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选修《大学》节选之《修齐治平》.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442945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7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高中选修《大学》节选之《修齐治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选修《大学》节选之《修齐治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选修《大学》节选之《修齐治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齐治平 之 大学 节选 下列句子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 在家庭 社会的影响下 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 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 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 精度高 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并没有消沉 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D 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 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答案 A项 B项 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 语序及表述不合理 应为 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步枪 C项 在 中 不表示来源或由来 应改为 从 中 D项 一台 与 剧本 搭配不当 可改为 一部 的剧本 第四 放生5次不愿走的龟2月7日 四川遂宁市的余先生和妻子买了两只乌龟 准备炖汤给父母补补身体 后因不忍宰杀 打算放生 结果放生了5次 乌龟5次回转不愿意离开 颁奖词 一回谢不杀 二回恋新家 三回情依依 四回望同归 灵龟五转回 今生得相随 兽犹如此 人何以堪 第五 守候被撞死母猫的公猫福建一只母猫过马路时被车撞死 另一只公猫见状后趴在母猫的尸体上拼命地抚摸和哀号 此情此景让路人心酸 据附近保安介绍 事前这两只猫天天在一起流浪 很亲热的样子 1月23日 海峡都市报 颁奖词 此景只为伊人去 道它动物情也痴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大学 的主体是 三纲 八目 三纲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八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整体感知 文化背景 大学 原是 礼记 里的一篇 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 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 在宋代以前 大学 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 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 原则 方针 步骤和方法等 所以中唐以后 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 唐代韩愈 李翱始把它看做与 孟子 易经 同样重要的 经书 到北宋得到程颢 程颐竭力尊崇 南宋朱熹又作 大学章句 大学 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 大学 作成章句 通过注释阐发己意 并将它与 中庸 论语 孟子 合编成一书 这就是 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 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 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 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 官方规定以 四书集注 取士 从此 四书集注 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 礼记 中的 大学 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 对古代教育 甚至整个中国社会 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课题释疑 大学 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大人之学 大学 是对 小学 而言 是说它不是 详训诂 明句读 的 小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 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 礼乐射御书数 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十五岁入大学 学习伦理 政治 哲学等 修己治人 治国安邦 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 同样有 博学 的意思 朱熹把 大学 重新编排整理 分为 经 一章 传 十章 朱熹认为 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 其传十章 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中庸 相传孔子的孙子子思所写 大学 一文不长 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 但却是先秦 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 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 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 大学 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 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 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 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 是儒家 入世 思想的全面体现 检测预习 字音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身有所忿懥字义格物致知无所不至 听朗读 整体感知课文 内容归纳 经文部分 提出三纲八目 解释如何 诚其意 从反面说明如何 正心 和 修身 从反面说明如何 修身 和 齐家 解释 齐家 和 治国 解释 治国 和 平天下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 无拘无束 他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 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时而回到水边 回到有人的地方 时而到岸旁嬉戏 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藏到灯芯草丛中A B C D A 疏通文义 第一段 原文 大学之道 1 在明明德 2 在亲民 3 在止于至善 知止 4 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5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注释 1 大学之道 大学的宗旨 道 的本义是道路 引申为规律 原则等 在中国古代哲学 政治学里 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 个体 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 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注释 2 明明德 前一个 明 作使动词 即 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 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 明 作形容词 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 亲民 根据后面的 传 文 亲 应为 新 即使革新 弃旧图新 亲民 使人弃旧图新 去恶从善 4 知止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至善 5 得 收获 第一段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6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7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8 致知在格物 9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6 齐其家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 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 兴旺发达 7 修其身 修养自身的品性 8 致其知 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 研究万事万物 第一段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10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12 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 13 未之有也 14 注释 10 庶人 指平民百姓 11 壹是 都是 本 根本 12 末 相对于本而言 指枝末 枝节 13 厚 重视 薄 轻视 14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 事情 做法等 第一段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 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 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 成为新人 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至善 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 目标确定后 内心就会宁静 内心宁静 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 遇事安和 就能够思虑周详 思虑周详 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达到至善的境界 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 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 知道什么该先做 什么该后做 那么 就接近于道了 古代想要昭示 阐明完美的德行于天下的人 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想要治理好国家 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 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 想要端正自己内心 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 想要心意真诚 就要先获得知识 而要获得知识 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研究了万事万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然后就会拥有知识 拥有了知识 心意就会诚实 心意诚实了 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内心端正了 才能修养品性 自身修养好了 家庭就会得到整治 家庭整治好了 国家也就能获得治理 国家治理好了 就能使天下太平 从天子一直到普通百姓 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养作为根本 根本问题没有抓好 而要把其他枝节问题解决好 那是不可能的 他所重视的反而轻视 他所轻视的反而重视 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或译为 不分轻重缓急 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 内容理解 