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608008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城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Ar-40 K-39 Ba-137 Cu-64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最适合用于酒精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酒精属于易燃的液体试剂,A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腐蚀品,故不选A项;B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剧毒品,故不B选项;C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易燃的液体,故可选;D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氧化性物质,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选C。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不是围绕上述问题的是 (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后,应从水中撤出导管后再停止加热B.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一会儿氢气C. 实验室制备CO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D. 一些有机溶剂极易被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答案】B【解析】【详解】A. 收集氧气结束时,应从水中撤出导管后再停业加热,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A正确;B. 氢气还原氧化铜停止加热后,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还要继续通一会儿氢气,所以不是围绕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故B错误;C.CO气体有毒,所以实验室制备CO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故C正确;D. 有机溶剂通常易燃易爆,故在使用时应远离明火、热源和强氧化剂,防止发生爆燃,故是从安全角度来考虑的,故D正确。故选B。3.下列仪器: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试管;坩埚;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等,垫上石棉网可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故选B。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的相关知识。4.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答案】C【解析】乙醇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选C。点睛: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萃取与蒸馏的区别,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5.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A.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B.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C. 分离CCl4中的Br2D.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分层后,植物油在上层,则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可分离,故A正确;B.氯化铵受热后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而NaCl较稳定,因此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不能选图中蒸馏装置,故B错误;C.溴与四氯化碳的沸点不同,不能利用过滤法分离,应利用蒸馏,故C错误;D.二氧化碳、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图中装置不能除杂,图中试剂应为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点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时,将混合物分离;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混合物分离;蒸馏法适用于沸点不同的两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6.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C. 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答案】C【解析】A因碳酸盐、碳酸氢盐等与盐酸反应均可生成无色气体,则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CaCO3,故A错误;B因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则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或Ag+,故B错误;C因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则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故C正确;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一,加稀盐酸除去OH-,会引入氯离子,造成干扰,应该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验证是否含C1-,故D错误;故选C。7.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酒精、四氯化碳和苯,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A. 加了CCl4 加了苯 加了酒精B. 加了苯 加了CCl4 加了酒精C. 加了酒精 加了CCl4 加了苯D. 加了苯 加了酒精 加了CCl4【答案】B【解析】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加入酒精的试管,溴水与酒精不分层,故加了酒精;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且溶液呈橙红色,而溴水呈橙黄色,所以加入四氯化碳的试管,因发生萃取而使溶液分层且下层有颜色,上层无色,故加了CCl4;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溴单质易溶于苯且溶液呈橙红色,而溴水呈橙黄色,所以加入苯的试管,因发生萃取而使溶液分层且上层有颜色,下层无色,故加了苯。综上,选B。8.标准状况下,现有6.72 L CH4 3.011023个HCl分子 13.6 g H2S 0.2 mol NH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氢原子个数: B. 质量:C. 物质的量: D. 体积:【答案】C【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0.3mol,质量为4.8g;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18.25g;3.6 g H2S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 mol NH3,质量为3.4g;A项,由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氢原子个数大小为:,故A项正确;B项,质量等于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乘积,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项正确,故B项正确;C项,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物质的量:,故C项错误; D项,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 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B. 