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710461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密1、 积累运用(22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兵戈既未息,_。杜甫羌村三首(之三)(2)必先苦其心志,_,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4)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5)望月有感中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6)_一鼓作气,_,_。_,故克之。(曹刿论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涟漪(y) 名讳(hu) 戏谑(xu)奄奄一息(n)B掂量(din) 咀嚼(jio) 隐匿(n) 影影绰绰(chu)C荣膺(yng) 绽裂(zhn) 荫庇(b) 吹毛求疵(c)D伫立(zh) 颓唐(tu) 虬须(zh) 蹑手蹑脚(ni)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为了证实他的观点,他不但遍稽群籍,而且不断实践,终于获得成功。B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C收拾杂物,不妨利用收纳盒,让家中杂物安分守己,自己也怡然自得。D因为不堪盛名之累,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暂时避居山林。年轻读者深入了解了汪曾祺。封线内不准作答 _(2)彼竭我盈,故克之。_12 结合全文,分析第段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三)阅读现代文,完成所给题目。(9分)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8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9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3分)_(2) 阅读文言文,完成所给题目。(9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_。本文记述的_(战役名)是古代一个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2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第6页第5页密封线内不准作答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向“高冷化”,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中国青年网2017年2月21日,有改动)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2分)14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_15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2分)_第3页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生活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也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四)阅读现代文,完成所给题目。(13分)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毕淑敏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得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我们却从未听到过树会扒下人的什么零件的传闻。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 密封线内不准作答 A作者在开头叙述了自己去看一棵古树,意在突出这棵古树不但非常受人尊重,也让作者产生了空前的敬意。B“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夸张地写出了这棵古树受到极多的关注和赞誉,声名远播。C作者把人和树进行对比,让人感受到对树的劫掠的过度,造成了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以激发人们重视保护树木的心愿。D“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其中,“安然”一词赞美了小草虽卑微,却并不自惭形秽的品质。E本文借草的生存状态,昭示人类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该坚定执着,坦然面对,自尊自信地生活。21“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的含义是什么?(2分)_三、习作展示(40分)25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作文。题一: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_是人生必修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题二:当爱迪生离开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去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创业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而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告别也并不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再吹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选自毕淑敏精选集,有删改)17文中那棵古树,在作者眼里,它有哪些优于人的特点?(3分)_18本文所写的对象是草,作者用近一半的篇幅写树,是否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_19“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内容的理解。(3分)_20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3分) 附加题(10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下列各小题。行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那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1. 选文中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1)-;(2)-。(2分)2. 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4分)3. 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