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79528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4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全面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弄清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弄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以及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全面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4.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本章难点:,1.为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怎样才能全面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3.怎样才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4.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的概念,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其中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是所有制的决定性的主要内容。通常都是依据所有者主体的不同来区分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2.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它包含该社会存在着哪些所有制形式;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形式的发展变化趋势等。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该社会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的性质决定的。,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规律。,因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3.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二)马、恩、列、斯、毛关于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三)邓小平关于所有制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经济类型结构工业总产值,经济类型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国有单位,集体单位,个体,其他经济单位,1985年,1990年,1995年,1996年,1997年,64.9%,32.1%,1.8%,1.2%,66.1%,12.9%,21.0%,54.6%,35.6%,5.4%,4.4%,66.1%,11.7%,22.0%,34.0%,36.6%,12.9%,16.5%,54.4%,16.4%,12.8%,16.4%,28.5%,39.4%,15.5%,16.6%,52.5%,15.9%,14.0%,17.6%,26.5%,40.5%,15.9%,17.0%,53.0%,15.3%,13.5%,18.2%,事实与数字(1),上表所示所有制结构发生的变动,说明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比重急剧下降,非公有经济的比重急剧上升。19851997年,各种所有制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国有经济下降了28.4个百分点,即下降了一半多,而非公有经济则上升了29.9个百点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在1997年还占主体地位。个体经济以外的非公有经济主要是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比重上升到将近20。,(摘自国史研究参阅资料21所刊杨德明文章二十年的成就、问题和对策),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已从1978年占100下降到1998年的66.8(其中国有从77.6%降为28.5%,集体由22.4%上升为38.3),非公有制经济从不占比重上升到占33.2(其中个体占18。9%、私营占4.9%、外企占13);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公有制经济从97.9下降到37.2%(其中国有从90.5%降为20.6%、集体从7.4%增为16.6%,非公有制经济从2.1%上升到62.8%(其中个体从0.1%上升到37.1%,私营占10.5%,500家最大的外企在中国国内销售额达4260亿元,占14.6%)。,(摘自孙学文: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事实与数字(2),(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公有制的概念,2.为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为什么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具体来讲,这是由于: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个部门、一个行业或企业,往往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甚至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一个或几个部分。从而也使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之间,协作日益广泛,联系日益紧密,使需要和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使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犹如一部庞大的机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更高了。,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中主要比例关系的失调,不仅会造成一些企业的破产和倒闭,而且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所以,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统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而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的建立就为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提供了可能。,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充分的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根据国家税务局提供的资料,1999年,各种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合计1009.38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上缴548.74亿元,占54.36%;集体经济上缴172.93亿元,占17.13%。,(摘自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7期第11页),事实与数字(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国民经济研究组,仔细研究了1995年的统计资料,按当年的增加值来计算,国有经济的税赋为19.5%,集体经济的税赋为6.6%,非公有制经济的税赋为3.8%。,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事实与数字(2),(摘自真理的追求1999年第4期第14页),我国的国有企业不光是为国家纳税,还要把利润上交给国家。国有企业上缴的税金和利润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摘自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7期第10页),事实与数字(3),19711975年占87.5%19761980年占86.3%19811985年占82.6%19861990年占72.8%19911995年占71.4%,第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的手段,而成为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它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而又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所以,必须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第五,所有制决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也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思形态。,(2)邓小平为什么强调要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总的来讲,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就业和资金不足两大难题也需广开门路,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放前生产力极其落后。解放后,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很快,但是总的来说,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而且呈现多层次;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3)怎样理解“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怎样理解?,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符合这“三个有利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提出经济总量翻两番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至今已提前完成了前两步的战略任务,使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GDP(国内生产总值)在1987年提前3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一番的计划,到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GDP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到1998年的795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38倍,翻了两番半还多,年递增9.7。