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289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4.1 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会按边对三角形分类并掌握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过程性目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重点难点】重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三边关系.难点:两边之差第三边BC.三、交流反思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体会,教师给予鼓励.主要是让学生熟记新知能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四、检测反馈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 cm和8 cm的木棒,用长度为2 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 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学生回答完上面问题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2.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实际摆一摆,验证你的结论.(1)3 cm,4 cm,5 cm.(2)8 cm,7 cm,15 cm.(3)13 cm,12 cm,20 cm.(4)5 cm,5 cm,11 cm3.现有长度分别为1 cm,2 cm,3 cm,4 cm,5 cm的五条线段,从其中选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个不同的三角形.4.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_.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为_.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和12,则第三边长为_.五、布置作业1.若等腰ABC周长为26,AB=6,求它的腰长.2.有四个汽车停车场,位于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现在要建立一个汽车维修站,你能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找一点P,使点P到A,B,C,D四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吗?六、板书设计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三边关系七、教学反思1.让学生体验“做数学”、“说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有条理的表达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推理过程,为今后的几何证明打下基础.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通过让学生剪、拼得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再请学生用所学知识推导出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将问题的结论告诉学生.在备课时,更应思考的是学生怎么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身为教师应使自己从一个讲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