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3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5688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3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3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3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常见生态系统的名称(2)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问题引领分析生态系统概念,初步形成运用概念辨析具体问题能力。(2)通过指导分析各生态系统成分异同,培养对比和归纳问题的 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多个生态系统成分及其特点,感受生态系统内各成分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树立生物和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2)体验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过程,培养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环境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三、课时安排3课时(课外调查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视频歌曲天堂。在欣赏了美丽的风光后,你能说出画面上是什么生态系统吗?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系统吗?(二)学习新课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辩识:课前分小组收集各种生态系统的资料并制作了powerpoint,现在请各小组展示。小组一:森林生态系统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106km2,森林面积为485106km2,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森林生态系统是以森林植物为主体,动物,菌类,昆虫,微生物等为生物因素,与土壤,水分,大气,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物质循环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丰富的物种资源库。森林为大量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创造了生存的条件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地球上物种现有1 000多万种。仅热带雨林群落内就聚集着200万400万种。陆地植物有90以上存在于森林中,草原植物和农作物种类远远比不上森林植物丰富多彩。我国东北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是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典型区,那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高等植物1200多种,仅药用植物就达200余种,有动物360种,其中鸟类280 种,其他如土壤中生存的动物、微生物更不计其数。所以,森林,特别是原始森林,是各大类气候带中最丰富、最珍贵的物种宝库“基因库”,是人类探索、研究、发掘生物资源及自然遗产的重要基地,对发展科学,改善人类生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点:动植物种类最多,结构最为复杂和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高,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小组二:海洋生态系统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 球上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海洋里的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消费者主要是一些适于水中生活的动物。海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海洋蒸发的水蒸气变成降水,能够为陆地生态系统补充大量的淡水。海洋容纳了从陆地江河流入的污泥浊水,回馈给陆地生态系统的却是纯净的淡水。可见海洋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生物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许多海洋生物可以用作工业原料。例如,鱼鳞可以制成鱼鳞胶,鲸类的油脂可以用作高级润滑油,海带可以用作提取碘和甘露醇的原料等。海洋生物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点:动植物种类很丰富,结构稳定。多媒体展示视频:海洋生态系统小组三: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都是完全不同的。草原生态系统由四种基本成分组成,其独特之处是草本群落。(1)非生物部分 太阳能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此外,包括无机物质包括氧、氮、二氧化碳、磷、钾、钙、镁、水以及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2)草本群落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主体是木本科和豆科等草本植物。阔叶杂草灌木,也能在某些草地群落中占居优势地位。它们是生产者。 这些自养有机体,以水、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类为原料,由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合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既为植物本身所利用,也为消费者提供食料。(3)消费者 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有牛、羊、鹿等反刍性动物及马、驴、兔、植食性昆虫、鸟类、啮齿动物等初级消费者,还有蛙、蛇、鹰、狼等二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人是最高位的消费者。(4)分解者 它由微生物区系和动物区系组成,前者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土壤中腐生性微生物等;后者包括原生动物、腐食性动物,如蚯蚓、昆虫。某些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通过它们的分解作用,可在草原上消除“废物”。把体积庞大的动物残体和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还原给自然界,再一次供绿色植物吸收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是由繁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呈现出“网络”状态的复杂关系。特点:动植物种类要比森林生态系统要少一些,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作用: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多媒体展示视频:草原生态系统小组四:农田生态系统农田中人工栽种的农作物与农业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称为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特点:生物种类少,食物网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受人为因素的控制较多。作用: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等小组五: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特点: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这一点与自然生态系统明显不同。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小组六: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溪流、水渠、湖泊、池塘和水库等。 特点:动植物种类较多,结构稳定。 作用:淡水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资源的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小组七:沙漠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沙漠生态系统从来就是很重要的生态系统。沙漠也不是地球的癌细胞,不会对地球的整体有害。特点: 动、植物种类较少,主要是一些耐干旱的种类。小组八: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特点: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是地球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作用: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促淤造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 讨论1:这些生态系统有什么共同之处?各自又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谈谈你自己的认识。农田、森林、草原、海洋、城市、荒漠、淡水、湿地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部分都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不过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有些差异。如:农田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的控制较多,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与他相比,城市生态系统尽管也受人为控制,但在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动植物种类的分布逐渐趋于合理,街道景观有乔木、灌丛、各种美丽的花卉。河道、湖泊的治理,山林的建设等也为动植物的生存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群落结构最复杂,植物以高大的乔木为主。与他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要少一些,而且以草本植 物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中阳光、温度、盐度等影响着动植物的生活和分布,动物种类较丰富,植物多为微小的浮游植物。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生活着适应于淡水的动植物。而一些沼泽地、滩涂等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也为许多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荒漠生态系统因为严重缺乏水资源,动植物种类极少,只生存着一些极耐旱的生物。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这次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例如: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 水等物质会随着大气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不会局限在某一个生态系统中;另外,动物经常会从一个生态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生态系统,而植物会通过自己的种子、花粉,随着大气运动、水流、或动物携带等途径,从一个生态系统到达另一个生态系统。讨论2:你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吗?将查阅的资料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除了以上生态系统以外,还有北极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少,生活在那里的只能是耐寒的生物。再如完全封闭的宇宙舱系统、人工水族生态箱、生态厕所、生态瓶、人工养殖生态系统等。(三)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第1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六、作业布置完成本节 同步练习七、教学反思本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明确学习目标,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使学生在辩论中的过程学会倾听他人,而且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等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