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病种诊断及辨证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38859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病种诊断及辨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常用病种诊断及辨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常用病种诊断及辨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病种的诊断及辨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诊断:1、有鼻塞、咳嗽、流涕、全身酸痛、头痛、乏力、恶寒发热、喷嚏等症状。2、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可增高。3、病毒分离及免疫荧光技术有助诊断。中医辨证: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 参苏饮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咳嗽),诊断:1、上感症状明显,刺激性咳嗽12天后咯出黄绿色黏液脓性痰,体位改变时明显2、病程有自限性4-5天3、查体干性罗音咳嗽后消失,偶闻湿罗音4、WBC正常,x线肺纹理增多中医辨证: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 桑菊饮燥热伤肺证:疏风润燥 清肺止咳 桑杏汤凉燥伤肺证:轻宣凉燥 润肺止咳 杏苏散,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诊断: 凡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等)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中医辨证:风寒犯肺证:宣肺散寒 化痰止咳 三拗汤风热犯肺证:清热解表 止咳平喘 麻杏石甘汤痰浊阻肺证:燥湿化痰 降气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 宣肺止咳 桑白皮汤寒饮伏肺证:温肺化饮 散寒止咳 小青龙汤肺气虚证: 补肺益气 化痰止咳 补肺汤肺脾气虚证:补肺健脾 止咳化痰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证:滋阴补肾 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和六味地黄丸,支气管哮喘(哮证),诊断: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无力、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5、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6、最大呼气流量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7、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中医辨证:发作期寒哮证:温肺散寒 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热哮证:清热宣肺 化痰定喘 定喘汤缓解期肺虚证: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脾虚证: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肾虚证:补肾纳气 金贵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肺结核(肺痨),诊断:1、症状体征:结核中毒症状2、诊断治疗过程:确定是新发还是己发3、肺结核接触史4、影像学诊断:x线,CT5、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涂片、培养、PCR、核酸探针检测特异性DNA片段6、纤支镜7、结核菌素试验 中医辨证: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 月华丸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和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 保真汤阴阳两虚证:滋阴补阳 补天大造丸,心力衰竭,诊断:1、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头昏、心慌、少尿2、双侧肺底部湿性罗音,心脏扩大,P2亢进,舒张期奔马律、水肿、颈静脉充盈,肝颈征阳性,肝大3、X线、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心-肺吸氧运动试验中医辨证:心肺气虚证:补益心肺 养心汤合补肺汤气阴亏虚证:益气养阴 生脉散心肾阳虚证:温补心肾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贵肾气丸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 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 真武汤痰饮阻肺证:泻肺化痰 葶苈大枣泻肺汤,高血压(眩晕、头痛),诊断: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中医辨证:肝阳上亢证: 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痰湿内盛证:祛痰降浊 半夏白术天麻汤淤血内停证: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 平潜肝阳 杞菊地黄丸肾阳虚衰证:温补肾阳 肾气丸,冠心病一心肌梗死(胸痹),诊断:1、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2、心电图进行性改变:ST弓背向上抬高,宽而深的Q波。T波倒置。3、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血府逐瘀汤寒凝心脉证: 散寒宣痹 芳香温通 当归四逆汤和苏合香丸痰瘀互结证: 豁痰活血 理气止痛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气虚血瘀证:益气滋阴 通脉止痛 生脉散合左归饮阳虚水泛证:温阳利水 通脉止痛 真武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心阳欲脱证: 回阳救逆 益气固脱 参附龙牡汤,慢性胃炎(胃痛),诊断: 1、症状:患者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暧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些患者可有贫血。 2、体征:可无阳性体征,或仅有上腹部轻度触痛。 3、 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可伴糜烂,胆汁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见粘膜呈颗粒状、粘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可伴糜烂,胆汁反流。4、胃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炎症、萎缩、肠化生5、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中医辨证: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 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 温中和胃 四君子汤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 醒脾化浊 三仁汤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 和中止痛 益胃汤胃络瘀血证:化瘀通络 和胃止痛 失笑散合丹参饮,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诊断: 1、周期性、节律性、季节性上腹部疼痛。 2、餐后痛明显,空腹缓解。 3、嗳气、饱胀、注意有无黑便。 4、饮食和起居不规律,喜好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5、偶有结膜苍白,中上腹压痛。 6、胃镜和X线钡餐表现。