常温常压下,5.6 g乙烯(C2H4)与丁烯(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0.8NAC. 1 mol OH 中含有质子数为10NAD. 1 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答案】B【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相关计算,A错误;B. 5.6 g乙烯(C2H4)的物质的量为5.6/28=0.2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0.8 NA ;5.6 g丁烯(C4H8)的物质的量为5.6/56=0.1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0.8 NA;所以5.6 g乙烯(C2H4)与丁烯(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0.8NA,B正确;C. OH 中含有质子数9,所以1 mol OH 中含有质子数为9NA,C错误;D. 没有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出1 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10.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3和NaCl;CaCl2和CaCO3;MnO2和KCl;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 只有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两者都易溶;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CaCl2易溶,CaCO3难溶;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即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273K、101kPa下,2.8g N2、1.6g O2和2g Ar混合气体的密度是A. 1.43 g/L B. 1.83 g/LC. 1.83 mg/L D. 1.43 mg/L【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n=m/M 计算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V/Vm计算出混合气体的总体体积,再利用(混)=m(混)/V 计算混合气体的密度,以此来解答。【详解】n(N2)=2.8/28=0.1mol,n( O2)=1.6/32=0.05mol,n(Ar )= 2/40=0.05mol;则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混)=m(混)/V,m(混)=2.8+1.6+2=6.4g,标况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0.1+0.05+0.05)22.4=4.48L;所以(混)=6.4/4.48=1.43 g/L,A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12.将2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2a/b mol/L B. 10a/b mol/L C. 5a/b mol/L D. 4a/b mol/L【答案】D【解析】【分析】2mol/L的Mg(NO3)2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然后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计算出稀释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2mol/L2=4mol/L,硝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所以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为c,则:4mol/La10-3L=b10-3Lc,解得c= 4a/b mol/L, D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欲配制100mL1.0mol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将 14.2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 将32.2g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将20mL5.0molL-1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将 14.2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14.2/142=0.1mol,溶剂水的体积为100mL,由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配制出的溶液浓度不等于1.0molL-1,不符合要求,故错误;32.2g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为32.2/322=0.1mol,Na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所以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1=1mol/L,故正确;根据稀释规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5=100c(Na2SO4),则c(Na2SO4)= 1mol/L,故正确;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本题选B。14.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3COOK)是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1molCH3COOK的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CH3COOK含有1 mol钾元素 B. 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 gC. 1molCH3COOK含有2 mol氧 D. 1molCH3COOK约含有36.021023个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mol CH3COOK含有1mol钾离子,A错误;BCH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g/mol,B错误;C1mol CH3COOK含有2molO或氧原子,C错误;D1mol CH3COOK约含有36.021023个H,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mol),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用于计量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另外需要注意:“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适用于宏观物体;用“摩尔”描述物质的多少时,常用化学式表示。15.标准状况下a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b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b(17a22 400)/(22.422.4a) B. w17c/(1 000b)C. w17a/(17a22 400) D. c1 000ab/(17a22 400)【答案】A【解析】【详解】A、由b(17a22 400)/(22.422.4a)表达式可以知道,该溶液的密度=溶液质量/(气体的体积+水的体积),而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故A错误;B、由c=1000/M可以知道,该溶液氨气质量分数w17c/(1 000b),故B正确;C.氨气的物质的量为a/22.4mol,故氨气的质量为a/22.417=17 a/22.4g,1L水的质量为1000g,故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17 a/22.4)/(17 a/22.4+1000)100%=17a/(17a22 400),故C正确;D.