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7087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指导思想:以生为本,本着为孩子成长着想的理念和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观,依据新课程相关理念,结合三维目标,注重过程和方法,以板块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收获学习的快乐,自信的学习和生活。教材分析:虽有嘉肴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中的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其中所阐述的一些原则和规律,至今仍有重要意义。课文节选的部分,语言简练,含义深远,主要讨论了教与学的关系,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旨在启发我们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以至背诵,理解、体悟,并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成体验,化为自身思想情感。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中学阶段,心理、生理都在快速发展,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进取心,促使学生渴求获得更多新知。同时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处于逐步形成时期。而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终身,学生一定会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因七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短,积累有限,理解能力弱等学情,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借助反复诵读,感知、理解、体悟其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理解式、重点词语贯穿式诵读方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注解和查工具书,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2、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背诵方法,当堂背诵课文。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教学重点】 1、归纳背诵方法,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联系实际感悟“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学方法】朗读背诵法、合作交流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二、预习反馈。 1、交流课前预习第1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2题,正确认读字音。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检查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解答预习中学生的疑惑,锻炼学生的查阅资料和自学能力。三、反复诵读,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示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生活动:小组内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互读课文,交流展示,互相评价,试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重语气、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分钟。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4、在全班进行朗读展示。学生活动:每小组推出一名同学在全班展示朗读,师生共评,教师注重指点朗读方法,如诵读,注意节奏,对表现好的组给与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反复诵读,熟悉课文内容,加强积累,促进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同时也实现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交流可使学生收获自信,消减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的热情。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质疑。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合作学习效果,师生一起矫正。 3、学习反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虽: 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明确:(1)虽:即使;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4、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2分钟,达到能基本背诵的目标,并进行背诵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自愿在班级展示背诵,师生共评,及时给与肯定。 5、学习交流:说说你是如何快速背诵课文的。 学生活动:请已能背诵课文的学生谈自己的背诵方法,对学生进行背诵方法指导。(如:重点词语提示法;内容联系法)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疏解文意,学生可进一步走进文本,为理解作品的思想主旨奠定基础,并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增强语言交际能力,体验成功。 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快速背诵,为以后的诗文背诵积累方法,也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五、合作研讨,感悟道理。 请一位同学背诵课文,并说说这篇短文主要讨论了 和 的关系,其它同学分组研讨: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学生活动:小组内合作研讨,推出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研讨,进一步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也可清晰明确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智慧等,利于生命体验的生成。六、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发言交流中,进一步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七、归纳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收获。八、板书设计: 佳肴弗食不知其旨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教学相长 实践出真知课后学习: 1、背诵并用正楷字默写课文。 2、把学完本文后获得的启示写在日记本上。 设计意图:作业1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目的是让学生增加积累,培养正确书写的好习惯。作业2是在学习本文后,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训练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反思:亮点:1、能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选用教学方法。2、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的背诵法的指导运用,可使学生语文学习轻松很多,激发了学习兴趣,能更好的弘扬并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3、以板块活动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交流活动中实践感悟,在实践感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受自信的力量。不足: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如何通过诵读,能在有限的课堂让学生联系实际得以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值得进一步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