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370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种疫苗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接种疫苗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接种疫苗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种疫苗 宝宝健康,2013年“4.25”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2,什么是疫苗?宝宝为什么要接种疫苗?,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因为孩子出生后离开了母体,也就失去了天 然的保护。随着孩子的长大,在外面的活动机会增多。孩子到外面后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害,为了避免传染病的侵 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进行预防接种。,3,我国疫苗分类:,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健康状况及实际需要选择,目前给宝宝接种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两类。,4,我国疫苗分类:,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 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5,6,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 6月龄:百白破、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 8月龄:麻疹(风)疫苗,7,计划内疫苗接种时间:,1.5-2岁:百白破、麻腮风疫苗 18月龄:甲肝疫苗 2岁:乙脑疫苗 3岁: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糖丸 6岁:A+C群流脑疫苗、白破二联疫苗,乙肝疫苗,预防疾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 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密切接触等。,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疾病: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 传播途径: 经口传播,感染早期可通过飞沫传播。显性感染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4岁,百白破疫苗,预防疾病: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传播途径: 百日咳和白喉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是主要传染源;破伤风由于伤口被环境污染而感染人体。,18个月,麻腮风疫苗,预防疾病: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为主,病人、潜伏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18个月,12,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 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后,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疫苗、流脑疫苗及所有二类疫苗)。,我国疫苗分类:,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分类与区别: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OPV)-一类疫苗减毒糖丸为免费,口服,但免疫缺陷的小孩接种后约有1/100万的比例会发生小儿麻痹相关病例;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俗称IPV)-二类疫苗灭活疫苗为自费,注射,适用于所有人群。包括免疫缺陷、牛奶过敏、早产儿等。,Hib疫苗,预防疾病: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水痘疫苗,预防疾病: 水痘。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为主,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母婴传播,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无病毒活性,可以用于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的婴幼儿 免疫力低下: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等 免疫缺陷: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和疾病、药物及环境因素等刺激导致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CDC. Poliomyelitis preven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MWR, 2000, 49(RR-5):10-14,灭活疫苗的应用,灭活疫苗是唯一推荐用于免疫缺陷者及家庭接触者的疫苗,五联疫苗,中国首个五联疫苗 预防五种疾病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Hib引起的侵入性感染,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五联疫苗的优势:减少针次,省时又安心,20,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典型反应,反应1: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百白破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属于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21,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22,反应2:发热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持续1-2天。,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典型反应,23,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方法:,24,宝宝接种疫苗后的非正常反应,非正常的状态,例如严重的过敏反应、高烧或异常的头痛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对于任何疫苗都很罕见,如果发生,它会在疫苗接种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哮喘、荨麻疹、疼痛、虚弱、心跳加速或眩晕。如果出现高烧或癫痫,会在接种后1-2周内出现。 处理方法:立即联系医生或将宝宝送往医院;告诉医生发生的情况,在哪天什么时间发生的,疫苗是什么时间接种的。,25,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烧, 是否说明疫苗存在不安全因素?,要明确一点,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很安全的,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不少家长对此有误解,觉得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倦怠、食欲不振是疫苗本身有问题,进而产生不信任。实际上,因为疫苗对机体而言属于“外来入侵者”,会激发免疫功能起反应,因此,在接种后24小时之内发热低于38.50C,孩子精神好,没有其他异状,一两天后就退烧,是接种疫苗的正常反应。类似的还包括出现皮疹、呕吐、四肢乏力、腹泻以及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等,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通常不需要做任何处理。,26,宝宝接种疫苗有什么禁忌?,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正患发热、腹泻等急性疾病的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待身体好转后再接种。此外,不同种类疫苗的禁忌不一样:免疫缺陷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不可使用脊灰、麻疹和卡介苗等活疫苗。注射丙种球蛋白4周后,才能接种活疫苗;既往接种后有严重不良反应如高热惊厥的儿童,不可再接种同种疫苗;有癫痫、脑病和脑炎后遗症等,不能接种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等疫苗。患有支气管哮喘、有食物、药物或疫苗过敏史的儿童,应咨询预防接种门诊医生能否接种。,27,疫苗接种后是否就万无一失,百分百保险了?,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而且由于个体差 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目前,凡是被列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后的保护率多数能达到90%以上。,28,哪些疫苗必须接种? 哪些疫苗不一定接种?,计划内的疫苗必须接种,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即糖丸)、百白破疫苗、麻疹(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 计划外的疫苗是否接种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某类疾病只是季节性的预防,如流感、肺炎等,在没有区域大规模流行之前,可以不接种。但若经济条件允许,自己有这个意愿,或者所在区域内发病率高,又或与病患有密切接触者,可以接种计划外的疫苗。,29,计划外疫苗 (家长考虑接种),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30,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计划外疫苗 (家长考虑接种),31,计划外疫苗 (家长考虑接种)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32,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宝宝考虑接种的疫苗 水痘疫苗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甲型肝炎又称急性传染性肝炎,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染。 流行范围较广。凡岁以上未患过甲型肝炎 但与甲型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易感人群都应该接种甲肝疫苗。,计划外疫苗 (家长考虑接种),33,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每次接种前,向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过敏史。 接种时不要进食或嘴里含食物以免发生气管堵塞。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疫苗接种爱心提醒,34,祝愿每个宝宝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谢谢!,按时接种疫苗 宝宝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