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里的婴儿时期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91701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里的婴儿时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育学里的婴儿时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育学里的婴儿时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婴儿期发展特点,趣味知识-婴儿研究,思考:婴儿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吗?或者说,将婴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呢还是富有挑战性呢?梅尔特佐夫与摩尔研究新生儿的模仿能力,93名婴儿中仅有40名完成了8分钟的测试期,研究人员选取的是那些没有饥饿迹象,而且在测试之前至少保持了5分钟警觉的婴儿。其余的53名婴儿或者进入梦乡,哭叫、流出唾液或者呼吸急促突然想吃东西,生命分期,婴儿,幼儿,小学儿童,中学生,成年初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思考:?,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期发展:0-3岁,婴儿生理发展,身体特征,神经系统,婴儿生理发展:0-3岁,(一)身体特征:身高:50cm增加到7075cm(1岁)体重:3.03.5kg增加到9.4kg骨化:从软骨中心开始,骨骼有弹性,容易变形骨化?骨组织的生成过程 1)软骨性骨化 2)结缔组织性骨化(在纤维性结缔组织内,直接形成骨组织的类型) 生理弯曲:颈弯曲、胸弯曲、腰弯曲肌肉发展:先大后小,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1)脑重量迅速增加: 390g(初生)900g(1岁) 脑细胞的形状、大小都在变化,树状突和神经纤维数量和长度都有很大发展,其中尤以锥体细胞的发展,较皮质中其他各种细胞更快。,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2)大脑单侧化逐步发展 知识扩展2:大脑半球单侧化理论认为,人类大脑的右半球和左半球分别处理不同的信息种类,其中左半球主要负责认知活动,如读、说及所拥有的信息加工过程。当外界主要是语言信息时,个体通过大脑左半球加工,认知分析这些信息并形成心理图象;大脑右半球主要涉及非语言的、没有时限的、形象化的信息。可以这么说,大脑左边是理性的、有活动的和现实的,右边是情绪化的、隐喻的、冲动的和直觉的。 脑区小测试:你喜欢向哪边看呢?,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2)大脑单侧化逐步发展,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1.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 (3)后天环境与大脑发育 婴儿脑的可塑性 婴儿脑的修复性 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修复性,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4)神经纤维开始髓鞘化 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重要指标,知识扩展1:髓鞘,是包裹在髓鞘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即髓鞘有髓鞘细胞的细胞膜组成相邻的轴突之间的电气绝缘,以避免干扰 髓鞘化是指髓鞘发展的过程,它使神经兴奋在沿神经纤维传导时速度加快,并保证其定向传导。是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2.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1)兴奋机能逐渐增强(2)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发展,知识拓展:兴奋与抑制,皮质抑制机能有无条件抑制(外抑制)和条件抑制(内抑制)两种无条件抑制有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外抑制:指在有外来无关刺激下使原有的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当一个刺激作用的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脑超过了大脑皮质的负担,这时大脑皮质就是产生一种抑制状态,这种抑制叫超限抑制。.在相对过强的刺激强度下,生物体作出的有自我保护意义的抑制,知识拓展:兴奋与抑制,条件抑制: 分化抑制(初生) 消退抑制(第二个月) 1、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婴儿生理发展,(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2.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 (3)第一信号系统的出现: 在婴儿末期,第一信号系统活动有了初步发展,具有了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知识点: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直接刺激的反应&间接刺激的反应,婴儿期动作发展,(1)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促进空间认知的发展,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婴儿期动作发展,新生儿的反射性行为 思考:有何作用?1.生存反射(1)呼吸反射:反复吸气和呼气(2)眨眼反射:闭眼或眨眼 (3)瞳孔反射:遇强光瞳孔收缩,在弱光中瞳孔变大(4)觅食反射:把头转向刺激的方向(5)吮吸反射:吮吸放入口中的物体(6)吞咽反射:吞咽 2.原始反射(1)巴宾斯基反射:足底被抚摩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2)抓握反射:弯曲手指抓住接触手掌的物体 (3)摩罗反射: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 胳膊、弓背,然后两只胳膊并拢,好象去抓什么东西 (4)游泳反射:浸入水中的婴儿四肢划动,屏住呼吸,作出游泳的姿势(5)行走反射:婴儿身体直立,脚接触到地面就作出象走路一样的姿势。,婴儿期动作发展,整 体,分 化,不随意,随 意,头,尾,近,远,大,小,方向性和顺序性,(2)婴儿动作发展规律,知识扩展:动作发展由近及远,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从躯体中间向外围依次发展:1.在子宫中,头和躯干的发展先于手臂和腿,然后是手和脚,然后是手指和脚趾。 2.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四肢比手和脚发展迅速,类似地,儿童首先发展上臂和大腿的能力,然后是前臂和小腿,然后是手和脚,最后是手指和脚趾的能力。,婴儿期动作发展,(3)婴儿主要动作发展,A 抓握能力,五指分化,手眼协调,不协调-协调-灵活,知识扩展:手眼协调,手眼协调动作是指眼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手眼开始协调(45月) 手眼达到协调(56月),知识扩展:抓握能力,图示:抓握动作的发展,婴儿期动作发展,(3)婴儿主要动作发展,B 独立行走,(1)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2)扩大了认知范围(3)增加了与周围人交往机会,婴儿期动作发展,(3)婴儿躯体动作发展,婴儿期动作发展,(3)婴儿躯体动作发展,婴儿期动作发展,(3)婴儿运动学习中的文化因素 思考:婴儿所处的环境能否影响获得不同运动技能的年龄以及他们获得这些技能的质量? 报告:乌干达的孩子,出生后两天即能够垂直坐起,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已经是熟练的爬行者,有感觉吗,婴儿期发展:0-3岁,婴儿期感觉、记忆及语言的发展,3,婴儿期的社会性与情感发展,4,婴儿期感觉发展,一 、视觉发展,(1)出生:成人的3%-5%(2)出生后六个月:20%于成人(3)1岁左右:接近成人,思想挑战:恢复光明之后,婴儿期感觉发展,一 、视觉-深度发展,视崖实验吉布森和沃克(Gibson & Wolk,1960)首创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实验沃克(Wolk,1979)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时,68%的79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013个月的婴儿只有23%。