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42992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I)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表明()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政治重心南移速度加快C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D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2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A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B削弱皇帝的决策权C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D加强相权间的制约3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从选种、翻土、播种、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都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环境,以获取最好的收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是()A男耕女织B种养结合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4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5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6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制度,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先于他人担任公职, 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下列内容不能作为其依据的是()A按每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B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放C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表决D为担任公职和参政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7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A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B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D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8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9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10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早期殖民扩张B商业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1全球通史:“(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着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该描述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着重强调的是()A装备门槛提高B诞生许多科学家C科技投入不足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12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收到经国会通过的议案后,如批准,则签署该法案使之生效;如否决,则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由国会复议。若在国会开会期间不采取任何行动,则此项法案在十天后自行生效。这体现的美国民主政治原则是()A人民主权B民主共和C分权制衡D依法治国131878年到1890年,德意志共有338个工人组织被解散,1800种出版物被禁止,1500多人入狱,900多人被放逐。由此可见,当时的德意志()A政治上专制色彩浓厚B无产阶级队伍壮大C宰相享有最高统治权D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4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十月革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高于巴黎公社革命。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A巴黎公社未能建立全国政权B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无产阶级的不断成熟15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16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A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C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17临时约法在赋予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的权利时,又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其主要用意是()A照搬美国政治体制 B防止专制独裁再现C扩大大总统的权力 D推动满清政府破产181938年3月,国民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明确提出“依靠自力,艰苦奋斗,以自拔于危亡,决不稍有侥幸之念”的主张。据此可知,国民政府()A排斥中共抗战B忽视争取外援C力争速战求胜D继续坚持抗战19据统计,到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约有10万人。其中,外国资本企业中的工人约占35%,洋务派举办的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的工人约占37%,民族资本企业的工人约占28%。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资本主义经济超越西方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发达C民族企业依赖西方资本D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较弱20下面是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发展状况表。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21一位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说:民国初年“湖南女子开始冲破了旧礼教的封锁线,纷纷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因此女学校逐步有所发展,而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所能阻止的了。”材料反映出()A国民政府推动习俗西化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D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22李宗辉在中国近代习俗的变化中写到,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人们出行一下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据此可知()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消失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落后观念D西方文明遭到国人强烈抵制23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C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24苏联国民经济:“1949年,当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而全国人均不到一双皮鞋。”该描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成为军事强国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人民抵制享乐D实现了工业化25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D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26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大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B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西方国家由此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27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扩大政府开支、一定程度顾及民生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政策也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他们可能会极力反对()A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B改革银行体系C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D兴办公共工程28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收到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写给他的一封信,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信中“明智试验”指的是()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C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29二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A开发“新经济”B发展第三产业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0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表中的对应措施分别是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B铁幕演说 欧洲经济共同体 北约 华约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德国分裂 朝鲜分裂D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31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C大国一致原则得到认可D国际关系的缓和与发展32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区域集团化组织迅速发展。有国际组织在其目标中提出:“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还提出通过“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显示身份,该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欧洲联盟C北美自由贸易区D上海合作组织33有研究显示,1990 年以来,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金额是310亿美元,1993 年增至800亿美元。