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712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课时)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课程标准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期,_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_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上: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共成立。3内容:“一大”规定党的名称、性质、奋斗目标等,成立中央局。4意义: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_政党。5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_、封建主义、_、建立_。6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共成立后将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成立_,作为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2年,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_为终点,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1)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2)_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_、联共、_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实现。2国民革命(1)北伐:_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2)目标:直系军阀_、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3)发展: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配合北伐战争。(4)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_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三、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确立了_和武装反抗_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依据“八七会议”的决议,毛泽东被派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_年9月9日,起义爆发。4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_政权。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首诗纪念的是()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实现社会主义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知识点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4与以往探索救国道路不同,国民大革命的最大特点是()A高举反封建的旗帜B革命取得初步胜利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5.右边的漫画是1929年漫画家黄文农创作的大权(拳)在握,作为大权在握的措施中,发生在1927年的是()A“四一二”政变B“七一五”政变C北伐战争D秋收起义6下图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告诉我们,国民大革命的主要斗争目标是()A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的统治B打倒国民党反动派C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D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知识点三工农武装割据7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红军长征胜利C南昌起义D湘赣边秋收起义8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曾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里“新的出路”主要是指()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C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9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0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开辟了以农村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开始形成于()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遵义会议的召开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秋收暴动歌(节录):“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材料二“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材料三据新华社电(xx年)1月24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井冈山市,亲切看望慰问革命老区干部群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请回答:(1)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_。这支起义队伍后来进军_,建立了中国民主革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你对材料一中“秋收起义成了功”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启示。(3)你认为“井冈山精神”的主要内涵有哪些?12根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究任务。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案解析】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一课时)知识清单一、1.(1)工人阶级(2)马列主义4工人阶级5帝国主义军阀民主共和国6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1.(2)1924联俄扶助农工2(1)1926(2)吴佩孚(4)汪精卫三、2.土地革命国民党反动派319274全国对点训练1A由“南湖”“画船”等信息可知其纪念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最初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2CD项在中共“三大”时提出。A、B两项在中共“一大”时提出。3A通过“20世纪60年代”和“四十年前”这一信息,可以判断“会”是在20世纪20年代召开的,由此排除D项。“南湖泛舟”告诉我们,“会”是在南湖的船上召开的,B、C两项的会议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中共一大的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的。4C国民大革命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A图中所示人物为蒋介石,B项是汪精卫发动的;C项发生于1926年7月;D项是毛泽东领导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6A歌词的主要内容是“打倒列强,除军阀”,A项与之相符。当时国民党是北伐的主要力量,B项不符合史实;那一时期,日本还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项不准确;此时,袁世凯政权早已灭亡,D项无从谈起。7C根据材料提供的年代和人物:“20世纪20年代”“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综合分析可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8B根据会议内容分析,“新的出路”是指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9C联系大革命失败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受挫的史实,说明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道路。10C综合运用11(1)毛泽东井冈山第一种答案:这句歌词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起义军攻打长沙严重受挫。或第二种答案:这句歌词含义正确。因为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意义: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启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胜利。(3)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12(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本题围绕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进行设计,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最后要求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