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9课 长亭送别讲义 苏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40502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9课 长亭送别讲义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9课 长亭送别讲义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第9课 长亭送别讲义 苏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王实甫,名德信,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他大约和关汉卿同时代,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主要创作活动可能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据贾仲明在追悼他的凌波仙词中介绍,王实甫在当时即享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作品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评价王实甫是我国元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汇百家,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二)人物轶事王实甫:勾栏瓦舍是最爱王实甫的祖籍是今河北保定的定兴县。他的父亲王逖勋从质子军,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至西域,娶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噜浑氏为妻。王实甫的父亲,曾“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太原郡侯”。母亲阿噜浑氏,“赠太原郡夫人”。 王实甫的儿子王结,元史中有传,“以宿卫入仕,官至中书左丞、中书参知政事,地位显赫”。王结对自己有这样一位不务正业的父亲,大概觉得脸上无光,曾劝解父亲不要涉足“歌吹之地”,在家安心养老,有“微资堪赡赒,有园林堪纵游”。 但王实甫痴迷于勾栏瓦舍,乐此不疲,已不可能放弃他的创作了。王结也无可奈何。(一)背景链接王实甫生活的时代,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元代,当时,统治者将人分为十阶,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处于仅优于乞丐的卑贱地位。西厢记就是产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时代的伟大作品。它通过莺莺与张生这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形象地表现了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元杂剧概念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一般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元杂剧里的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剧本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独白、旁白、带白(唱词中的插话)。.文化常识长亭: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如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 为泗水亭长。秦制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古人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1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2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3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一、研读课文开头至“凄凄惶惶的寄”,回答下面的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北雁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2)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倩:请,央求疏:稀疏(3)马儿迍迍的行迍迍:行动迟缓的样子(4)却告了相思回避却:同“恰”,译为“才,刚刚”回避:古今异义词,古义,停止,结束;今义,让开,躲开。(5)松了金钏松: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松动(6)减了玉肌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消瘦(7)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只索:只能,只得(8)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揾:揩拭环节二:分析文理2端正好一段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艺术效果如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明确:意象效果感情碧云天烘托气氛愁苦之情黄花地诗情画意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诗词,加深意境霜林染醉促人想象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说说“染”和“醉”的妙处。答: 明确:“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动的悲凉意境。“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4滚绣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答: 明确:意象手法感情柳丝、玉骢、疏林、斜晖、马儿、车儿借景抒情离情难舍松了金钏、减了玉肌夸张身心憔悴、怨恨5.滚绣球这支曲子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答: 明确:(1)“迟”、“疾”、“系”、“挂”、“迍迍”、“快快”、“却告了又早”、“松了”、“减了”,每一句都在咏叹不忍分离的苦楚。(2)三个“恨”字:一恨刚摆脱相思苦,又要被迫分离;二恨柳丝难系,斜晖无情,只希望马儿慢走,车儿紧随,两人多呆一会儿;三恨长亭已近,分别在即,痛苦的心情有谁能知?越“恨”越深广,表现了离别时复杂的感情。二、研读课文“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至“专听春雷第一声”,回答下面的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将:动词,拿(2)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将:介词,把(3)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挣揣:古今异义词,古义,争取,博得;今义,挣扎。