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一颅内肿瘤二口腔癌三食道癌四肺癌及胸部肿瘤五消化道肿瘤六血液系统癌症七妇科癌症八泌尿生殖系统癌症九其它常见癌症,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又称脑肿瘤,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而继发性肿瘤则是指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肿瘤。,概述,影像诊断的目的确定肿瘤位置、数目、范围及性质好发部位:婴幼儿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成年人幕上(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脑内外肿瘤的区别要点,脑内肿瘤发病于脑皮层及蛋白质内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不清脑组织水肿明显脑瘤远离颅骨,不引起颅骨改变脑功能受损伤明显,脑外肿瘤起源于脑膜颅神经血管脑瘤与正常脑组织间界限较清楚脑组织无水肿常引起颅骨变薄增厚破坏脑沟、脑池改变明显脑白质向内塌陷与颅骨内板件距离增宽,神经胶质瘤,概述:神经胶质瘤(Giiomas),又称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临床表现,头疼: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呕吐:无恶心呈喷射状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产生视乳头水肿,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癫痫症状: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精神症状: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治疗措施,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除早期肿瘤小且位于适当部位者外,难以作到全部切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即术后配合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口腔癌,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份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唇癌、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粘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病因,一长期嗜好烟、酒二口腔卫生差三异物长期刺激四营养不良五粘膜白斑与红斑,治疗方式: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中药治疗。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光照避免吸烟与喝酒不喝、吃过烫、过刺激的水或食物经常刷牙,及时治疗残根,残冠常见症状:溃疡不愈、疼痛明显、淋巴结肿大、功能障碍(开闭口运动受限),食道癌,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道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食道癌早期症状:咽下梗噎感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个别有胸骨后闷胀不适食道癌中期症状: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多见食物下行缓慢并有滞留感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明显食道癌晚期症状:进行性咽下困难少量食物反流伴脓液血液癌肿压迫神经致声音嘶哑,病因,一.饮食习惯(烟酒、长期吃热、烫过硬食物)二.致癌物质(亚硝胺、霉菌)三.遗传因素四.癌前病变及其他疾病因素五.缺乏营养及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及须脂肪酸铁、钼、锌),食道癌治疗,食管癌早期的治疗应该是应该采用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中晚期就要采用中医及生物免疫保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预防对策:不吃发霉变质食物;不吃过热、过烫食物,喝茶、喝粥以50以下为好;防止水源污染、改善水质;不吸烟、不饮烈性酒;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对维生素C的摄入。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食道癌化疗间禁忌很多肿瘤患者,对维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深信不疑,常自行服用维生素C药物。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很少有证据支持维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相反,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出现头晕、乏力、腰痛、头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绝大多数为肺结核,次之为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肺化脓性感染疾病,肺癌病例为数不多。,。,肺癌分类,基本类型小细胞肺癌: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系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功的关键。,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类,约80%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这种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对这两种类型的肺癌的治疗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用化学疗法治疗,外科治疗对这种类型肺癌患者并不起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外科治疗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类型1.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2.未分化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轻,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3.