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861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 电学实验2019-2020年高三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1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2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量器)4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5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6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7练习使用示波器8传感器的简单应用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教学目标:1理解各实验的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2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3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教学重点: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教学难点: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实验仪器的读数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电学仪器有: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除了滑动变阻器以外,其它仪器都要求会正确读出数据。读数的基本原则是:凡仪器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凡仪器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电阻箱是按照各个数量级上指针的对应数值读数的,指针必须指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不能在两个数值之间,因此电阻箱测量结果的各位读数都是从电阻箱上指针所指位置直接读出的,不再向下估读。【例1】下图是电压表的刻度盘。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3V量程,那么电压表读数为多少?若当时使用的是该表的0-15V量程,那么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0123V051015解:0-3V量程最小刻度是0.1V,是10分度的,因此要向下估读一位,读1.15V(由于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有偶然误差,读成1.14V-1.17V之间都算正确)。0-15V量程最小刻度为0.5V,不是10分度的,因此只要求读到0.1V这一位,所以读5.7V(5.6V-5.8V之间都算正确)。【例2】下图是电阻箱示意图,试读出当时电阻箱的阻值。0.11011K10K10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解:电阻箱面板上有6个旋钮,每个旋钮上方都标有倍率。将每个旋钮的指针所指的数值(都为整数)乘以各自的倍率,从最高位到低位依次读出来,就得到这时电阻箱的实际阻值。注意图中最左边的两个黑点是表示的是接线柱。若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阻值为84580.2。如:(04北京理综)电阻箱各旋钮的位置如右图所示,电阻箱R的阻值是_。解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是:每挡指示数字乘以相应倍率后相加的总和,所以86.3。二、恒定电流实验常规1伏安法测电阻VAVAab伏安法测电阻有a、b两种接法,a叫(安培计)外接法,b叫(安培计)内接法。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VAabc如果被测电阻阻值为Rx,伏特表和安培表的内阻分别为RV、RA,若,则采用外接法。若,则采用内接法。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若电流表示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I/I和U/U)。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abRRRXRX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常用的接法有两种,分别用下面a、b两图表示:a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采用分压接法时,被测电阻RX上的电压调节范围较大。当实验中要求被测电阻上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采用分压接法时,应该选用总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应该选用总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滑动变阻器。3实物图连线方法AAVV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测量电路(伏安法部分)接好;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并选择正确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调到阻值最大处)。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分布,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GAB探针+GGaaRrab三、考试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1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灵敏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查明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方法是: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a或图b 连接,若R是阻值很大的电阻,就按图a连接;若r是阻值很小的电阻,就按图b连接。然后用导线的a端试触电流表的另一端,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本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与电池正极相连的A电极相当于正点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的B相当于负点电荷。白纸应放在最下面,导电纸应放在最上面(涂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必须向上),复写纸则放在中间。只要电流表示数是零,就表示两根探针针尖对应的点电势相等。把所有与同一个基准点电势相等的点连起来,就是等势线。【例3】 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等势线时,下列哪些模拟实验的设计是合理的M NMNM NM A.如图所示圆柱形电极M、N都接电源的正极,模拟等量正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B.如图所示圆柱形电极M接电源正极,圆环形电极N接电源负极,模拟正点电荷周围附近的静电场C.如图所示两个平行的长条形电极M、N分别接电源正、负极,模拟平行板电容器间的静电场 D.如图所示圆柱形电极M接电源负极,模拟负点电荷周围的静电场解: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在导电纸上必须形成电流。由于、两个方案在导电纸上不会形成电流,因此设计不合理。、两个设计是合理的。选BC。2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U/VI/AO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U-I曲线不是直线。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接法。