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5832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红绫(lng)怅然(chng)蜷伏(qun)叮嘱(zh)B虐待(n) 凝望(nng) 忧郁(y) 悲楚(ch)C余晖(hu) 断语(dun) 匍匐(p) 鹦鹉(yn)D禁锢() 嗔怪(chn) 惩戒(ji) 充沛(pi)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污涩怂恿懒惰乞丐诅骂畏罪潜逃B滑翔安祥收敛哺乳写照大相径庭C温训羞怯游泳痕迹消耗提心吊胆D辨诉蹒跚麝香芙蓉笨拙恋恋不舍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听到这个消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学校。B夕阳洒在她的满头银发上,使她显得神采奕奕。C遇见怪诞不经的人,我只当散心取乐。D他的骗人小把戏真是让人应接不暇。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关爱动物,善待生命。B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C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D我讨厌它身上那条链子的声音和它柔软光滑的肋部周围那一小圈被磨损的皮毛。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2分)A它两只手交叉,久久地,全神贯注地坐在窗台上。B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C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D“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猫郑振铎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文学大纲B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C大闹天宫吴承恩明代小说家西游记D狼蒲松龄明代文学家聊斋志异7古诗文默写。(6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蒲松龄的狼一文中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8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七年级(1)班准备在当天下午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7分)(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一些宣传标语,请你根据活动的主题拟写一条标语。(2分)示例: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活动中,一位同学反映,一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赫然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假如你的一位朋友请你吃饭,准备点一道由野生动物烹制的美味,你打算怎样劝说让他放弃点这道菜?(2分)示例:同学: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不要让一个个生命在我们的餐桌上消失,好吗?(3)为了配合这次活动,班里准备出一期手抄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手抄报另拟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3分)栏目名称:神秘自然内容简介:介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栏目名称:善待生命内容简介:告诉人们如何保护野生动物。二、阅读理解(45分)(一)(11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2)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1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乃悟前狼假寐屠乃奔倚其下B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学而时习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夫君子之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12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狼阴险狡诈的一句是( A )(2分)A缀行甚远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3本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3分)(二)(19分)纪念张惠雯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两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跤。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14根据提示梳理情节。(6分)“描述”点点梦见点点又梦点点泪别点点回忆点点愧念点点15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3分)朋友_因为它极具灵性,理解人、信赖人。(答“给予我信任、爱和快乐”或“给予我人生的启迪”也可)16根据提示,品析语言。(6分)(1)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从加点词角度)(2分)“熬”表示艰难忍受的程度,既暗含点点的年老,又饱含“我”对点点能否平安度过寒冬的深切担忧。(2)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从动作描写角度)(2分)“飞奔”“跑得慢”“跑不动”写出点点不同阶段的奔跑状态,有序地浓缩点点从年轻到衰老的变化过程,表现了点点一生与我相伴的深厚情感。(3)“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泪”“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2分)不能,三个词语扣紧各自身份,将诀别时大人难过却极力抑制,狗眷恋主人的自然流露,孩子们十分悲伤却不会掩饰的情感准确传神地表达出来。17第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记叙顺序?(4分)先衔接上文,集中叙写了“我”的两个梦(将两个不同类型的梦集中对比),更能突出对点点的关切和思念。再写点点之死,引出下文的“回忆”并为结尾的议论蓄势。(三)(15分)对一只蝴蝶的关怀李汉荣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选自读者xx年第3期,有删改)18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19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_作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_纯真。(意思相近即可)20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议论。_作用: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21文章第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3分)“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意思相近即可)事例:如,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22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意思相近即可)三、作文(50分)23请以我与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处填上一种动物的名称,写出你与这种动物之间的故事、感情,写出你对它的认识;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