大学 的 三纲 八目 有其内在的逻辑 在 八目 中 修身 是中枢环节 往前是 对应的是 三纲 中的 阶段 往后是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对应的是 三纲 中的 阶段 答案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明明德亲民 格物 致知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八条目 阅读第二段 翻译 1 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2 小人闲居为不善 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 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 2 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内容理解 1 儒家所强调的 诚意 修身 其关键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 这段文字所采用的论证手法有哪些 翻译 1 就像厌恶臭气 喜爱美丽的容貌 一样自然真实 这叫自我满足 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 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 一丝不苟 2 小人在独处时 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一见到君子 便会躲躲闪闪 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3 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 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 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第三段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 1 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 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 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1 身 程颐认为应为 心 忿懥 zh 愤怒 第三段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这是因为 内心有什么愤懑 那么就不能够端正 内心有什么恐惧 那么就不能够端正 内心有什么喜好 那么就不能够端正 内心有什么忧虑 那么就不能够端正 内心如果不在正位 那么虽然在看 却看不见东西 虽然在听 却听不到声音 虽然在吃食物 却辨不出滋味 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第四段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 之其所哀矜 而辟焉 之其所敖情 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之 对于 辟 偏颇 偏向 哀矜 同情 怜悯 敖 骄傲 惰 怠慢 硕 大 茂盛 第四段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整治家庭的关键在于修养自身 这是因为 人们对于他们亲近相爱的人多有偏爱 对于他们鄙视讨厌的人多有偏见 对于他们畏惧敬重的人多有偏爱 对于他们怜悯同情的人多有偏私 对于他们认为怠慢失礼的人多有偏见 所以 喜爱某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 厌恶一个人而知道他的优点的人普天之下实在少见 因此有句谚语这么说 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子女的毛病 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庄稼长得茂盛 这就是说不搞好自身修养 就无法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字音字形天天练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近年来 有不少海外学子相继学成归来 报效桑梓 他们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已经暂露头角 B 在选购古物时 请不要匆忙洽购 要多看 多揣摸 特别要注意古物的年份 艺术性和器形 C 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强烈地振撼着读者的心灵 D 维护法律的尊严 要从司法部门抓起 个别营私午弊 循情枉法者 要坚决从执法队伍中清除出去 决不辜息 C 崭 摩 融 震 舞 徇 姑 第五段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 所以事君也 悌 1 者 所以事长也 慈 2 者 所以使众也 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原因在于 不能教育好自己家人 而能教化别人的事情不曾有过 所以 君子不必越出自己的家族 就可以推广教化于全国 对父母的孝顺 可以用于奉侍君主 对兄长的恭敬 可以用于侍奉尊长 对子女的慈爱 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第五段 原文 一家仁 一国兴仁 一家让 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 一国作乱 其机 5 如此 此谓一言偾 事 一人定国 尧舜 7 帅 8 天下以仁 而民从之 桀纣 9 帅天下以暴 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 而民不从 注释 机 作用 偾 f n 败坏 尧舜 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 即尧帝和舜帝 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8 帅 同 率 率领 统帅 9 桀 ji 夏最后一位君主 纣 即殷纣王 商最后一位君主 二人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一家讲究仁义 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 一家谦让相敬 整个国家都会谦让相敬 统治者 一人贪婪暴戾 全国都会群起作乱 它的作用就是这样 这就叫做一句话可以败坏事业 一个人可以安定整个国家 尧 舜用仁义来引导天下 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 桀 纣用暴虐来引导天下 民众就跟着凶暴 统治者形式上的命令与他们实际的嗜好相反 那么民众是不会听从这种命令的 第五段 原文 是故君子有诸 10 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 11 而能喻 12 诸人者 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10 诸 之于 的合音 11 恕 即恕道 孔子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 自己不想做的 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这种推己及人 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 喻 使别人明白 因此 君子自己身上具备了某种美德 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某种美德 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 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 假如自己不能做到有善无恶 推己及人 而想使其他人明白善恶的道理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讲 治国的前提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第六段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上老老 1 而民兴孝 上长长 2 而民兴弟 上恤孤 3 而民不倍 4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5 道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 10 有人 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 德者 本也 财者 末也 第六段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的使天下归于太平的根本在于治理好自己国家 原因在于 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 下面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上位的人敬重长者 下面的老百姓就会尊敬自己的兄长 在上位的人关怀体恤失怙的孤儿 下面的老百姓就不会背离这种做法 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道德上的示范作用 这些说的是 统治者获得民众拥护就能取得国家 失掉民心就会丧失国家 因此君子首先要慎修德行 拥有了美德这样就拥有了民众 拥有了民众这样就拥有了土地 拥有了土地这样就有了财富 拥有了财富这样就可以用于各种用途 美德是根本 财富是枝叶 检查预习 下列格言和警句中 不全出自 大学 和 中庸 的一项 A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B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C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D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一 知人论世 子思 名孔伋 字子思 孔子嫡孙 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 公元前483年 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 公元前402年 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 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 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 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因而子思上承曾参 下启孟子 在孔孟 道统 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 下开孟子心性之论 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 北宋徽宗年间 子思被追封为 沂水侯 元朝文宗至顺元年 1330 又被追封为 述圣公 后人由此而尊他为 述圣 二 中庸 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 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 平庸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 五达道 君臣也 父子也 夫妇也 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 和 三达德 智 仁 勇 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 自我监督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 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 达到至善 至仁 至诚 至道 至德 至圣 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 共创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的 太平和合 境界 三 中庸 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 至善 达到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的境界 与天地参 是天人合一 因而 中庸 始于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而终于 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 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 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四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 1 天道与人道合一 2 天性与人性合一 3 理性与情感合一 4 鬼神与圣人合一 