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919069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板块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学前启动 题组一江苏卷真题1(2018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C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D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解析:选C“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第一句是说儒家经典是古圣人思考和亲身实践的结晶,应选用“身体力行”。“耳提面命”指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耳濡目染”指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结合下文的“说教”,这里应选带有教导意思的成语“耳提面命”。“领悟”指领会;理解。“顿悟”指忽然领悟。“顿悟”更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完成,就时间来说可能是瞬间。根据句意可知,对圣人的思想不是瞬间领悟的,在这里应选用“领悟”。2(2017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解析:选A精益求精:已经很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语境是绣娘创作刺绣画,不是治理国家,根据语境,第一空只能用“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刮目相看”强调看到别人的进步,语境无“进步”的意思,故第二空应选用“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看也看不过来。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语意强调的是绣娘创作刺绣画的美丽看不过来,故第三空应选用“美不胜收”。3(2016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解析:选B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标榜“新”和“异”,重在主观行为,此处宜用前者。机敏:机警灵敏,多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能力。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感觉、目光、洞察力等,此处强调“感觉敏锐”,应选用后者。焦躁:着急而烦躁,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浮躁:轻浮急躁,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情。“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侧重点不同。此处宜用后者。4(2015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A徘徊积聚 宵衣旰食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解析:选B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根据语境,此处应该使用“徘徊”。积聚:指积累,多用于财富、力量等。积淀:积累沉淀,多用于文化、思想、感情等。根据后面的“智慧”一词,可确定此处应用“积淀”。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根据语境,此处强调读书需要有努力、勤奋的精神,所以应该用“废寝忘食”。5(2014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的点睛之笔。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解析:选C匠心:巧妙的构思;用心:怀有的某种念头。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浑成:浑然一体,不见雕琢的痕迹;饱满:丰满,充足。上述三组词语的词义看似相似,其实差异明显,立足于具体语境加以比较,则不难发现C项是“最恰当”的。6(2013江苏高考)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解析:选B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行。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匣子,而把匣子里的珍珠归还卖主。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句中表达的是取舍不当这一意思,只能用“买椟还珠”。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但演得同样精彩。比喻不同人的辞章具有同样高的造诣。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语境,用“殊途同归”才准确。如临深渊:像处于深渊的边缘一样。形容存有戒心,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样。形容非常谨慎、小心翼翼的样子。7(2012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解析:选C本题从语境不合、褒贬误用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从“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可知,第一空是“改名换姓”而非“移花接木”(暗中更换人或事物,贬义)。从笔名比原名“来得响亮”可知第二空是“如雷贯耳”(名声大)而非“大名鼎鼎”(很出名)。从“真假难辨”可知第三空是与之照应的“弄假成真”而非“弄巧成拙”(想耍手段,结果却坏了事,贬义)。题组二全国卷真题8(2018全国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的故事出现。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解析:选B本题从词义范围、适用对象方面考查成语的辨析。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声势浩大:指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文段中动物的迁徙是一种群体性的运动,应该用“波澜壮阔”。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文段中是指动物是为了环境而迁徙的,在这里应该选用与环境有关的“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全力以赴:指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这里是科学家研究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不是“政务”,应选用“全力以赴”。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娓娓动听: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生动,使人爱听。文段中用来修饰故事,应选用“引人入胜”。1选词特点选词上注重两字词语和成语,常为易错易混的常用词。2形式特点自2014年开始,江苏卷没有选择几个语境相对完整、内容相对简明、语体有所不同的句子作为命题材料,而是选择一段语料集中考查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