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8928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患儿的 治疗及护理,1,主要内容,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发热的分类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治疗护理,2,正常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腋窝 36-37 C 舌下 36.3-37.2 C 直肠 36.5-37.7 C 通常情况下,腋温低于口温0.5,肛温则高出0.5 。,3,体温升高,过热 (体温 调定点),生理性体温,病理性体温,发热 (体温调定点)),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 ,调节性体温升高,被动性体温升高,4,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一) 发热概念,5,(二)过热 概 念,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异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的体温升高,把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6,发热与过热的比较,7,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发热?,5km长跑后,测体温40流行性感冒时,测体温38.5甲亢患者,测体温393岁小孩,受到惊吓时,测体温38中暑时,测体温40疟疾时,测体温41,8,病因,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9,感染性各种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水痘、风疹、 菌痢、伤寒均可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败血症、皮肤感 染、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引起发热。非感染性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均可有发热小儿脱水热、药物热、暑热症、肿瘤、白血病以及颅脑外伤后的中枢性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10,发热的分类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 37.538; 中度热: 38.1 39; 高热: 39.1 41; 超高热 41若体温超过0.5或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11,发病机制,体温调定点,外发热激活物,12,发热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13,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产热是机体耗氧量增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加快的 过程。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从而 使糖、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加快。若持久发热, 营养物质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患儿就会消耗自身 的物质导致消瘦和体重下降。 严重者可因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而导致死亡。,14,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发热时皮肤及呼吸道水分的蒸发及退热时大量 出汗导致的水、Na+、Cl-大量丢失。可引起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时可出 现脱水、休克及酸中毒。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高热患儿退热期应及时补充水分和适量的电解质,以矫正体内水、 电解质的紊乱。,15,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等原因, 发热使小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患儿出现哭闹、烦躁,高热时容易引起热惊厥。,16,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发热时,心率、呼吸频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加快以满足机体对能量及氧的需求。但是长时间的发热,由于脱水、呼吸肌无力,反而 有诱发循环衰竭、心脏衰竭、呼吸衰竭的危险。,17,发热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发热能提高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在急性传染病中,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常表示机体有良好的反应能力;而发热不显著甚至体温不升高的,则预示机体反应能力较差,甚至有些病例可能预后不良。相对的,发热超出一定的范围、时间, 则会给机体的免疫系统带来“灾难”。,18,各年龄段小儿发热的特点,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其早期症状均为发热,并且该年龄期的小儿脑的兴奋系统与抑制系统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19,治疗,病因治疗查出病因、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分全身和局部感染),对症治疗发热患儿卧床休息,适当补液,供足够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降温 2、诊断性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冬眠疗法,20,酒精擦浴:用30% 50%酒精重点擦抹上述冷湿敷部位及四肢皮肤,但不擦胸腹部世界卫生组织不主张酒精擦浴,温水浴:适用于四肢循环不好(面苍白、四肢凉)的患儿。水温3738,用大毛巾浸湿后,包裹患儿或置患儿于温水中, 1520min,或根据体温情况延长时间,做完后擦干全身。,冷盐水灌肠:婴幼儿用冷盐水150300ml,儿童用300500ml,冷盐水温度为20左右。,物理降温原则,冷湿敷法: 用温水浸湿毛巾或纱布敷于患儿前额、后颈部、双侧腹股沟、双侧腋下及膝关节后面,每35min换1次,每隔2030min量1次体温,21,退热药,安乃近,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柴胡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22,如何选择退热药?,阿 司 匹 林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为30%。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23,如何选择退热药?,对 乙 酰 氨 基 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24,如何选择退热药?,布 洛 芬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每6-8小时服一次。代表药为布洛芬混悬液、托恩口服溶液。,25,如何选择退热药?,柴 胡 注 射 液为中药柴胡提取物,副作用少,但该药退热作用叫慢且弱,可作为退热的辅助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不佳。,26,如何选择退热药?,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强效退热药。该药若在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入本品易致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险。对某些患儿来说,本药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容易虚脱。,27,护理措施,1、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次/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28,护理措施,4、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应复测体温。5、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过高,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温维持在18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29,护理措施,6、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7、饮食护理:患儿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发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不宜多食油腻、辛辣之品,应平衡营养膳食,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3000ml/d为宜。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出汗。,30,护理措施,8、做好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 9、皮肤护理: 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衣被不可太厚,可用温毛巾擦试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10、灌肠护理:灌肠插入深度不能太浅,太浅容易造成药液外溢,影响疗效,灌肠保留1h以上。如灌肠后不久即排出,可按上述剂量补灌1次,最好在患儿睡眠前给药。灌肠时药液应缓慢灌入,肛管拔去后要用纱布按住肛门口片刻,以免药液流出。,31,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3、告知患者发热的常用处理方法:冰枕、冰敷、冰垫、温水擦浴、醇浴以及药物降温。4、告知患者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和消炎药,32,护理中,新生儿: 一般不用退热剂,多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开包散热(注意保暖)等即可奏效;认真查找发热的原因及伴随的症状体征。,33,护理中,婴幼儿:1、体温在38 以下时,让患儿多饮温开水,如末梢循环差,四肢凉时可先保暖;2、体温在38.5以上周身无汗时,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同时仍需给患儿多饮开水,以免液体不足造成大汗后虚脱;3、如使用退热剂仍不退热或体温继续上升,周身无汗,超过4h-6h,可重复使用退热剂;如在4h内,可给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 同时可适量服用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如患儿体温在38.5 以上,但头部、躯干有汗时,则不要包裹太多,并多饮水,体温可很快下降。,34,护理中,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发热时可适量使用退热剂或中药。,35,护理中,学龄期: 卧床休息,嘱患儿多饮开水; 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向患儿家长解释疾病性质,使家长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家长不良情绪对患儿产生负面影响。关心体贴患儿,减轻患儿痛苦及恐惧感; 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36,谢谢!,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