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年轻女性较多见。,4.肺泡细胞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女性比较多见。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病因:吸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碳氢化合物砷铬镍铜锡铁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肺部慢性因素(肺结核、矽肺、尘肺等)人体内在因素(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转移分类,1.肺癌脑转移:常见于小细胞肺癌、腺癌类型。2.肺癌骨转移:大约有50%肺癌病人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3.肺癌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4.肺癌肾及肾上腺转移:肾及肾上腺均是肺癌晚期出现血道转移的结果,约17%-20%的肺癌病员出现肾及肾上腺转移。,肺癌并发症,1呼吸道并发症:如痰液潴留、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尤以年老体弱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发病率较高。2手术后血胸、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其发病率很低。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须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年老体弱、手术中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氧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等。,诊断检查,1、X线检查2、支气管镜检查3、放射性核素检查4、细胞学检查5、剖胸探查术6.ECT检查7.纵隔镜检查,肺癌病人康复期间应该注意什么,1.完全禁止吸烟。不论什么时候戒除,都为时不晚。2.作气功锻炼特别是增强呼吸功能的气功,以使提高肺部功能。3.经常注意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多到自然环境中去锻炼或活动。4.不要到人多的或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去,避免外感和呼吸道感染。5.少吃刺激性食物及生痰伤肺之物如辣椒、生葱蒜、肥肉等物;多吃富含维生素A及C的食物及清肺润肺食物,肝癌,肝癌(livercancer)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病因,我国肝癌(肝恶性瘤)的主要病因因素,有病毒性肝炎感染,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农村中饮水污染。(1)已知的肝炎病毒至少有A,B,C,D,E,G等类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肝恶性瘤)关系主要为乙型与丙型肝炎即HBV与HCV(2)肝癌(肝恶性瘤)患者中合并有肝硬化者约50%90%,近年来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比例不低于乙型肝炎,(3)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中,亚硝胺类、偶氮芥类、酒精、有机氯农药等均是可疑的致癌物质。(4)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还可诱发肝纤维化,进而引起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inomaofliver)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年人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目前我国对肝癌的防治研究获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广泛应用甲胎蛋白(AFP)及影像学检查肝癌,对1cm以下的早期肝癌能及早发现,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一)病因1.病毒性肝炎据临床研究报道,肝癌病人HBsAg阳性率高达80以上,国外肝癌高发区有6090%来自HBV感染,因而认为乙肝病毒感染是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丙型肝炎与肝癌也有密切关系。2.肝硬化据统计,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84.6,经7年左右肝硬化可发生癌变,而又以坏死后性肝硬化癌变多见。3.致癌物质的作用亚硝胺类化合物与肝癌的密切关系已从高发区调查资料中得到了证实;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喂养动物能诱发动物肝癌。,(二)病理变化肉眼类型分为两型:早期肝癌(小肝癌)与中晚期肝癌早期肝癌(小肝癌):指单个癌肿块最大直径在3厘米以下或肿块数目在两个以内的合计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原发性肝癌。癌肿块呈圆形,边界清楚,切面灰白均匀,无出血坏死。中晚期肝癌肉眼又可分三型:巨块型,肝癌肿块圆形,直径一般大于15cm,其中心有坏死出血。多结节型,多发生于肝硬化的肝内,癌肿块多个散在,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肿块可互相融合。弥漫型,本型少见,癌组织在肝内弥漫分布,有时不易与肝硬化的肝细胞再生结节区别。,组织学类型分发为3型:肝细胞癌:多见,由肝细胞发生。分化好的,异型小,类似正常肝细胞;分化差的癌细胞异型性大,常有巨核及多核瘤细胞出现,癌细胞排列条索状或腺管状。胆管上皮癌:较少见,由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其组织结构多为腺癌或单纯癌。混合细胞性肝癌:由肝细胞癌与胆管上皮癌两种结构组成。(三)扩散癌细胞先在肝内蔓延,沿门静脉扩散,在肝内形成转移结节,沿肝外门静脉主干逆行蔓延,形成癌栓,引起门静脉高压。肝外转移沿淋巴道转移至肝门、上腹部和腹膜后等处淋巴结。晚期经血道转移至肺、肾上腺、骨、脑等处。(四)病理临床联系早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癌组织进行性生长,临床表现进行性消瘦、肝区疼痛与肝肿大,甚至有黄疸与腹水出现。如果肝表面的癌性肿块发生破裂可引起腹腔大出血,预后极差。,胃癌,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胃癌各期症状,1、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等。2、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癌肿扩散转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转移而出现相应症状。