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6494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 乐音与噪声教案 沪科版一. 基本要求: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 知道回声及其利用。4.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二. 重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及乐音的三个特性三. 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分。【知识要点分析】1. 发声体在振动。用手接解自己的喉咙,并发出声音,感受一下。我们发现手有麻的感觉,这是由于声带的振动。看来是因为声带的振动才使我们发出声音。蟋蟀没有声带,它的叫声是靠翅膀的摩擦发生振动而产生的。百灵鸟的叫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之间的鸣膊振动产生的。2.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将一个发声的电铃放入一个大的空瓶中封闭,并与抽气机相连,开始我们还听到清晰的铃声,随着抽气机的工作,电铃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就听不见了,只看见在不断振动的电铃。这说明电铃仍然在发声,只不过是没有传出来。看来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我们把这种媒介称之为介质。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多数都是靠空气这种介质来传播的。而空气又是由许多气体组成的,所以任何气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岸上小朋友的大声的吵嚷,这时在湖边垂为什么不容易上鱼?看来鱼听到了吵嚷声,这个声音是靠空气和水传入鱼的耳朵中的。这说明水也能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科学家做出电子诱鱼器放入网中,鱼通过水听到声音,就会自投罗网。不但水可以传声,而且任何液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土电话的游戏同学们都玩过,这说明了固体也能传声。综上,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任何物质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200m/s。4. 乐音与噪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乐音与噪声:第一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区分。凡是那些发声体振动有规律的,发出的都是乐音。而杂乱无章的,无规律的,则是噪声。第二方面,从环保的角度来区分,凡是那些影响他人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5. 乐音的特性(1)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大小或是强弱。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来决定的。(2)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来表示)(3)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它是由发声体本身来决定的。【典型例题】1. 周一的早晨,同学们正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一阵风吹来,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 ,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不再 。提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声音必定有振动。答案:振动 振动2. 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A. 一次敲击声; B. 两次敲击声; C. 三次敲击声; D. 无数次敲击声。提示:声音的传播有三条路径:沿自来水管(钢铁)传播、沿管内的水传播、沿管外的空气传播。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自来水管中速度最快,所以最先听到,在空气中最慢,所以最后听到。而且由于钢铁传播声音的损失较小,所以响度最大,而空气传声则比较小了。所以这里不但人一个早晚的问题,而且还有响度大小的问题。答案:C3. 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提示:运动员站在发令枪跟前,而计时员则在终点,离发令员100米,枪声传播100米远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运动员开始起跑时,计时员因没有听到发令枪而并没有计时,故枪声传100米的时间就是晚计时的时间。答案:v=s/t=100m/340m/s=0.294s4. 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提示:因为汽车和声音都传播了2s,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车的路程S车=V车t=20m/s2s=40m。而声音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40m/s2s=680m。而题目中求的是听到回声处到山崖的路程,所以S=(680m40m)/2=320m. 答案:320米。【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1. 声音是由物体的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2.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3. 声音要靠_传播,真空_传声。4. 声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是_米秒,合_千米/小时。5.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6. 若蜜蜂的翅膀每分钟振动3600次,则其振动的频率是_Hz.7. 响度的大小跟_和_有关声音的高低决定于_。8. 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能被人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9.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_,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_10. 声音在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6米秒,要使声音传播到450米的地方需要_秒。11. 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是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不同。12. 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_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_米。13. 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_,需要测出_,然后利用_公式计算。14. 人们彼此交谈的语声,是靠_传播的。二. 选择题15. 某同学看到一道闪电后4.5s听到雷声。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速为3108m/s,则雷电发生处距同学的距离是()A1.35109m B1440m C720m D无法计算16.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17. 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一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18. 当听到几个熟悉的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谈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根据是它们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19. 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D.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20. 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 回声;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D. 气体传声快。21. 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声音的条件是 A. 有发声体; B. 有发声体和介质; C. 有介质和耳朵;D. 有发声体、介质和耳朵。22. 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原因是: A.音调的高低转化B.响度大小的变化C.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要素的谐调性的统一D.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的统一还不够,还必需有音调和响度自然变化三. 实验题:把发声物体放在玻璃罩里,用抽气泵把罩里面的空气抽空。1.在抽空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将_,最后_。2.如果用秒表计时,能否计算出抽空罩内空气的时间:_,这种确定把罩内空气抽尽的时间的测定方法是_。3.声音需要两个条件:振动和传播介质。这个实验是把哪个条件去掉了,答:_。四. 计算题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置有声纳。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秒钟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1. 振动 振动 2. 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3. 介质 不能 4. 5200 187205. 响度 音调 音色(音品) 6. 607. 振幅 距发声体的远近 频率8. 音色 9. 慢 快 10. 1.311. 音调不同 响度 12. 0.1 1713. 声音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测量声音从发出到返回的时间t,s=vt/214. 空气二. 选择题:15. B 16. B 17. A 18. A 19. B 20. C 21. D 22. C 三. 实验题:1.逐渐变小;听不到声音2.能够;从抽气开始计时,到听不见声音时停止计时,此间所用的时间即为抽气时间3.传播声音的介质四. 计算题:600m【励志故事】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