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5 黄河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22044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5 黄河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5 黄河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 黄河颂光未然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评价反馈。二、深层探究,合作释疑1.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明确: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朗诵词提纲挈领的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内容是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3. 作者从哪些方面去颂黄河的?突出黄河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明确: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历史贡献;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地理优势;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精神价值。三、研读探究,赏析语言1.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2.怎样理解“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句话的含义?明确:黄河的流经长度、流域面积、流经区域博大,而且又与人类的发源、发展息息相关;黄河九曲十八弯,百折不回奔向大海,性格坚强,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明确:把黄河比作“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作“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明确: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品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明确:】用“劈成”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的气势。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明确: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深情的依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7.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吗?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处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四、拓展延伸,开启思维1.请以“啊,黄河”为开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歌颂黄河。明确:啊,黄河,你用有力的大手,推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向前奔腾。啊,黄河, 你用滔滔河水,清洗了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中华魂。啊,黄河,你用浑厚的歌声,唱响着炎黄子孙勇往直前的进行曲。2.你知道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有哪些?请说给大家共赏。明确: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3.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你能举出沿黄河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明确:牧野古战场、巨鹿古战场、官渡古战场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主旨: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语言特点:歌词语言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歌词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韵律自然和谐。 六、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