达的街道,同样给人们的两眼和双脚最不舒服的感觉。晴空万里时,从弥勒城步行至大庄,无论怎么小心谨慎,鞋面总免不了沾满厚厚一层灰尘。鞋里也会无意中被灌进细灰和砂土。这些都不算什么,有外地人来大庄走亲戚,来时身体好好,兴高采烈,走时不时有人一瘸一拐,满脸生气。有件事让人想起来就忍俊不禁。有一年,村里的二伙子跟媒婆去几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相亲。姑娘细瞅了二伙子的长相和言谈举止,满心欢喜。其父母脸上也露出掩饰不住的欣慰。过了几天,姑娘一家邀约了亲朋好友到大庄走了一趟,想认真了解一下二伙子家的情况。人回去了,再没有下文。媒婆慌慌张张前去打探个究竟,姑娘及全家人异口同声说:“对二伙子和他家里情况都很满意,就是那条路太难走了,想起来就害怕!”其实,姑娘一家及亲友来时是晴天,看到的只是坑洼的路面和飞舞的灰土。要是雨天光临大庄,遍地二三十厘米深的水塘和没膝发臭的污泥,更会让人不寒而栗。1985 年春节前夕,阔别故乡 3 年多了,我第一次从部队回去探亲。自宜良乘班车抵达弥勒下车后,我背的背,扛的扛,大包小包东西累得我直不起腰。恰在这时,我遇到村里的李大爹赶牛车拉货进城后正要空车返回,他硬要拉我坐牛车回家。我盛情难却,将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一件安置在牛车上,爬上牛车。一别三载,从弥勒城到大庄的路,还是那么烂,还是那么颠簸。我坐在牛车上,双手用劲扶着行李。到家时,在城里买的一包鸡蛋糕和一包饼干被颠得稀烂。母亲看着这些东西忍不住笑了。乐够了,她叹了口气,摇摇头说:“路啊路,什么时候才能让人四平八稳走几步?”我当时的心情,与母亲的何尝不是一样!假满了,我该归队了。走在非常硌脚和尘灰飞舞的泥土路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第二次回故乡探亲,乘车快跑在连接故乡的乡间道路上,车子不再大颠大簸了。以前折腾人的坑坑洼洼路面,被村干部带领群众出钱出工出劳,拉砂石料填平了。回故乡的路,成了砂石路。村里的道路,也同样铺上砂石,比过去好走多了。砂石路,比泥土路平整易行,也美观得多。但是,天气晴久了,路面容易起灰,人畜在上面活动,灰尘飘飞呛人。尤其是车辆经过,黄尘弥漫,使人不能睁眼,不敢张口。下暴风雨时,又容易把路面上的砂石冲跑。我每每回乡走在故乡或尘土飞扬迷眼呛人,或泥水飞溅脏人衣服的路上,心里总有一个向往:什么时候,家乡的路,也能像城市道路一样,浇灌成水泥路,又平又滑又干净。我这个愿望,在党和国家政策越来越符合国情民情,深得民心民意,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滋润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并不算奢侈。前些年,家里给我来信说,家乡开始修路了。各级政府下拨一部分资金,乡亲们自己出一部分经费,由村干部牵头组织,全村男女老少投工投劳硬化从弥勒城通往大庄,以及村中的大小道路。短短几个月时间,宽敞平滑的水泥大道自弥勒城向大庄缓缓地伸展,一直铺展至村中每家每户小院里。曾令人生畏怨愤的泥土路、砂石路,成了一段历史和心中不泯的记忆。随着乡亲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牛车不知不觉消失了。一辆辆电动车、摩托车、轿车、越野车、大卡车停满了各家各户院子及宽阔的马路边。现在进城,不需要花三四十分钟用脚步去一步一步仗量那两公里多路了。乡亲们驾驶车辆,五六分钟就飚到繁华的弥勒大街上。一条路的变迁,折射的不仅是时代飞速前行的步伐,更说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切合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篇六】从马车到高铁今年暑假,为探望年迈的父母,我带女儿坐高铁回了一趟滇西老家大理。我们去坐高铁的那天,弥勒至大理的高铁刚刚开通不到一个月。丈夫花了 50分钟用汽车把我们从开远送到弥勒高铁站,我们早在网上预订了车票,顺利踏上了广州至大理的一列高铁。第一次坐高铁回家,兴奋不已。高铁如一只铁虫,穿梭在滇西的山山水水间。原来我们回老家坐车转车,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到家。如今,不用 3 个小时就可以到大理了。坐在高铁上,随着窗外一片片绿色快速地后移,我的思绪飞回到了 40 年前40 年前的 1978 年,我是一个 8 岁的农村小女孩。放学后,我常常到高高的山顶上放牛。这座山的一边山腰里躺着我们村子,另一边长长的峡谷里有一条国道,偶尔有车辆经过,看下去那些就像火柴盒一样大小的车辆缓缓移动着,十分有趣,令人遐想。一边放牛,一边遥望着谷底公路上的车辆数数,是我童年放牛时最大的快乐。那时我常常想:“能到山下坐一回汽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该多好啊!”那时村里还有生产队,父母都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作,我家姊妹多且大都在上学,全家人生活过得很清苦。常年吃粗糙的包谷饭,只有过年过节才可以吃上一顿肉。一家人经常吃的是一大锅南瓜、菜叶和麦面片煮在一起的杂“馄饨”。