其中约有66是流到亚洲与中南关洲的新兴经济体,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却极少,他们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上述材料说明()A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C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不同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存在差异34195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1982年宪法中不但得到了恢复,而且规定得更加切实和明确。这表明,1954年宪法()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B吸取了“文革”的惨痛教训C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D奠定了新中国法制建设基础35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对表中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文革”时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技进步B50年代末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了挫折C60年代初“左”倾错误结束推动了经济发展D80年代初城市全面改革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36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三大改造的实行B“一五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推动D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37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宜布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食、棉花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其余多数产品,逐步放开,实行自由交易。这项政策()A保证了农民收人逐年提高B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加快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D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8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材料表明我国()A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B个体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C私营企业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39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A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B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C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D发展南南合作,反对大国霸权40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中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B中国应采取议会合法斗争的策略C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两步走第卷 非选择题(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 杰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 材料三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也同样采取了通过根本性法律文件(1912年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形式对新成果、新兴资产阶级政权进行维护和保障,并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相似的宪法文件在中美两国相似的背景和国情条件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 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中央机构和古希腊“分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并说明二者的“本质”区别。(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大量采纳和借鉴美国宪法的内在精髓尝试建国”的,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明朝时期南京、北京是中国南北的两大城市。除此之外,中国还有30多个大城市。如苏州城南北长12里,东西宽9里,周长34里53步9分。四大名城中的景德镇,明时人口约为10万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使中国原来的封建城市无论是规模、类型结构,还是布局以及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如无锡、内江等城市。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王辉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及其动因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 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在1760年以前,人们从乡村教区不断向市镇迁移,以及从市镇向都市迁移。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大小城市选定了住所大的地区性城市发展迅速,如格拉斯哥、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里兹、艾丁堡是当时英国的七大城市。在1801年这七大城市人口均不超过10万人。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规模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2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xx午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一些地区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与古代中国有何不同。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4分)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因素及意义。(4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 【解析】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表明宗法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当时的政治中心在北方,故B项错误;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出现诸侯集权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与分封制无关,故D项错误。2【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可知,群相制下宰相之间相互牵制,不利于提高议事效率,故A项错误;材料“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说明限制相权,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体现了群相制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官僚之间的摩擦,容易导致官僚之间的内斗,故C项错误;据材料“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可知,群相制有利于加强相权间的制约,故D项正确。3【答案】C 【解析】材料只介绍农业技术的进步,没有反映出男女在农业中的不同分工,故A项错误;材料只介绍农业技术的进步,没有体现出农业中养植业的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中“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只介绍农业技术的进步,没有体现出农业生产的目的,故D项错误。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知,这是唐宋政府在利用国家政策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造船业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商业而非农业,故C项错误;丝绸之路虽然最初得益于丝织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是材料中所强调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故D项错误。5【答案】C 【解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而材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生产,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B项没有指出手工工场突出特点,故B项错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故C项正确;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时期,故D项错误。6【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是多数人的民主。A项为民主政治设置财产限制,不能体现多数人的民主,故A项正确;B项“向所有公民放”,能体现多数人的民主,故B项错误;C项“都有发言权表决”,能体现多数人的民主,故C项错误;D项发放津贴,为公民参政提供经济保障,能体现多数人的民主,故D项错误。7【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内容而非审判的程序,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习惯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内容而非其本质,故C项错误;由材料“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可知罗马法注重形式,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D项正确。8【答案】D 【解析】从“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可知移居新大陆不完全是主动的,故体现不出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故A项错误;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从世界市场形成开始的,材料中公元1500年前后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没有形成世界市场,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但完全打破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从材料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种族流动,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故D项正确。