,胃癌常见并发症,1、当并发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呕吐咖啡色物。2、胃癌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3、合并幽门梗阻,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4、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5、形成胃肠胆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病理病因1、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发胃癌的相关因素,另外还有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2、遗传因素: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3、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自我诊断,胃癌的高危险因素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长期进食高盐、熏制品、盐腌食品者,对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快、爱吃热烫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按时进食等。b.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肠化生、恶性贫血及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等,都有癌变的危险。c.有胃癌家族史者。d.年龄在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者。A型血型同时又合并有以上因素者,更易患胃癌。谁是胃癌高危人群?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环境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疗法,预防措施,(1)饮食方面:相关人群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应注意,平时应以新鲜的瓜果蔬菜、粗粮为主食,肉类少吃,做到饮食搭配合理,防止体液偏酸,摄入的饮食应该做到“二酸八碱”使体液达到弱碱性。食品中的许多食物对癌细胞都有抑制的作用,如食物中钙离子及含疏基的蒜、葱及绿茶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中大蒜的保护作用颇受重视。改变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豆类食物和牛奶。减少食盐摄入量。少食或不食熏腌食品,减少亚硝胺前身物质的摄入。食品保藏以冰箱冷藏为好。提倡食用大蒜、绿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2)不良嗜好:吸烟,饮酒等不良的嗜好要改变。(3)心理方面因素:现在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过大,当这种压力过大又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伤害。(4)其它注意:A.认真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B.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观察。C.积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D.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普治。(5)根除胃内HP感染。对长期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或大于2cm的胃息肉的患者均应及时手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作胃镜检查,都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鼻咽癌,鼻咽癌(nasopharyngeacarcinoma)是由鼻咽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本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如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省,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发生。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一)病因鼻咽癌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EB病毒目前较多研究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生与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有密切关系,癌细胞内存在EBV-DNA和核抗原(EBNA)。约90患者血清中有与EB病毒核抗原、膜抗原和壳抗原等多种抗原相应的抗体,而抗EB病毒壳抗原的lgA抗体阳性率可达97,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EBV如何使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其机制还未弄清。2.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些鼻咽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易感性,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3.化学致癌物经研究提示有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素镍等与鼻咽癌有一定关系。我国学者曾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鼻咽癌,提示环境因素是鼻咽癌病因之一。(二)病理变化鼻咽癌最常发生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两个部位同时发生的也常见。肉眼观,呈结节状、菜花状或溃疡型肿块,有的癌组织向表面隆起不明显而向黏膜下浸润。早期局部黏膜仅有些黏膜粗糙或稍隆起。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1.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以低分化鳞癌多见,高分化鳞癌的癌巢分层明显,还可见大量角化珠。中分化鳞癌可见少量角化珠,癌细胞常呈巢状结构。低分化鳞癌癌巢呈片状及条索状排列,癌细胞大小形状不一,胞质丰富,核大深染,无角化现象。癌细胞中证实有EB病毒的DNA。2.