我还记得曾吃过裹了一层粗麦面粉的野菜饭,咀嚼半天难以下咽不用说,那时全村人的生产生活运输,基本上靠人背马驼。50 多户人家的村里只有一辆马车,归生产队集体所有,村里碰到什么大事就用它运东西。赶马车的李叔的小女儿是我小学的同学,她父亲经常赶马车去县城,回家就会给她买来扎头绳、糖果、小人书之类的东西,为此我特别羡慕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我们那个闭塞的小山村。村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山林等生产资料都实行了包产到户,极大激发了农村生产力。我大姐、二姐相继中学毕业后,加入了生产劳动的行列,家里的农业生产干得风生水起。包产到户后的第一年,我家就还清了所有的粮食债务。第二年秋收后不久,村公所的同志到我家统计了收获的粮食、饲养的猪鸡等收入。过了几天,村干部通知我父亲去县城开会,说我家被评上“万元户”了,要接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那天,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很高兴,一大早刮了胡子,穿上他平时舍不得穿的一套半新的旧军装(父亲是退伍军人),摆弄了一下衣领的风紧扣,在镜子前面照了又照才出门。父亲步行1 个多小时后到了大山脚下的国道,这次不坐马车了,第一次破天荒搭乘班车到县城开会去了。第二天,父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抱回的奖品是:一床毛毯、一个瓷盆,还有一朵纸扎的大红花1984 年 7 月,我小学毕业后考取了县里一所重点初中的民族班。9 月初开学的时候,父亲找到赶马车的李叔,请他进城办事的时候顺便把我捎上。现在马车已经不是生产队的了,李叔已经把它买了下来,自己赶马车做生意。那天,我跟在李叔身后,赶着两匹驮着我行李的大马从村子出发了。步行 1 个多小时到了公路边,李叔把存放在公路边一农户家的马车装满了东西。架好马车,李叔把我推上马车,叫我抓好扶好。“嘟,驾!”随着李叔一声吼叫,两匹大马就迈开了步伐。随着马蹄声“嘟嘟嘟”的响起,外出求学的道路从此在我面前铺开了。1987 年 7 月,我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县城里的高中。这时,我去上学已经不坐马车了,而是改坐拖拉机、微型车和班车了。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李叔将马车换成了拖拉机。因为修通了山脚国道到村子近 5 公里的简易乡村公路,村里除了李叔家外,栽烤烟先富起来的两三户人家也买了拖拉机。我高中还没有毕业,村里的拖拉机就更多了,李叔又将拖拉机换成了微型车,随后又有几家人家买了微型车,有一家还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运输。1990 年 7 月,我高中毕业后到昆明读大学,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去上大学那天,父亲把我送到县城,托人买了县城直达昆明的班车票。坐上班车,一路向东,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可是,那时的公路是老公路,弯大、坡陡,班车摇摇晃晃地开啊开,爬了一个又一个坡,翻了一座又一座山,老是赶不到昆明。昏昏沉沉地不知睡着了几次,睡醒后只觉得全身酸痛就这样,坐着这种老式班车,我早晨 7 点从县城出发,一直到晚上 7 点才到达昆明,足足乘坐 12 个小时。读大学那 4 年,我都是乘坐这样的班车,来来往往奔波在滇西的崇山峻岭之中,那种坐车的辛苦记忆犹新。1994 年 7 月,我大学毕业后到开远报社工作。那时,滇南的交通比起滇西要发达得多。滇越铁路上的小火车虽然慢点,但是容量大、准时准点,昆明至开远朝发夕至或者夕发朝至,曾经给滇南人民带来了很多出行的便利,我也有幸享受了几年小火车带给的方便。后来,随着公路等级不断改善,汽车客运慢慢代替了小火车的客运。后来,楚大高速公路修通了,昆明到我老家再也不用花 12 个小时了。我每次回家都是头天下午从开远坐汽车到昆明,又从昆明转坐夜班车回家,一般情况下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到家了。但是坐车转车很麻烦,特别是带着孩子和大包大包东西的时候很辛苦。坐夜班车,车厢里空气不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味道,那种感觉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呢!2005 年,丈夫拿到了驾照。2009 年我家买了第一辆轿车。 2011 年,我克服千辛万苦学会开车拿到驾照后,和丈夫亲自开车曾先后 4 次回到相隔开远800 公里的老家。老家的乡村公路早就修成了水泥路,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车了,包括摩托车、农用车、小轿车、大货车等。今年秋天,我家换了辆新车,出行更方便了。但是,如今节假日开车出行经常会遭遇大堵车,加之长途驾驶辛苦,于是我就选择了简单的出行方式搭乘“高铁”。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