由C可以知道质量分数为w17a/(17a22 400),故c=1000/M=1000b17a/(17a22 400)/17=1 000ab/(17a22 400),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16.同温同压下,由N2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C2H4、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密度的 2倍,则C2H4、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分数为A. 3/13 B. 10/13 C. 大于3/13,小于10/13 D. 3/143【答案】D【解析】N2O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4,所以由N2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是44。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同温同压下,由N2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C2H4、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密度的 2倍,则C2H4、N2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2,1mol此气体质量为22g。因为C2H4和N2和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都是28,所以2n(H2)+281-n(H2)=22,解之得n(H2)=mol,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分数为=。D正确,本题选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17.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从稀盐酸、Na2CO3、Ba(NO3)2、K2CO3、Ba(OH)2溶液中,选择A、B、C 3种试剂,按图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1)3种试剂的化学式:A_,B_,C_。(2)加过量A的原因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加过量B的原因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Ba(OH)2 (2). K2CO3 (3). 稀盐酸 (4). 为了除尽Mg2、SO (5). MgCl2Ba(OH)2=BaCl2Mg(OH)2,MgSO4Ba(OH)2=BaSO4Mg(OH)2 (6). 为了除尽过量的Ba2 (7). Ba(OH)2K2CO3=2KOHBaCO3,BaCl2K2CO3=BaCO32KCl【解析】试题分析: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为防止引入杂质,Na2CO3和Ba(NO3)2是不能使用的。应先加入稍过量的Ba(OH)2,把MgCl2和MgSO4完全沉淀,然后再加入稍过量的K2CO3除去过量的Ba(OH)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K2CO3。(1)3种试剂的化学式:A、Ba(OH)2,B、K2CO3,C、稀盐酸。(2)加过量Ba(OH)2的原因是为了除尽Mg2、SO4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Ba(OH)2=BaCl2Mg(OH)2、MgSO4Ba(OH)2=BaSO4Mg(OH)2。(3)加过量K2CO3的原因是为了除尽过量的Ba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K2CO3=2KOHBaCO3、BaCl2K2CO3=BaCO32KCl点睛:除杂试剂要过量,过量试剂要除尽。在选择除杂试剂时,尽量要选择与被提纯物组成相似的物质,以免引入杂质离子。18.实验室要用CuSO45H2O晶体配制480mL 0.1mol/L Cu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_g。(2)所需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外,还缺少_、_。(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起作用分别是_、_。(4)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溶解摇匀 洗涤 冷却 称量 转移溶液 定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5)若实验中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胆矾失去了部分结晶水_;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C最终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6)如图是温度计、量筒的一部分,下述读数(虚线对应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A是量筒,读数为2.5 mL B是量筒,读数为2.5 mLC是温度计,读数为3.5 D是温度计,读数为2.5 【答案】 (1). 12.5 (2). 500mL容量瓶 (3). 药匙 (4). 搅拌加速溶解 (5). 引流 (6). (7). 偏高 (8). 偏低 (9). 偏低 (10). B【解析】【详解】(1) 配制480mL 0.1mol/L CuSO4溶液,需要用500 mL容量瓶,CuSO4溶质的量等于CuSO45H2O晶体的量,则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CuSO45H2O质量为:0.1 0.5250= 12.5 g;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5。 (2) 配制溶液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500 mL容量瓶、药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00mL容量瓶,药匙。 (3)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第一次是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第二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引流;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4) 配制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溶液、洗涤、定容(定容前也可以预混匀)、摇匀;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 A胆矾失去了部分结晶水,会导致称取的硫酸铜质量偏大,导致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C最终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偏高,偏低, 偏低。(6)量筒上没有0刻度值,且数值从下至上逐渐变大,温度计的零刻度线在中间,所以图是温度计,图是量筒, A、图是温度计,故A错误;B、量筒精确值为0.1mL,图中液体体积为2.5mL,故B正确;C、图是温度计,读数为2.5;故C错误;D、是量筒,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实验室没有任意规格的容量瓶,如果所配溶液体积没有适合的规格,则一般选大而近的容量瓶,并按照所选规格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实验需要收集60150和150300的馏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规格和名称:_,仪器b、c的名称:b_,c_。(2)温度计的使用是否正确_(“正确”或“错误”)。(3)实验时在仪器a中加入了少量碎瓷片,其目的是_。(4)实验时在仪器b中通入冷却水,请指明冷却水的流向_。【答案】 (1). 250mL蒸馏烧瓶 (2). 冷凝管 (3). 锥形瓶 (4). 错误 (5). 防止液体暴沸 (6). B进A出【解析】【详解】(1)实验所用的仪器a中盛放了100mL石油,故其规格应该是250mL,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是冷凝管、c是锥形瓶;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50mL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 (2)图中所用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为100,而实验需要收集最高沸点为300的馏分,所以应该选用最大量程大于300的温度计,一般选用最大量程为350的温度计;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错误。