年增速列世界同期第一位,更高于世界平均增长2.7的水平。据世界银行按汇率测算,199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位;如按购买力平价测算,中国已超过日本,仅低于美国而占世界第二位。,事实与数字(1),主要农产品产量现有9种列世界第一位:谷物、油菜籽、花生、棉花、肉类、水果、烟叶、禽蛋和水产品。列世界第二位的有茶叶、羊皮和复合饮料。,服装、鞋类、煤炭、化肥、水泥、电视机和钢。其中服装和鞋类一直列第一位,煤炭、化肥由原第三位、水泥由原第四位、电视机由原第八位上升到第一位。钢产量在1978年以前超过英国和法国而占第五位,1982年超过德国,1992年超过俄罗斯,1993年超过美国,1996年再超过日本而居世界首位。中国冶金工业50年奋斗史,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工业艰苦奋斗、节节推进的历程。发电量、化纤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食糖由第八位上升中到第四位;占第四位的还有合成橡胶和轮胎,原油由第八位上升到第五位,原木占第八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现有7种列世界第一位:,中国国防力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国防现代化大步向前,军队素质不断增强,武器装备逐步改善,战斗力日益提高。军工技术在过去成功地发射“两弹一星”的基础上又获得新的进展,从1970年以来中国已发射57颗不同各类的卫星,拥有研制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中国卫星、火箭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导弹技术方面,1999年8月2日中国又成功地发,射射程在8000公里、可携带5枚弹头的东风31型远程地地导弹,说明中国导弹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核武器方面,中国先后掌握和突破了原子弹、氢弹、核动力、中子弹等世界先进技术,生产并装备了部队,已拥有后发制人的核打击力量。我国国防技术和国防力量令世人刮目相看,完全具有自卫反击的能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年来,居民收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33.6元增到216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年增长3.57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由316元增到5425.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倍。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从615元增到7479元,增长11.2倍。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98年与1978年相比:从184元增到309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89倍。其中农民从138元增到1945元,增长2.65倍,非农民从405元增到6528元,增长2.26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由67.7降为53.4,处于温饱阶段;城镇居民由56.7降为44.48,已达到小康水平。现在中国12.4亿人口,除了吃穿用住外,还有巨额储蓄存款。,事实与数字(2),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还表现在拥有的耐用消费品越来越多,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提高。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提高到1998年的23.7平方米;城镇从人均4.2平方米增到9.3平方米。中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已接近小康生活目标。,(摘自孙原文: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1989年。),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说明:这一大内容中主要弄清公有制的含义及各种所有制的地位、作用。,(一)公有制的含义和主体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公有制的含义,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休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产值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要坚持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求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强调质的提高。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注重结构优化和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管理,加速技术进步。,(二)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1.概念: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2.特征:它是同较高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的平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成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工具。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称为国有经济。,3.作用,国有经济控制着经济命脉,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能够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4.怎样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三)分析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的原因:,1.企业负担过重,(1)税费负担过重。据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杨培新对天津11家企业的调查表明,国有企业交的税费,占企业实现利润额的92,企业留利只有8左右。水电部所属各个电力企业,燕化上海金山石化厂上缴财政都是95。,利改税后,国有企业仅所得税率高达55,而个体、私营或“三资企业”都有减免优惠,有的是“免二(年)减三(年)”,有的甚至“免四减四”,“免五减五”。,仅税收:公有制7585私营企业20三资企业15,(2)80年代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负担的比较:,摊派重:某国营工厂的党委书记在94年召开的省共运史年会上讲:“千百只手伸给企业,企业真头痛。”而非公有制企业这种情况很少。,离退休人员的负担以及建立市场经济以前多安排就业,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不存在。,投资多、见效慢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投资,非公有制企业却恰恰相反。,国有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价格销售产品,而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按市场价格销售产品。,所以,到80年代中、后期,很多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抱怨:“我们与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着不公平的竞争。”,2.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反复出现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大量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市场饱和,也是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3.外资占领国内市场,使国有企业的生存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利用外资,发展外贸无疑有促进生产发展、提高技术水平的一面,但是也存在与国有企业矛盾的一面。外资有着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优势,加上高价争夺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再利用政策上的优惠待遇,也不提供住房、职工福利等等各项社会负担。这都有利于占领国内市场。,4.腐败现象的出现是公有制企业垮下去的重要原因。,5.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等。,(三)集体所有制,1.概念: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是生产力容量很大的、灵活的经济形式。,2.地位: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作用:可以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吸收劳动就业,扩大商品出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公有制的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2.股份制,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十五大明确指出: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公有制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其特点是: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应按其入股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报酬。所以它既不同于股份制,又不同于合作制。,它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三、非公有制经济,(一)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概念:,1.