5 外内合一 五 中庸具体内容 1 五达道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 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 父子 夫妻 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 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 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 人就能够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2 三达德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 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 因而就有了三达德 三达德 就是智 仁 勇 智 仁 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 是用来调节上下 父子 夫妻 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智 仁 勇靠什么来培植呢 靠诚实 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3 九经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这九项工作是 修养自身 尊重贤人 爱护亲族 敬重大臣 体恤众臣 爱护百姓 劝勉各种工匠 优待远方来的客人 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 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 尊重人 就不至于迷惑 爱护亲族 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 敬重大臣 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 体恤群臣 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 爱护老百姓 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 劝勉各种工匠 财货就能充足 优待远方来的客人 四方就会归顺 安抚诸侯 天下就会敬服 要做好这九项工作 就必须用至诚 至仁 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 做好这九项工作 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 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 九经 的提出 是对 尚书 尧典 的 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的太平和合理想与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六 中庸的主要原则 1 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 坚持自我教育 自我监督 自我约束 中庸 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 2 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 互相谅解 互相关心 互不损害 忠恕宽容 体仁而行 并行而不相悖 3 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只有坚持至诚原则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 就能感化他人 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 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 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 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 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 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 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 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 节选 下列各项中 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09 湖北 A 我想养只鸽子 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 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 有没有壁虎 假定有了 会不会偷鸽蛋 B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如 音乐之声 王子复仇记 等等 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 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 古语云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 牧民 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 红丝带 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 感染者的关心 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 象征着我们要用 心 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答案 D 解析 A 是陈述句 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 B 冒号统辖范围应该到句末 所以 如 后冒号应该删去 C 括号应在引号外 对 中庸 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 1 性 2 道3 中 4 和 天命谓之性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 天与人事一体的 天化育万物 而且把天的正理也赋予了万物 天性中包含着中庸 仁义 孝悌等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 天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性 率性之为道 率 遵循 即人们按照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 道 喜怒哀乐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 是 性 性本来就包含喜怒哀乐之情 而且是无过无不及的 所以把它叫做 中 这种喜怒哀乐之情表现出来合乎法度 叫做 和 练习题 1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红色字的解释 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好学近乎知 同 智 在亲民 同 新 B 弟者 所以事长也 同 悌 上恤孤而民不倍 同 背 C 诚者 不勉而中 同 衷 此之谓自谦 慊 2 对下面红色字的活用情况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 A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正 使动用法 使 正B 上老老而民孝老 形容词做动词 孝敬老人C 子庶民也子 意动用法 以 为子D 来百工也来 使动用法 使 来 练习题 3 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命之谓性性 本性B 中也者 天下知大本也中 适合 符合C 有弗学 学之弗能 弗措也措 放下D 子庶民 则百姓劝劝 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中 不偏不倚 不过无不及 一切都按照 礼 的规定行事 注意这里的 中 与前面 中节 的中 读去声 的区别 中 读去声 才指 符合 适合 练习题 4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 不勉而中择善而固执之者也B 喜怒哀乐之未发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C 尊贤 则不惑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D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C A项 就 连词 递进 连词 B项 助词 不译 取独 的 助词 D项 于 在 介词 于 比 介词 C项 则 就 连词 5 下列对文章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有了羞耻之心 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如此 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只有知道耻辱 才能发奋图强 富民兴邦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慎其独 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 谨慎地修养自己 中和 讲的是中庸 指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 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 天下太平无事 C 人人都有掌握中庸之道的可能 但必须下苦功 付出劳动代价 学笨鸟先飞 人一能之 己百之 人十能之 己千之 D 时中 是说 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 这就需要随时处中 君子有 中 的德行 而又随时处中 戒慎恐惧 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 分析 有所作为 应该改为 有所不为而有所为 探讨 什么是 中庸 的 精神实质 中庸 名言 1 上不怨天 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 对上不抱怨老天 对下不责怪别人 所以 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 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 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 3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译文 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 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 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5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中庸 名言 6 天下国家可均也 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 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 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 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 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 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 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8 或生而知之 或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 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 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 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 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 无论是哪种情况 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9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上海九院整形科地址上海九院整形科好不好上海九院整形科预约挂号上海九院整形科怎么样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