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08547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1米厘米。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和克,1千克克。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1千米米;认识吨,1吨千克。本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有一道思考题,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关于计量和测量工具进步发展的历史事实。具体安排是先教学千米,后教学吨。1 认识千米。例题先出示四幅画面,显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学生: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 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单位。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讲画面中标记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还要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练习中经常使用。教材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先联系学校操场上的跑道,告诉学生1 000米就是1千米。由于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学生对100米已有具体的感知,所以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让学生对1千米是多长有初次感性认识,又讲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材继续让学生联系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长是200米、250米还是400米,通过简单的推算,算出跑道几圈的长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充实对千米的感性认识。要注意,这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跑道一圈的长度,重点进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两次推算不必都进行。不过,重点进行的那次推算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材这样的安排,较好地落实了标准的要求: 让学生体会1千米,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想想做做紧紧扣住体会1千米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训练,又注重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第1题结合看路线图再次突出1千米就是1000米。第2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把20xx米换算成2千米,为第3题作铺垫。第4题通过选用适当的单位,体会米和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是不同的,积累一点正确使用单位的经验。第5题以比较数的大小为基础进行长度的比较。第6题教学看铁路路线图,并进行有关千米的笔算和估计。在交通路线图上,依据已知一段的实际长度,估计其他路段的长度是十分实用的技能。教学时,不求学生估计得很精确,但要充分地交流估计的方法和思考,激发估计的兴趣。2 认识吨。教材中关于吨的编写思路与千米很相似,也从几幅画面引入吨。首先告诉学生港口码头上的大批货物、列车要装运的大宗物品、集装箱里的货物,都要用吨作计量的单位。接着利用画面配合文字叙述的方式展现了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地讲了1吨,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体会1吨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收集了一些现实的素材继续帮助他们积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这些素材有40个小学生的体重、1000棵白菜、2头牛、20包水泥、5桶油、10头猪,它们的总重分别都是1吨。通过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产生对1吨的体会。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还让学生从1桶水10千克推算几桶水1吨,从2块砖5千克推算几块砖1吨,加强1吨是1000千克的认识。充分地利用熟悉的10桶水、200块砖体会1吨有多重。想想做做第5题,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让学生再次感受吨是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时使用的单位。第6题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关于吨的四则计算。练习六的前两题是知识整理,其中第1题通过填写单位,使学生明白吨和千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千米和米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长度与物重是不同的量,要使用不同的单位。第2题练习单位换算,既有本单元教学的吨与千克、千米与米的换算,还有前几册教学的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的换算,是一次对计量单位的整理活动。第36题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了空间与位置、时间计算等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很好。第79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了解千米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仍然紧扣体会1千米设计。在走走看看栏目里安排的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对1千米形成更丰富的体验。在查查填填栏目里,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既充实活动内容,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