中医辨证: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 健脾和胃 柴胡疏肝散和五 磨饮子 脾胃虚弱证:温中散寒 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 益胃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 草汤肝胃郁热证:清胃泻热 疏肝理气 化肝煎和左金丸胃络瘀血证:活血化瘀 通络和胃 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肝硬化(鼓胀),诊断: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2、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3、肝脏质地坚硬有结节感4、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5、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中医辨证:气滞湿阻证: 疏肝理气 健脾利湿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寒湿困脾证: 温中散寒 行气利水 实脾饮湿热蕴脾证:清热利湿 攻下逐水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肝脾血瘀证:活血化瘀 化气行水 调营汤脾肾阳虚证:温肾补脾 化气行水 附子理中汤和五苓散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 化气行水 一贯煎合膈下逐淤汤,急性胰腺炎(腹痛),诊断:1、症状:突发剧烈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正中偏左,可放射至肩背部,恶心、呕吐、发热,重症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症状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体检:明显的急性腹膜炎体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移动性浊音。3、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监测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重症出现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BuN与血清肌酐升高,氧分压降低,血糖升高。中医辨证: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 行气止痛 小柴胡汤肝胆湿热证:清理肝胆湿热 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肠胃热结证:通腑泄热 行气止痛 大承气汤,细菌性痢疾(痢疾),诊断: 1、病史:多在夏秋季,有进食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症状:急性期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慢性菌痢病人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中毒型儿童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循环、呼吸衰竭,而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应及时用直肠拭子采便或盐水灌肠取便送检。 3、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有多数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中医辨证:湿热痢:清热利湿 调气行血 芍药汤疫毒痢:清热解毒 凉血理气 白头翁汤寒湿痢:散寒除湿 调气和血 平胃散阴虚痢:养阴清肠 驻车丸虚寒痢:补虚温中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休息痢:温中清肠 调气化滞 四君子汤,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诊断:1、多见于儿童,青少年。2、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3、有血尿、水肿、少尿和高血压。4、尿检有血尿和蛋白尿。5、部分病人呈一过性轻度氮质血症、少数呈严重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尿毒症。6、血清总补体及补体C3降低,抗链球菌溶血素“0”效价升高中医辨证: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疏风散寒 宣肺行水 麻黄汤合五苓散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散风清热 宣肺行水 越婢加术汤热毒内侵,湿热蕴结证:清热解毒 利湿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脾肾亏虚,水气泛溢证:健脾渗湿 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五苓散肺肾不足,水湿停滞证:益气扶正,利水消肿 防己黄芪汤恢复期脾气虚弱证: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散肺肾气虚两虚证:补肺肾,益气阴 参芪地黄汤,尿路感染(淋证),诊断:1、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 具备上、两项可以确诊。如无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3、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4、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5、尿细菌数在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中医辨证:膀胱湿热证: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肝胆郁热证:疏肝理气 清热通淋 丹栀逍遥散合石韦散脾肾亏虚,湿热屡犯证:健脾补肾 无比山药丸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滋阴益肾 清热通淋 知柏地黄丸,甲亢(瘿病),诊断:1、有怕热、多汗、易激动、易饥多食、消瘦、手颤、腹泻、心动过速及眼征、甲状腺肿大等临床表现。2、甲状腺部位听到血管杂音合触到震颤。3、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TSH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异常。4、超声、CT检查可助诊。中医辨证: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 化痰散结 逍遥丸合二陈汤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 消瘿散结 龙胆泻肝汤阴虚火旺证: 滋阴降火 消瘿散结 天王补心丹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消瘿散结 生脉散,糖尿病(消渴病),诊断:1、有或无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2、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中医辨证:无症状期:滋养肾阴 麦味地黄汤症状期:1、阴虚燥热证(1)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 生津止渴 消渴方(2)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 养阴增液 玉女煎(3)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 六味地黄汤气阴两虚证: 益气健脾 生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阴阳两虚证: 滋阴温阳 补肾固摄 金贵肾气丸痰瘀互结证 :活血化瘀祛痰 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脉络瘀阻证 :活血通络 血府逐瘀汤并发症1 疮痈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合黄芪六一散2白内障、雀目、耳聋 :滋补肝肾 益精养血 杞菊地黄丸、羊肝丸,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症),诊断:1、晨僵至少一小时(每天) 6周2、三个或三个以上关节肿6周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4、对称性关节肿6周5、皮下结节6、手X线象改变(至少有骨质稀疏及关节间隙狭窄)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上述7项中有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活动期湿热痹阻证:清热利湿 祛风通络 四妙丸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 祛风通络 丁氏清络饮寒热错杂证:祛风散寒 清热化湿 桂枝芍药知母汤缓解期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 活血化瘀 祛风通络 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肝肾亏损,邪痹筋骨证: 益肝肾 补气血 祛风湿 通经络 独活寄生汤,脑梗死(中风),诊断:1、急骤发病,在几秒或2-3分钟内达到顶峰。2、多数无脑部的前驱症状。3、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4、脑脊液一般清晰,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梗死。5、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或特定动脉供血区的症状体征6、头颅CT、MRI发现梗死灶。