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2755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5 月 5 日装订线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发展会展业,不仅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成果,而且从多方面促进和带动了城市以及整个地区的综合发展。合肥市会展业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加快,已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与国内会展行业发达城市相比,合肥市的竞争力还不强。具体表现在会展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不大,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还不多。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合肥市的实际情况和会展业发展理论,深入探讨合肥市发展会展业的意义,揭示合肥市在发展会展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合肥市 会展业 对策研究ABSTRACT Since 1990s,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Exhibition industries and as a result, a lot of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The new economy is conducive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 city.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is accelerating in Hefei. It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contributing to Hefei economy. Bu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ame industries of other cities,it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catch up. The scale and market share of the exhibi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very few exhibition brands can really stand out. This essay is meant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exhibition-led economy in line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Hefei city. Relevant theories in this field would be used as guidances to discover potential problems and above all, suggestions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s.Keywords: Hefei Exhibition Industry Suggestions目 录一、合肥市会展行业历史和现状及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1(一)合肥市会展业历史 1(二)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1(三)会展业的发展在合肥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3二、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5(一)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5(二)问题产生的原因6三、促进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7(一)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7(二)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7四、结论 9参考文献 .100一、合肥市会展业历史和现状及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一)合肥市会展业历史合肥市会展业起步较晚,起步于 1996 年。当时许多的会展主要在室外进行,会展的品牌和组织都非常的落后,场面比较混乱。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会展业这一模糊的概念被引入到合肥市。省博物馆当时经常作为最先进的场馆设施而被为数不多的展览公司所租用。总之,会展业较落后状态一直延续到 2002 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合肥市会展业全面启动的开端。具体的说: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会展业的萌芽时期(解放初至 1996 年) 。处于会展业萌芽时期的合肥市几乎没有举办过大型的会展活动,更不用说商业会展活动。仅仅有一些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会展活动,以及政府主导的一些会展活动。第二阶段:会展业的起步阶段(1996 年到 2004 年) 。2002 年 9 月初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合肥市会展业的全面启动。当年会展中心共举办了 50 个展会,参展商达 6000 多家。展览会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从此项目新颖,技术含量高的展会越来越多。2003 年合肥市成功的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农机展览会、全国农业双交会以及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而且合肥市会展中心连续了第三届工业技术设备展,医疗设备器械展以及首届徽商大会等专业展会,成交额达 500 多亿元,为相关产业带来直接收入 11 亿元左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三阶段:会展业快速发展阶段(2004 年以来) 。2004 年以来,合肥市会展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会展的规模增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城市的影响力日益提升。2010 年合肥市举办大小会展 200 场左右,总额约 2.5 亿。综合经济拉动效益已达到 1:10。展会所涉及的行业也逐渐扩大,如农业机械,苗木花卉,医疗器械,工业装备,科教,旅游,汽车,家电,住宅,建筑材料,艺术产业等众多门类。2011 年合肥市展览会行业分布如下页表 1-1 所示。(二)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于 2002 年建成并且投入使用,这是合肥市会展业腾飞的重要标志,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合肥市被业内人士称作中国中部城市的展览新城。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呈现如下的特征:第一,民营展览主体的发展势头迅速。在计划经济时代,合肥市的展览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部门手中,而通过几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渗透到合肥市会展行业的各个层面,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合肥市的会展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可能是展览场馆依然主要是以国有为主,但是展览的服务和组织则向民营经济为主的状态过渡。第二,展览更加专业化。会展业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必然趋势。合肥市的会展业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一直以来受到政府的推动,组织部门有时难免散乱和1缺乏专业化的策划和管理。但这种状态正在发展变化,如今 90%的大型会展由专业的会展公司举办,并且广告设计、建筑安装、网络媒体等环节都有专业的会展公司来承办。第三,会展数量逐年增加且会展设施不断完善。合肥市的会展能力逐年提高,举办会展的数目也年年增加。