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docx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33877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第三、四单元)(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卷(第三、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C.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同一种酶的催化D.酶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有C、H、O、N、P答案A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需要酶、ATP、模板、原料等条件,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并不都需要ATP提供能量,比如胃蛋白酶催化水解蛋白质不消耗ATP,B错误;ATP的合成与分解分别需要ATP合成酶和ATP水解酶两种酶的催化,C错误;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等,少数酶是RNA,元素组成是C、H、O、N、P,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所以总的来讲,酶和ATP共有的元素有C、H、O、N,D错误。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淀粉作为底物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答案C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即测定反应速率。3.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吐的一定是像胰岛素一样的大分子物质B.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需穿过两层生物膜C.胞吐过程一定会有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D.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答案C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也是通过胞吐分泌的,A错误;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只需穿过红细胞膜一层生物膜,B错误;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不属于胞吐过程,D错误。4.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答案B根据Na+进出细胞的机制,进入细胞是通过离子通道,不消耗能量,排出细胞是主动转运,要消耗能量,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A正确;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扩散,B错误;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不需要能量,C正确;图中可见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D正确。5.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或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NADPH并消耗ATP的场所D.叶绿体以图甲中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答案D图乙所示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对应于图甲中的,A项错误;在叶绿体的基质(图甲)中,也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B项错误;消耗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图甲),C项错误;是叶绿体的类囊体,叶绿体以图甲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D项正确。6.科学家研究小麦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只有线粒体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将下移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答案A分析图示可知,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此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有线粒体和细胞溶胶,A错误;由题意知,此时植物处于最适温度,因此随温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将降低,cd段位置将下移,B正确;b点为光补偿点,当植物缺Mg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此时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变,因此b点应向右移动,C正确;由于外界条件均适宜,所以c点之后小麦光合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D正确。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在S期复制并在G2期开始表达B.同源染色体在M期形成四分体C.纺锤体的缺失将影响M期着丝粒的分裂D.M期的某些细胞可用于染色体核型的确定答案D基因在S期复制,并不一定在G2期开始表达,A错误;同源染色体在减的前期形成四分体,B错误;纺锤体的缺失不影响M期着丝粒的分裂,C错误。8.以下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化后的不同细胞内mRNA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B.动物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C.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降低答案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除了每个细胞均要表达的基因外,不同细胞选择性地表达不同的基因,所以不同细胞内的mRNA种类、数量有所不同,故A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整个生命历程中,胚胎时期分化程度达到最大,故B错误;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项错误;凋亡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强,与之相关的酶活性升高,故D错误。9.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实验条件均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在恒温条件下,每天光照、黑暗各12小时,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黑暗各12小时,在35 、5 的昼夜温差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答案C题表中“光照下吸收CO2(mg/h)”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mg/h)”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由题表可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条件下,只要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0,植物就可以正常生长,A错误。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点,故最适温度为25 ,B错误。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有机物量,故每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在20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大,C正确。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要求白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夜间消耗的有机物最少。25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说明积累的有机物最多,5 时呼吸速率最低,说明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因此每天光照、黑暗各12小时,在25 、5 的昼夜温差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错误。10.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D.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和答案C一分子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而图示中物质a是由两分子c形成的,A正确。根据图乙,曲线代表的是物质a的变化,可看出物质a在2 min内被完全分解,B正确。如果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由于酶有最适温度,则曲线温度不一定低于曲线和,C错误。如果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和,D正确。1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的被动转运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答案B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膜蛋白)协助,故B选项不正确。12.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甘油分子可以通过图乙的方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到细胞内B.图乙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三个过程都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图丙中的B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答案C图乙的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甘油分子的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对应图甲方式;图乙为易化扩散,需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将物质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且能够反复利用;图中三个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图丙中物质从低浓度运往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为载体蛋白,来自核糖体。13.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答案Dab段为质壁分离过程;bc段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且达到稳定平衡;cd段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de段为质壁分离已经复原状态。c时刻以后细胞能复原,说明细胞还处于生活状态,A错误;cd段,水分子可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可由细胞内进入细胞外,B错误;从复原后的细胞大小看出,细胞比原来(分离前)大,说明细胞处于膨胀状态,因此de段时细胞液的颜色比较浅,浓度比外界溶液高(用于抵消细胞壁的膨压),C错误,D正确。14.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ATPase(ATP水解酶)能将胞内Na+主动转运进入血液,以维持肠腔内Na+浓度高于胞内的状态,而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浆和肠腔。