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4754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长春版 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本文思路灵活有序,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平实严谨,灵活地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娓娓道来亲切有味,现身说法少说教气,给人很多启发。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2、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2.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高度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三、文本分析1.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四、论证方法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好处: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五、小结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上。六、延伸、讨论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