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急诊急救安全质量管理,冯丽婵个人简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护士长学历:护理本科 职称: 主管护师 社会兼职:广州市护理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作经历:1990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护士长工作至今,在手术室、PICU、急诊科、急救转运组、门诊补液室等专业部门工作过。并于2006年担任儿科补液室护长,2011年担任儿科急诊护长,全面负责急诊、补液室管理工作。,纲要,一、急诊科的任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章 总则,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急诊急救是急诊科的重要任务,一、急诊科的任务,维护急诊急救安全与质量才能为挽救病人生命提供保障。,落实急诊急救的卫生政策法规是保证急救安全与质量的基本措施。,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广东省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广东省标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评分标准 卫生部临床常用急救操作技术,国内外标准,医疗可及性与连续性病人评估患者的医疗护理药品管理和使用患者与家属的权利患者与家属教育人员资格与教育沟通与信息管理设施管理与安全感染预防与控制,JCI标准,二、急诊急救的卫生政策法规及指南标准,二、急诊急救的卫生政策法规及指南标准,在具体临床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根据相关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诊急救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是抢救成功的保障条件,三、急诊急救安全质量管理,急诊急救的5环要素,为抢救成功提供机会。,急救设施和设备安全,分诊及时准确,急救技术与团队合作,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安全转运,(一)分诊质量管理,什么是分诊? 分诊是指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确立急诊病人获得救护及诊治次序的过程。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是要分流病人,要考虑到安置病人需要哪些急诊医疗资源,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JCI:第一部分一换二为中心的标准第一章医疗可及性和连续性(ACC)1.1.1急诊或需抢救的患者要优先给予评估和治疗,分诊的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八、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483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落实。【】符合“”,并1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熟悉急诊检诊、分诊业务。2检诊、分诊准确率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抢救。3非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妥善处置,有去向登记。【】符合“”,并主管部门对检诊分诊工作有监管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分诊质量管理,分诊护士的任职资格: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达N2-2级以上。从事急救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注册护士。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急诊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能够独立准确评估、判断和处理本专业领域的常见专业问题。,使用合格的分诊护士是保证分诊安全的首要措施,分诊的质量管理,早期识别危重病人有效分流病人恰当安排急诊资源,分诊质量管理,早期识别危重病人 能够根据一定的指引和标准,在院前或病人进入急诊科时即能准确判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尽早识别危重患者,进行有效干预。,一.早期识别危重病人1.明确分诊护士的角色,制定分诊护士的工作职责 (1)分诊护士角色:接诊者,评估者,观察者,分析者,咨询者和辅导者。(2)工作职责:准确、迅速的完成病人病情评估,确立就诊的优先顺序并根据病情,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做好与病人、医生及相关科室人员的沟通,解答病人的疑问。合理、及时地开通绿色通道。严密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更新就诊的优先顺序。指导或协助病人到相应专科诊室就诊。,2.通过细化分诊指引,使分诊护士在评估病情时有依有据,提高分诊护士的病情评估能力。3.在院前或病人到达急诊科时,分诊护士应主动迎接病人,注重病人临床表现的全面评估,并根据急诊分诊分级标准将病人正确分级,二.有效分流病人 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病人安置在合适的区域,使病人得到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救护。,三、恰当安排急诊资源 根据病人及病情的需要,合理利用急诊资源,优先保证急危重病人得到有效救治JCI:第一部分一换二为中心的标准第一章医疗可及性和连续性(ACC)ACC1医疗机构对患者的接收,急诊病人的分级原则,1.根据病人需要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安排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2011年9月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三区:四级:,病人是否濒危?,是,抢救室:复苏,1,否,病人是否不能等?,是,抢救室:监护,2,否,是否是急症病人?,是,急诊观察诊疗,3,病情恶化,否,病人需要多少急诊医疗资源?,2,0-1,3,4,急诊绿色区,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分区流程,2.不同区域要求有相应的救治物资配备和医护人员资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2007年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急救体系“十一五”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家重点学科评分标准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 第二章 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施方案,影响分诊质量的因素,急诊布局不合理,病人来回走动,浪费时间急诊病人多,病种多样、复杂,病情急,变化快目前国内有分诊指导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分诊指引,分诊护士大都根据个人工作经验进行分诊,缺乏统一标准。分诊护士的病情评估经验不足,容易造成危重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救护。病人及家属心理紧张,带有情绪反应倾向,护士沟通技巧不足,容易产生纠纷,也容易影响护士的判断。,对策,规划合理就诊布局,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按分诊护士的资质要求,安排合适的护士进行分诊制定分诊分级标准,使护士分诊时有据可依。增加宣教资料和宣传栏,做好告知和宣教加强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注重自我情绪的调整,保障安全,避免各种纠纷发生。通过案例积累,提高护士识别能力,寻找案例处理过程的不足之处,持续改进质量。,内容:,规划急诊科合理就诊布局(图)预检分诊室设置位置、仪器、设备(图)候诊区域设置-标识、宣教资料、管理(图)制作宣教、告知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宣教制定急诊分诊分级标准并对全科人员进行分诊培训。