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不消耗ATPB.SGLT1介导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GLUT2介导的葡萄糖进入血浆的方式为易化扩散D.ATPase能协助小肠上皮细胞排出K+、积累Na+答案D肠腔内Na+浓度高于胞内,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ATP;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高于血浆和肠腔,SGLT1介导的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一侧,为主动运输;GLUT2介导的葡萄糖进入血浆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其方式为易化扩散;ATPase(ATP水解酶)能协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排出Na+。15.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B.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C.可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置多个滤纸片答案D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高效性,A错误;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液面到滤纸片浮出液面的时间(t3-t1)来表示,B错误;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该实验不能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16.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不能大量储存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C.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D.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答案A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植物叶肉细胞吸收M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提供能量,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碳反应;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转录的原料之一;葡萄糖水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溶胶中。17.甲、乙两个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有酒精和CO2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B.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C.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D.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答案D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都能产生酒精,说明都进行了无氧呼吸,而参与无氧呼吸的酶种类相同;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甲瓶中活的酵母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酶,故随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乙反应体系中不含酵母细胞,也能进行酒精发酵,故实验结果否定了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18.科学家用含不同浓度NaF的水溶液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测量小白鼠细胞代谢产热量及细胞内的ATP浓度,分别获得细胞内的ATP浓度数据和产热量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NaF浓度(10-6g/mL)ATP浓度(10-4mol/L)A组02.97B组502.73C组1501.40A.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是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的ATP浓度B.高浓度的NaF组产热量峰值和AT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C.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D.该实验采用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答案B结合题意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测量指标有两个:细胞产热量和细胞内ATP的浓度,A正确;分析题图题表可知,高浓度NaF组(即C组)的细胞产热量峰值高于对照组(即A组),而细胞内ATP浓度低于对照组,B错误;从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NaF对细胞代谢产生ATP有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有空白对照组(A组)和不同浓度的NaF实验组(B组和C组)相互对照,D正确。19.下图表示用韭菜宿根进行的相关对照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色素时,要加入SiO2和CaCO3进行充分研磨B.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C.实验结果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D.实验结果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答案B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A正确;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B错误;实验结果色素带不同,可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光照,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韭菜中提取的色素吸收光的种类更多,D正确。20.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相关物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氧气,可部分释放到空气中B.图中B为NADPH,外界CO2浓度升高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D.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B和ATP中答案B水的光解产物是氧气和H+,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确;图中B是在NADP+、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当外界CO2浓度升高时,碳反应中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多,则消耗的NADPH增多,导致NADPH的含量暂时降低,B错误;叶绿体基质中,碳反应消耗NADPH、ATP产生NADP+、ADP,C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D正确。21.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坏死最终细胞以细胞膜破裂,胞浆外溢而死亡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答案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由图可知,细胞坏死是细胞膜被破坏,胞浆外溢造成死亡。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后在细胞内的溶酶体中将其消化。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22.如图曲线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变为C.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答案D在相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越强,产生的H和ATP越多,消耗的C3越多,因此,与y点相比,x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高。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若再升高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会降低。x点时光合作用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较低,而不是叶绿素的含量低。z点以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证明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由于CO2浓度仅为0.03%,制约z点的因素有可能是CO2浓度。23.下图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在D过程才有H2O的生成B.适宜条件下,C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C.叶绿体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需氧呼吸分解葡萄糖D.B过程需多种酶参与,这些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可由A过程提供答案B据图分析,B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有水的生成,A错误;C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所有活细胞都可以发生,B正确;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溶胶,不能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C错误;B过程表示碳反应,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这些酶的合成需要的ATP来自呼吸作用,即C、D过程,D错误。24.AT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表示鸟嘌呤B.化学键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C.在ATPADP循环中可重复利用D.若化学键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答案C物质表示腺嘌呤,A错误;化学键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放能反应,B错误;在ATPADP循环中物质可重复利用,C正确;若化学键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MP,D错误。2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细胞的分裂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该图可能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的分裂图像B.该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C.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D.该图可能是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答案D图中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的分裂图像,A错误、D正确;图中细胞具有染色单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DNA、四条脱氧核苷酸链,C错误;图中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该图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的图像,C错误。26.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都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B.a峰和b峰细胞中都可能出现DNA解螺旋现象C.