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法律法规培训 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35832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法律法规培训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传染病法律法规培训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传染病法律法规培训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法律、法规,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2,(一)传染病防治现状,3,(二)传染病的概述-定义、特点,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导致人体感染 且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 的或广泛流行的一类疾病,4,(二)传染病的概述流行的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5,(二)传染病的概述防治的基本环节,防治措施,管理 传染源,保护 易感人群,切断 传播途径,6,(二)传染病的概述流行原因,传染病的产生一是自然 变;二是人为导致(这 在生物技术上是可能的),7,(三)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过程,1950年: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 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 1978年修订为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 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1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2004年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8,(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介,1、立法宗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 2、基本原则: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3、立法目的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本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是本法的核心宗旨。(1)保障人体健康。 (2)保障公共卫生。,9,5、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一切单位和个人”,既包括我国的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包括我国领域内的外国驻华机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单位;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在我国境内的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等一切自然人。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和国际惯例,所有驻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必须遵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没有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豁免权。,(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介,10,二、传染病的法定分类管理,11,(一) 传染病法定分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肝炎、脊髓灰质炎、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炭疽、菌痢、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淋病、梅毒、疟疾等,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2,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3,(二)增减病种的权限,14,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5,(一)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人有责,1、义务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2、责任疫情报告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军队医疗机构;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 卫生行政部门。,16,(二)疫情报告时限要求,1、日常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原因不明暴发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时,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病原携带者:政府列入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17,2、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重大传染病疫情: (1)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 (2)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 (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 (4)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 (5)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6)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二)疫情报告时限要求,18,四、传染病疫情的通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开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19,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县、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本单位 有关人员,军队卫生 主管部门,毗邻及相关 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 制、医疗机构,国务院其 他有关部门,卫生部,动物防疫机构,毗邻及相关 卫生行政部门,县、市级人民 政府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 府有关部门,互通,互通,互通,(一)疫情通报,20,定期公布全国疫情,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卫生部或授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大疫情暴发流行,卫生部,(二)疫情公布,21,五、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疫情报告 预防接种 医疗救治 传染病的监测 地段内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 对传染源污染场所的卫生处理 对传染病病人等进行隔离治疗、医疗观察,22,定义:是指当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为了阻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措施。,六、传染病控制措施的法律规定,23,(一) 一般性控制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采取的以针对其中一个环节为主或同时控制几个环节的综合措施,包括隔离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三类病人,予以强制隔离治疗。2、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其余传染病的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根据病人的病情、传染性大小、对周围人群传播的危害,分别予以住院隔离治疗、临时病室隔离治疗或家庭隔离治疗。 4、密切接触人员的预防措施。 5、针对易感人群的控制措施。,24,(二)临时紧急措施-即时强制,是指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级地方政府决定,可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停工、停业、停课; 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 品以及相关物品; 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紧急措施的撤销和解除,由原决定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并宣布。,25,(三)疫区封锁,1、宣布疫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 在疫区内实行紧急措施,并可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2、封锁疫区: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实行疫区封锁的基本条件: 一是必须是在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地区, 二是已经正式确定为疫区。 决定封锁疫区的权限有二种:一般疫区封锁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 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26,(三)疫区封锁,3、对尸体的处理:对于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后立即火化。患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白喉、炭疽、脊髓灰质炎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消毒处理后火化。 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点500米以外、远离饮用水源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 4、药品生物制品等的供应:医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供应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品和器械,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应当及时供应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生物制品。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应当有适量的储备。铁道、交通、民航部门必须优先运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及生物制品、器械。,27,七、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法律责任,28,(一)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 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合法权益保护,医院不得拒收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个人隐私受尊重。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29,(二)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的制定,是指经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处置传染 病暴发流行的事先方案。,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传染病防治法规定,30,(三)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的主要内容,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 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 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31,(四)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1、传染病监测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监测职责:包括日常监测和对国外和新发现传染病监测 2、传染病预警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全国或某个地区发出预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本地区发出预警,32,(五)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 1、实施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2、收集、分析和报告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33,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五)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34,(六)预防接种制度,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分两类:,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国家实行有计划预防接种的病种有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肺结核和乙型肝炎,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35,(七)传染病社会综合预防制度,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改善环境,改造设施,从源头控制并减少传染病危害 控制传染源,预防传染病扩散 防止医院和医源性感染,36,传染病防治法第39条,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37,传染病防治法第52条,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 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 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 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38,传染病防治法第69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 工作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 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疫情的;,39,(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传染病防治法第69条,40,八、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41,法律责任,42,(一)行政责任,1、行政处罚: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 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本法提出的其他预防、控制措施的 2、行政处分: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情节轻微的 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43,(二)刑事责任,妨碍传染病防治罪 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一)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三)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传播严重危险这一结果是不明知的。但行为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行为则是故意的。如果行为人明知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传播严重危险而仍实施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行为的,则不能以本罪论处,而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44,刑法相关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突发传染病传播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定罪处罚”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处罚: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 处罚依照刑法第409条规定,犯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45,九、传染病报告卡填写,46,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首诊医生诊断,输入网络直报系统,院内网上报至防保科,防保科核实确认,(一)传染病报告程序,47,48,49,50,(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目的及要求,51,(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方式,甲、乙、丙类传染病均合在一张报告卡上;,52,(三)传染病报告卡-常见注意问题,工作单位:含民工;学生(托幼儿童)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幼儿园名称)及班级名称 14岁以下的患儿必须填写家长的姓名 除性病外必须填写联系电话 诊断日期必须和填卡日期一致 常住地址:居住大于等于6个月,注意,53,(四)传染病报告卡-病例分类,54,梅毒分为一期、二期、 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炭疽分为肺炭疽、皮 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 阳、仅培阳、菌 阴和未痰检四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 性疟和未分型三类,乙型肝炎、血吸虫病 应分为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 乙型、丙型、戊型和 未分型五类,特殊分类,(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特殊分类,55,思考题:,1、哪种病人死亡后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 A.鼠疫、霍乱和炭疽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艾滋病病人、炭疽病人C.对疑得甲类传染病病人 D.艾滋病病人、肺炭疽病人 E.鼠疫、艾滋病、 2、疫区是指:()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56,3、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急救中心(110) 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57,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