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7.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鲁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208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7.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7.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7.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 (新版)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2碱及其性质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A.脱水性B.强腐蚀性C.易潮解D.强碱性2.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HClB.MgCl2C.KNO3D.CuSO43.(xx长春模拟)下列物质中,不能用NaOH表示其组成的是( ) A.火碱B.烧碱C.苛性钠D.纯碱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碳酸钙用作补钙剂C.纯碱用于降低土壤酸性D.氯化钠用于烹调食物时的调味品5.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6.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 A.H2B.CO2C.O2D.CO7.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白色片状固体有腐蚀性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B.C.D.8.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呤)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O2+CaOB.CaO+H2O=Ca(OH)2C.CO2+Ca(OH)2=CaCO3+H2OD.CO2+H2O=H2CO39.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燃烧木炭D.燃烧煤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0.我熟悉实验的安全知识,我能处理实验事故(将事故与处理方法用线连起来) 酒精失火_割伤_烫伤_吸入有毒气体_A: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B:请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出来C:请立即用湿布覆盖D:请用3%双氧水清洗,涂上红药水或贴上止血贴 11.洪源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1)为了验证反应,洪源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2)为了验证反应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ANa2CO3BHClCFeCl3DBa(NO)2(3)郑老师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现盛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瓶盖未盖严,已有部分固体变质,其在空气中变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 洪源同学帮郑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先用该固体配成溶液,再向该溶液中加入_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进行_操作,就得到了所需的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4)洪源利用郑老师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了以上碱的性质的相关实验,为了处理实验后的废液,需要知道废液的酸碱度,洪源的操作是_。 12.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物质是_ A黄金 B生石灰 C浓盐酸 D_ 13.东东同学发现盛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他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物质可能是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发生反应生成的_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14.小红和小林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了如下猜想: 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_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方法_可能的现象及结论_ 1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 四、综合题(共2题;共8分)16.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丽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能够与图中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检验反应能够发生,你可选择下列哪些物质?_ AHCl BFeCl3 CCaO DKOH ENa2CO3 (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_(填序号) 17.向一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边震荡边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画了如图,要表明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请看图分析: (1)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_ (2)图中部分线段有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重新画出溶液溶质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要求标出abc折线点)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固体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在其表面形成溶液,是潮解的特点,而其他性质均不能说明其做干燥剂的原因 故选C【分析】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吸水并在其表面形成溶液,利用此知识解决问题2.【答案】C 【解析】【解答】A、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KNO3与氢氧化钠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D、CuSO4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硫酸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氢氧化钠的性质,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D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表示的是碳酸钠,故选D【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答案】C 【解析】【解答】A、大理石很硬经常用作建筑材料,故说法正确,B、碳酸钙在胃中能和胃酸反应,钙元素可被人体吸收,故说法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D、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故选项正确故选:C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碱的性质:可以和酸反应、和酸性氧化物反应、能使指示剂变色来回答判断【解答】A、碱均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A不选;B、碱均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不选;C、能与Na2S04溶液反应生成BaS04沉淀的碱必须是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要求的碱,但是氢氧化钠等就不可以,故C选;D、碱均可以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碱的通性,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6.【答案】B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应,故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故答案为:B.【分析】能被干燥的气体一定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反应,利用这一知识及原则解决此题7.【答案】D 【解析】【分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利用这些知识对相关性质进行分析可解决此题【解答】由于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以防止其变质,因此相关的性质主要是潮解及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选D8.【答案】D 【解析】【解答】A、CaCO3CaO+CO2;与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有关,故正确;B、CaO+H2O=Ca(OH)2 , 与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有关,故正确;C、Ca(OH)2+CO2=CaCO3+H2O,与诗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关,故正确;D、CO2+H2O=H2CO3与诗意无关,此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错误;故选D【分析】由题意“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牵扯的化学方程式有: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9.【答案】A 【解析】【解答】解:工业生产需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是否能大量生产及对环境的影响等A、煅烧石灰石符合上述各项要求,所以正确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成本高,所以错误C、燃烧木炭的方法收集困难,不利于大量生产,所以错误D、燃烧煤成本高、污染大、不利于大量生产,所以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工业制取气体需考虑的因素判断二、填空题10.【答案】C;A;D;B 【解析】【解答】解:酒精失火,应立即用湿布覆盖;割伤 应用3%双氧水清洗,涂上红药水或贴上止血贴;烫伤应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吸入有毒气体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分析】根据事故造成的原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解答11.【答案】红色;C;NaOH+CO2=Na2CO3+H2O ;Ca(OH)2;过滤;取一张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或滴管吸取)少量废水样品于pH试纸上,半分钟内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废水样品的pH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2)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3)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再过滤可除去碳酸钙;(4)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分析】碱的化学性质。12.【答案】B;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B、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质量增加,故此选项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会减小,故此选项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故选B;补充:浓硫酸【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生石灰在空气中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3.【答案】碳酸钙;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白色粉末中有 CaCO3 【解析】【解答】解:由于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 【设计实验】溶液中存在氢氧根时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会变红;加入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固体中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物质是碳酸钙 (答案合理均给分)故答案为:碳酸钙、实验内容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白色粉末中有 CaCO3【分析】石灰水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由此设计实验,在验证具体含有什么物质时要通过明显的现象得出结论三、实验探究题14.【答案】(1)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的Na2CO3也呈碱性(2)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加入试管,再向其中滴入等量的酚酞溶液;如溶液均变红且不褪色,说明与浓度无关;如有的变红,有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与浓度有关 【解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故填: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的Na2CO3也呈碱性(2)根据小林同学提出的假设,我们要验证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可以取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验证;故填: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加入试管,再向其中滴入等量的酚酞溶液;如溶液均变红且不褪色,说明与浓度无关;如有的变红,有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与浓度有关 【分析】(1)根据碳酸钠也呈碱性来分析;(2)要证明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可以采用质量分数大小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15.【答案】(1)碱性(2)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钙、氯化氢(3)氯化钠;氯化钙;取上层清液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解:(1)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稀盐酸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钙、氯化氢(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等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没有剩余,否则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钙不能确定;故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可采用取上层清液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碱性;(2)溶液红色褪去;氯化钙、氯化氢;(3)氯化钠;氯化钙;取上层清液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钙(合理即可)【分析】(1)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稀盐酸过量,最终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解答(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等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静置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进行分析解答四、综合题16.【答案】(1)B、E(2) 【解析】【解答】解:(1)为了检验反应能够发生,可以选择氯化铁和碳酸钠两种盐,因为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AHCl BFeCl3 CCaO DKOH ENa2CO3(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发生反应故填:B、E;【分析】氢氧化钙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酸和碱能够发生中和反应17.【答案】(1)NaCl、FeCl3(2)【解析】【解答】解:(1)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b点时,出现拐点,说明此时盐酸全部参加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没参加反应的氯化铁,故填:NaCl、FeCl3;(2)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开始时溶液质量在增加;当盐酸消耗尽,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120107故溶液质量还是在增加,只是增加的不溶于开始明显,当氯化铁全部参加反应,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又开始明显,故其图象为:【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在盐酸和氯化铁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首先与盐酸反应,故开始溶液质量增加,当盐酸完全反应以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根据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氧化铁质量差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据此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