腺癌分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前者可呈乳头状、管状及腺泡状。后者多为弥漫浸润,或见围成腺腔的倾向。3.未分化癌有两个亚型:泡状核细胞癌又称大圆细胞癌,癌巢不规则,细胞体积大,细胞质丰富。核大,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有时见1至多个肥大的核仁。鼻咽型未分化癌:癌细胞小,细胞质少,呈圆形或短梭形,癌细胞呈弥漫分布,不见明显癌巢结构。(三)扩散1.直接蔓延癌组织向上侵犯颅底部,经破裂孔侵入颅内损害第对脑神经,向外扩展侵犯耳咽管进入中耳,向前侵犯入鼻腔或眼眶,向后侵犯颈椎。2.淋巴道转移由于鼻咽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管丰富,因而鼻咽癌常在早期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先转移到咽后淋巴结,然后到颈深上淋巴结,多为同侧。临床上一般在乳突尖下方或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3.血道转移以转移至肝、骨、肺处最常见,亦可转移到全身其他各部位。(四)病理临床联系临床上,患者早期出现持续偏头痛、鼻塞、鼻衄、耳鸣等症状,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继而伴有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也有些患者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以胸锁乳头肌上端前缘出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鼻咽癌恶性程度比较高,对放射治疗敏感,而以低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对放射治疗效果好。,大肠癌,病因1、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2、遗传因素国内外均有“大肠癌家庭性”的报道,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大肠癌的可能。最近有学者对肿瘤抑制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3、大肠腺瘤根据各地的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颇为一致。有人统计,具有1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4、慢性大肠炎症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系,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溃疡性结肠炎,约有3%5%癌变。中医认为大肠癌发病与肠胃虚寒、饮食不节、外邪内侵等有关。5、饮食因素6、种族因素,病理,大肠癌的大体分型1、早期大肠癌癌肿限于大肠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者称早期大肠癌,一般无淋巴结转移,但其中癌肿浸润至粘膜下层者,有5%10%病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根据肉眼观察早期大肠癌分为3型。(1)息肉隆起型:外观可见有局部隆起的粘膜,有蒂或亚蒂或呈现广基3种情况。此型多为粘膜内癌。(2)扁平隆起型:粘膜略厚,近乎正常,表面不突起,或轻微隆起,似硬币样。(3)扁平隆起伴溃疡;如小盘状,边缘隆起而中心凹陷。仅见于粘膜下层癌。2、晚期大肠癌系指癌组织侵犯在粘膜层以下,直至浆膜层者。肉眼观察分为3类。(1)肿块型: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球状或半球状,表现有多数小溃疡,易出血。此型浸润性小,淋巴转移发生较迟,预后较好。(2)溃疡型:初起为扁平状肿块,以后中央部坏死,形成大溃疡,边缘外翻呈蝶形,表面易出血、感染。(3)浸润型:癌组织主要沿肠壁浸润生长,有明显纤维组织反应,引起肠管狭窄和肠梗阻,淋巴转移较早,预后较差。,临床诊断临床表现,早期大肠癌早期多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和病情的继续进展,才显露出症状。实际在临床上已出现症状的患者,其局部病变已往往明显严重,甚至到了晚期。那么大肠癌的早期征兆是什么样的?粪便形状改变,如由粗变细。粪便变黑或暗红色,粪便变稀、有黏液。排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不出粪便。反复的痔疮不愈,不明原因的贫血、体重减轻。不明原因的肚子胀痛。晚期大肠癌大肠癌一旦进入晚期,可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有些症状并非特异,且与癌肿所在的部位有关。1、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部包块,进行性贫血。包块位置随病变位置而异。盲肠癌包块位于右下腹,升结肠包块位于右侧腹部、结肠肝曲包块位于右上腹,横结肠包块位于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并有穿孔及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此时病变已进入最晚期。2、左侧结肠癌由于乙状结肠肠腔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因而易发生狭窄和进行性肠梗阻,多有顽固性便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其肠型明显。癌肿破溃时,可使粪便外染有鲜血或粘液。梗阻近端肠管可因持久性膨胀、缺血、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也可发生大量血及腹腔脓肿。3、直肠癌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有血液或粘液,伴有里急后重。由于癌肿可侵犯骶丛神经,可出现剧痛。如果累及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尿血等症状。癌肿侵犯膀胱,可形成膀胱直肠瘘管。直肠癌也可引起肠梗阻。4、肛管癌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时加剧。当癌肿侵犯肛门括约肌时,可有大便失禁。肛管癌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故可于腹股沟触及肿大而坚硬的淋巴结。,治疗,大肠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1、外科治疗:大肠癌的唯一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另一方面,癌肿常有糜烂、渗血或伴有继发感染,切除后能使全身情况获得改善。对有广泛癌转移者,如病变肠段已不能切除,则应进行造瘘或捷径等姑息手术。2、化学药物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50%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因此在剖腹手术前,先进行肿瘤肠腔内化疗或直肠癌术前灌肠给药,可阻止癌细胞扩散,杀伤和消灭癌细胞。