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林权改革后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2757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林权改革后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林权改革后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林权改革后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权改革后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摘 要林权是社会主体对一定森林、林木以及林地所享有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经营权等。集体林权作为林权的一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1978 年以来国家进行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首先打破了传统体制对土地生产力的限制,接着不断推进对集体林权的改革。2008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改革意见使林权的改革进一步深化。通过把集体林权分配到各个农户手中,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使林农掌握林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给了林农极大的自主性。深化林权改革对于进一步解放了农村林业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对林权改革后对金寨县林农收入调查比较,首先肯定林权改革对增加金寨县林农收入积极作用,然后找到金寨县发展中的障碍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关键词: 林权 林农收入 增长 林权改革ABSTRACTForest rights is the social subject of some forests, trees and woodland to enjoy all the ownership, use rights and the right to operate and so on. Depending on the subject, national forest rights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and individual forest rights.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as a kind of forest rights in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Land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m since 1978,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system of restrictions on land productivity, and then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2008, the reform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views of the forest right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to the hands of the various farmers, and to the legal form, foresters to grasp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oduction in forestry production, giving the farmers a great autonomy. Deepen the reform of forest ten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liberate the rural forestry productivity,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employment,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author is in the forest tenure reform Jinzhai County foresters revenue investig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Keywords: Forest rights Foresters income Growth Forest tenure reform目 录前 言 1一、我国林权改革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2(一)产权的内涵和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二)集体林权流转的内涵和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二、林权改革前后金寨县林农收入的比较分析 .4(一)林权改革前后金寨县林农收入比较 .4(二)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的原因分析 .5三、促进金寨县林农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对策 .7(一)建立林农服务站 .7(二)搞活林权流转的二级市场 .7(三)实施林权抵押贷款政策 .7(四)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保护相协调 .7结 论 9参考文献 100前 言林权改革是国家对国有和集体林权所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增加林农收入的又一重大改革。林权改革后,稳定的林业产权会给其他产业提供广阔的原材料供应市场和林业生产资料需求市场,有助于形成竞争性的林产品价格,可以激活林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给整个林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不仅如此,林权改革后林农将具有极大的林业发展的自主性,可以将林业流转给他人进行经营,这样,林业流转各方可以实现共同从林业发展中获益。深化林权改革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平衡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对于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至于整个经济结构都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金寨县林权改革给金寨县林农带来的收入变化,能切实的反映林权改革给当地农民、集体、企业、政府和社会带来的好处,能够反映林权改革在一个小范围内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林农在林权改革后发展林业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为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其他地区林业的发展提供对策。1一、我国林权改革的内涵及主要内容林权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是涉林物权的统称。笔者采用林权狭义的概念,即是指社会主体对一定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享有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林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集体林权的产权和集体林权流转的改革。(一)产权的内涵和改革的主要内容1、产权的内涵产权理论形成于本世纪的 70 年代,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1,研究者对产权有不同的定义。阿尔钦(1991)对产权的定义是“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原则。 ”2巴泽尔的定义是“个人对资产的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 ”3德姆塞茨(1994)认为“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或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此来修正人的行动以帮助形成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 4通过对这些定义的比较归纳,笔者对产权的定义是:产权是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在内的具有排他性、可分性、可转让性的一种财产权利。