其结论是: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3.9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婴儿期感觉发展,一 、视觉视觉偏好,婴儿是否有视觉偏好?如果有,儿童喜欢看什么?,婴儿更喜欢复杂性更强的东西当婴儿出生第二天,就更加喜欢母亲的脸(质疑:是视觉偏好还是味觉偏好)有魅力的脸与无魅力的脸,思想挑战:恢复光明之后,婴儿期感觉发展,婴儿期感觉发展,二 、婴儿的听觉,狗猫熊等很多动物在出生时都耳聋,人类新生儿呢?,胎儿在子宫中已经可以听到声音并且做出基本的识别,婴儿刚刚出生两三天就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并且更加喜欢母亲的声音,婴儿期感觉发展,三 、婴儿的嗅觉、味觉与触觉,(1)我们对食物偏好的一种解释:胎儿28周 一些报告:婴儿更喜欢母亲身上的气味(2)一些共性:甜食、对疼痛的敏感,婴儿期记忆发展,一、婴儿记忆的研究方法,定向反射:通过变得更加警觉对新颖刺激作出反应的倾向,咦?那是什么东西?,婴儿期记忆发展,一、婴儿记忆的研究方法,习惯化:当某种刺激已经被婴儿所熟悉的时候,定向反射就不再发生或者程度减弱,哦,原来是这个东西,已经没兴趣了,婴儿期记忆发展,一、婴儿记忆的研究方法,知识扩展: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一张是婴儿照片,另一张是一个光头男人的照片。在实验的第一段时间(习惯化阶段),给婴儿看那张婴儿照片;之后在第二段时间(去习惯化阶段),给婴儿出示婴儿和光头男人两张照片。结果发现,婴儿花更多的时间注视那张光头男人的照片,这表明,婴儿记住了那张婴儿照片,也发现了光头男人照片对他们来说是新的。,相关实验,婴儿期记忆发展,一、婴儿记忆的研究方法,婴儿健忘症,事实:婴儿很小的时候,虽然较为脆弱,但已经具备较好的记忆能力,疑问:既然我们很小的时候已经具备记忆能力,为何对于婴儿期的记忆一片空白?,婴儿期语言发展,一、婴儿获得言语的理论,充满希望的怪物 vs 超级模仿秀,先天论:乔姆斯基-先天语言获得装置-大脑器官-等待激活、也必须置身于言语系统之中被激活,后天论:强化&模仿,婴儿期语言发展,二、婴儿言语发展,前言语阶段:从出生到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汇之前这一阶段-牙牙学语、非语言性声音和姿态交流 (约1岁前),最早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汇:9个月最晚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汇:16个月,婴儿期语言发展,二、婴儿言语发展,词语爆炸现象:19-21个月,电报句,20-30个月是婴儿掌握基本语法最重要的时期,学习资料:语言的发展,婴儿社会性与情感发展,3,3,婴儿气质的发展,1,婴儿情绪的发展,2,婴儿依恋的模式,3,婴儿的自我意识,4,婴儿气质的发展,(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是: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感受性弱、反应性强、兴奋性强、平衡性强、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感受性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强、兴奋性强、反应速度快、不灵活感受性弱、反应性弱主动性强、兴奋性弱,反应速度慢,不灵活感受性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兴奋性强、反应速度慢,不灵活,婴儿气质的发展,(二)托马斯-切斯的婴儿气质三类型说 1容易型(占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往。容易型儿童易获得成人的最大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占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情绪紧张不安,交往困难。困难型儿童易使亲子关系有疏远。3. 迟缓型(占15):适应环境缓慢,也称慢慢活跃型。其余35儿童的气质属于混合类型。 思考讨论:如何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进行养育?,婴儿气质的发展,婴儿情绪的发展,新生儿即已经有兴趣、痛苦、厌恶和微笑四种表情,随着成长,最初的情绪开始分化、发展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时出现对人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婴儿5周之前,能引起婴儿微笑,但此时是简单的反射性的,不是社会性微笑:无社会性微笑5周-3.5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以区分的,不管是对主要抚养人或者陌生人,表现的微笑是一样的: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3.5月(4个月)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能够分辨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开始对不同的人,有选择有差别性的社会性微笑:有差别的社会性微笑,婴儿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鲍尔比(JBowlby)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0-3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3-6月)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6月-3岁),婴儿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联系。鲍尔比(JBowlby)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0-3月)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3-6月)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6月-3岁),婴儿依恋关系的研究: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研究法,婴儿依恋的发展,1安全型依恋(占6570),有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离开-难过;返回-迅速得到安慰,积极欢迎母亲的归来2回避型依恋(占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离开-不哭叫;返回-忽略3反抗型依恋(占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离开-难过;返回-生气4. 无定向型:对分离和重新团聚,表现出矛盾的、没有组织的反应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婴儿依恋的发展,知识扩展: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大约在一岁末的候,牙牙学语的儿童开始用手指可以拿到纸、笔,拿到什么是什么,但他知道手指是自己的,这样就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在1岁以内尚无自我意识,1周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1-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突出的表现是从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宝宝吃苹果”)变为用“我”这一代名词来称呼自己(如“我吃苹果)。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