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2941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1,主要内容,(一)病情观察 (二)危重症患者的管理 (三)常用急救技术,2,(一)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病情观察的方法 病情观察的内容,3,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病情观察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运用视、听、嗅、触等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有关患者疾病信息的过程,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 通过观察,护士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情绪,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和护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并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机,4,(一)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病情观察的方法 病情观察的内容,5,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业务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6,(一)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病情观察的方法 病情观察的内容,7,病情观察的方法,视诊 触诊 扣诊 听诊 嗅诊,8,病情观察的方法,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除了以上常用的5种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与医生、家属、亲友的交流、床边和书面交接班、阅读病历、检验报告、会诊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获取有关病情信息,达到对患者疾病全面、细致观察的目的。,9,(一)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病情观察的方法 病情观察的内容,10,病情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发育和营养 、面容和表情、姿势与体位 、皮肤与粘膜 、饮食与睡眠等) 生命体征 意识 瞳孔 药物应用 心理状态,11,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抢救危重患者的三个阶段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12,抢救危重患者的三个阶段,院前急救 医院急诊室 监护病房,13,第二节 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抢救危重患者的三个阶段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14,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急救设备(抢救室、抢救床、抢救车、急救器械),15,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16,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的术的初始急救技术,是指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徒手抢救,包括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胸外按压(circulation),开放气道(airway) ,人工呼吸(breathing)。,17,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8,呼吸、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选用颈动脉和股动脉,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皮肤苍白或发绀,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伤口不出血。,19,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过程,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20,目 的,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建立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进脑功能的恢复。,21,评 估,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脉搏、有无活动义齿等情况。 周围环境适合抢救。,22,计 划,患者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23,实 施,判断(检查患者,判断意识及大动脉搏动) 立即呼救 摆放心肺复苏体位 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24,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抢救者站或跪于患者一侧,确定按压部位即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5,胸外心脏按压,定位方法:以一手中指沿患者一侧胸廓下部肋缘向上摸到剑突肋,示指并拢中指,另一手掌根部沿胸骨下滑到示指,该手掌中心部分即为按压部位;两乳间中点的胸骨中段略下处作为胸外按压的快速定位方法,26,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儿童胸骨下陷至少1/3前后径(大约5 cm);婴儿胸骨下陷至少1/3前后径(大约4 cm)。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1 人工通气与胸外按压比例2:30,27,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仰头抬颏法,28,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仰头抬颈法,29,开放气道常用的方法,托下颌法,30,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频率:成人约10-12次/分,儿童和婴儿约为12-20次/分;每次吹气量约为700-1000ml ) 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适用于婴幼儿,31,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出现自主呼吸; 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皮肤、黏膜色泽转为红润; 散大的瞳孔缩小; 昏迷变浅; 神经反射出现,32,评 价,患者出现有效的心肺复苏指征 。 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 。 操作熟练,手法正确,程序规范,动作敏捷 。,33,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34,二、氧气吸入疗法,缺氧的分类和氧气吸入疗法的适应证 缺氧程度的判断 供氧装置 供氧方式 氧气吸入疗法操作过程,35,缺氧的分类,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36,氧气吸入疗法的适应证,由于缺氧的原因不同,氧疗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氧疗对低张性缺氧的疗效最好,临床上应用最广泛。,37,缺氧程度的判断,对缺氧程度的判断,除了临床表现外,主要根据PaO2和SaO2作出。,38,缺氧程度的判断,轻度低氧血症:PaO250mmHg, SaO280%,无发绀,一般不需要氧疗,如果有呼吸困难,可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氧流量1-2L/min)氧吸入。 中度低氧血症:PaO230-50mmHg, SaO260%-80%,有发绀,呼吸困难,需要氧疗。 重度低氧血症:PaO230mmHg, SaO260%,显著发绀,呼吸极度困难,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39,供氧装置,氧气管道化装置 氧气筒和氧化表的装置 氧气枕 高压氧舱,40,供氧方式,鼻导管法,单侧鼻导管插入长度,双侧鼻导管给氧法,41,供氧方式,鼻塞法 面罩法,42,供氧方式,氧气头罩法 氧气枕法,43,氧气吸入疗法操作过程,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44,目 的,通过供给氧气,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压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45,评 估,评估患者目前的病情、年龄、意识、治疗情况、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鼻腔有无分泌物阻塞、有无鼻中隔弯曲、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46,计划,目标 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47,实 施,核对 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 清洁、将鼻导管与湿化瓶的出口相连接 湿润鼻导管 插管 、固定 交待注意事项、记录 停止用氧 安置患者、卸表 、用物处理 记录,48,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 供氧应先调节流量,而后连接鼻导管;停氧时,应先分离鼻导管接头,再关流量表小开关,以免一旦关开倒置,大量气体冲入呼吸道会损伤肺组织。 