2、集体林权产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林权是一定的主体对林地、林木和森林所享有的林业财产权利,集体林权就是集体对林地、林木和森林所享有的产权。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地,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以通过均股、均利等其他方式落实产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保留少量的集体林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实行民主经营管理。林地承包期为 30 年70 年,上一轮承包到期后可再延长一个承包期、平原地区集体林地林木,村庄片林以及其他农村土地上的林木,按照“树随地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落实林木经营主体。明确承包关系后,要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明确专门的林权管理机构,承办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林权登记造册、核发证书、档案管理、流转管理、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自留山完全归农户所有,责任山在承包期内,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归承包者。(二)集体林权流转的内涵和改革的主要内容1、集体林权流转的内涵林权流转,有学者认为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或无偿地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流转的林权,包括森林、林木的所有2权或使用权,林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村林地承包经营权等财产性权利 5。还有学者认为林权流转,是林地使用权流转,林地使用权与林地所用权发生分离,将林地使用权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非所有人手中的行为 6。通过对比选择,笔者采用的定义是:林权权利主体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将自己所拥有的林权部分或者全部让渡给其他主体,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或无偿地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2、集体林权流转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体林权流转改革的原则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鼓励产权明晰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盘活现有森林资源存量,活跃林业要素市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流转,均不得改变林地性质,不得将林地变为非林地。国家、省级公益林等确需流转的,也不得改变其公益林的性质。自留山和责任山由林农和承包户申领林权证 ,允许继承和流转。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流转管理,依法规范流转,保障公平交易,防止农民失山失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评估行为,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集体林权流转改革的方式是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采取多种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流转后不得改变林地用途。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要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提前公示,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收益应纳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和公益事业。3二、林权改革前后金寨县林农收入的比较分析(一)林权改革前后金寨县林农收入比较金寨县林农在林权改革后,利用自身林地优势,林农积极的进行了林业发展。在对金寨县 4 个乡村的 60 户林业家庭的随机抽样,在所收回的 33 份有效问卷中的发现,有29 农户实现了收入增长,3 户农户收入下降,1 户没有改变。29 户收入增长的林户中,有 20 户收入增长小于 0.5 万元,其中有 8 户林农的收入增长在 0.1 万元。在收入增长林户中的增长幅度也不同,但总体来说,增长的幅度比较小。调查中还发现,在给了建议的 8 位林农中,有 5 位林农认为林业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2 位林农认为要对林农加强技术培训;还有 1 位林农认为要加大林业补贴。下面通过图表说明金寨县林农在林权改革后收入状况,比较金寨县、霍山县、临泉县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看出金寨县林农在林权改革前后林业收入增长状况,见图 2-11。三县人均纯收入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1 9 9 5 2 0 0 0 2 0 0 5 2 0 0 9 2 0 1 0年份收入(元)金 寨 县霍 山 县临 泉 县图 2-1 三县林农人均纯收入比较 农业在三县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临泉县属于北方平原,发展种植业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没有较好的森林资源。依据图 2-1,从绝对收入来看,三县的收入都是不断增长的。但三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在 2005 年以前,金寨县、霍山县、临泉县的人均收入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 26.3%、25.9%、20%。但从 2009 年到 2010 年,金寨县和霍山县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临泉县。说明 2008 年的林权改革使具有林业优势的地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林权改革使金寨县林农收入增加,但金寨县林农收入增1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31.4长幅度较小,金寨县林业发展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金寨县林农收入增长的原因分析1、确定的林权提高林农生产的积极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运作的前提是私有产权制度,交易费用会在界定产权中产生,通过立法的形式将产权明晰下来,就可以节省一部分交易费用。在不改变林业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转移给农民,就适应了我国当前不同地区农民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状况。在林权改革以前,林农不能随意改变林业的经营方向,戴广翠(2005)等就提出产权问题依然是我国集体林发展的主要障碍 7,林业的生产力就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林权改革以后,明晰的和稳定的产权都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林农具有生产自主性,收益归林农个人所有,林农依据市场的需求,追求价值最大化,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直接促使林农投入和收入的增加。孙妍博士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增加的林地的稳定性有助于推动用材林当期投入,并有利于改变林农注重短期投入的经营模式,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经营;赋予农户完整的林地交易权对各类型林地的投资都有正面促进作用;相同类型的地块,拥有抵押权的林地投入要高于缺乏抵押权的地块,经营的用材林因为具有较高的监督成本因而会减少资金投入 8。2、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林权改革中政府放弃国家和集体对于林地的最终所有权,保证了国家对林业的调节。