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1632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工农业污染的防治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工业污染的防治对 情景导入先思考 央视经济半小时深入报道了天能电池沭阳基地的“铅污染”情况。根据报道,天能电池沭阳基地附近的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徐庄村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铅超标。在对徐庄村几个孩子的血铅检测中,发现他们血液中的血铅含量都超过了100 g/L,最高达162.9 g/L。按照国际血铅诊断标准,儿童血铅含量等于或大于100 g/L就为铅中毒。思考探究:你认为应该怎样从根本上杜绝上述悲剧事件的发生?提示:我们不仅要做到工业污染达标排放,更应该从源头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工业污染防治的关键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清洁生产(1)含义:在工业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并对生产实行全过程控制。(2)基本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3)目标:资源合理利用并且减缓自然资源的耗竭。促进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危害与末端治理的比较。3循环经济(1)定义: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保持扩大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封闭式循环流动。(2)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3)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4)根本目的:保护环境资源。(5)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4建设生态工业园区(1)建设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2)实施手段:废弃物交换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3)实施措施:将一个企业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4)目的:物质与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5)结果: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影响最小化,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6)典型案例:外国丹麦卡伦堡;中国广西贵港。 重点难点掌握好 工业污染主要是“三废”的排放,因此,防治工业污染的关键是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一、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二、循环经济三、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其含义及具体解释如下表所示:利用手段实施过程结果目的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实现园区内污染“零排放”,以及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物质与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区别与联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区别生产过程的特点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工业之间的组织形式联系循环经济的每个环节都有清洁生产的要求,而生态工业园区则是依据循环经济与生态学原理设计的,它吸取循环经济的实质,又体现了清洁生产的过程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3题。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全球气候变暖C臭氧层空洞 D扬尘3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解析:1.A2.B3.D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玉米产地。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厂废弃物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玉米油饲料、二氧化碳回收、沼气和饲料,其中与大气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了对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45题。4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 D化工厂5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减弱噪声 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 D绿化环境解析:4.A5.B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H厂是利用石膏板材厂的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产生的废渣为原料的,所以最适宜的是砖瓦厂。第5题,该电厂的循环经济利用,脱硫被石膏板材厂利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减少酸雨产生。农业污染的防治 情景导入先思考 我国许多地区曾有过漫长的污水灌溉历史。污水灌溉的地区主要是北方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工农业抢水矛盾突出、农业灌溉缺水严重、污水处理率不高。然而,污水灌溉给中国耕地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思考探究:图文材料中的“污水灌溉”会带来哪些污染?提示: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内容(1)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农作物及土壤污染。(2)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对水体的污染。(3)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4)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与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造成的大气污染。2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3后果若不及时治理,必然危及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4合理施用化肥、农药(1)施用化肥: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2)防治病虫害: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5发展有机农业(1)有机农业:不施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生长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2)施用肥料:作物秸秆、绿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3)防治病虫害: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防治。(4)优势:产品是不受污染的有机食品。6加强土壤污染防治(1)土壤污染的成因: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出土壤净化能力。(2)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好 农业污染的防治项目内容类型及污染源农作物及土壤污染: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水体污染: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白色污染:温室农业中的废旧塑料大气污染: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农业污染的危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污染土壤和环境,通过灌溉渠道或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大量使用农药提高了农业成本,污染了土壤和水源,增加了害虫抗药性,灭杀害虫天敌,破坏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人畜中毒事件也频繁发生;重金属污染特点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合理施用化肥、农药施用化肥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防治病虫害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发展有机农业实质不施用化肥农药,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生长出“更洁净食品”的农业施用肥料作物秸秆、绿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防治病虫害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防治优势产品是不受污染的有机食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原因土壤污染物超出土壤净化能力,使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受到抑制和破坏而削弱土壤生产力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应用体验不可少 当今社会对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已经形成共识,但是目前“食品污染”正对人类构成巨大威胁。据此回答12题。1所谓的“食品污染”是指()A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B食品没有清洗干净就食用C所食食品没有“绿色食品”标志D腐烂不能食用的食品2导致食品污染的原因有()在作物栽种过程中过多使用农药用带有毒素的水浇灌作物进行加工时,有毒或带菌物质进入食品过度包装ABC D解析:1.A2.A第1题,食品污染主要是指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混入人们的食品中。第2题,由于农药、化肥、污水灌溉等原因引起食品污染。3(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 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而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第(2)题,由图中的折线可知,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第(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镉。主要原因是矿冶区工业比较多,污染严重。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措施主要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镉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一、选择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宁瑞祥把刻有“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字样的匾额郑重地交到广西贵港市市长手中,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区正式启动,也预示着我国开始探寻21世纪的绿色工业文明之路。据此回答13题。1广西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B大面积肥沃黑土分布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D地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2生态工业园内各类工业的配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自然条件B环境因素C生产协作 D交通运输3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有()清洁生产,区域废弃物低排放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A BC D解析:1.A2.C3.C第1题,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第2题,生态工业园内各类工业的配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加强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提高效益。第3题,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清洁生产,区域废弃物低排放,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谈到污染,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但近些年来,从瘦肉精到有毒菜,从食品污染到土壤退化,一系列的事件使农业污染逐步成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据此回答45题。4下列有关农药对环境危害的叙术,错误的是()A农药的使用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B农药的大量使用一定可以降低农业成本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会杀灭害虫的天敌,破坏原有的生物物种平衡D农药的过量使用,可能造成人畜中毒5下列有关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优势,错误的是()A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B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安全无害C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效果较差D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可以维护生态平衡解析:4.B5.C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增加农业成本。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效果虽然没有农药立竿见影,但是其取得的环境整体效益大大高于单纯使用农药。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完成67题。6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7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解析:6.C7.B第6题,关键突破口是b,因为只有盐是海水淡化站的副产品,而且晒盐离不开太阳辐射。第7题,电厂和化工厂的废弃物,即虚缄箭头流出的部分并没有得到利用;制盐的副产品成了化工厂的原料,因此得到了利用;盐场并没有虚线箭头指向建材厂,所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的废弃物。二、综合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增长效率达8.7%,发展势头不减。但也留下两大遗憾: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另一个是污染的超常规排放。我国正不可避免地遭遇人口、资源与能源制约以及环境的压力。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德的7.7倍,日本的11.5倍。可见,我国节约能源潜力很大,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1)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_。(多项)A庞大的人口压力B人均资源相对贫乏C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D资源丰富(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_、_、_;最基本的特征是_。(3)我国实施循环经济有什么意义?解析:第(1)题,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和深刻的环境危机。第(2)题,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有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第(3)题,我国实施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答案:(1)ABC(2)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3)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贫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壤污染的来源有哪些?(2)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出_能力,就会造成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必须坚持的原则是_,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_;其次是提高土壤净化能力。(3)对于受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壤,防治的根本方法是什么?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可以写出土壤污染的来源。第(2)题,土壤污染的成因是污染物超出了土壤的净化能力,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所以治理中要从源头的污染物开始。第(3)题,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最根本的治理办法就是换上新土。答案:(1)农药、化肥、垃圾与污泥肥料、汽车尾气、污水灌溉、粉尘沉降。(2)土壤净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土壤污染源(3)挖去受污染的土层,换上新土,以根除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