2011 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 800 多个,展览面积总计 7 万多平方米,展览个数和展览面积分别是 2003 年的 10 倍和 12 倍。合肥市基础设施如交通、星级酒店、餐饮行业的完善,为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表 1-1 2011 年合肥市展览会行业分布表 1展会 安徽国际会展中心 其他场馆 合计 排名人才招聘会 12 24 36 4房产建材(含建材、房产、灯具照明) 15 33 48 1文化体育(含体育,娱乐,艺术图书教育) 15 30 45 2新兴科技(含 IT 产品、网络电子产品、通讯) 3 9 12 6综合类 6 12 18 5服装纺织(含纺织、服装、面料、鞋业) 12 27 39 3食品饮料(含食品、饮料、农副产品) 15 18 33 5医疗保健(含医疗设备、药品、美容美体用品) 12 21 33 5生产设备(含各类生产用设备) 12 24 36 4旅游酒店 3 3 6 7合计 105 201 306第四,会展品牌逐渐形成且承办能力明显提高。合肥市目前已经形成苗木花卉博览会、医疗机械展、机械装备博览会、农业产品博览会等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定期会展。为希望拓展中西部地区业务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合肥市的招展、办展能力也不断提高。目前合肥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有 50 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有近 30家。总建筑面积达 13 万平方米。先后成功申办了 30 个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型会展第五,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使会展业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合肥市于 2003 年初成立了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 积极推进全市申办、举办大型会展,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协调与展会有关的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出总体要求及目标。同时,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会展管理暂行办法 ,规范会展业发展的秩序,负责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对重大问题决策,保障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政府设立了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1数据来源:合肥市 2011 年统计年鉴.2用于扶持和奖励在合肥市举办的、新引进的发展会展业的项目,用于支持和宣传会展业的发展。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会展行业的大力支持,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第六,带动了市场需求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会展业具有高效性、综合性、互动性、开放性,所以伴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会展的联动效应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有力的促进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贡献作用。另外,举办服装展销会,啤酒节,汽车展都会对当地的消费具有刺激作用,还会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三)会展业的发展在合肥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发展会展业对于合肥市在安徽省经济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乃至于安徽在中部地区实现率先崛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展行业的发展对合肥市经济具有辐射作用。会展业的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展行业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功能;二是会展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会展行业会在在中心城市形成一个增长级,其辐射的能量和半径取决于会展业开展活动的大小和影响范围。合肥市会展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宾馆、餐饮、旅游、商业、广告和信息等相关产业及周边地区经济产生显著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第二,会展行业的发展对城市的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会展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吸纳比大部分产业更多的劳动者。根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的计算,没增加 1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可以创造 10 个就业机会。在香港,一年的会展活动大约可为香港居民提供 10000 多个就业机会。合肥市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发展会展行业是缓解合肥市市就业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第三,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具备国际化先进展馆,便捷的交通,设施先进和服务优良的酒店以及休闲、旅游的景点。政府发展会展行业必定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以满足世界各地参展商人参观城市之需。北京 2008 年的奥运会花费了政府近 2800 亿的经费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有利于促进贸易合作和信息的交流以及获得优质资源。会展活动聚集了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有利于一个城市或地区对外信息技术交流、招商引资和进出口贸易。对于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会展能够是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国内外的买家,为他们开展国际业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会展,更多潜在的项目将孕育出来,为企业乃至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利益。第五,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的知名度。会展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还能起到传播新信息、新知识、新概念的作用。加快发展会展业可以大大提高合肥市对国际贸易、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交流的承载能力,提高合肥市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加快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3步伐。总之,合肥市的开放程度和综合影响力因为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而大大提高了。二、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一)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合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会展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前景,但合肥市的会展业和会展业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由于对合肥市会展研究的滞后,缺乏理论指导,导致合肥市会展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下面就所有的问题一一介绍并分析。