术后继续化疗,有可能提高根治术后的5年生存率。也可以用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率,姑息性化疗用于晚期肿瘤(扩散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的治疗。3、放射治疗:通常作为手术和化疗的附加手段,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率.疗效尚不满意,有人认为: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切除率,减少区域性淋巴转移、术中癌细胞的播散及局部复发;术后放疗:对手术根治病例,如肿瘤已穿透肠壁,侵犯局部淋巴结、淋巴管和血管,或外科手术后有肿瘤残存,但尚无远处转移者,宜作手术后放疗;单纯放疗:对晚期直肠癌病例,用小剂量放射治疗,有时能起到暂时止血、止痛的效果。4、冷冻疗法:冷冻疗法是采用制冷剂液态氮,通过肛门镜充分暴露肿瘤后,选用大小不等炮弹式冷冻头接触肿瘤组织,可有效地杀伤和破坏肿瘤组织。在中晚期病人不能手术时,酌情采用,可减少病人痛苦,免于作人工肛门,配合化疗能获满意疗效。5、对症与支持疗法:包括镇痛与补充营养等。6、中药制剂:随着中医的进步,中药工业的科学成熟,中药已经不再局限于汤剂,更多新型的中药制剂的出现,为更多病人带来了福祉。,预防,预防是减少大肠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预防大肠癌,从饮食做起1、避免长期进食高脂食物,多进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2、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大蒜、茶叶等天然抑癌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B12、C、D、E和叶酸。3、积极防治癌前病变,对有肠息肉,尤其是肠息肉家族遗传性患者,须及早予以切除;大力防治出血吸虫病及血吸虫肉芽肿。4、对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行癌前普查;近期有进行性消瘦及大便习惯改变者,也应及早行有关检查,以期尽早发现。5、对早期肠癌手术后或放疗后患者,应定期复查,有条件者应长期坚持给予扶正抗癌中药巩固治疗,预防复发。,肾细胞癌,肾细胞癌(renalcallcarcinoma)简称肾癌,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5,好发于6070岁患者,男性发病为女性发病的23倍。(一)病因病因尚未阐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常见的致癌物质均与肾癌发生有关,据统计,吸烟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的两倍。另外,有国际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高血压、接触石棉、石油废物与重金属等也是肾癌的危险因素。遗传因素在发病中也起着作用。(二)病理变化1.肉眼观可发生肾的任何部位,而以肾上极多见。肿瘤直径315cm。切面淡黄或灰白色。肿瘤边界清楚,有时见肿瘤周围有小的瘤结节。瘤体积大时可见出血和囊性变,常蔓延到肾盏、肾盂和输尿管。侵入肾静脉的瘤细胞,在管腔内形成柱状瘤栓,有时延伸至下腔静脉和右心。,2.镜下观组织细胞学分类:透明细胞癌,多见,占肾癌的7080。肿瘤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呈空泡状或颗粒状,核居中,深染,细胞呈片状、梁状或管状排列。肿瘤细胞大多数分化好,有的异型性大的出现畸形核和瘤巨细胞乳头状癌,占1015。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有乳头状结构形成。嫌色细胞癌,约占5。肿瘤细胞实性片状排列,胞质淡嗜碱染,胞膜明显,核周常有空晕。血管周围有大瘤细胞围绕。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多发的染色体缺失和亚二倍体,预后较好。(三)病理临床联系早期可无症状,到出现血尿、肾区疼痛和肾区肿块三大症状时,肿块已经体积较大。最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是间歇性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因肿瘤产生激素和激素样物质,可出现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高血压等多种副肿瘤综合征。肾癌有广泛转移的特点,在未出现症状之前,先有转移灶出现,转移灶常发生于肺与骨,其次为肝、脑与局部淋巴结等。肾癌早期手术预后较好,若癌细胞转移及浸润周围组织,则预后较差。,子宫颈癌,子宫颈癌(carcinomaofcervix)为子宫颈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为4060岁。由于检测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一)病因宫颈癌的发生原因尚未阐明,多数认为与早婚、多产、性生活紊乱、宫颈裂伤、丈夫包皮垢刺激及感染有关。近年研究发现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31型感染有密切关系。(二)病理变化宫颈癌一般发生于宫颈外口的鳞状上皮和宫颈管的黏膜柱状上皮交界处。宫颈癌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过程逐步发展而来,鳞状上皮细胞先发生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可消退,或长期不变,或发展到原位癌,原位癌进一步可发展为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癌组织起源于由鳞状上皮形成鳞状细胞癌;若起源于柱状上皮则形成腺癌。两者混合出现表现为腺鳞癌。1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cervicalepithelialdysplasia)是一种癌前病变,表现为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形状不规则,见较多核分裂。按细胞分化程度分为三级:I级(轻度):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下1/3;II级(中度):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下2/3;III级(重度):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全层的2/3。2宫颈原位癌异型性的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称为原位癌。如果原位癌的癌细胞经过宫颈腺口伸入腺体内,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3早期浸润癌原位癌部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深度不超过5mm,无血管浸润,也无淋巴道转移。此型肉眼不能确诊,只能在显微镜下确诊。4浸润癌癌细胞穿破基底膜侵犯间质超过5mm。