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6696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课前自主预习1.弹簧测力计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结构:由弹簧、指针、刻度板等部件组成。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被拉得越长。使用方法(1)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要进行校正,这一步骤叫做校零;(2)测量时,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3)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2.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常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附近标注力的大小。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弹簧测力计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等。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3.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4 N的拉力F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C)A.0 NB.2 NC.4 ND.5 N4.关于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B.不能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C.使用时应避免弹簧、指针与外壳摩擦D.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知识点2力的示意图5.某人用与地面成30角、大小为100 N的力F向右拉一物体。四个同学分别画出了该拉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D)6.如图所示,画出正方体所受绳子拉力的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综合能力提升练7.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先校零。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2 N,物体M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6N。8.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甲弹簧。9.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D)10.小红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 N处,没有调节就测量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 N,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实际大小是(A)A.2.1 NB.2.5 NC.2.7 ND.2.9 N1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实验时将一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5 N。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此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B)A.一定等于2.5 NB.一定大于2.5 NC.一定小于2.5 N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2.画出下图中各力的示意图:(1)用大小为100 N、水平向左的力拉小车;答案:如图所示(2)用大小为80 N、方向与斜面平行的力斜向上推小车;答案:如图所示(3)用大小为60 N、方向水平的力顶住木块,使木块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答案:如图所示13.小明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小明决定通过实验验证此猜想。(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的弹簧、规格相同的钩码、铁架台之外,还需要刻度尺;小明在进行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表中第4次的实验数据明显错误;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701.602.002.40(2)除去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答案:如图所示(3)由图像可以验证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选填“正确”或“错误”);(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勾住弹簧下端并控制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直接由弹簧测力计读出,则小明(选填“小明”或“小华”)的方法效果更好,理由是弹簧测力计不易控制力的大小。14.为探究“影响弹簧发生形变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猜想: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弹簧甲和乙的原长均为6 cm,弹簧丙的原长为9 cm;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大小不同的力拉动,下表是实验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01234567弹簧的长度(cm)甲6.06.67.27.88.49.09.610.6乙6.07.08.09.010.011.012.013.0丙9.09.910.811.712.613.514.415.3(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甲和丙两组弹簧的数据;(3)在一定范围内,同一根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