中医辨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平肝潜阳 活血通络 天麻钩藤饮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祛风化痰通络 真方子丸子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通腑泄热 化痰理气 星蒌承气汤气虚血瘀证: 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证: 滋阴潜阳 镇肝熄风 镇肝熄风汤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 祛风通络 养血和营 大秦艽汤痰热内闭清窍证: 清热化痰 醒神开窍 安宫牛黄丸、羚羊角汤痰湿壅闭心神证: 辛温开窍 豁痰熄风 苏合香丸 涤痰汤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 益气回阳 救阴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不寐,诊断:1、有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入睡困难、时醒时寐,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眠。2、常伴有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多梦等症状。3、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中医辨证: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 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 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归脾汤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 清心安神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 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汤合酸枣仁汤心火炽盛证:清心泻火 宁心安神 朱砂安神丸,黄疸,诊断:1、以身黄、目黄、小便发黄为特征。2、实验室检查异常,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3、B超可见肝脾肿大。中医辨证:阳黄湿热兼表证:清热化湿解表 甘露消毒丹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 茵陈四苓汤热重于湿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胆经郁热证:清泻胆热 清胆汤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 茵陈蒿汤合清瘟败毒饮阴黄寒湿困脾证:温中散寒 健脾渗湿 茵陈术附汤瘀滞肝脾证:化瘀疏肝 膈下逐淤汤脾虚营亏证:健脾益气 归脾汤,头痛,诊断:1.以头痛为主症,表现为前额、额颞、巅顶、顶枕部甚至全头部疼痛,头痛性质或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空痛。可以突然发作,可以反复发作。疼痛持续时间可以数分钟、数小时、数天或数周不等。2.有外感、内伤引起头痛的因素,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3.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脑脊液、脑血流图、脑电图检查,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颅脑CT和MRI检查,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中医辨证:风寒头痛:疏风散寒 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祛风清热 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肝阳头痛: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肾虚头痛:补肾填精 大补元煎血虚头痛:养血滋阴 加味四物汤痰浊头痛: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淤血头痛:化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内伤发热,诊断: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2、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3、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中医辨证:阴虚发热证: 滋阴清热 清骨散 血虚发热证: 益气养血 归脾汤气虚发热证: 益气健脾 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阳虚发热证: 温补阳气 引火归元 金贵肾气丸气郁发热证: 疏肝理气 解郁泄热 丹栀逍遥散痰湿郁热证: 燥湿化痰 清热和中 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血瘀发热证: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急性阑尾炎(肠痈),诊断:1、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局限性压痛症状。2、血常规白细胞升高。3、B超检查可帮助诊断。中医辨证:瘀滞证:行气活血 通腑泄热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湿热证:通腑泄热 利湿解毒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加败酱草 蒲公英 白花蛇舌草热毒证:通腑排毒 养阴清热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透脓散,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癖),诊断:1、多为中青年女性,常伴有月经不调。2、乳房胀痛,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经后可减轻或消失,也可随情志的变化而变化。3、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肿块,常为多发性,呈数目不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质韧不硬,推之能动,有压痛。4、X线钼靶为边缘模糊不清的阴影或有条索状组织穿越其间。5、B超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区以及无回声囊肿。6、取活检可最确切诊断。中医辨证: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 散结止痛 逍遥散痰瘀凝结证:活血化瘀 软坚祛痰 失笑散合开郁散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 散瘀止痛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 温阳化痰 活血散结 二仙汤,痛经,诊断:1、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2、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中医辨证: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 逐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寒湿凝滞证:温经祛寒 活血止痛 少腹逐瘀汤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气血虚弱证:益气补血 活血止痛 八珍益母汤肝肾亏虚证:滋肾养肝 调肝汤,胎漏、胎动不安,诊断:1、有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史或有症瘕史。2、妊娠期间有阴道少量流血,腰酸,腹痛,小腹下坠症状。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孕月相符。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5、B超检查提示有宫内妊娠、活胎。中医辨证:肾虚证: 补肾健脾 益气安胎 寿胎丸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 固肾安胎 胎元饮血热证: 滋阴清热 养血安胎 保阴煎血瘀证: 祛瘀消癥 固冲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外伤: 益气养血 固肾安胎 圣愈汤,小儿腹泻(泄泻),诊断:1、有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2、可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症状。3、大便常规可见有白细胞。中医辨证:湿热泻:清肠解热 化湿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风寒泻: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 藿香正气散伤食泻:运脾和胃 消食化滞 保和丸脾虚泻:健脾益气 助运止泻 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固涩止泻 附子理中丸气阴两伤证:健脾益气 酸甘敛阴 人参乌梅汤阴竭阳脱证:挽阴回阳 救逆固脱 生脉饮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