(4)奈时间怎不悲啼时间:古今异义词,古义,眼前,眼下;今义,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环节二:分析文理7脱布衫中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有何作用?答: 明确:这两句写莺莺眼中的秋景,把整个离筵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景和离情融为一体,增添了无限的伤感。8上小楼一曲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答: 明确:运用对比的手法,“合欢”对“离愁”,“成亲”对“别离”,提出相思苦比别离情更增十倍。9朝天子 这段曲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答: 明确:(1)“暖溶溶的玉醅是相思泪”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运用夸张、比喻、对比三种修辞,表现了莺莺内心的愁苦之情。(2)“眼面前”这一口语的使用,更增添了生动形象性。(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表现了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爱情的重视。三、研读课文“霎时间杯盘狼藉”至结束,完成以下问题。环节一:突破词句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孰与:与谁,宾语前置(2)伯劳东去燕西飞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3)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底:古今异义词,古义,眼中,眼前;今义,医学用语,指眼睛内部的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4)且尽生前酒一杯生前:古今异义词,古义,眼前;今义,活着的时候。(5)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扶持:古今异义词,古义,留意;今义,搀扶,扶助,护持。环节二:分析文理11一煞这支曲子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是用哪些手法来创造这一艺术境界的?答: 明确:(1)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2)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心境。四、统观全文,完成以下问题。12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答: 明确:(1)莺莺是一个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痴情的女子。(2)莺莺是一个重情轻利的女子。(3)莺莺是一个对自己的爱情前景有着深深忧虑的女子。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博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一方面王实甫在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情节基础上把崔张的爱情故事改为杂剧,使其矛盾冲突更加尖锐,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他大胆选择,化用古代诗词里优美的词句和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从而使西厢记表现出“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被后人称为“天下夺魁”。博采众长,大胆提炼,成就了王实甫,成就了西厢记,成就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2从历史中积累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理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小时候就跟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又渡江北上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楷书得力于钟繇,经过观摩学习,“博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3从名言中积累(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2)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朱熹(3)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刘向(4)不能用别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陶行知(5)如果你抄袭一个作家,这是剽窃;如果你能博采众家,这是研究。威尔逊米兹纳4从佳作中积累正因为大海不拒绝小溪,才会有它波澜壮阔的景象。正因为明月不拒绝群星,才会有众星捧月的美景。正因为大海和明月懂得兼容,所以才创造出了自己的价值,突显出自己的特点。古人云:“泰山不择土壤,方能成其大;江海不拒细流,方能就其深。”学习时只有博采众长,困难才会迎刃而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博学多才,才能在这个新社会上立足,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二)这样运用素材博采众长才能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成果。元代戏剧家王实甫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宋诗词的精美的语言艺术,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剧史上杰出的代表,形成了自己“花间美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学习草书,又学习楷书,最后他融会两者之长,创造了矫若惊龙的行书,写下了一字千金的兰亭集序。太史公司马迁更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此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由此可见,只有博采众长,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领悟文段围绕着“博采众长才能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成果”这一中心论点,选取了王实甫博采众长形成自己“花间美人”的风格,王羲之吸取各家之长自成一派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绝色女子是上苍鬼斧神工的大艺术。这大艺术喷射出的大美,曾倾倒过几多王朝,也曾风靡过朱门绣户,蓬庐茅舍;这大美,曾使盖世英雄五尺刚化为绕指柔,也曾使布衣韦带神魂颠倒情难自持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曾有多少人乘着生命的一叶扁舟,驶向鼓荡着大雷雨的爱河情海,不畏舟摧楫折的死亡,遥望美丽如海市蜃楼般的彼岸,去进行灵魂的探险?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张生就是这样的探险者。