9【答案】B 【解析】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与“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不符,故A项错误;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可知英国的侵略会给印度带去一定的好处,反映出殖民扩张的双重性,故B项正确;先进不能作为侵略落后文明的理由,故C项错误;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0【答案】C 【解析】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但还不足以创造超过“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故A项错误;商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但还不足以创造超过“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飞跃,使得资产阶级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故C项正确;材料中1848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11【答案】D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科学实验发明的方式进行,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的是科学家的新发明,并非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才诞生科学家,故B项错误;从材料描述可知科技投入充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区别,即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12【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总统和国会之间权力的相互制约而非人民主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而非民主政体,故B项错误;由材料“总统收到经国会通过的议案后,如批准,则签署该法案使之生效;如否决,则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由国会复议。若在国会开会期间不采取任何行动,则此项法案在十天后自行生效”可知总统和国会之间权力的制衡,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原则而非依法治国的理念,故D项错误。13【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1878年到1890年,德意志共有338个工人组织被解散,1800种出版物被禁止,1500多人入狱,900多人被放逐”,体现了德意志德国虽披上了君主立宪制的外衣,但君主专制是实,故A项正确;德国无产阶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队伍壮大是事实,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最高权力属于德意志皇帝,故C项错误;1871年德国实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14【答案】D 【解析】巴黎公社未能建立全国政权是表象,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结果,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法国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强大是外因,不是根源,故C项错误;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不断成熟,故D项正确。15【答案】D 【解析】定都天京是战略失误,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并不是根本原因,故B.C两项错误;此题实际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16【答案】C 【解析】抗日救亡1937年,与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掀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但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可知由没有国家概念,到有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激化中日民族矛盾,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说明国家的组织原则中包含了“责任内阁制”,这是美国政体中没有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的描述,结合所学临时约法颁布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目的是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故B项正确、C项错误;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在临时约法之前,故D项错误。18【答案】D 【解析】1937年,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材料中“1938年3月”不符,且材料没有涉及中共抗战,故A项错误;材料中“依靠自力,艰苦奋斗”表明强调发挥内因,不等于忽视争取外援,故B项错误;速战求胜,与材料中“1938年3月”“艰苦奋斗,以自拔于危亡”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抗战建国纲领,明确提出依靠自力,艰苦奋斗”表明坚持抗战,故D项正确。1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从产业工人的人数来看,外国资本企业中的工人所占比重超过了民族资本企业的工人的比重,洋务企业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故A项错误;洋务派举办的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不属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说了外国资本企业、民族资本企业里工人所占的比重,并没有说明两种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关系,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从产业工人的人数来看,外国资本企业和洋务派举办的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中的工人所占比重超过了民族资本企业的工人的比重,故D项正确。20【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37”、“1942年”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入重庆,是战争使得工业布局发生变化,并非政府的调整,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官僚工业都迁入了重庆,题目中并未出现其中资本成分的变化,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重工业在1937、1942年比例的变化,并未提到其中官僚、民营的成分变化,故D项错误。21【答案】D 【解析】“湖南女子开始冲破了旧礼教的封锁线,纷纷要求入学,要求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因此女学校逐步有所发展,而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所能阻止的了”表明民国成立后人们开始要求妇女解放,国民政府推动习俗西化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国人要求妇女解放,这是受西方的影响,说明国人还没有普遍接受西式生活,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和投资额显著增加,材料的内容是国人要求妇女解放,故C项错误;国人要求妇女解放是受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成立的影响,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故D项正确。2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消失绝对化错误,故A项错误;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夸大其词,同时材料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即近代交通工具从而引起的“人们出行一下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嫌”得出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落后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中近代西方的交通工具是逐渐代替的趋势,不能体现西方文明遭到国人强烈的抵制,故D项错误。23【答案】B 【解析】“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指的是新经济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允许自由贸易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的是罗斯福新政,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的是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24【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不仅体现了苏联军事实力和重工业实力强大,也体现了苏联轻工业薄弱,故A项不是材料的全面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重工业发达,但轻工业落后的工业体系不平衡的现象,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体现,故B项正确;苏联人民生活物资缺乏是忽视轻工业的经济政策导致的,故C项错误;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在1937年,故D项错误。25【答案】B 【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农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具有一定优势,故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并不能说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故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并未冲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2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可知,经济大萧条之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制裁名存实亡,故A项正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前后就被取消,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扩大了对苏联的出口就摆脱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西方国家之所以扩大对苏联的出口,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无奈之举而非对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故D项错误。27【答案】A 【解析】新政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人的权益,损害了资本家的即得经济利益,因此可能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故A项正确;改革银行体系有利于经济恢复,维护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C项有利于农产品价格回升和农业的恢复,维护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兴办公共工程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的恢复,维护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28【答案】C 【解析】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要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他写信给罗斯福“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说明美国正在实施的罗斯福新政与他的经济思想不谋而合,都是要求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取代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采用计划的手段调节经济并不是建立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20世界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29【答案】C 【解析】“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不符,故A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不符,故B项错误;“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是福利国家的内容,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三驾马车”侧重点不同,故D项错误。