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3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4805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3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3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3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教案3语文版教学目的: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二、作者简介:教师可结合课文注释,明确有关要点: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著作:饮冰室合集三、教师范读课文。读后学生再分段落读。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四、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第一步:先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而不能_。 第二步: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第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第2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3题: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第4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第5题: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第三步:师生共同概括板书: 良心受责备 最苦:未尽责任 有苦才有乐 范畴与程度 苦中有真乐分说 责小得小乐 责大得大乐 最乐:尽了责任 苦乐的关系 举圣贤例子 总说 承担责任 获得快乐五、研读课文。指名读第1段为什么说“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先引导学生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到良心的责备,而且无处逃躲。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精读第3段,领会“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士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整段中的作用。(这句话是对上文中“最苦”与“最乐”的深层的分析,点明了三者的关系:苦中有乐,苦乐循环。同时又是下文中“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一论断的前提和基础)参看书下注释,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你能讲讲它们的含义吗?(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六、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七、“价值观”探究 梁启超在本文中列举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的事例,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乐观”?你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谈。(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对家庭、社会、国家应负有怎样的责任?(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谈。)八、结束语记得在毕淑敏的孝心无价一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是啊,常常听到孩子抱怨父母,常常听到有人埋怨社会,但他们可曾想过自己对长辈、对集体、对社会尽了多少责任呢?同学们,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今天,读了这片课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学习本文后我们最大的收获。九、布置作业就下面几个问题情境,体验“最苦”与“最乐”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1) 完成某一学科的学习任务(2) 完成长辈托付的某项任务(3) 完成班集体或学校布置的某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