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第28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9875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第28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第28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第28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第28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积累。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诵读法、竞赛法,合作探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略)二、研读课文(一)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学生听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二)、再读课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2)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3) 怀民亦未寝:(睡)(4)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5)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抢答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个别朗读开始。(三)、三读课文,与文本对话。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抢答题(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四读课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三、课堂小结(略)四、拓展、积累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教师预设答案: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3、举杯望明月,对成三人。 李白4、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五、作业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