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196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9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纲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中国古代精神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艺术长廊,考纲扫描,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3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4书画的起源和演变5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6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程朱理学和王守仁心学的基本内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3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4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绘画艺术的成就5京剧的形成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戏剧盛衰的关系,考情播报,高频考点串讲,一、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二、演变历程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2完善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吸收与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出现,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从而使儒学获得新生。,【拓展升华】儒学思想社会政治地位的变迁,一、四大发明1概况(1)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2)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3)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4)指南针:最早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后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意义: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二、三项天文学成就1战国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2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水运浑天仪。3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仪简仪。三、三项数学成就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2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贡献。3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四、三部农书1北朝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2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3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五、三部医学名著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张仲景撰写了伤害杂病论,被后世称为“医圣”。3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拓展升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在内容上,应用性强,主要集中于与农耕经济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医学等方面,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缺少实验、理论探究。(3)在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农耕经济和日常生活的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一、辉煌灿烂的文学1先秦: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2汉朝: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3唐朝: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4宋代: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和柳永。5元代: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话本是元代的小说形式。6明清: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很有影响。,二、多姿多彩的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秦始,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3)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2书法(1)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2)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3绘画艺术(1)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调,画风质朴。(2)魏晋: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3)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4)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5)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6)民俗画: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木刻版画、年画等。,4戏曲(1)戏曲的起源:“傩”在先秦时期被国家礼仪所吸收,成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2)南戏与杂剧: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一种戏剧形式,人们称之为南戏;到了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3)京剧的形成: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流行于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博采众长,融入秦腔、昆曲和北京语言。道光在位时期形成京剧。,【拓展升华】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热点考向一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考题呈现】(2010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C天人之际,合而为一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高考解密聚焦,【解析】B项是中庸中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中”的本意并不是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所以它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体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A、C两项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D项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案】B,(2010年高考江苏卷)“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解析】“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的意思是不必迷信圣人、权威。朱熹、陆九渊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他们都极力维护封建纲常礼教,故不可能诋毁先贤圣人,A、C两项可排除。黄宗羲主要是抨击君主专制,D项也可排除。李贽以戏谑嘲讽的笔调评论孔子,认为孔子并非天生圣人,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热点领悟】1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规定。该通知已对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作出了具体安排,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视。2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1)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4)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3儒家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儒家的趋时更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要求冲破传统儒家的束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梦想考场】1(2010年潍坊模拟)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A兵广粮足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C仁义为重D诚信第一解析:选D。材料叙述的是孔子的治国方略。在孔子看来,治国方式有“足食”“足兵”“民信”,但最重要的是诚信,即“民无信不立”。,2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与品德发奋立志敬畏天理ABCD解析:选A。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也有许多精华部分值得今天借鉴,如所述,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有积极作用。,热点考向二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和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考题呈现】(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由材料中“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可知雕版印刷技术有利于儒家经典的传播及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不正确,材料中“士庶之家皆有之”并不能说明人们以藏书为时尚;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儒者地位变化,故B项不正确;D项表述不全面。【答案】C,(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概括特点,可以结合材料中四大学科以及三大技术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隐含的特点。如农、医、天、算、陶瓷等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农业在古代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政府对待农业的态度和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答案】实用性、继承性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节选)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述该著作的成就。,【解析】第一小问,需从材料中提取以下信息:“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概括归纳背景:瘟疫流行,人口大量死亡;从材料中“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竟逐荣势惟名利是务”提取背景:医生医技落后,医德较低。第二小问要依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张仲景的医学成就,要求言简意赅。【答案】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热点领悟】1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2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梦想考场】3(2010年银川一模)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学富五车”()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学富五车”“竹简”说明原来书写工具主要是笨重的竹简,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造纸术的发明。,4(2010年梅州模拟)(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解析:选A。从材料内容分析,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热点考向三开发利用优秀文化遗产,振兴文化产业【考题呈现】(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王祯农书D李贽焚书【解析】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王祯农书也成书于元代,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是东晋的;B项是唐朝的;D项是明末的。故排除A、B、D三项。【答案】C,(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解析】依据题干“唐代”的限制可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B、C、D三项均为唐代书法家,B项颜真卿擅长楷书、行书,C项柳公权擅长楷书,D项怀素擅长草书。上表日文平假名具有草书的特点。【答案】D,(2010年高考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解析】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是考古发掘遗迹及古代历史典籍史料。文学作品和古代传说虽对印证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由此可知A项和D项表述都不准确,不符合探究历史的方法;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但并不能由此推断茶起源于唐代,因此C项也不准确;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但也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因此不能单凭文学作品的内容就确定茶起源于晋代。故最合理的是B项。【答案】B,【热点领悟】1振兴文化产业(1)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会议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赛珍宝,展示古今文化;比收藏,追寻历史渊源,随着CCTV2鉴宝走进民间,掀起一轮轮赛宝、鉴宝的热潮。,2选择题的常用解法排除法,就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去掉,进而得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巧用排除法做选择题能提高做题的效率,因而受到学生的推崇。排除法可以细分为如下几类:,【梦想考场】5“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子”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A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解析:选B。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一要排除与屈原无关的,二要分析A、B、C、D四项中哪项为楚辞。,6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扬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扬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解析:选D。解答本题可用混排法先排除与“这种变化”无关的,再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壁画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这种变化说明了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