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94603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有关成分实验操作的探究,初步养成观察实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并通过学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学会全面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准确客观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能识别常用化学仪器,了解其主要用途。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最重要的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2)通过提出课题,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3)通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3)在进行分组实验时,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4)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如实事求是)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的教育。教材分析本单元由“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三个课题组成。其中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结合具体实验,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科学探究的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都是历年各省市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题型主要以选择题、探究实验题为主,题目难度一般较小,属于保分题。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一些基本概念,知道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难点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等。学情分析对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有意识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尽管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技巧的能力等还有待培养,但他们对化学实验操作天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开始时不宜对他们要求过高,以激发兴趣为主,随着知识的积累其理解记忆能力与化学实验操作水平都会提高。教学建议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对概念的理解,重视仪器的使用常识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和实验操作练习,并通过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初步认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德。另外,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抓住重点,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对非重点内容应弱化。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及区分;变化与性质的区分。教学准备1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烧杯、酒精灯、药匙、火柴、研钵、滤纸、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胆矾、大理石(或石灰石)、投影仪、投影片、氧气与二氧化碳若干瓶。2投影片化学实验(投影)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实验结论1(1)液态的水 沸腾时,试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集成液体液态的水 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1(2)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的胆矾只是形状大小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续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实验结论1(3)蓝色的胆矾溶液固体溶解,变成蓝色澄清的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在变化中有其他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1(4)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试管里大理石表面产生气泡,块状固体逐渐消失,烧杯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投影)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特征如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所谓其他物质指的是与原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同的物质)实例水的三态变化、胆矾研碎后形状的改变、醋精挥发、木材制成桌椅等铁生锈,煤、木柴的燃烧,火药爆炸,米饭烧焦等区别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伴随现象破碎、熔化、汽化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关系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变化”四个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央。将氢氧化钠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变化”四个字,然后再将盐酸喷洒在滤纸上,字迹消失。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导入新课【讲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人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盖房的木料、织布的棉花、制造汽车的钢铁、农田施用的化肥等都是物质。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颜色、状态、气味都一样吗?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有关物质的这些问题正是这节化学课要研究的。【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播放录像(或幻灯片)】水的三态变化,煤、木材的燃烧,铁的生锈。【板书】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过渡】物质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几种形式?做实验,要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怎样观察?思考、回答问题,酝酿化学思维,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看图片,思考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形式。学生在渴望得到解答时,教师可引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利用录像(或幻灯片)中丰富多彩、接近生活的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实验导学【讲述】可从三方面观察。变化前观察: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物质的色、态、味等。变化时观察: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现象(发光、发热、生成沉淀或气体等)。变化后观察:有几种物质生成;生成物的色、态、味等。 思考并记录:变化前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让学生认识观察时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详细、准确而又真实地记录是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前提。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四、合作探究 1.建立概念【演示实验1(1)】水的沸腾。加热盛有少量水的试管至沸腾,将洁净玻璃片移近试管口。【投影】给出观察记录的结果及规范要求。【演示实验1(2)】胆矾研碎。 将块状胆矾研碎【演示实验1(3)】胆矾溶于水,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放入两支试管,在试管中加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演示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投影】给出结果及规范要求。【问题讨论】(1)在实验1(1)和实验1(2)中,物质变化有什么特征?(2)在实验1(3)和实验1(4)中,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征?(3)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投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练习】各举几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2.阅读讨论建立概念【过渡】我们研究物质,常常根据物质的特征来判断各种物质,而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叫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分为两类。【板书】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讲解】在上面做过的实验中,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观察记录: 稍加热,试管内有气泡,沸腾后出现大量气泡,冷凝后玻璃片上有水珠。 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加水溶解后溶液呈蓝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思考并回答:实验1(1)和实验1(2)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实验1(3)和实验1(4)中发生的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带问题看书思考,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1) 物理性质包括的内容。(2)熔点、沸点、压强、标准大气压、密度的概念、单位和符号。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及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记录的能力。建立新概念,引导认识新概念。概念运用。指导学生看书,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氧化碳生成。这种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而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投影】物理性质的内容。【练习】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关的例子。3.深入探究【问题讨论】(1)在叙述液体的沸点时,为什么要强调大气压强?(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实验探究】同学们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已有所了解,并从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结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组做实验12。【讨论】教材P9讨论题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1) 液体的沸点是随大气压强变化而变化的。(2)化学变化是指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概念运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识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实验、解疑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空间。五、本节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物质的两种变化及化学变化的特征。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化学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学生总结归纳,老师补充完整。 明确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六、作业对部分习题作出必要的提示。 做课后习题。 及时巩固。板书设计教师随笔备课资料1概念辨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变化”、“性质”易发生混淆,原因是变化与性质在表述时很相像,一般“变化”与“性质”的区别是:性质往往多一些关键的字词,如:“能”、“易”、“可以”、“会”等等。在解题时可以利用这些关键词来帮助判断。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变化中体现其性质。2趣味化学资料诗词成语中的化学变化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国的很多文学诗文中也包含着、渗透着化学知识,其中有不少古诗词成语蕴涵有极为丰富的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妙语佳句。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约定俗成的,有着特定含义、结构、形式固定的词组和短语。成语包含了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寓意深刻,生动形象,简练明了,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宝贵遗产。“百炼成钢”,“刀耕火种”,“点石成金”、“信口雌黄”、“饮鸩止渴”、“争风吃醋”、“沙里淘金”、“石破天惊”、“水乳交融”、“涂脂抹粉”、“水滴石穿”、“甘之如饴”、“火树银花”等等都跟化学变化有关。下列几首小诗,融知识性与文艺性于一体,妙趣横生,相信你仔细体味后会有顿悟之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