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637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全身用药的毒性研究,第一节新药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毒性反应类型定性出现和消失时间可能的靶器官和死亡原因致死量定量最大给药量半数致死量,一、目的和意义,1、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LD50ED50治疗指数(LD50/ED50)相对毒性安全系数(LD5/ED95),2、为长期毒性试验和特殊毒性试验剂量设置提供依据致突变作用评价为核试验的最高剂量为1/2半数致死量。生殖毒性试验中,雌性动物最高量为急毒中的最大耐受量。长期毒性试验中为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量。,3、获取新药毒性反应信息毒性反应症状、靶器官、致死原因等一般情况毒性大小有明显种属差异特殊情况无明显种属差异对一期临床的指导意义4、为新药药学研究提供参考,二、试验方法,(一)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试验方法1、实验动物选择啮齿类动物动物非啮齿类动物动物性别、年龄、数量。,2、动物随机分组按性别、体重采用分层随机法3、剂量设计预试验得出0-100%的死亡剂量范围内,设计5-6个剂量组。各剂量组间距为1:0.65-0.85,高剂量70%死亡率以上,低剂量死亡率30%以下。,4、给药两种给药途径5、观察观察时间及观察内容6、结果处理与评价对数据进行科学全面分析,概括出药物急性毒性总体情况。,(二)最大给药量试验在受试药物合理的最大容积和最大浓度条件下,单次给予试验动物不产生死亡最大给药量试验。(三)最大耐受量试验单次给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中毒反应而未发生死亡的剂量。一般使用20只动物,连续观察7-14天。,(四)固定剂量试验试验不以死亡为观察终点,而以明显的毒性体征为评价指标。据资料,用5、50、500和2000mg/kg4个国定剂量中的一个做初试剂量,单次给药。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药后禁食3-4小时。,(五)近似致死剂量试验主要用于非啮齿动物的誓言。常用Beagel犬或猴。1、估计可能的致死范围。2、按50%递增法,设计10-20个剂量的序列表。3、在剂量的序列表中找出可能致死剂量范围。,(六)其他方法,1、上下法(阶梯法、序贯法)2、累积剂量设计法(金字塔法),三、急性毒性试验中常用LD50计算方法,1、Bliss法2、寇氏法3、改良寇氏法4、何尔恩法,第二节新药长期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反复多次连续给药的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的目的1、反复多次给药的情况下,实验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量效关系、主要的靶器官、损害程度及其可逆性。2、获得反复给药情况下,实验动物能耐收的剂量范围及完全无毒性反应的安全范围。,一、一般原则,1、动物的选择及分组啮齿类非啮齿类溶剂对照组高剂量组给药试验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2、实验室条件应尽量符合GLP标准。3、剂量设计低剂量组-无毒剂量(临床用量2-3倍)中剂量组-高、低剂量几何平均数高剂量组-毒性剂量4、给药途径拟推荐的临床用药途径,5、给药容量应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调整给药量,按等量不同浓度法配制药物。6、试验周期临床试验用药动物试验用药5天2周2周4周2-4周3个月1-3个月6个月3个月啮齿类6个月、非啮齿类9个月一般给药时间为临床给药试验周期的3-4倍时间,二、检测项目,(一)一般观察外观体征和行为活动,流涎等腺体分泌、粪便性状与颜色、毛色、行为、给药局部反应、食量及体重变化。对死亡动物应进行系统病理学检查。,(二)血液学指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总数级分类血小板凝血时间,(三)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丙氨酸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液生化指标尿酸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ALU)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总胆固醇(T-CHO),(四)特殊检查,可能引起眼、耳毒性的药物,应增加眼、耳毒性的检查。有些药物尚需研究对酸碱平衡、水盐代谢的影响。,(五)系统尸体解剖,1、脏器系数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子宫、脑等2、组织学检查内容为:脑、脊髓、视神经、眼、垂体、心脏、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子宫等。