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7057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鲁教版 内容标准三3、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意识 ,增强宪法观念 ,积极宣传宪法 ,自觉维护宪法权威。能力目标: 维护宪法尊严 ,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知识目标: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重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本节重点,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主动了解和学习宪法,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本节难点,它是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基础。但宪法规定的内容对学生较为抽象,理论性强,理解上有难度。教学思想:思维起于疑难。有疑难才有问题,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以问题为载体来指导教学,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由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来实现教学的目标。如何把探究活动与问题情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以探究活动为火车头,以问题为平台,来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模式:根据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理论和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在这节课采用以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为载体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教学手段:1、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分小组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利用课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采用以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为载体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师生在互动的探究活动中,自设问题、自创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宪法知识,共同感悟宪法精神。 教材分析: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只有准确认识与充分理解这一问题,才能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才能真正理解后面的问题。同时,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困难。教师在教法上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也是一个难点。2、第一个层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这是本单元的起点和基础。因为只有充分理解了关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领会了宪法内容的特殊性,知道了宪法在内容规定方面与其他法律不同时,才能进一步正确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等问题。同时这一层次又是难点,因为与宪法有关的内容,学生了解的较少,内容抽象。3、第二个层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是本节的重点,正是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全局性的、宏观性的问题,所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通过“相关链接”把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母子关系形象的比作统帅和士兵、指挥和乐队的关系。来强化对重点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第三个层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这一层次和前二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前两个层次决定着第三个层次,具体的说是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决定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教材通过“相关链接”介绍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特定程序,只要使学生认识到程序更为严格即可。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实践经验较少,运用能力较差,因此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能运用教材基本观点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 目的是小组各成员交换不同思想,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把每个人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先让学生个体独立学习,讨论时做到人人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有效地避免以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其他学生的思维,从真正实现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了解宪法内容,查阅有关其他法律的内容。教师准备:查找四次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查找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相关资料,充实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做好辅助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出示课件(3):请同学们速读法律名称谈感受,引出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为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国家规定每年的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出示课件(4):有关“四次法制宣传日主题”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发现都与宪法有关。意图是使学生在思想上初步意识到宪法的重要地位。出示课件(5):播放有关宪法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明确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此导入新课。走进宪法,了解宪法。出示课件(6):本节的课题。出示课件(7):本节的学习目标。【设计说明】:由教师巧设问题,进行引领,同学们感悟,自主发现。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和其他法律加以比较得出来的结论,那么他们之间有哪些明显的区别?首先从规定的内容上进行比较。出示课件(8):列举学生熟知的几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发现得出“其他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的结论。那么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又规定什么样的内容?出示课件(9):有关宪法所规定主要内容。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得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其次让同学们对宪法规定的这些根本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既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还体会到宪法规定的内容与其他法律有明显的不同。出示课件(10):结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正是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所以这就决定了宪法与其他法律在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也有所不同。出示课件(13)。第一组第二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依据宪法第四十二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依据宪法第十九条关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规定。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同学们边听边看,共同体会两组材料说明了什么?然后分组讨论,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得出结论。(学生回答问题时进行必要的评析和引导)出示课件(15):结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再次引领同学们思考,把我国的法律体系比作大树出示课件(16),使二者关系形象化。进而运用课件(17)进一步印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这一结论。通过对课件(17)的分析,引出下面的问题:如果其他法律和宪法相违背会怎样?出示课件(18):关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 通过学生思考自主得出结论:出示课件(19):结论“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探究进行归纳,得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结论。出示课件(20):结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为巩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通过两种观点的讨论,从另一角度来对课本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出示课件(21)l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l “宪法是一切法律之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同时再次就“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一重点问题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分析。出示课件(22)、(23):金字塔、太阳系给同学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对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想象的比喻,然后依据学生回答的思路和观点加以点评。(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回顾以上探究的两个问题,正是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又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就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有明显的区别,引出第三部分内容。出示课件(24):宪法和其他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比较表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对以上三主面的内容进行归纳,从而把松散的、孤立的知识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出示课件(26):大树、山峰、网三、收获平台(课件27)通过对宪法的探究学习,有哪些收获。四、课堂归纳小结:出示课件(28)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内容方面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方面法律效力方面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大法【设计说明】:运用这样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使同学们从视觉上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五、拓展训练出示课件(29):拆迁纠纷 由同学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第二个问题进行总结时,提示同学们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维护宪法的尊严、权威,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以冰心老人赠送女儿礼物为例(出示课件30),使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从情感上加深对宪法的认可。 六、“课外实践活动”:出示课件(31):开展“我是法律宣传员”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宪法。最后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树有根,根乃树之基础。法亦有根,宪法乃根本大法”来结束本节的探究,两幅画面既有视觉上的感受,又有听觉上的震憾,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七、教学探讨与反思“理论联系实际”始终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本课的材料选取及问题设计既结合社会热点,又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强调“在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为:创设情境巧设问题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升华导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