首先,城市经济产业基础不强。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城市经济量量的要素,其中第二、三产业对会展的影响尤为突出。2011 年,在中国中部城市中,合肥市的经济总量为 5400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 2500 亿元,均列第四,还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其次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展会品牌较少。虽然近几年合肥市的会展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内会展同类城市大连、昆明、深圳、成都、南京、西安等相比,合肥市在品牌展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地方性品牌展会上,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 、青岛的“啤酒节” 、宁波的“服装节及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 、厦门的“台交会”、深圳的“高交会” 、杭州的“西湖博览会”等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安徽合肥市的“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 、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 、 “中国合肥苗木花卉展”虽然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但是不论从规模上还是影响力上,都不能称之为全国知名度展会。再次,展会市场化程度低且对政府依赖程度高。和全国其他同类型地区类似,合肥市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对政府依赖性强,市场化程度低的特点。当前在合肥市举办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规模展会基本全部由政府在操作运行,包括“徽商大会” 、 “合肥市苗木花卉展” 、 “资本对接会”等。展会运行市场化步伐缓慢,导致展会的经济效益、营销推广、品牌发展和规模发展都受到严重影响。政府毕竟不是专业办展机构,与商业办展机构的自负盈亏、自我决策还存在巨大差异。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和品牌化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策划、筹办、宣传推广和市场运作,否则,仅仅依靠政府和行政权利是很难长期维持下去的。最后,会展行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且高端会展人才缺乏。合肥市会展行业不仅行业规模小,企业实力也不强,导致城市办展能力不足,会展业市场化、规模化运作缓慢。作为会展业的市场主体,合肥市目前从事会展的企业只有 47 家,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潢、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仅 200 家左右。会展企业不仅数量少,实力也比较弱,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少、观念滞后、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运作全国性、专业性展会能力的公司不多。与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相比,合肥市会展企业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随着合肥市会展今年估计的迅速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4矛盾也在日益突出,有统计显示,即使在安徽会展业市场上,直接冲是会展业的专业人员还不足 500 人。特别是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二)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会展产业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并且没有充分认识到会展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合肥市会展业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会展业意识、品牌意识薄弱。由于会展业是个新兴的行业,各个企业和社会部门对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会展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对会展业认识不足,不善于利用会展获取商机,推销产品和宣传企业的文化和形象,从而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其次,会展理论研究的滞后。目前合肥市还没有相应的会展研究机构,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导致合肥市的会展业的发展需要进行长期的摸索甚至走上弯路。理论研究的滞后具体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缺乏人才进行相关研究,另外会展产业经济方面的理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最后,会展行业协会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合肥市会展行业协会是有众多公司联合成立的,其作用是协调行业内关系、自律行业行为以及加强行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但是合肥市的会展协会体制不完善,还没能发挥其协调管理合肥市会展产业的作用。目前,合肥市会展行业协会还不能对会展项目进行审批,因而不能对行业进行协调和管理。所以,合肥市虽然有会展行业协会,但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实质性的作用。5三、促进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前文对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背景、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由此我们得出合肥市的会展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的发展充满挑战。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发展环境,合肥市会展也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第三部分将根据前文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的定位、目标及主要对策措施。(一)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1、合肥市会展业的定位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应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努力打造和培育区域展览市场,把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发展为区域性会展中心,并且致力于将合肥市发展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城市;积极创办地方特色会展,精心培育品牌会展,做大、做强中小专业会展;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实施会展与招商引资。依托安徽良好的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将展览与对外贸易相结合,并且确立“规范化、市场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战略。2、 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目标根据合肥市会展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战略定位,可以提出合肥市会展业发展目标如下:第一,在 5 到 10 年内,将合肥市打造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名的会展新城,力争使会展业的就业人数和品牌会展数推进前 20 位,把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办成全国知名会展企业。