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右面的那个图,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左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曲线如右,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由于该实验中选用的被测电阻丝的电阻较小,所以测量电路应该选用伏安法中的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对电压的调节范围没有特殊要求,被测电阻又较小,因此供电电路可以选用限流电路。本实验通过的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因此实验中通电时间不能太长,电流也不宜太大,以免电阻丝发热后电阻率发生较明显的变化。由于选用限流电路,为保护电表和电源,闭合电键开始实验前应该注意滑动触头的位置,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最大。【例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长约0.8m,直径小于1mm,电阻在5左右。实验主要步骤如下:用_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l,测3次,求出平均值;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上用_测量直径d,求出平均值;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导线的电阻R。在左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把右图中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安培计要求用0-0.6A量程,内阻约1;伏特计要求用0-3V量程,内阻约几k;电源电动势为6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在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应处于正确位置。 根据以上测量值,得到该种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解:米尺;螺旋测微器;测量部分用安培表外接法,电源部分用限流电路或分压电路都可以,电阻率 。 (b)(a)4.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用图(a)测定电流表内阻rg,方法是:先断开S2,闭合S1,调节R,使电流表满偏;然后闭合S2,调节R/,使电流表达到半满偏。当R比R/大很多时,可以认为rg=R/。(当R比R/大很多时,调节R/基本上不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可认为总电流不变,因此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R/的电流也是满偏电流的一半,两个分路的电阻相等)。实际上,S2闭合后,总电阻略有减小,总电流略有增大,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R/的电流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稍大,即R/比rg稍小,因此此步测量的系统误差,总是使rg的测量值偏小。其中R不必读数,可以用电位器,R/需要读数,所以必须用电阻箱。根据rg、Ig和扩大后的量程,计算出需要给电流表串联的电阻R1的值。用(b)图把改装的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校对要每0.5V校对一次,所以电压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选用分压电路。百分误差的计算:如果当改装电压表示数为U时,标准电压表示数为U / ,则这时的百分误差为|U-U / | / U /。如果校对时发现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偏大,则应该适当增大R1的阻值(使表头的分压减小一些),然后再次重新进行校对。【例5】(04年科研)一个电压表VA的内阻RA1000,量程为1.0V,现要利用电阻箱扩大它的量程,改装成量程为3.0V的电压表。改装后,再用一量程为3.0V的精确的电压表VB对其所有刻度进行校准。除了这两个电压表VA、VB外,还有下列一些器材电源 E(电动势约为6V,内阻较小)变阻器 R(总电阻约10)电阻箱 R0(19999)电键 K 导线若干(1)图是以上器材和两个电压表VA、VB的实物示意图,试在图中画出连线,连成进行校准时的实验电路。(2)图中电阻箱的取值等于 (3)用上述电压表VB和改装后并已校准过的电压表(以下称为VC)以及一个电键和一些导线,去测量一个电动势大约为2V的电源的内阻r。写出简要测量步骤,并用测得的量写出r的公式。解:答案: 如图所示 2000将电压表Vc通过电键、导线与电源连接,读出VC上的示数UC;再将电压表Vc和VB串联,通过电键、导线与电源连接,读出VC上的示数UC和VB上的示数UB。r =()VARS5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I/AU/Vo0.2 0.4 0.63.02.01.0实验电路如右。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而电流表的示数比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所以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 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应该小一些,所选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应该大一些。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取几组数据,然后利用U-I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将点描好后,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而且在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等。这条直线代表的U-I关系的偶然误差比每一组实验数据的偶然误差都小。这条直线在U轴上的截距就是被测电源电动势E(对应的I=0),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被测电源的内阻r。(特别要注意:有时纵坐标的起始点不是0,求内阻的一般式应该是r=|U/I |)。变阻器安培表伏特表电 池电 键【例6】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分别约为0.1和1k。右边为实验原理图,下边为所需器材的实物图。试按原理图在实物图中画线连接成实验电路。VAU/VI/A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1.001.101.201.301.401.50 I(A)0.120.200.310.320.500.57U(V)1.371.321.241.181.101.05 一位同学在实验中记录的6组数据如上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右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可读出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V,内电阻r=_。解:1.46,0.7196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二册265-266页)设定黑箱上有三个接点,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接一个元件;黑箱内所接的元件不超过两个。测量步骤和判定: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B、C三点间均无电压;说明箱内无电源。用欧姆挡测量,A、C间正、反接阻值不变,说明A、C间有一个电阻。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A红表笔接B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反接时测得的阻值较大,说明箱内有一个二极管,可能在AB间,也可能在BC间,如右图中两种可能。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C红表笔接B测得阻值比黑表笔A红表笔接B时测得的阻值大,说明二极管在AB间。所以黑箱内的两个元件的接法肯定是右图中的上图。练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使用前应看一下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盘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不在,就应该进行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轻旋表头正下方中央处的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左端零刻线。