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时代与诗赏杜甫篇.pptx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3442074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3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平时代与诗赏杜甫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平时代与诗赏杜甫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平时代与诗赏杜甫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与诗歌鉴赏杜甫篇,古代诗歌鉴赏所需的要素:,1作者生平2时代背景3关键语言4艺术技巧5诗歌意象6读者的生命体验.,古代诗歌鉴赏题是一道最需要文化积淀和知识储备才能够答好的试题。,杜甫(712770)家庭:1、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时的名将兼学者,曾为左传作注2、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3、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出身在一个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杜甫常引以自豪。所以杜甫把“奉儒”和写诗当作自己终生孜孜不倦的事业,是有家世渊源的。,时代: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及衰的急剧转变时期,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的一生和他所处的唐王朝由盛及衰、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杜甫的生平分期,随着社会和个人环境的变动,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与漫游期(711-746)(35岁前)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746-755)(35岁-44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5-759)(44岁-48岁)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岁-59岁),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对自己前途和能力的乐观自信,充满了勇于攀登、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1读书与漫游期(711-746)(35岁前)读书: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庭,早期即通览儒家典籍,因为家庭出身和出生地均受儒家文化浸染较深,这与李白是不同的。漫游:这一时期,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这与李白颇为相似。杜甫年轻时,其父杜闲为奉先县令,可能经济方面较为宽裕,因此,杜甫青少年时代还是有过一段“恣情快意”“势马轻狂”的生活的。求官:735年杜甫曾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中。但并未给年少轻狂杜甫以打击。交友: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杜甫有幸在洛阳一睹诗仙风采并与之结下深厚友谊。这一时期,杜甫还交了一个与他一生厮守,相濡以沫的知音,那就是他的妻子杨氏夫人。此后杜甫的荣通困顿,杨氏夫人始终守候在其身边,任劳任怨,是杜甫困顿蹇滞的人生路途的一大幸事。此期代表作望岳。,不读书,走万里路也只是个差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和读书有很多共鸣,踏上不同的地方阅读不同的书籍,都会改变你的惯性、颠覆你的成见、抹去你的刻板印象让你一直处于“超乎想象之外”的状态。,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746-755)(35岁-44岁)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寻找施展抱负的机会。747年他在长安再次应科举考试,因李林甫玩弄权术而落选。这期间,诗人的理想一再碰壁,生活也越来越拮据。贫困的生活体验,使他与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逐渐贴近;当权者的排斥,使他对政治的黑暗有了切身感受。诗人的性格也逐渐由清狂转为深沉。他处在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耳闻目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对潜藏的社会危机也有所预感。这段时间,杜甫写下一百多首诗,从多方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此期代表作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等。,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3、为官及流亡时期(从45岁到48岁),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也携带一家老小加入了流亡的难民队伍。途中被叛军俘虏,押到长安。诗人得以目睹叛军烧杀掳抢的惨景,他历尽艰险困苦来到朝廷。肃宗褒奖他的忠心,授予他左拾遗这一品位虽低但责任重大的谏官职务。代表作品: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生活体验异常丰富,创作也较多。由于他和人民一起感受到战争的痛苦,因而在作品中能更客观地记述时代的真实,许多诗篇对战火和灾荒中人民的苦难有深刻的反映,有着“诗史”的伟大意义。强烈的政治性和炽热的忧国忧民感情,是这个时期作品的突出特色,它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卡萨布兰卡,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杨树顾城,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在对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它通俗易懂,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理想。,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岁-59岁)漂泊西南,曾在杜甫草堂过过一致闲适雅致的宁静生活,他与妻子孩子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朋友严武对其资助颇大。杜甫在成都的这段时间,生活虽较前安定,但仍未忘记穷苦人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严武去世后,携家由三峡出蜀。曾在奉节小住,旋漂泊于今湖北湖南一带,以船为家,备受流离困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苦。于770年困死于一条破船上。创作的丰收期,代表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等。,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可以想见诗人愉悦之情。但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杜诗“沉郁”,恐怕就在此处。,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60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以抒述惋惜之情。,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离开成都,携家乘舟东下,到头来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只落得年老多病,亲朋零落,只身飘泊,置身于这样浩渺的江上,自己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只沙鸥,飞往哪里去呢?,思考:成就杜甫成为“诗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生活的道路2、所处的时代,“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迪伦的封圣,与其说他甩出汪峰N个宋冬野,不如说他生在了最好的时代。那是个反建制、反越战、嬉皮士、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女性主义等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潮兴起的大变革年代。,鲍勃迪伦的在风中飘散像一块滚石,比“格局不大、格调不高”的董小姐安和桥更反映作者的才华与格局。,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以登高为例鉴赏体会沉郁顿挫,登高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不独是词,诗亦如此。登高语言形式的“顿挫”表现于下列四方面:,章法上开合变化。东方树昭味詹言论登高章法:“前四句景,后四句情。一、二碎,三、四整,变化笔法。五、六接递开合,兼叙点,一气喷薄而出收不觉为对句,换笔换意,一定章法也。”“悲秋”是登高主旨所在。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正这是这种曲折有致的章法,既令文势波澜横生,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结构上的回环照应。登高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写景,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音节上的铿锵洪亮。前人评登高对仗艺术:“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以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许印芳律髓辑要)。前三联对仗工稳,无须多说。尾联亦用对仗,可谓难哉!尾联“不觉为对句”细味之,声律上的精细微妙,自出机杼独具一格。“繁霜鬓”“浊酒杯”对之甚工;“艰难苦恨”四字,恰为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潦倒”“新停”四字,仄平交错,有为叠韵,声调悠扬意蕴绵长。登高一诗,无论是节奏、声韵,还是对仗,产生的音乐美臻于化境令人叹为观止。七律本有音律协和的特点,登高的音律调配,可令人体味诗人困苦惆怅的心境,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如诗中的“萧萧”“滚滚”前人评点曰:“萧萧滚滚唤起精神”(杨万里诚斋诗话)诗中也有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再如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曾引起多少悲剧英雄的共鸣!据旧唐书王叔文传,唐代推行永贞革新的王叔文,预知政局将变大势已去,泪湿衣襟,但吟此句不已。此句众口相传,其魅力即在写出了无数悲剧英雄的心境。,风格小结:,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登高这首七律,将深厚浓郁的“沉郁”之情寓于跌宕有致的“顿挫”之中,无疑是窥测杜诗风格的一个重要窗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