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验班.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292131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试题实验班24.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25.有学者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A.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C.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6.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A.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 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27.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批评的是A.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 B.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C.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 D.官者以实践理学为风尚28.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A.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 B.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C.广东农运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 D.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29.下表选自杨瑞六等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年份进口净值出口净值出(+)入(-)超18644621048654+244418686328261826-145618868747977207-10272188812478392401-32382189012709387144-399491892135101102584-32517A.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B.政府为增加税源积极鼓励国外商品进口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出口净值的增长D.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附庸30.严复在救亡决论中说:“驱夷之论既为天下之所废而不可行,则不容不通知外国事。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这表明严复主张A.通晓夷情抵抗列强侵略 B.坚持变法维护清朝统治C.反对守旧宣传进化思想 D.提倡西学挽救民族危亡31.下表是“一五”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比较(以1952年为100)。年份(年)19531954195519561957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1091124111111451202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8610051021011022据此可以推知A.农产品收购价高于工业品零售价 B.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重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不均衡32.“中世纪晚期的教会学校除了教授神学与拉丁语法,也意识到日益增长的逻辑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培训经院哲学的社会学校里,学生们会聚集在讲师周围,讲师会重点传授推理的重要方法。”这种教育方式A.培养了辩证理性的思维方法 B.巩固了人文主义的统治地位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33.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34.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的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经济刺激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A.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 B.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C.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 D.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35.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C.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D.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39(本题满分25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清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材料二 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并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13分)40(本题满分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见下表)。北方南方结论政治历代王霸定鼎,北方占绝大多数,历时共2783年。历来建都于长江流域者,除明太祖外,要么创业未定,要么败亡苟安,历时共计366年。北方视南方常占优势。哲学春秋战国时,孔、墨在北;汉初北方独盛儒学;宋明时北人好言象数,多经世之想。春秋战国时,老、庄在南;汉初南方尤喜道家;宋明时南人首倡心性,多穷理之气。凡此者,皆受地理上特别之影响,虽以人事揉杂之,然其结果殆有不容假借者存也。军事北人南伐者得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最能举事。南人北伐者不得志。其所用兵,虽有种种特别原因,不能尽以归诸地理,要之地理为其一重要之主因。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梁启超的研究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梁启超的研究方法、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进行评述;也可以对其观点进行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立论科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1(本题满分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宋金于1141年达成绍兴和议后,金朝得以占领淮水以北大片土地。金熙宗到世宗将大批的女真、契丹与奚人迁往中原,计其户口,给以官田。其受田办法有二:一为受牛头地(注:按女真传统依靠牛具授田征税),“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四亩有奇”。实行于女真人较集中的聚居地,比屋连村,处于汉人州县之间。二为计口授地,每口授田三十至五十亩不等,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世宗派出官员查实户数,要求必须自行耕种,地有余而力不足者才许租佃。规定不耕种者杖六十,受租百姓无罪。凡受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6万人。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前期土地改革的影响。(9分)24252627282930CBBABDD3132333435CABCC39(1)发展:剔除华夷之辨;推崇君主专制;推重大一统政权;构建政权承绪(延续)的正统论;确立“大一统”的历史评判标准。(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影响: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2)原因:国人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海外华人的强烈要求;西方法律的影响;阻止“排满”革命。(每点2分,答对4点得8分)意义:有利于保护海外华人、华侨;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强化了国人近代国籍观念和法律意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5分)40示例一:观点:我赞同梁启超的观点,即地理环境是造成南北文明差异的重要因素。(3分)论述: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南北方在政治、哲学、军事上的差异与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别有关。历史上,南北方气候、土壤、水流等自然条件的差别,使得北方的经济总量与人口数量都曾高于南方。所以北方一度取得了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优势。梁启超的研究并非以孤例穿凿附会,而是经过了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科学性。尽管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的能动性逐渐增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与历史进程的影响会减弱,但其对古代文明重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8分)总结: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1分)示例二:观点:我赞同梁启超的一个观点,即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3分)论述: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南北方在政治、哲学、军事上的差异与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别有关。但他的观点并非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地理并非唯一的因素,“人事”对历史也有重要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确实比较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的能动性逐渐增强,地理环境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例如工业革命后征服自然的能力明显增强。历史上,相似的地理环境下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民族。地理环境决定论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属于机械唯物主义。(8分)总结:尽管梁启超的研究强调地理环境对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的重大作用,但没有绝对化。(1分)示例三:观点:梁启超重视人地关系,重视数据统计,其史学研究方法受西方思想的影响。(3分)论述:梁启超以地理环境解释中国南北文明特征与古代历史进程,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数据统计方法,而非以孤例穿凿附会。这些做法都带有科学化的特点。西方近代科学的特征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以数学语言进行描述。部分西方思想家强调物质的重要性,把文明特征与历史进程都归结为地理环境。近代西学东渐,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不可能不受西方思想的影响。(8分)总结:人是时代的产物,梁启超的史学思想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1分)示例四:观点:北方对南方的政治优势与经济、军事、民族等因素有关。(3分)论述:梁启超发现,中国古代北方政权“王霸定鼎”的时间远远长于南方,但并没有说明原因。我认为,中国古代前期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对南方有较大的物质、人口和文化优势。所以当时北方征服南方的次数较多。在进入工业文明以前,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并没有军事上的优势。所以经济重心南移以后,南方仍然有可能被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所征服。这就是北方对南方有较大政治优势的原因。(8分)总结:北方对南方的政治优势的成因是复杂的。(1分)41.(1)继承了女真族的历史传统;借鉴中原地区的均田制;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强制推行农耕;地域范围广。(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金朝的财政收入;提升了女真族的文明水平;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交融;利于宋金边境的安定;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每点3分,答对3点得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