根据被测物理量及其数量级将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位置。读数时还要注意选用刻度盘上对应的量程刻度。(如测量20mA左右的直流电流,应将选择开关对准左边100mA量程处,在刻度盘上,应该看最下方的刻度,即满偏刻度为10的刻度线,从刻度盘读出数据后还应再乘10,得测量结果。)1k 100 10 1OFF2.5 10 50 250 500 2.550mA10010150010250V+V使用欧姆挡时,在选好倍率后,还必须进行欧姆调零。方法是: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右端零刻线处。因此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的操作步骤是:选挡。一般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如估计值为200就应该选10的倍率。进行欧姆调零。将红黑表笔接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将选择开关扳到OFF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用欧姆挡测电阻,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太大),应该增大倍率重新调零后再测;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太小),应该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测。使用多用电表时,两只手只能握住表笔的绝缘棒部分,不能接触表笔上的金属部分。1k 100 10 1OFF2.5 10 50 250 500 2.550mA10010150010250V+V【例7】多用电表表头的示意图如右。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 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灰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测量结果为_。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白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测量结果为_。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黑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测量结果为_。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黑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_,_,_。全部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拨到_或者_。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色_表笔经_插孔流入电表。解:直流电压,12.4V。直流电流,49mA。电阻,17k。该用1k倍率,重新调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再乘以倍率得测量值。OFF,交流电压500V档位置。红,正四、重要的演示实验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静电计是测量电势差的仪器。指针偏转角度越大,金属外壳和上方金属小球间的电势差越大。在本实验中,静电计指针和A板等电势,静电计金属壳和B板等电势,因此指针偏转角越大表示A、B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本实验中,极板带电量保持不变。三个图依次表示:正对面积减小时电压增大;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压增大;插入电介质时电压减小。由知,这三种情况下电容分别减小、减小、增大。因此可以确定C和S、d、的关系是。2磁电式电表原理圆柱形铁芯的作用是在磁铁两极和铁芯间生成均匀地辐向分布的磁场。不管线圈转到什么角度,线圈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线圈受到的安培力矩的大小只跟电流大小成正比。线圈绕在铝框上,线圈的两端分别和两个螺旋弹簧相接,被测电流由这两个弹簧流入线圈。铝框可以起到电磁阻尼的作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因此根据指针偏转方向,可以知道被测电流方向。3研究电磁感应现象首先要查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方法与画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实验相同)。电键闭合和断开时、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动过程中、电键闭合后线圈A在B中插入、拔出时,都会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而电键保持闭合、滑动触头不动、线圈A 在B中不动时,电流表指针都不动,说明无感应电流产生。结论: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五、设计实验举例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10010100001000001000【例8】 利用如图所示的一只电压表、一个电阻箱和一个电键,测量一个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作导线将所给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用记录的实验数据写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解:与学生实验相比,用电阻箱代替了电流表。由于电压可测,由电压、电阻就可以算出电流(这个电流是通过电阻箱的电流,比通过电池的电流偏小,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的)。电路图如下。实验步骤是: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改变电阻箱阻值,分别读出两组电阻箱阻值和对应的路端电压值R1、U1、R2、U2。V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10010100001000001000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与这两组数据相对应的方程:。解方程组可得E和r:如果只给出电阻箱和电流表,用类似的方法同样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例9】 电桥法测电阻。利用给出的电路图和器材(G为灵敏电流表,R0为阻值均匀的电阻丝,R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为被测电阻)。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测未知电阻Rx。实验中还需要什么测量仪器?将实物连成电路图。写出测量Rx的实验步骤,并写出利用测量数据表示Rx的表达式。GRxRR0L1 L2RXRR0P解:还需要米尺(测量左右两部分电阻丝的长度L1、L2)。实物连接图略。按图接好电路后,移动滑动触头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中央零刻度处。用刻度尺测量P点两边电阻丝的长度L1、L2;由RXR=L1L2得。【例10】下右图中的P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一层很薄的电阻膜的长陶瓷管(碳膜布满圆柱体的外侧面)。陶瓷管的长度约为50cm,外径约为6cm,所用电阻膜材料的电阻率已知为,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该电阻的长度就是陶瓷管的长度,其截面积可看作等于膜的厚度与圆周长的乘积。现有器材为:A.米尺、B.游标卡尺、C.螺旋测微器、D.电压表、E.电流表、F.电池组、G.滑动变阻器、H.电阻箱、I.电键和导线。请你设计一个测量该电阻膜厚度d的实验方案。所须选用的器材有:_(填器材前的字母即可)。所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 、_、 _、 _。根据实验测得的以上数据计算电阻膜厚度d的数学表达式为:d=_。在左下图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MN间的电阻膜的电阻约几个,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50)。并将右下图中的实物按电路图连接起来(有根导线已经连好,不得改动)。