肉眼形态分为菜花型、内生浸润型和溃疡型,组织学类型以鳞癌最常见,按细胞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腺癌较少见,也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腺癌。腺鳞癌少见。(三)扩散1直接蔓延往上侵犯破坏子宫颈全段,往下侵犯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往前侵犯膀胱,往后侵犯直肠,往两侧侵犯输尿管、阔韧带、子宫旁及盆腔壁。2淋巴道转移经淋巴道先后转移至子宫颈旁淋巴结、闭孔、髂内、髂外、髂总等盆腔淋巴结。3血道转移少见,至晚期经血道转移至肝、肺及全身其他器官,卵巢肿瘤,卵巢组织可发生各种肿瘤,按其组织发生分为三大类:上皮性肿瘤、性腺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本节只介绍常见的上皮性肿瘤。卵巢上皮肿瘤是由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发生的,占卵巢肿瘤的6570%,最常见的是浆液性肿瘤与黏液性肿瘤。(一)卵巢浆液性肿瘤卵巢浆液性肿瘤是常见的卵巢肿瘤,好发于3040岁。卵巢浆液性肿瘤可分为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低度恶性)、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瘤(serouscystadenoma)最常见,肉眼见多为单房性,也可为多房性,囊内充满清亮的浆液,囊内壁一般光滑,也可有乳头状突起。镜下见囊壁被覆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serouscystadenoma)乳头分支复杂,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无肿瘤间质、无包膜浸润。浆液性囊腺癌(sreouscystadenocarcinoma)一般为囊实性或实性,乳头分支多或呈实心团块,上皮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有间质浸润,或血管内有瘤栓。,(二)卵巢黏液性肿瘤多数肿瘤体积较大、多房,囊内含黏液,很少有乳头,好发年龄与浆液性肿瘤相似。卵巢黏液性肿瘤可分为黏液性囊腺瘤、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瘤(mucouscystadenoma)常见,一般为多房性,内含粘稠黏液,囊壁内光滑,一般没有乳头,囊壁被覆单层柱状黏液上皮。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borderlinemucouscystadenoma)细胞出现轻度到中度异型性,无间质、包膜浸润,核分裂少见,有低度恶性。黏液性囊腺癌(mucouscystadenocarcinoma)呈囊性或囊实性,可有乳头形成,上皮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包膜与间质均可有浸润。,前列腺癌,病因病理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查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激素等有关。前列腺分泌功能受雄激素睾九酮调节,促性腺激素的黄体生成素发挥间接作用。幼年阉割者从不发生前列腺癌。前列腺癌98为腺癌,常从前列腺萎缩的外周部分发生,大多数为多病灶。前列腺癌转移途径有三种:向附近组织或邻近器官浸润,首先侵及两侧叶,穿破被膜,至输精管壶腹、精囊、膀肮颈和后尿道;淋巴转移可至骸内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血行转移最常见为骨盆、脊椎、股骨。剧烈疼痛,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也可转移至肝、肺、胸1膜、肾上腺、脑等内脏器官。,前列腺癌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当癌肿引起膀肮颈及后尿道梗阻时可出现症状,血尿较少,部分病人以转移症状就诊,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故对男性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应排除前列腺癌。侵及膀肮颈后尿道,有尿道狭窄炎性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排尿困难。患者有慢性消耗症状,消瘦、无力、贫血。在早期阶段,病人并没有一点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能会注意到以下情况:1、尿频、尿急2、尿潴留3、排尿时有辛辣的感觉4、难以形成尿流5、血尿6、排尿疼痛7、骨头疼痛已到前列腺癌晚期的病人可能还带有以下复杂情形:1、骨髓压抑症2、骨瘤转移3、副肿瘤综合症4、含钙量高5、疼痛6、高尿酸7、胸膜渗漏8、腿部肿胀,前列腺癌可分三种类型:临床症状同前列腺增生症;隐蔽型,肿瘤小,不引起梗阻和临床症状,可因体检或出现转移病灶(如骨盆、脊柱等)症状时被发现;潜伏型,仅在组织行病理检查时发现。前列腺临诊断直肠指检:发现坚硬结节,正确率达80;经直肠穿刺或经会阴切开前列腺活检更为准确;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可明显升高。B超,同位素扫描:前列腺均有改变。X线:尿道造影后尿道膀肮颈移位;脊椎、骨盆、股骨、胸骨摄片,见有转移性骨质破坏病灶。,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由于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后叶,早期并无症状,即使有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因此给早期诊断带来了困难。一旦临床上出现了明显症状,往往已属病变的晚期,预后不良。可见,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反复发作不愈,应十分注意病情变化,以防癌变。前列腺癌的病人在早期常会出现尿频及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尿程延长、排尿痛以及尿潴留等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同,因此很难据此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检诊断。直肠指检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极为重要,其准确率可达50%70%。很多学者主张在前列腺癌高发地区,对中年以上男性定期进行直肠指检,将使很多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及根治的机会。必要时医生可采取经会阴、直肠穿刺,取活体组织检查,其诊断的正确率可达70%80%。还可经直肠按摩前列腺,收取前列腺液检查,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绝大多数病例可由此得到确诊。值得提醒的是,尽管前列腺癌发生率不高,但它的症状酷似前列腺增生若经治疗后,病情越发恶化,就要想到前列腺癌的可能,应作上述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尽早期诊断。