第二,力争在 20 年之内,使合肥市的会展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培育 10-15 个国际知名、国内闻名的品牌会展项目。(二)合肥市会展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发挥合肥市会展产业的个性优势。地区展会产业应该朝着“特”和“新”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合肥市经济发展的“个性” 。为了将合肥市打造成中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展城市,就更应该注重“特色”和“个性”的发展。合肥市的家电,炒货,汽车和建材行业等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产业优势做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展会品牌。第二,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职能应向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转变。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参与,如具有较高社会效益的公益会展是属于非营利性的,仍需要政府主办,因此不6能简单的提出“政企分开”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对具有明确营利性的商业展会,政府必须退出,让市场在分配会展资源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且维护行业的自由公平竞争,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政府对会展业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服务,从宏观上和政策上保证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在会展行业中应该是“裁判员”的角色,如制定行业法律法规、市场管理条例、控制场馆建设等。另外,政府应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会展业发展营造良好的额政策环境、舆论环境以及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奖励和扶持具有创新和地区特色的会展,积极宣传会展信息,并为展会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审批办法;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合肥市会展业发展需要制定短期和长远的产业规划,并努力在管理体制方面做出创新。第三,重视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发展会展业的首要任务。如被誉为德国“会展行业第一人”的贝恩斯所说:“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目前由于缺乏紧密结合行业需求而形成的会展教育培训系统,合肥市会展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水平还很低,从而影响了合肥市会展业向国际化、信息化以及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首先,对现有的会展人才进行再培训。为了打造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对已经从业于会展业的人才进行在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他们送入高校或发达城市的会展机构参加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其次,建立会展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应从高等院校开始,包括职业院校、行业协会等多层次的会展教育体系。培养出即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从而为会展业的发展不断地输送新的血液。第四,优化已有的展馆资源。就合肥市展会展馆资源的现状而言,除建设一些新的展馆外,还应该立足已有的资源,优化已有的资源。合肥市展馆的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展览规模总体偏小,供需矛盾突出。为此,需要对已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合肥市应该作整体统筹规划,树立全局观念,场馆建设应与周边地区形成互补,避免场馆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的闲置。第五,重视品牌会展的发展。为了增强合肥市会展业以及会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对品牌文化和自我推销加以重视。一方面,为了培育品牌会展,应注重市场营销、项目策划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控制;另一方面,展会企业应加强与参展商的沟通交流,仔细分析市场行情,按实际需求来确定展览项目,并且重视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同时,对一些具有地区特色的会展,如合肥市高新资本对接会、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汽车展、国际徽商大会等,要做好维护和创新,争取做强做大,扩大此类展会在地区以及国内外的影响力;努力通过增加交易总量,做好展会的宣传工作,扩大提高展会的规模从而达到树立品牌的效果。7四、结论论文在第一部分详细的介绍了合肥市会展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会展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得出会展业的发展对合肥市的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信息的交流、城市的开放度以及城市的知名度的提升有巨大的提升作用。论文在第二部分列出了合肥市会展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例如具有影响力的展会品牌少,市场化程度低,对政府过于依赖,展会企业的规模小以及会展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在第三部分基于背景,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为合肥市会展行业提出了整体的发展思路,为产业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总之,合肥市会展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和中部崛起战略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要密切关注市场发展的动态,把握市场的需求,办好各个行业展会工作。8参考文献1 杨虎涛.会展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社会经济研究,2001,(3):23-27.2 马勇,王春雷.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33.3 保健云,徐梅.会展业一种蕴藏无限商机的新型经济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9-32.4 徐锋,朱建新.当代国际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与促进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4,(2):47-51.5 杨莎莎,曾鹏.会展业对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5,(2):21-23.6 钱为群.发挥地域优势促进会展业全面发展J.中国会展学刊,2004,(3):42-44.7 潘莉娜.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会展业创新的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5,(2):17-21.8 Chritine Chrisman.The complete handbook of trade show exhibition M.New Jersey,Prentice-Hell Inc,1991:97-101.9 竹田一平,克劳德.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77-80.10 Hanlon A. Trade shows in the marketing mixM.New York: Hawthron Books,1982:33-34.11 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