MNPmAVEAR1R2 K2K1解:A(用来测量MN间的长度)、B(用来测量陶瓷管的外径)、D、E、F、G、I(以上用来测量电阻膜的阻值) MN间距离L、管的外径D、电流I、电压U 测量大电阻所以要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由于被测电阻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所以只有采用分压电路才能做到多取几组数据测电阻值,减小偶然误差。【例11】在实验室中,往往利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图如下。E为电源,其电动势为E。R1为总阻值较大的滑动变阻器。R2为电阻箱。A为被测电流表。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电流表的内阻RA:闭合K1,断开K2,调节R1,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0;保持R1不变,闭合K2,调节R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I0/2;读出R2的值,则RA=R2。按照电路图在右边实物图所给出的实物图中画出连接导线。若电源的内阻忽略不计,试分析该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电表内阻的测量值比其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AK2K2解:图略。闭合K2后,回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将增大。因此当电流表读数等于I0/2时,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将略大于I0/2,实际上电阻箱的电阻比表头电阻小一些,也就是说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例12】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总存在系统误差。按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这种系统误差。该实验的第一步是:闭合电键S1,将电键S2接2,调节滑动变阻器RP和r,使电压表读数尽量接近满量程,读出这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请你接着写出第二步,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_。RPVAS21RXrS12VAS2S1RPRX由以上记录数据计算被测电阻RX的表达式是RX=_。将右图中给出的仪器按照电路图的要求连接起来。解:将电键S2接1,读出这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 图略。U/VI/Ao【例13】 某同学选用一只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它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从而计算出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电阻值。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I-U图象如图。从图象看出,电压越高对应的实际电阻值越_,这说明灯丝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若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电动势为6V,内阻很小的铅蓄电池;量程0-0.6-3A的直流电流表;量程0-3-15V的直流电压表;最大阻值10的滑动变阻器;一只电键和若干导线。请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并标出开始实验时所用的电表量程和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解:曲线上每一点和原点的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该时刻对应的灯丝电阻。由图象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的电阻增大。这说明灯丝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才十几个欧姆,电压低时电阻更小,所以应作为小电阻处理,测量部分应该用外接法。灯丝两端的电压要求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所以供电部分必须采用分压电路。开始时电流表量程应选用0.6A,电压表量程应选用3V(快要超过3V时再改用15V量程),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的位置应使灯丝两端分到的电压为零。【例14】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净水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某市对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质量进行了抽测,结果发现竞有九成样品的细菌超标或电导率不合格(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是检验纯净水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合格的纯净水的电导率一定是偏_(填大或小)。对纯净水样品进行检验所用的设备原理如图所示,将采集的水样装入绝缘性能良好的塑料圆柱形容器内,容器两端用金属圆片电极密封。请把检测电路连接好(要求测量尽可能准确,已知水的电导率远小于金属的电导率,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较小)。解:纯水的电阻率是很大的,因此电导率是很小的。不合格的纯净水一定是含有杂质,因此电导率偏大。测量部分用内接法,供电部分用分压电路。A B C6.如图所示,一只黑箱有A、B、C三个接线柱,规定每两个接线柱间最多只能接一个电器元件。并且已知黑箱内的电器元件是一只电阻和一只二极管。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用正确的操作方法依次进行了6次测量,将每次红、黑表笔的位置和测得的阻值都填入了下表。红表笔接AABBCC黑表笔接BCACAB测得阻值()10010k10010.1k90190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判定:电阻接在_两点间,阻值为_。二极管接在_两点间,其中正极接在_点。二极管的正向阻值为_,反向阻值为_。解:电阻与电流方向无关,所以AB间为电阻,阻值为100。阻值最大的是电流从B到C的时候,这个电阻值一定是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而且二极管一定在AC间,又因为用欧姆表时,电流从黑表笔流出,红表笔流入,所以AC间电阻小的时侯黑表笔接的是正极,即A为正极。二极管正向电阻90,反向电阻10k。7.如图所示,是用高电阻放电法测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其原理是测出电容器在充电电压为U时所带的电荷量Q,从而求出其电容C。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按电路图接好实验电路;接通电键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微安表的指针接近满刻度记下这时的电压表读数U0=6.2V和微安表读数I0=490A;断开电键S并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或10s读一次微安表的读数i,将读数记录在预先设计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12组数据,以t为横坐标,i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右图中用“”表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图象,可以估算出当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时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0约为_C,从而算出该电容器的电容约为_F。解:按照图中的点,用光滑曲线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得到i-t图线,图线和横轴所围的面积就是放电量,即原来电容器的带电量。每小格相当于2.510-4C,用四舍五入法数得小方格有32个,所以Q0=810-3C。再由C= Q0/ U0,得C=1.310-3F。i/ AA0 20 40 60 80 t/s600500400300200100VSCR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