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2和M期细胞比例都增加D.a峰比b、c峰都更易找到用于分析染色体组型的细胞答案Da峰包括了有丝分裂G1期细胞,因此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都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A正确;a峰和b峰细胞中都可能出现DNA解螺旋现象,b峰细胞中可能是线粒体DNA的转录,B正确;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2和M期细胞比例都增加,C正确;b峰更易找到用于分析染色体组型的细胞,即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D错误。27.甲、乙、丙、丁是某二倍体动物的4种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为0、N、2N、4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可能具有细胞周期B.甲、乙、丙、丁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C.甲、乙、丙、丁的核DNA分子之比可以是0122D.甲、乙、丙、丁的核DNA分子之比可能是0112答案A甲的染色体数为0,可能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不可能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乙、丙、丁染色体数分别为N、2N、4N,乙可能是生殖细胞或次级性母细胞、丙可能是体细胞或分裂期着丝粒分开前的细胞、丁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甲、乙、丙、丁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如卵巢或精巢,B正确;每条染色体上有1或2个DNA,所以甲、乙、丙、丁的核DNA分子之比可以是0112或0122,C、D正确。28.下图是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照片,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细胞分散开来是盐酸解离后的效果B.时期的核糖体上可能正在合成DNA聚合酶C.时期细胞内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D.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答案A图中细胞分散开来是解离液解离后的效果,而解离液是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的,A错误;图中时期处于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核糖体上可能正在合成DNA聚合酶,B正确;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与染色体数目相等,而细胞质中还有少量DNA,但是没有染色体,因此时期细胞内的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C正确;据图分析,细胞中分别表示后期、中期、末期、前期和间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4分)29.(10分)如图为物质出入质膜的示意图,ae代表物质的跨膜运输。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d、e分别表示物质跨膜方式中的、。(2)代表甘油转运过程的是图中字母。代表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图中字母,与此运输方式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器是线粒体和。(3)图中A、B两种物质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体现质膜的结构特点是。(4)图中d、e两种物质跨膜方式,体现质膜的功能特性是。(5)若该图是心肌细胞的细胞膜,如果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其原因是。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的吸收量,其原因是。答案(1)易化扩散主动转运(2)ba核糖体(3)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选择透性(5)毒素只抑制了Ca2+载体的活性,而对K+载体活性没有影响 均下降心肌细胞吸收Ca2+、K+为主动转运,经呼吸抑制剂处理后,供能不足解析(1)图中d方式物质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因此为易化扩散;e方式物质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能量和载体,应为主动转运。(2)甘油转运的方式为扩散,该方式可用图中b表示,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转运,该方式可用图中a表示,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和能量,与载体合成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核糖体,与能量供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线粒体。(3)图中A、B物质分别为蛋白质和磷脂分子,这两种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4)图中d、e分别表示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体现了质膜的选择透性。(5)Ca2+和K+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和能量,某种毒素影响Ca2+吸收量而不影响K+的吸收量,说明该毒素只抑制了Ca2+载体的活性,而对K+载体活性没有影响,也不影响能量的供应;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则Ca2+、K+的吸收量均减少。30. (10分)下列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条,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有条。染色体出现(早于、晚于)纺锤体出现。(2)B图与它的前一时期相比,相同的是,不同的是。(3)C图表示的是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4)请在下图中画出C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答案(1)6两6早于(2)DNA分子数染色体数(3)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4)如图所示解析(1)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着丝粒数,A图细胞有6条染色体,此时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DNA分子数=姐妹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的2倍,即12。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即6条染色体。染色体出现早于纺锤体出现。(2)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与中期相同。(3)C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此时发生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4)由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均为4条,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末期的最后形成了两个子细胞,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4条。31.(14分)如图为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为中发生卡尔文循环提供能量的结构是。(2)CO2首先与结合生成三碳酸分子,然后被还原为三碳糖。形成一分子三碳糖,需要进行次卡尔文循环,需要由光反应产生的提供氢。(3)三碳糖在中能够转化为淀粉、蛋白质、脂质,说明中有许多起催化作用的。X表示,能为植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利用。答案(1)磷脂和蛋白质类囊体(基粒)(2)RuBP(核酮糖二磷酸)3NADPH(3)酶蔗糖解析(1)图中含双层膜的结构为叶绿体。是叶绿体膜,主要组成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卡尔文循环即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能量和NADPH,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基粒)。(2)碳反应中CO2首先与RuBP(核酮糖二磷酸)结合生成三碳酸,然后被还原为三碳糖,卡尔文循环以光反应产生的能量和还原氢固定和还原CO2,每循环一次只固定一个CO2分子,所以生成一分子的三碳糖要循环3次,碳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NADPH供氢。(3)生物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三碳糖在中能够转化为淀粉、蛋白质、脂质,说明中有许多起催化作用的酶。叶绿体中一部分三碳糖离开叶绿体,进入细胞溶胶,合成蔗糖,其能为植物体内的所有细胞利用。32.(10分)小豆蔻明是一种化学物质,在姜科植物草豆蔻中含量较多。为验证小豆蔻明可以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且诱导效果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并绘制相应曲线。材料与用具:K562细胞株,小豆蔻明,细胞培养液,培养箱,培养瓶若干,酶标仪(测定各吸光度值A,按公式: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计算抑制率)(要求与说明:培养液如何配制不做要求,如何配制不同浓度小豆蔻明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 ; ; ; 。(2)请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表示结果(用曲线表示至少4组的结果)。(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B.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C.是不可避免的D.同于病变或伤害导致的死亡答案(1)取相同培养瓶若干,加入适量且等量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小豆蔻明溶液,如0 g/mL、5 g/mL、10 g/mL、15 g/mL接种等量的K562细胞株至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如24 h、48 h、72 h)用酶标仪测量各组吸光度值A,计算生长抑制率统计分析数据(2)如图所示(3)D解析(1)处理自变量:取相同培养瓶若干,加入适量且等量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小豆蔻明溶液,如0 g/mL、5 g/mL、10 g/mL、15 g/mL; 控制无关变量:接种等量的K562细胞株至培养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因变量:定期(如24 h、48 h、72 h)用酶标仪测量各组吸光度值A,计算生长抑制率;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数据。(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小豆蔻明可以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且诱导效果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故若用曲线表示结果,则坐标图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细胞生长抑制率,曲线为在不同小豆蔻明浓度下,随时间变化,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变化。可参考如下图:(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某些凋亡基因引起的,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然步骤,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