30【答案】D 【解析】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措施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而苏联军事方面措施是华约,故D项正确。31【答案】A 【解析】由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A项正确;B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大国一致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表决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多极化趋势而非国际关系的缓和,故D项错误。32【答案】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其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具有材料中国际组织的作用,故A项错误;欧洲联盟是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组织,“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还提出通过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故B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的程度没有材料这么高,主要内容涉及关税和贸易等经济领域,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与材料“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不符,故D项错误。33【答案】D 【解析】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但材料反映了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方向存在差异,故A项错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但材料说明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在加大,故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与材料“其中约有66是流到亚洲与中南关洲的新兴经济体,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却极少”不符,故C项错误;不同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存在差异,与材料“其中约有66是流到亚洲与中南关洲的新经济体,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却极少,他们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相符,故D项正确。34【答案】D 【解析】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故A项错误;文革是在1966年开始,故B项错误;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故C项错误;1982年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故D项正确。35【答案】B 【解析】文革时期农业的发展缓慢(19661976)3.9、4.0,故A项错误;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60年代初“左”倾错误并没有结束,文革是左倾错误的继续,故C项错误;80年代初是农村改革推动了农业快速发展,故D项错误。36【答案】B 【解析】三大改造涉及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向公有化的改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故B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发起于1958年,故C项错误;中共八大成就突出体现在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方面,故D项错误。37【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农副产品放宽管理,没有涉及农业发展具体状况,不一定会有保证 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作用,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时间是1984年,故B项错误;材料中准许农民自由交易剩余农副产品,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是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全国个体工商户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541万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1999年1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20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个体经济只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并未占据主体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私营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并不是我国的私营企业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故C项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提出并开始建立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政策,A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也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中国不与苏联、美国结盟,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题目中“全方位”不相符,故D项错误。40【答案】C 【解析】中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与材料“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毛泽东没有希望中国应采取议会合法斗争的主张,故B项错误;从材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C项正确;从材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两步走不是材料中强调的“走相反的道路”,故D项错误。41【答案】(1)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卸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2分) 古希腊:“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2分) 区别:古代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民主政治。(2分) (2)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此实现“双重分权”的“复合民主制”。(4分) (3)说明: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法借鉴美国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该法强调主权在民并借鉴美国1787年宪法,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3分)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建设可以相互借鉴;民主制度建设受国情、历史传统、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分)【解析】(1)第一小问设置情况,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卸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古希腊:“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第二小问区别,古代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古代希腊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此实现“双重分权”的“复合民主制”。 (3)第一小问说明,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法借鉴美国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该法强调主权在民并借鉴美国1787年宪法,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民主政治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建设可以相互借鉴;民主制度建设受国情、历史传统、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2【答案】(1)特点:数量多,规模大,人口多;多为政治中心或手工业中心;南北方城市均有所发展。(4分) (2)变化:在内外力作用下发展;封建城市近代化;新型城市兴起。(4分) (3)原因:圈地运动;工业革命。(2分) (4)认识:城市化进程主要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1)材料一“还有30多个大城市”“周长34里53步9分”“人口约为10万人”,反映出城市数量多、规模大、人口多;“南京、北京是中国南北的两大城市”,体现出城市多为政治中心或手工业中心,南北方城市均有所发展。 (2)材料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在内外力作用下发展;“使中国原来的封建城市无论是规模、类型结构,还是布局以及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封建城市近代化;“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 (3)从农村圈地运动使得农民失去土地、以及城市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两方面分析。 (4)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综上所述,从影响城市化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分析。43【答案】(1)原因:古代农耕经济的繁荣;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外开放的政策。(4分,任答2点即可) (2)不同:古代中国:睦邻友好,平等贸易;近代西方:武力征服,殖民掠夺。(2分) 评价:使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 (3)因素:中国有与古“丝绸之路”沿途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传统;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强;相对稳定的国际形势。(2分,任答2点即可) 意义: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合作提供范例;促进世界贸易;促进全球化深入开展。(2分,任答2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