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透镜课堂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7543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透镜课堂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透镜课堂练习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透镜课堂练习新版北师大版一、填空题1透镜有两类:中央厚边缘薄的叫_,又叫_透镜,因为它对光线有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又叫_透镜,因为它对光线有_作用2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光学元件有_和_二、选择题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点,则该镜一定是( )A凸镜 B凹镜C凸透镜 D凹透镜4如图所示,一束光通过放在O处的光学元件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则O处的光学元件( )A只能是平面镜B只能是凸透镜C只能是凹透镜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有可能三、作图题5在下列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光学元件6画出图中光的大致传播方向,(已知水面与凸透镜主轴重合)四、简答题7如何用较简单的办法粗略地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参考答案:一、1凸透镜会聚,会聚;凹透镜,发散,发散;2凸面镜、凹透镜二、3答:D点拨:由题图可知,会聚点S和 都在元件O的同侧,由此可知,此元件为透镜,故应排除面镜A和B,有元件时,会聚于S点,无元件时,会聚于 且 由此可知,无元件时,原光线的“会聚程度”大,这说明元件对光起了发散作用(只是没有发散开),由此可知,此元件是发散透镜,应是凹透镜4答:D三、5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是一种功能而会聚光束和发散光束是一种结果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都是相对入射光束而言的会聚作用指后来的光线相对原来的光线“靠拢些”,即在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内侧;发散作用指后来的光线相对原来的光线“发散”些,即在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外侧图甲中的折射光线虽会聚于一点,但较入射光线的“会聚程度”小一些,说明此方框中元件对光起了发散作用(只是没有发散开),应填凹透镜,图乙中的折射光线虽是发散的,但“发散程度”不如原来大元件对光起会聚作用应填凸透镜同理丙填凸透镜,丁图填凹透镜答:如图所示6答:如图所示四、简答题7答:(1)在阳光下固定一凸透镜,让阳光垂直照射凸透镜;(2)在凸透镜后面放一白纸,前后移动白纸,直到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为止固定白纸位置;(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