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备课资料.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94504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备课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备课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备课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备课资料南京临时政府关于保护私有财产的法令文件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就发布内务部通饬保护人民财产令:“(一)凡在民国势力范围之内之人民,所有一切私产,均应归人民享有。(二)前为清政府官产,现入民国势力范围者,应归民国政府享有。(三)前为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证据,已在民国保护之下者,应归该私人享有。(四)现虽为清政府官吏,其本人确无反对民国之实据,而其财产在民国势力范围内者,应归民国政府管理,俟该本人归民国时,将其财产交该本人享有。(五)现为清政府官吏,而又为清政府出力,反对民国政府,虐杀民国人民,其财产在民国势力范围内者,应一律查找,归民国政府享有。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也明文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这些法令,对于保护私有财产,打破封建主义的限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实业部(总长为张謇)给各省电文中更是明确地表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今虽兵战未息,不能不切实经营,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画。”把发展经济放到“生存命脉”的重要位置。三、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课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走向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一直都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和压力,这种状况一直到了民国初年才暂时有所缓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内外条件。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外部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表现如下:首先,外国商品输入量下降,从而改善了中国民族工业品的国内市场环境,减少了外国工业品的竞争。据海关统计,中国在1913年的进口额为5.7亿余两,1915年下降到4.54亿两,以后逐年递减,到1918年法国国货的进口额比战前减少了1/3,英国货减少了一半,德国货则完全停止进口;其次,由于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为中国货物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出现了年年增长的趋势,1913年中国出口金额为4.03亿两,除了1914年略有下降外,此后四年都比1913年增长了14.8%到20.5%;再次,出口增加和国内市场需要,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出口需求量大的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第二,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表现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政治上的束缚和障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一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严重阻力之一,它不但在经济上压制、阻碍新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还在政治上加以压制、束缚,使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虽然封建主义仍然存在,但它却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政治上的束缚和障碍;其次,此次革命领导者、主要参与者大都是资产阶级,通过这次革命,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从而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正如时人所称:“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竟胜争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第三,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感召。自从洋务运动开展以来,人们逐渐对近代熟悉、认同,特别是落后挨打的事实,更教育了中国人民,一定要振兴中国。再加上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实业救国”,大大刺激了国人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其中,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国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其突出。这些运动大都以“爱用国货”为口号,既抵制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当时,“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也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口号。总之,国内市场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大,从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四,实业团体的劳动。辛亥革命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使当时的实业家们认为,工商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所以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多达上百个。这些团体的出现,使发展实业更具规范化、系统化,同时也有助于集中资金,集中投资,从而使市场竞争更具条理化。这些实业团体,掀起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第五,法令法规的保护。