寺中九曲回廊旁近月亮门的一侧,曾是张生的“惊艳”处。当张生忘情地欣赏莺莺的绰约风姿时,她仍不嗔不喜,莲步轻移芳径,临去时蓦然回首,向张生投以“秋波一转”至美者的“秋波一转”,是天国瑶池里的圣波在人世间的俄而一闪,它仿佛能把世界上的一切曼妙与绚丽都集中于那芳菲一瞬。至美者秋波一转里流泻出的美,与轻佻女郎吊眉眼时所传递出的光,有着云泥之别。至美者秋波一转里所生发的美感,与美学家理论上的美感最为接近,它是一种人们像崇拜圣母时一样的圣洁的美感。随着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沉浸于“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的氛围里的张生,心中产生了一种如沐圣雨、如饮琼浆的不可言喻的愉悦。美早已从深宅大院的秋海棠的花影里走了出来,美早已揭开了那被金幔玉帐笼罩的神秘的面纱,以千种风情,万种妩媚,呈现于世。人性解放是惠风,佳丽是杨柳,没有惠风吹拂的杨柳,我们这个世界将多了多少寂寞,少了多少欢欣!这无疑是人类社会文明一次质的飞跃。唾手可得的东西往往不被珍视。爱的尊严一旦被轻视,便经不起咀嚼,很快变得乏味。爱情一旦省略必要的发酵,酒就酿成了醋,也就缺少了经典爱情中的那三分幻想,三分诗意,三分激情,剩下的仅是欲望的疯狂。普救寺的山门前,有刚刚矗起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白色大理石雕塑。这对恋人,是躲过孙飞虎以暴力对美的掳掠,是战胜以郑恒为代表的封建权势对美的占有,最后以张生赶考得中,回归到权贵中,才得以完成金玉良缘的。我站在这洁白的仍散发着岁月清香的雕塑前,面对眼下这个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仿佛觉得,千年崔、张仍和历史一起呼吸,一起交流,一起思索(有删改),佳作赏析西厢记中,王实甫吸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通过莺莺与张生的恋情,歌颂了男女婚姻自主、美好生活这一主题。曲中,莺莺和张生的艺术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也是对神秘而崇高的至真至美的经典爱情的热烈颂扬。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文笔,刻画了至美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给我们思想启迪的同时,又给我们美的联想、美的享受。写作借鉴1学开头第段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绝色女子的美简直就是艺术。犹如天外飞石横空降世,厚重大气的开头,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2学佳句深厚的文学功底让此文显得韵味十足。全文犹如一首散文诗,散发着文学的馨香,让人畅游其中而流连忘返。第段“曾倾倒过也曾风靡过”“曾使也曾使”等句式的使用,使文章气势磅礴。3学用词第段“朱门绣户”对“蓬庐茅舍”,“盖世英雄”对“布衣韦带”,对仗工整,用词准确,生动形象。4学引用第段引用西厢记里的名句,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把张生的心理描绘得更好揣摩。5学结尾以崔、张的白色雕塑结尾,有象征意味。人间至圣至美的爱情又岂容人亵渎。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第二章)注释:齐,管理。修,修养。正,端正。致,获取。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翻译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要先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明理知义要平治天下,开创一个道德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道德的国家,国由家组成,家由个体的人组成,因此每个人都应修养自己的德行和道德人格。举案齐眉成语释义:(梁鸿妻子)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成语原文:(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孟光)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注赁舂:受雇为人舂米。案:有脚的托盘。请将成语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梁鸿受雇为人舂米,每天回到家里,妻子孟光总是把饭和菜都准备好(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而低头不敢仰视,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朴树,本名濮树,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男歌手。1994年开始音乐创作。出道20多年,仅出了两张专辑,却有白桦林那些花儿生如夏花等经典之作。蛰伏10年后,一曲平凡之路让他再次热度回归。音乐之路让高晓松发掘朴树的正是那首白桦林,那是朴树根据母亲哼的俄罗斯歌曲琢磨出的一个旋律。后来白桦林红到他自己想不到的程度,也让他烦恼到忍无可忍。几乎每家媒体都要问:白桦林的故事,你怎么想出来的?朴树不肯说重复的话,觉得自己的智力透支了。春晚之后,采访更多了,演出更多了。成名使他的抑郁症迅速加重,忽然觉得世界充满黑暗。他开始拖延写歌,拒绝演出,四处游荡。2003年,朴树的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上市,他的演出身价,已经是国内前三名。公司给朴树组织的52个城市的巡回演出几乎彻底摧毁了他。他又把自己关起来了,也不再创作。他大大缩减了演出数目,有一年甚至是零演出。2009年,他的抑郁症减轻了。有一天,朴树坐在家里,重新拿起吉他,旋律声一起,他突然觉得很开心,知道自己快痊愈了。他说:“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心宽的人,但是要熬过去全靠心宽和时间,时间能融解一切。”十年的回归随着韩寒的处女作电影后会无期的上映,主题曲平凡之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平凡之路无论是旋律还是所传达的韵味都延续了朴树一贯的“新民谣”式风格,没有华丽的高音,没有曲折的转音,也没有故作深沉的喉音,缓慢抒情的节奏融入其清澈的嗓音及低声的吟唱。整首歌就是那么简单地流泻出来,挥洒出一种最单纯的情绪,令歌曲充满淡淡的温暖及忧伤。这都是朴树特有的那种朴素。时隔十年,朴树带着全新作品平凡之路回归,情怀依旧。十年前他唱“生如夏花之绚烂”,十年后他唱“我曾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也许这些东西说出来会显得生硬、清高、做作,可经朴树用心吟唱出来后,就变成了人们期待很久却一直没有得到的灵魂上的依靠。, 人生教益对于潜心于创作、不图虚名的歌者朴树而言,成名后的各种繁杂的应酬使他变得困苦不堪,成名于他不是一种幸福,反而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只有抛却这一切浮华,静下心来,他才能回归平凡的自我,回归歌唱的快乐。周国平说:“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朴树的平凡人生便是一种返璞归真后的平凡,充满了坚定的力量,正如他的平凡之路中所唱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一、文言基础专练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合着,该教。