(3)为防止烧瓶内液体受热不均匀而暴沸冲出烧瓶,需要在烧瓶内加入几块沸石;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防止液体暴沸。(4)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即从B口进,A口出,延长热量交换时间,使热量能更充分交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进A出。【点睛】蒸馏实验中要注意:溶液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溶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采用逆流原理,即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保证冷凝效果好。20.(1)1.5molH2SO4的质量是_,其中含有_mol 氢原子。(2)9.031023个氨分子含_mol氨分子,_mol氢原子,_个电子。(3)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_。(4)在同温同压下,相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原子个数之比_,密度之比为_。(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532时,三种溶液中c(Cl)之比为_ 。【答案】 (1). 147g (2). 3 (3). 1.5 (4). 4.5 (5). 15NA (6). 106g/mol (7). 3:2 (8). 1:1 (9). 2:3 (10). 1:2:3【解析】【详解】(1)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5molH2SO4的质量是1.598=147g;其中含有1.52=3mol 氢原子;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47g,3。 (2)9.031023个氨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含1.5 mol氨分子,含有1.53=4.5 mol氢原子,含有1.510NA=15NA个电子;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5 , 4.5 ,15NA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6+20=31.76+0.04M(C),M(C)= 106g/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06g/mol。 (4) 假设质量均为1g的氧气和臭氧,其物质的量分别为:1/32mol,1/48mol;则氧气和臭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1/48=3:2;原子个数之比为:21/32:31/48=1:1;其它条件下不变,气体的密度之比和气体的摩尔质量成正比,因此氧气和臭氧的密度比为:32:48=2: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3:2 ,1:1,2:3。(5) 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只与该物质浓度和该离子个数有关,与溶液体积无关;所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溶液中c(Cl)之比为11:12:13=1:2:3;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3。21.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 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1)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_、_;(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3)已知t时Na2CO3的溶解度为S g,该温度下Na2CO3饱和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 mol/L,则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用S、c表示)_g/mL。【答案】 (1). 1.0mol/L (2). 0.4mol/L (3). 1.12L (4). 53c(100+S)/(500S)【解析】【详解】(1)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剩余的4.66g必为BaSO4,据SO42-守恒知,原溶液中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4.66/233mol0.02mol,则其浓度0.02/0.05mol/L=0.40mol/L;而BaCO3质量为14.51g4.66g9.85g,据CO32-守恒,原溶液中Na2CO3物质的量为9.85/197mol0.05mol,则其浓度0.05/0.05mol/L1.00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0mol/L,0.4mol/L。(2)据C原子守恒,0.05mol CO32-生成0.05mol CO2,故在标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 L/mol1.12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12L。(3)根据饱和溶液中:=m(溶质)/m(溶液)100%= S/(100+ S)100%;根据公式c=1000/M可知,=cM/1000=c106/1000S/(100+ S) 100%=53c(100+S)/(500S);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53c(100+S)/(500S)。22.取1.43 g Na2CO310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求:(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_ Na+物质的量浓度_(2)取出20 mL(1)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 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_(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3)取10 mL(1)溶液,若通入HCl气体以后恰好将CO32-全部转化成CO2气体,则反应后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1). 0.05mol/L (2). 0.1mol/L (3). 230mL (4). 0.1mol/L【解析】【详解】1.43 g Na2CO310H2O的物质的量为1.43/286=0.005mol,(1) n(Na2CO310H2O)=n(Na2CO3)= 0.005mol,Na2CO3物质的量浓度=0.005/0.1=0.05mol/L; Na+物质的量浓度=c(Na2CO3)2=0.052=0.1 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0.05mol/L, 0.1mol/L。(2)溶液是均一的,取出20 mL 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等,根据稀释定律,可以知道稀释后溶液体积为200.05/0.004=250 mL,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则溶液体积具有加和性,故加入水的体积为250-20=230 m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30mL。(3) 溶液是均一的, 取出10 mL 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等;所以取10 mL(1)的溶液,则物质的量为1010-30.05=510-4mol;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反应生成CO2气体:2HClCO32-2Cl-可知,n(Cl-)=2510-4mol;c(Cl-)=2510-4/(1010-3)= 0.1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0.1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