,分诊质量管理,通过分诊,及时、准确的将危重患者识别出来后,经病人安排在合适的区域,为病人提供急救所需的设施设备,才能有效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二)、急救设施和设备,1、抢救室是危急重症病人抢救生命的地方,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当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置的功能。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2、抢救室内应该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抢救流程JCI:第一部分一换二为中心的标准第四章患者的医疗护理COP3.1有规章制度和程序指引急诊患者的治疗,3、在救治急诊患者,迅速获取是银的急诊用药是至关重要的。急诊科内常备的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JCI:第六章药品管理和使用 MMU3.2,影响急救设施和设备质量安全的因素,抢救单元物品摆放和设置无序,抢救时不能及时取用。抢救仪器管理欠缺,不能保证功能完好,抢救室管理制度和抢救流程没有或不全抢救药物高危药品管理意识不强,药品没有高危标识容易误用。传染病人抢救时,防护用品取用不方便,不能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对策:,制定设备、药物管理制度制定抢救流程和抢救指引规范抢救室配置规范仪器管理规范抢救车管理,内容:,明确情就是标准单元面积与地面标识(图)明确抢救单元内物品的设置和摆放(图)设置病人隐私保护措施(图)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图)配置墙式诊疗用品(图)配置抢救用品(图),当急救所需的设施设备处于安全备用状态,我们采取恰当的急救技术和高效的合作团队对病人进行救治,才能高效保证病人的安全。,(三)、急救技术与团队合作,心肺复苏技术(成人心肺复苏术、新生儿复苏技术)电除颤术气道开放技术(人工气道开放、置入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气管插管技术、环甲膜穿刺技术)洗胃技术(插胃管洗胃术、催吐、活性炭吸附、导泻)氧疗及人工气道建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创伤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1、急诊护理人员能恰当应用急救技术是抢救成功的基础。2、具体和细化急救技术的操作环节是急诊护士应用急救技术的保障。2011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8.1.3急诊医护人员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2009年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明确列出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2013年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二版第十章“急救护理技术 ”,影响抢救技术实施的因素,参与抢救的护士自己判断不出急救技术的使用时机,导致被动急救技术应用不熟练导致抢救时间延误会急救技术,不一定会抢救病人!关键在于会判断应用技术的时机和应用过程的熟练程度。,对策,参与抢救的护士都要掌握急救技术,需要培训,培训,再培训。培训方式有单项操作演示注重操作细节与技巧单项操作考核注重熟练多人操作配合注重合作急救工作坊注重情景、贴合实际案例分享扩充积累,建立抢救团队的要求1、“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要求抢救患者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2、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负责。3、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如何建立高效急救团队定流程:制定急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定职责:合理、适当的分配救护措施定站位:避免来回走动,缩短时间高效抢救团队的组织团队领导以身作则 沟通明确、清晰、简单职责及分工明确 成员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及时寻求协助,急救团队实施风险的防控与持续改进,制定抢救流程,使医护人员有章可循。医护配合演练,提高团队实施的合作高效加强医护抢救时的沟通,医生口头医嘱下达后,护士必须复述一次,医生确认后才能使用,同时留下安瓿在抢救后进行核对。,剧本演练,抢救小组分工与配合,气道医生(主抢救医生)气道管理:通气、插管无team leader时,下达各种抢救指令及呼叫。,气道护士(主抢救护士):气道管理:吸痰,协助插管护士管理:指引及指令护士,循环医生:胸外按压除颤建立骨髓通路无team leader时,询问病情及告知。,循环护士:建立静脉通路给药、抽血等协助循环医生,巡回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抢救记录协助取物或清理现场呼叫及电话沟通协助循环护士,角色要求Team leader:主任、二线、ICU医生气道医生:观班医生循环医生:门组医生气道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循环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巡回护士:新毕业护士、实习生、护理员。,抢救小组分工与配合视频,急诊抢救病人,生命体征恢复后需要尽早得到专科治疗。开通绿色通道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环节。,(四)、绿色通道的开通,绿色通道是病人从到达医院急诊至获得确定性治疗的过程。是对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的急救快速通道。保证绿色通道畅通的要素一.急诊布局、设备、设施保证二.人力资源保证三.制度、流程保证,开启绿色通道的标准病情 :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抢救者事件特殊性: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件社会影响力:群体伤、 集体中毒,绿色通道影响因素,识别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不及时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不到位绿色通道经历的相关科室的不配合急诊与相关科室的沟通技巧不够,对策,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 小时服务。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加强演练是防控绿色通道不畅通的重要方法1、模拟各种急救现场,进行综合演练2、将流程和应急预案贯彻到每一名医护人员3、从而保证在接诊急危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充分发挥急诊护士反应迅速、技术精湛的优势。,五、安全转运,急诊病人经过初步的抢救、复苏后,需要进行院内的转运。在转运过程中,存在许多对患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 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加重危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转运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影响转运安全的因素,对病人病情评估不全面,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预见不足。转运的人员和仪器准备不充分转运前与相关科室沟通不充足转运途中监护不到位交接不全面,没有相关交接记录。,对策,病人转运前,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进行评估,安排合适的护士护送转运,并指导物品、仪器的准备。填写患者转科交接记录表减少评估及交接不全面的现象。转运前确认相关科室及部门是否已做好接收病人准备。不断总结,必要时修改转运流程,持续改进质量。,结束语:,病人好,我们好,急救质量持续改进需要认真学习政策法规、规范、制度。为急重症患者提供快捷、安全、规范的服务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急救安全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家属共同努力。,感谢您的聆听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