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B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C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D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解析:选B虽然,表转折,与现代汉语用法一样。A项,时间,此时,眼前。C项,将来,拿过来。D项,扶持,当心,留意。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3)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4)伯劳东去燕西飞A夸张用典互文比喻B比喻拟人比喻互文C夸张拟人比喻互文D比喻用典互文比喻答案:A4下列各句使用的抒情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C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D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解析:选CA、B、D三项,属间接抒情,将抽象的“情”形象化。C项,属直接抒情。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人,本不用天天围着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斤斤计较,活出本真自我,率性而为,随性而行,才是快意人生。B池莉曾与一些作家吃自助餐,看到有人拿得多,吃得多,丢得多,弄得杯盘狼藉,她很有感慨地说:“我见不得人糟蹋粮食。”C陈建斌和蒋勤勤两人结婚后夫妻恩爱、举案齐眉,早已成了娱乐圈中“模范夫妻”的代表人物。D去年6月份,沙特、巴林、埃及、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先后发表声明与卡塔尔断交,这些国家从此与卡塔尔劳燕分飞。解析:选D“劳燕分飞”用于夫妻、情侣分手离散。此处不合语境。6名句默写。(1)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3)恨相见得迟,。,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参考答案:(1)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2)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3)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游园(节选),完成79题。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摧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熬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处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说明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描写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游园是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写杜丽娘受到诗经关雎的启发,在春香的鼓动下,违背父命,私自到后花园赏春。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她的青春觉醒了。注乱煞:缭乱之意。炷:燃烧。沉烟:指沉香,一种香料。晴丝:在春天晴日常易看见的虫类吐的游丝。没揣:不料。菱花:指镜子。迤逗:挑逗,引惹。揣、迤,都是当时的口语。彩云:指式样美好的发髻。7下列有关文章节选部分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园”写杜丽娘来到姹紫嫣红的园子里,触景生情,感伤不已。B“三春好处无人见”中“三春”明指美好的春光,暗指美好的青春,“无人见”意思是无人赏识,被白白地辜负了。C“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看似实写春日景象,实际也是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暗写杜丽娘青春的觉醒。D“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表现了杜丽娘对自己的打扮和容貌没有足够的信心。解析:选DD 项,“对自己的打扮和容貌没有足够的信心”错,这里是对杜丽娘渴望出外游赏春天的美景,又怕封建礼教伤人的心理的细腻刻画。8杜丽娘和春香游园即将回去时,春香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而杜丽娘却是一句“提他怎的”,并唱“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这表现出了杜丽娘此时怎样的情绪?造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孤独、怅惘的情绪。原因是封建礼教的束缚。9步步娇皂罗袍这两支曲子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有哪些?试从艺术手法及语言特点两方面举例说明。答: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妙合无间。如“袅晴丝”二句。语言典雅华丽,含蓄委婉。如“良辰美景”二句。三、语言表达专练10明末清初著名书评家金圣叹曾把西厢记列为天下才子必读书之一,并且不厌其烦地为世上之人指点若干读书要津: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也。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与美人并坐读之者,验其缠绵多情也。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与道人对坐读之者,叹其解脱无方也请概括出金圣叹告诫的读西厢记的要旨。答: 参考答案:读西厢记,必须心怀神圣,心存敬畏,心思洁清,心领神会,情系之,心往之,神注之。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对王宝钢是寄予无限的同情和赞美的。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参考答案:就要形成对他扮演角色的态度再用外形动作生动表现出来演员的准确把握和精湛表演12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便引起社会的轰动,特别是明清之际,注家蜂起,译本迭出,出现了一股“西厢热”,西厢记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连当时的手工艺人也深受影响,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令人追忆凭吊的艺术品。下图是清朝嘉庆时期描绘西厢记中场景的青花瓷大缸。请发挥你的想象,描摹画面的故事内容。答: 解析:仔细观察瓷缸上的画面,并结合王实甫的西厢记剧情,组织答案,如实反映画面内容。参考答案:画面表现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的场景:杨柳旁、古槐下,莺莺在丫环的陪伴下持酒送别,与张生依依不舍。丫环执壶,张生与莺莺含情脉脉地对视着,难以举杯。旁有一书童持琴,一书童牵马,他们急切地盼望主人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