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第一章课程概述.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613577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论第一章课程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程论第一章课程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程论第一章课程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意义及历史发展(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三)国外课程论流派述评,(一)课程的意义与历史发展课程的意义英文文献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从希腊文演变而来的,原意是“跑马道”(racecourse),引申为学业进程或教学进程。辞海(1979年缩印本)中对课程解释是:功课的进程;(全部)教学科目;元代若干商税的总称。苏联百科词典中谈到:课程是“科学、技术、艺术、生产活动等领域选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系统”。美国罗伯特、特立弗在课程研究中指出:“广义,课程是成人或儿童接触到的各种经验的总和。狭义仅限于提供的经验”。,西方国家对课程的界定:(主要从学生角度)(1)课程即学习计划(2)课程是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3)课程即学生期望的学习内容(4)课程即教育程序,包括目的、内容及他们的组织(5)课程是学习者在教师组织下所获得的经验,一般认为课程就是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讲,就是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述的那些教学内容。(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页),(1)课程不仅是正规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2)课程不能仅仅着眼于书本知识,而应当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作出明确的统一安排;(3)课程编排的顺序应当在逻辑上和时间上与教学过程具有对应关系,为教学过程提供一个全面的蓝图。(4)课程要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综合和创新,加强各科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所以,课程要提高整体的综合化水平。(5)课程应当提出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的几种表现形式:理想课程,即课程设计者的理想、意图正式课程,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课程,如课程计划、课标、教课书等感知课程,主要指教师理解到的课程操作课程,教学中运行的课程经验课程,学生经历到的课程获得课程,学生真正所得,课程观念的变化:(1)强调课程是学习者实际经验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课程实现由学科中心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学科知识直接经验(2)课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创新的过程。预设生成(3)课程是来源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整合。教材教材、经验、环境(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环境),显性课程: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的,学生通过学习、考核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学校的所有教育经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指导思想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及运行方式等。(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的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课程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教育内容零乱而不成系统,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西周时期: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学制体系。学校课程主要包括宗教、政治、军事、伦理、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饮食、服饰、手工技艺和度量衡方面的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首的诸子百家对教育进行重大改革。首先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一统天下,兴办私学。其次是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同时教育内容也加深、加宽和丰富了。孔子继承了古代的教育内容,“以六艺教人”并加以充实,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课程,向学生传授政治、伦理、礼仪、文学、历史、音乐和军事等各种知识。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丰富了教学内容,儒家课程体系,经过汉唐统治阶级的巩固和加强,变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课程的主体结构,在两千多年里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革。,西方奴隶制社会,在古希腊,学校课程有“七艺”,即辩证法、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古罗马学校的课程也大致相似。中世纪,学校课程变成了神学的附属品,成了阐释和宣扬宗教集信条的工具。文艺复兴,哲学、法律、和文学艺术从神学的羁绊中解放出来,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给学校课程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精神。学科门类不断分化、增多,逐步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学校课程体系。,19世纪,英国的斯宾塞和德国的赫尔巴特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对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后的教育内容作过概括的阐述。赫尔巴特认为课程的基础是人类六类主要的兴趣:经验兴趣,课程包括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思辨兴趣,包括数学、逻辑和语法等学科;审美兴趣,包括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同情兴趣,包括本族语文和外语;社会兴趣,包括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宗教兴趣,包括神学。,纵观课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1课程是从人类认识和实践成就的遗产中为培养新一代而精选出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历史性。首先,课程受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它的内容的深刻性、丰富性和系统性上,都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的认识水平,反映着人类的生产斗争、社会变革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的状况。其次,课程的历史性表现在它的民族性上。各个民族在特定的条件下长期独立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反映到课程上,便使之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三,在阶级社会中,课程具有显著的阶级性,因为它始终处在统治阶级的控制之下,并首先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2、课程处在永无休止的变革和更新之中。首先,课程要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新水平,要及时地把人类不断取得的新认识和实践成就吸收到课程中。其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实践状况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课程内容的变革。其三,社会政治力量的变动,也对课程的变革提出要求。这不仅指阶级力量的变动,也指同一阶级内部不同政治力量的变动。其四,课程论思想的发展,也对新课程变革提出新的要求。,(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课程的主要内容从性质上分,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从阶段上分,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传播渠道上分,有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根据普通中小学教育所要担负的任务,把课程划分为:1、基础文化程2、劳动技术课程3、职业课程,以管理方式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特点: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校本课程:包括本校教师编写、本校与外校教师合编、选用的外校的课程等。校本课程开发操作模式:成立团队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方案拟定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纲要解读55页)也就是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容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和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等。1、学科课程(subjectcurriculum)“课程”词条下称学科课程是“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设计所取代的课程”。,2、关联课程:一组互相密切联系和配合的学科。3、融合课程:把两门相邻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是所谓的“融合课程”。4、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社会研究课。