,诊断晚期前列腺癌,(1)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或伴血尿及尿潴留。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有骨转移时,骨盆区或腰骶部剧痛。体征主要表现为前列腺局部有硬结、肿块,其质地坚硬,失去正常弹性感而固定,腺体周围硬变,境界不清。(2)X线可见骨骼呈成骨性变化,骨质阴影密度增加,骨小梁消失。(3)膀胱造影显示前列腺肿大,尿道口破坏或边缘不整齐。(4)前列腺造影显示腺体破坏,腺管阻塞,形状不规则增大等。(5)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癌肿是否侵入尿道或膀胱。(6)前列腺液癌细胞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7)活体组织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8)血清酸性磷酸酶、骨髓酸性磷酸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在骨转移时可升高。,乳腺癌,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晕异常。,早期症状: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晚期症状:乳腺癌的晚期症状一:肿块乳腺癌的晚期症状二:疼痛乳腺癌晚期症状三:乳头溢液乳腺癌晚期症状四: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的晚期症状五:乳头改变乳腺癌晚期症状六:乳房外形变化,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3其他乳房疾病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8口服避孕药9食物:尤其是摄入大量的脂肪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10饮酒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2长期抽烟13卵巢功能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而且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少见,约为女性患者的1%,此亦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喉癌,病因(1)吸烟:烟草燃烧可产生烟草焦油其中苯芘可致癌且烟草的烟雾可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也引起粘膜水肿和出血使上皮增生变厚鳞状化生成为致癌基础(2)饮酒过度:长期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致癌(3)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喉炎或呼吸道炎症(4)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生产性工业粉尘如铬砷的长期吸入易致喉癌(5)病毒感染与癌的产生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病毒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病毒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6)癌前期病变:喉部角化症和喉部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可发生癌变(7)放射线:用放射线治疗颈部肿物时可致癌(8)性激素:有关实验表明喉癌病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临床诊断,1颈部检查:包括对喉外形和颈淋巴结的望诊和触诊对颈淋巴结触诊应按颈部淋巴结的分布规律从上到下从前向后逐步检查弄清肿大淋以收结的部位及大小2喉镜检查:间接喉镜为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方法仅在间接喉镜检查不满意或不易采取病理时可选用直达喉镜及纤维导光镜更进一步了解肿瘤侵犯喉内情况并可对可疑病业及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3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X线喉侧位片及喉头正位体层片可以明确病变的大体部位大小形状及软骨气管或颈椎前软组织变化情况必要时可行喉造影(2)CTMR检查:是有助于明确肿瘤在喉内生长范围和有无外侵及程度以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特别对晚期病人很有帮助(3)超声波断层扫描:用于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的查出定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和术后放疗后随访检查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无损害方便准确费用低及可以反复进行等优点1凡是原因不明的声哑或咽喉部异物感,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不减,尤其是患者在46岁以上,伴有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喉部疼痛,头痛耳痛,呼吸困难,应高度警惕。2颈部肿块,排外甲状软骨轮廓、甲状舌骨膜、甲状软骨上角、环甲膜、甲状腺等变异。3从下颌角开始,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有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减低。4对长期吸烟有肿瘤家庭史,某些职业,接触放射性物质和石棉尘,制造重铬酸盐等之人员,应作重点普查,重视诊断。5借助X线、CT、喉镜检查、喉病灶局部细胞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结合实际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手术治疗:1、喉裂开+CO2激光肿瘤切除术适用于原位癌T1病变单侧喉癌2、喉垂直部分切除术适用于T1选择性T2T33、喉水平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声门平面以上的肿瘤T2T34、3/4喉或7/8喉切除术选择性T2T35、全喉切除术适用于T3T4在条件具备时可进行发声重建术6、依病人的情况进行功能性或根治术颈廓清术放射治疗:1、单纯放疗:原位癌T2剂量6070Gy2、术前放疗:对病变范围广者可行术前放疗60C0术前放疗剂量是4周内照射4550Gy,放疗结束后24周内行手术治疗3、术后放疗:喉部分切除术或全喉切除术后24周放疗4、术后放疗和术前放疗效果相近5、原位癌可在支撑喉镜下行撕皮术术后放疗中药治疗: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中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