南京临时政府的领导者,大都是资产阶级,也有一些商界人士担任了要职,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为了笼络资产阶级,也吸收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如陈其美、周学熙、张謇等担任工商总长、财政总长的职务,资产阶级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制订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工商部于1912年12月5日颁发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了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1914年1月公布了公司条例和公司保息条例,1915年公布了农商部奖章规则等,这些条例虽然未尽完善,有些规定因时局多变也未能付诸实行,但它们终究废除了一些封建性的专利垄断,一定程度上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总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后50年的投资总额。虽然,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力量仍十分薄弱,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这充分说明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把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彻底推翻。通州大生纱厂南通产棉,有较多的农民从事纺织副业。自纺自织成的土布叫关庄布,除自用外还运销东北各地。当洋纱倾销到内地后,由于洋纱物美价兼,农民纷纷采用,造成了洋纱排挤土纱,每年要流出白银40万两。张謇鉴于此,认为兴办纱厂,就地收购、生产、销售棉纱,必就会兼收“本低畅销”之利,可同洋纱输入作竞争。这时,张之洞移署两江总督、南洋商务大臣。张之洞是洋务能手,一向以办实业著名,他奉到清廷“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以收权利”的上谕,便札委丁忧在家的翰林院修撰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这样张謇便开始了奉旨办厂。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潘华茂(字鹤琴,上海广丰洋行买办)、郭勋(字茂之,买办)、樊棻(字时勋,绅商、捐班知府衔)与通海花布商刘桂馨(一山)、陈维镛(楚涛)、沈敬夫(字燮均,关庄布巨商)和张謇集议集股现银60万两,每股100两,共6000股,官利年息8厘,创办通州纱丝厂。是年阴历12月8日,由张謇咨呈两江总督转奏立案。性质是为商办,分通、沪两地进行集股。由于集股不太顺利,1896年秋,樊棻、陈维镛撤退,另由通海木商高清(立卿)、典商蒋锡坤(书箴)参加。11月,通过刘坤一,将1893年张之洞搞洋务用官款向美国买来的湖北织布局搁置在上海的一批锈蚀官机40800锭,作价50万两入股。作为官股,另招商股50万两合100万两,改为官商合办,以减轻商股负担。但以后商股一直集不起来,而盛宣怀正要买机器,便把这批机器与他对分,各得20400锭,作价25万两官股、另集25万两商股。官股不计盈亏,只按年取官利。因而变成“绅领商办”性质。张謇经两年多的奔波,先将筹集到手的资金于1898年(光绪24年)3月,在通州唐家闸陶朱坝兴工建设工厂,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为“大生纱厂”。1899年3月11日试炉,3月25日试引擎,3月29日试车,到1899年5月23日(阴历四月十四日),正式开车纺纱,并制定“厂约”。是年九月,纱价跳高,纱厂赚了钱,生产能得以维持下去。开车第二年,得纯利5万两,第三年,得纯利10万两,到1908年共得纯利190余万两。大生结账的特点是把官利当作开支,先支官利,再盘盈亏,有余称之“盈”,不足就称“亏”。中国近代棉纺织业一直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下讨生活,尤其1903年在洋纱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沪上纺纱各厂无不亏本,独通州大生纱厂办有成效,”主要是因大生纱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地产棉,原料供应充分,且较便宜;棉纱就地销售,运费、税厘负担较沪厂为轻;工人工资也较沪地低20%。因而利润较高。由于股东分到优厚的余利,入股者渐多,1901年增加资本8万两。1903年,盛宣怀所领的那部分官机又转来大生纱厂,折价25万两,连新增加的30万两商股,这年共增加股本55万两。全厂共有40800锭,占了全国纱锭总数的11.9%。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以上,而当时大生纱厂的棉纱产量仅及关庄大布用纱量的一半,这就给大生纱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05年获利特厚,增加股本67万两。1907年,大生分厂在崇明建成,资本80多万两,纱锭26000枚。是年7月23日,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成立统一正厂、分厂的“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呈准商部注册,并取得“百里之内二十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的专利权,树立了大生地方经济垄断的体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使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发展的良好机会,给大生纱厂带来了“黄金时代”。真正的繁荣期是从1917年开始,这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特别是四川、江西等地需要量更大,纱价由每箱156元涨到230元,因此全年获利76万两。以后四年连续盈利,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据统计,只要机器旋转一分钟,就会赚钱5658元。钱一多,分红时钞票要用推纱的小车来装运,每百两股金分得红利125两,超过本金而有余,因此有“黄金时代”之称。可是好景不长,在1922年以后,大生各纺织厂开始走向下坡。其外部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特别是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重打击。其内部原因是历年盈余分配过后,积累薄弱,影响了扩大再生产资金的提留。大生一厂最初14年中获利290余万两,却以55%分配为股东红利,22%作为公益和花红,留作公积金的仅有17%,尚不足50万两,而折旧仅占5.1%,这样77%的利润全部被分光,陈旧的机器长期得不到更新,在生产经营上处于落后状态。另外,还有投资面广、摊子铺得过大,大股东的挪用与不正常的开支过大,经营管理上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等也是其走下坡路的原因。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大生纱厂向中国、交通、上海、金城等银行借用巨款,还向南通各钱庄借了不少,欠债累累,资金枯竭,原料缺乏,生产几乎陷于停顿,因而大生债权人闻风追讨,甚至动摇了其已有基础。1924年冬,大生一厂债权人南通张得记、东源、顺康、永昌林、振丰、源通、汇余、诚豫、同丰泰、正公记、鼎昌等钱庄催索债款,大生无法理楚,允许钱庄组织“地方金融维持会”监督经营,其目的完全在于收回贷款本息。因而只顾赢利还欠而不顾机器保养,拆东补西,挖肉补疮,尽量控制机物料的添置,以争取更多的利润,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致使75000纱锭能开的只有60000锭,720台布机有200台不能开动。经过一个短时间的经营,收回贷款,即扬长而去。1925年,大生各厂被上海的金城、上海、中国、交通四家银行和永丰、永家钱庄等接管。知识要点1.人物:读图识出近代状元实业家_。_ _和_ _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2.地点:大生纱厂位于江苏_。3.时间:_年5月23日,大生纱厂开工试车。_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