金寨县的文件中规定这次改革是对全县除国有林场以外的所有林地以及其它土地上所长的林木重新进行“确权、发证、流转” ,全县将依法对 324.6 万亩农户山场重新登记发证,171.9 万亩集体经营的山场进行确权流转,对街道树、农田林网、四旁植树、退耕还林等所长在其它土地上的林木进行确权、发证,真正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但林业的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投入到产出这个过程中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为了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政府的调节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经营和价格状况等,对于促进林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金寨县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的“村村通公路”工程就可以使农产品更多的输出,帮助林农节省运输成本,直接促进林农收入增加。3、走产业化和品牌化道路产业化会使得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会提高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增加林农的收入。近年来金寨县逐步形成了“农产+基地” 、 “基地+市场”的产业格局,建起了多层次、多元化市场体系,立足本地资源,面向市场搞活流通。先后建成年生产能力 1000 吨的板栗罐头厂、年贮藏能力 1500 吨的板栗冷库 9。在交通方便的江店镇建立了年板栗交易量8000 吨的全省第一大板栗市场船冲板栗大市场。并以此为中心,在其它重点乡镇建5立了 5 个小型板栗市场,吸收和接纳了数千家板栗客商,年交易额在 7000 万元以上。在茶叶上形成六安瓜片、金寨翠眉等茶叶品牌,以无公害、无污染打开茶叶销路,帮助茶农增收 10。4、林业经营多样化林业经营的多样化,可以降低林农经营林业的风险。通过实现林业经营的多样化,可以满足市场对不同产品的需求,避免因为生产过剩或不足导致的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给林农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见图 2-22。金 寨 县 主 要 林 种 种 植 面 积 比 重0%20%40%60%80%板 栗 山 核 桃 油 茶 山 木 茶 园 其 他林 种 种 类图 2-2 金寨县主要林种种植面值比重2 数据来源:金寨县林业局官方网站6三、促进金寨县林农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对策 从调查中发现,金寨县林农在林权改革后虽然实现了收入的增长,但林业发展的潜力并未完全激发出来,林农的收入增长幅度较小。所以,林权改革过程中金寨县要进一步突破林业发展的障碍,使林农收入进一步增长。 (一)建立林农服务站林业服务系统是为林农提供各方面信息、办理林业相关业务的系统。建立林业服务系统使林农可以更快捷、低成本的获得林业各方面的信息,使林农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金寨县可以在各个乡镇设立一个林业服务站,或者直接在以前的林业站增加林业服务部门,接受林农对林业政策、林业市场发展状况、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林农相对掌握较少的知识,建立林业服务系统,可以更好的指导林农办理各种林业相关事务,为林农提供方便,提高办事效率。(二)搞活林权流转的二级市场林权流转按是否为初次流转分为一级流转和二级流转。一级流转是指林权的初始流转,是林权的设立或取得。二级流转指林权的再次流转,指林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如转包、再次转让等。搞活林权流转的二级市场能够提高林权的流动性,实现林业资源的市场分配。当前金寨县很多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他们的林地、林木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通过在法律、法规和政府指导下进行林权的有序流转,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市场,使同一村庄的不同主体和不同村庄的不同主体之间可以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集体林权的流转,扩大林业经营范围,实现林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增加林农的收入。(三)实施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当前林业贷款的主要对象仍是林业企业、经营大户,由于存在贷款门槛、手续繁琐、机制不够灵活、抵押物范围偏窄、贷款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等问题,广大林农还未能享受到贷款带来的便利。林权抵押贷款是帮助林农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金寨县通过实施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提高林农在林业上的资金投入、抵抗风险、扩大经营规模、利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金寨县在实施林权抵押过程中给予林农一定的利率补贴,提高林农的贷款的积极性,减轻林农贷款的负担,增加林农的收入。(四)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保护相协调金寨县林地占金寨县国土总面积的 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却达 21.3 万平方公里,7占国土总面积的 54.8 %。据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乔木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 32.5 立方米,人工林仅为 28.5 立方米,很多林区的森林生态效益非常低下。随着环境破坏的加重,人们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增长,还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增长的低耗能性和环保性。林业发展如同经济发展一样,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子,必须实现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实现收入真正意义上的增长,就必须重视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金寨县要加大对林业环保知识的宣传,加强林农的环保知识,保障林农的收入持续下去。8结 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政府的引导下,深入贯彻林权改革的政策后,明晰和稳定的产权使金寨县林农有了极大的自主权,调动了林农投入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就业,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保障了社会稳定。但金寨县在林农在林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较多问题,为了使金寨县林农的收入进一步提高,金寨县在林业发展中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依法办事,防止寻租的产生;不断完善林权改革后的配套改革体系,加大对林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对林农的关于林业知识的培训;完善的林权产权制度和建立良好的集体林权产权流转二级市场,进一步解放林权改革后林业的生产力,实现林权改革后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经济中的作用。9参考文献1 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14436.2 吴易风.西方产权理论和我国产权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4,(3):1519.3 荣庆娇,漆胜华.亚洲林业产权现状研究与分析J.林业经济,2011,(6):6673.4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J.美国经济评论,1967,(57):23.5 杜广山.浅谈林权流转的几个问题J.安徽林业,2006,(6):23.6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林业法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7.7 戴广翠,徐晋涛,王月华.中国集体林产权现状及安全性研究J.林业经济,2002,(11):3033.8 孙妍,徐晋涛,李凌.林权改革及其对林地管理的影响:江西省林权改革研究报告J.林业经济,2006,(8):711.9 方泰泉.金寨县板栗产业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学报,2009,(15):2733.10 陈辉.金寨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茶业通报,2011,(3):124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