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知能演练活用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403401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知能演练活用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知能演练活用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知能演练活用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小石潭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佁然(y)隶而从者(l)B.珮环(pi)寂寥无人(lio)C.清冽(li)往来翕忽(x)D.日光下澈(ch)参差披拂(ch)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是。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文: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潭西南望过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者高兴愉悦的心情。5.仿照示例,赏析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本文的作者是(人名),(朝代)文学家。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水尤清冽()(2)佁然不动()(3)悄怆幽邃()(4)隶而从者()8.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9.“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映在石上。请结合第二段的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10.统观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注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佛迹院:寺庙名。汤池:温泉。悬水:瀑布。折:弯转。磓(du)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倒行:顺来路回去。山烧火:一说夕照景象。度:越过。击汰:击水。汰,水波。掬:用双手捧取。珠璧:比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二鼓:二更。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食余甘煮菜()(2)顾影颓然()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13.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交流14.面对小石潭如此幽美的景色,柳宗元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结合他的处境,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体验中考15.(xx广西贵港中考)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天空,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山峰,因为它使我的心谦虚;,。参考答案夯基达标1.D解析“差”应读“c”。2.A解析若:好像。3.C解析C项对“明灭可见”的理解错误。根据小溪曲折的特点,想象其情景,最后一句应译为“时隐时现”。4.D解析本文着意渲染小石潭寂寞、凄凉、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哀、凄怆的感情。5.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读者面前了。课内品读6.柳宗元唐代7.(1)清凉(2)静止不动的样子(3)凄凉(4)跟随8.解析“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表明小石潭的水特别清澈。“全石以为底”写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潭岸岩石形状各异。由“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可知岸边树木茂盛秀丽。参考答案水特别清澈,以整块石头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岸边树木茂盛秀丽。9.解析锁定第二段,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与“影布石上”原因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明小石潭的水特别清澈。另外要抓住其根本因素是石潭面积小。参考答案日光折射入潭中,将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原因是潭水清澈。能够看清鱼影投在石上,原因是石潭面积小。10.解析第一问,抓住描写小石潭的境遇的相关语句,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如“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与作者被贬后遭遇坎坷、前途迷惘对比。“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与作者被贬后孤凄悲凉的心境对比。第二问,抓住“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参考答案小石潭岸势曲折、不知其源和作者被贬谪后遭遇坎坷、前途迷惘相似;小石潭周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和作者被贬谪后的孤凄悲凉、悲哀深沉的心境相似。给作者带来了幽深冷寂、孤苦悲凉、悲哀深沉的感受。课外拓展11.(1)吃(2)看12.(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13.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主旨的能力。在梳理文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如作者对山水的描写蕴含着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而“顾影颓然,不复甚寐”又表达了其身世之悲。参考答案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意思相近即可)14.示例你真幸运,能够看见人间仙境般的小潭。但是这幽美的山林水潭在你眼中仿佛成了凄神寒骨之地。其实,人生在世,都会有不称意的事,何不以一颗平常的心去坦然面对生命中的波折和坎坷呢?虽然贬官让你受了不少委屈,但人生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开一扇窗,而这扇窗你发现了,虽然这无法抚平贬官的伤,但凡事看开一点儿,一切都会过去的。盼望你早日驱散心中的阴霾,把酒临风,宠辱偕忘,乘风破浪,直济沧海!15.解析注意仿写的句式为“我喜欢(动词)(形容词)的,因为它使我的心”,另外,要构成排比。可以选取大海、沙漠、星辰等。示例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