,5、问题课程:亦即“核心课程”,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有时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6、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三)国外课程论流派述评(四大流派)1、知识中心论也称学科中心论、科目中心论或教材中心论,它主张从有关科学领域中选择部分知识作为学科的内容,并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把这些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其中最典型的流派是永恒主义、要素主义和结构主义课程。永恒主义课程也叫古典文科教育、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等,它的现代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和法国教育家马利丹等。主要观点:(1)中小学课程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当是“不变的学问”,教育的内容是“包含有关人类思想的永恒价值的理念和原理”,主张用永恒的科学进行理性训练:,(2)认为过去卓越的东西(历代伟大思想家的古典著作)是不变的、永恒的,要把它作为课程传授给年轻人,让他们继承下来,传播下去;(3)传统学科即永恒的学科可以使人的灵魂、人性达到完善,具有发展学生智力的价值,实现教育目的;(4)学科知识是对生活的最好准备,因为教育就是生活准备,而不是生活本身。,要素主义课程要素主义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巴格莱等,认为学校是保存传统的价值,使之适应于社会的一种机构,主要观点有:(1)知识是社会的宝贵遗产,它包括在自然科学、社会和道德规范之中。这些知识构成人类社会文化的要素,学校课程要以传递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为核心,就要传授具有严谨学术体系的各门学科。,(2)是继承社会遗产所必需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继承性。必须把这些规定在课程里,这样通过学习,就能继承遗产,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普通学校课程要以读、写、算为重点学科、严格要求学生学好规定的教材,强调心智训练;(3)在教学方法上,主张用严格的学校纪律、处罚、表扬、服从等手段,使学生接受知识;(4)知识是科技激烈竞争所必需的,要学好基础知识,成为有学识、有知识的人,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结构主义课程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纳,它是要素主义课程论的新发展。主要观点有:(1)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联系。他还指出,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但包括其“一般原理”,还应包括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即不但要包括知识内容,而且要包括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内容与过程、知识和方法的统一;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要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组织教材。(2)强调在课程设置时要把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与学科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编排教材时既应该考虑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又不能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儿童的发展,而是要通过学科的结构去促进他们的发展。,知识中心论的优点:1、有利于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确定课程内容。按着教育目标的要求来编订课程、选择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最简便易行的方法。2、有利于让学生继承和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学科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反映,通过学校课程来传递知识,易让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推动社会进步。3、有利于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以知识为中心编订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其特点是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理论周密,有利于学生掌握各门科学的原理和规律,而且经济有效,2、儿童中心论(杜威)围绕儿童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组织教学。课程、教材和教学都要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又称“活动课程”,基本观点:课程设置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杜威认为儿童身上有四种本能,并相应地表现为四种活动,即语文和社交的本能和活动;制造的本能和活动;艺术的本能和活动;探究的本能和活动。课程设置就应当尽量满足这些本能;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教材的编制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杜威认为,教材的逻辑分类和排列的抽象原理同儿童富有情感的生活实际相反,教材应当心理化,应当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变为儿童个人的直接体验;强调在课程教材中要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杜威认为,独立的知识领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除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以外,没有什么知识可言。,儿童中心论(活动课程论)的优点:1、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课程设计与安排上满足了儿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精心设计和组织课程,而不是脱了社会实际,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缺陷:活动课理论主张一切以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确定课程的内容,完全以儿童的需要为出发点,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这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它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内在联系与顺序,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零碎片面断的知识,不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让学生靠事事都探索来获取知识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必要的,所以它没有生命力。,3、社会中心论社会中心论课程是为了克服儿童中心课程论的片面性提出来的,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提出要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又称核心课程。社会适应派认为,社会变化是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学校是社会的代理机构”,社会在发展变革,设置课程和选择教学内容应为学生了解不断变化的世界并求得社会生存服务。社会改造派认为,社会在变化,把社会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其宗旨不是为适应社会,而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改造的工具”,帮助他们积极投入社会改革之中,成为改革者。,按这种结构设计的课程有两种形式:1、核心课程。它介于学科中心课程和活动中心课程之间,打破了学科界限,从问题出发,把两三门课学科结合起来。一般由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组成的教学小队,通过一系列活动对一个班进行教学。每次教学活动是在一个连续的单位时间(如二、三节课)内进行的。2、以生活问题为中心课程。这种课程内容侧重于生活问题,每次活动不必安排在一个单元的时间内进行,一个班的指导工作不是由一个教师来担任。这种课程强调直接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强调个人研究,而不重视教师的系统讲授。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两者是有分歧,但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中心课程的真正价值和革新意义,也就在于此。,社会中心课程的主要优点表现在: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设计课程,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理论的不足表现在以下三点:1、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科学本身、学生本身的系统性及需要。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3、夸大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造成的,单靠教育是不可能解决的。,4、折衷主义论反对把课程安排绝对化,主张将三种理论结合使用,它的主要流派有情境中心论和问题中心论。情境中心论情境中心论是以培养儿童适应未来情境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丹尼斯劳顿。他主张教育要发展儿童的自主能力,使他们学会适应在步入社会时所面临的各种情境。因此学校课程要针对学生毕业离校后世界将要发生的情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既要求他们获得各种必要的知识,也重视他们自身获得某种经验的价值,使他们能对环境施加某些影响。,问题中心论。主张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来编制课程。最早是杜威提出来。它在实施时往往采用活动课程的一套方法。需要采取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作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