用氧过程中观察患者。,49,注意事项,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0.5MPa(5kg/cm2)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造成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的危险。 对未用和已用完的氧气筒应分别注明“空”或“满”的字样,便于及时储备,也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50,评 价,患者和家属愿意配合,有安全感,了解有关用氧知识。 患者缺氧状况得到改善。 安全用氧,未发生呼吸道损伤及其他意外。,51,氧疗副作用及预防,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常见的氧疗副作用有:氧中毒 、肺不张 、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抑制等。,52,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53,三、吸痰法,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临就要上主要适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咳嗽无力、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而不能有效可咳嗽、排痰者。,54,吸痰装置,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55,吸痰法的操作过程,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56,目 的,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发生。,57,评 估,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况、治疗情况、呼吸状况、是否人工气道、有无排痰的能力、口鼻粘膜情况、有无鼻中隔弯曲、心理状况、合作程度等。,58,计 划,目标 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59,实 施,核对解释,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检查调节 、检查 、体位 试吸 、吸痰 冲管 观察 安置患者 、整理用物 记录,60,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定时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 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2/3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气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吸痰器性能良好,61,评 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被及时吸出,呼吸平稳,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操作规范,未发生呼吸道粘膜损伤。 护患沟通有效,患者有安全感,愿意配合,康复信心增强。,62,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63,洗胃法,洗胃法是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反复注入和吸出一定量的溶液,以冲洗并排除胃内容物,减轻或避免吸收中毒的胃灌洗方法。,64,洗胃法操作过程,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65,目 的,清除毒物 减轻胃黏膜水肿 为手术或检查做准备,66,评 估,患者中毒情况 摄入毒物的时间、途径、种类、深度、量等,来院前的处理措施,有无呕吐及洗胃禁忌证。 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及瞳孔的变化、口腔或鼻腔粘膜状况及活动能力。 患者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67,计 划,目标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68,实 施,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并解释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洗胃(胃管洗胃 、电动吸引器洗胃、全自动洗胃机洗胃 ) 洗胃完毕,反折胃管拔出 协助患者漱口、洗脸,必要时更衣,嘱患者卧床休息 整理床单位 、记录,69,注意事项,急性中毒者,应先迅速采用口服催吐法,必要时进行洗胃,以减少毒物被吸收。 当不明所服毒物时,可选用温开水或等渗盐水洗胃,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在洗胃过程中,病人出现腹痛,流出血性灌洗液或出现休克症状时,应停止灌洗,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70,注意事项,为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应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为静脉补液提供参考。 食管、贲门狭窄或梗阻,主动脉弓瘤,最近曾有上消化道出血,食道静脉曲张,胃癌等患者均禁忌洗胃,昏迷病人洗胃宜谨慎。 洗胃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71,评 价,患者胃内毒物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清除。 患者能配合操作,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中毒症状得以缓解或控制,康复信心增强。,72,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73,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器是进行人工呼吸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可通过人工或机械装置产生通气,对无呼吸患者进行强迫通气,对通气障碍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的目的。,74,使用人工呼吸器操作过程,目的 评估 计划 实施 评价,75,目 的,维持和增加机体的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76,评 估,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呼吸型态、呼吸道是否通畅、缺氧情况、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 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患者及家属对人工呼吸器的了解程度。 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77,计 划,目标 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78,实 施,核对解释 使用辅助呼吸装置(简易呼吸器 、人工呼吸机),79,评 价,患者能适应所选用的辅助呼吸的方法,呼吸衰竭及缺氧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 正确使用呼吸机,各参数调整适宜,未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护患沟通有效,患者有安全感,能够配合。,80,第三节 常用抢救技术,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 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81,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有效咳嗽 叩击震颤排痰 体位引流,82,问题与思考,观察病情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心肺复苏的概念是什么?CPR的CAB三步是指什么? 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当患者痰液粘稠难以咳出时应如何处理? 试述氧气疗法的注意事项 ?,83,谢谢!,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