,三、检测指标的时间,(一)检查间隔(给药期间的检查间隔),(二)恢复性观察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每组活杀部分动物监测各项指标。留下部分动物,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毒性情况,继续观察2-4周,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性和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四、资料整理要求,1、首页写明试验题目,试验单位,课题负责人签名、试验参与人名单,职称,试验开始即结束时间,实验原始资料保存地点,申请注册单位等。2、第二页试验摘要,3、内容试验报告的内容包括试验方法、目的、供试品(品名、批号、生产单位、规格、包装情况、性状等等。),实验动物情况(来源、数量、品系、雌雄、动物证、试验环境温湿度、饲料来源等),试验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等。4、要客观的描述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提供病理照片的材料。,五、结果评价,1、试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2、根据试验目的,结合所观察到的毒性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3、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4、对于某些项目的试验,可安排在该实验中同时观察,并提供符合要求的实验结果。,第三节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一、静脉注射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血管刺激性试验体外溶血试验全身毒性试验过敏性试验热原试验,一)血管刺激性试验,1、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剂多次给予后对血管的刺激性情况。2、动物-家兔(每组至少3只动物)3、方法-分成两组(阴性对照组、给药组)分别对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连续5次,末次注射后24小时处死部分动物,肉眼观察并对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余下的动物14天后进行同样检查。4、判定方法5、结果评价,家兔耳缘静脉血管,二)体外溶血试验,1、目的-静脉注射剂对红细胞状态的影响2、动物-家兔1只3、方法1)2%红细胞悬液的制备2)受试物的制备-临床使用浓度3)试验方法,体外溶血试验加样表试管号12345672%红细胞2.52.52.52.52.52.52.5生理盐水2.02.12.22.32.42.5蒸馏水2.5受试物0.50.40.30.20.14、判定方法-溶血、无溶血、红细胞凝聚5、结果评价-3小时内无溶血,可以注射使用,三)过敏性试验,1、目的-观察供试物对动物有无过敏反应2、动物-雄性豚鼠18只(三组-每组6只)3、方法溶剂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1)分组阳性组-1%新鲜鸡蛋清给药组-受试物2)每组分别腹腔注射,隔日一次,共三次,首次注射第14日、21日每组取3只动物静脉注射,观察过敏反应。,4、判定方法豚鼠过敏反应判定标准反应级数反应症状0无明显反应1有轻微抓鼻、颤抖或竖毛2有几次咳嗽、抓鼻、颤抖或竖毛3多次或连续咳嗽、伴有呼吸困难或痉挛、抽搐等4痉挛、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死亡5、结果评价反应级数2级(包括2级)为阳性,四)热原试验,1、目的-判定受试物是否有致热作用2、动物-家兔3、方法3只家兔,侧正常体温,注射药物,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共3次。最高一次温度减正常体温。如三只家兔中有一只升温超过0.6或三只家兔升温总和超过1.4时;应另取5只家兔复试,方法通上。,4、判定方法1)3只家兔升温总和不超过1.4而且每只家兔升温不超过0.6。2)5只家兔升温总和不超过3.5而且升温超过0.6的家兔不超过1只。5、结果评价,二、局部用药的全身毒性试验,主要讨论皮肤用药、眼科用药、滴鼻剂、吸入剂及直肠、阴道制剂等引起的全身毒性试验。见第十九章。,小结,第一节新药急性毒性试验一、目的和意义二、试验方法1、半数致死量的测定2、最大给药量试验3、最大耐受量试验4、固定剂量试验5、近似致死量试验三、急性毒性试验中常用的LD50计算方法第二节新药长期毒性试验一、一般原则,二、检测项目1、一般观察2、血液学指标3、血液生化指标4、特殊检查5、系统解剖三、检测指标时间1、检查时间2、恢复性观察四、资料整理要求五、结果评价,第三节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一、静脉注射制剂的全身毒性试验1、血管刺激性2、体外溶血试验3、过敏性试验4、热原试验,二、局部用药的全身毒性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