个体经济,(1)概念: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经济。,(2)特点: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2.私营经济:,概念: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3.外资经济:,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用:多安排就业;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方便群众;可以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财政收入。发展“三资”企业还可以使我们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可以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等等。,非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经济比重与纳税比重,1997年底,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24.2。加上外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将近1/3。,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纳税540亿元,占全国工商税收的7。,(资料来源:1999年3月11日中国资产新闻报第一版余牧文章),事实与数字(1),据深圳商报1999年1月6日报导,深圳市作过详细调查,1998年中,深圳市的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在批发商业中占83,在零售商业中占93.5,在饮食网点中占94,在工业总产值中占18.75,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交纳的地方税,占全市地方税收入的9,事实与数字(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四月份提供的资料,1999年,各种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合计1009.38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共上缴287.71亿元,占28.54。可见,非公有制可以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但非公有制也有一些消极方面,如:唯利是图,偷税漏税,掺杂使假等等。所以,要对它们加强管理,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事实与数字(3),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按劳动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一)按劳分配的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总的来讲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四)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是不相容的。,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以外,主要还存在下面几种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这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这是指在外资经济和私人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取得的工资收入。,3.经营收入:这是指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销售等经营状况较好而取得的收入。,4.资产收益。这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5.按资本取得的收入。这主要是指外资经济中外国和港澳台资本家取得的利润以及我国私营企业主取得的收入等,这些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上述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结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不创造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在这里,我们要分清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三、一部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一)邓小平的观点:,邓小平一贯主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但他又告诫我们,要防止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那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遵照邓小平的告诫,我们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非法侵犯他人利益,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依法严厉制裁;征收个人所得税;开展扶贫工作,先富帮后富,等等。但是现在还是存在贫富悬殊现象,而且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1984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之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5年为1:1.86,1990年为1:2.20,1995年为1:2.72。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98年和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分别达到5.8和9.3,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5和5.3个百分点。此外,考虑到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投入和城镇居民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各种财政补贴项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为悬殊。,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表现:,事实与数字(1),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据调查资料显示,1990年,在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低收入户(占总户数20)的收入占9;高收入户(占总户数20)收入占38.1。1998年,低收入户收入比重下降为5.5。高收入户收入比重上升为52.3。高低收入户差距在8年间由4.2倍扩大为9.5倍,其差距已与美国相当。据美国商业周刊1994年报道,美国最穷的2成家庭占全部收入的4.4,最富有的2成家庭占全部收入的44.6,高低差距是10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表现在金融资产的分布上呈两极分化。城镇居民收入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居民手中。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6部门对职工生活状况的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14978户居民中,最富裕的10的居民拥有60的金融资产,最贫穷的43的居民仅拥有3的金融资产,最富裕家庭户均金融资产是最贫穷家庭的359倍。1999年,20低收入户中,实际收入较上年降低的比例超过70,一些城市则超过90。,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东、中、西部地区1981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上海与收入最低的省份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99元和370元,其比例是1.62:1。到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广东与收入最低的省份甘肃分别为8562元和3592元,其比例已扩大为2.38:1。1998年,全国最高的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45元。全国最低的西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245元,两个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4.8:1。,总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总趋势。,(摘自陶春梅: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价格理论与实践),两个“40以上”发出的警报,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韩振军张洪河)记者在“两会”采访时,发现许多代表、委员对两个“40以上”十分关注:一个是目前我国40以上的社会财富集中在1的人手里;一个是去年全国4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是由工薪阶层缴纳的。,事实与数字(2),代表、委员们说,这两个“40以上”的背后,反映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代表、委员们认为,当前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办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一是“提上去”。二是“调下来”。三是“抑制性”。,(摘自当代商报2001年3月13日),所以,我们必须始终注意避免两极分化。,(三)避免两极分化的措施,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一、社会保障的内涵和作用,(一)社会保障的内涵,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二)作用:,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需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企业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适应我国和发展水平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