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新版沪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4624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新版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1.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习重点】 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 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 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为_,高锰酸钾溶液_色。2. 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吗?_;干冰和冰是同种物质吗?_3. 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是同种变化吗?你能解释吗?4. 汞俗称水银,可作为温度计的材料,你能解释原因吗?水能否作为制作温度计的材料呢? 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你知道原因吗?二、合作研讨点拨活动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观察实验高锰酸钾溶于水现象记录 固体颗粒逐渐_。溶液的颜色_交流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结论物质由极其微小的_构成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观察实验 见课本中p63的“观察与思考”现象记录 【实验1】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_。 实验2的现象_交流讨论 实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吗?_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_观察与思考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再分别加入一颗大小相等的品红颗粒。现象:结论: 微粒运动越快 观察实验 见课本中p63的“活动与探究”。 现象记录 实验1现象_ 实验2现象_交流讨论 实验1说明了什么? 实验2说明了什么?结论 构成物质的微粒_ _ _活动三、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阅读P64完成下列填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 、 二氧化碳、氧气、水等由 构成,铜、铁等金属及金刚石、稀有气体由 构成,食盐由 构成。三、总结反思提升1.活动一、活动二。2.反思“预习交流”中的第4题,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分析吗?3.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解释“预习交流”中的第2、3题吗?4.沙尘暴现象的存在能证明微粒具有运动的性质吗?海绵能够吸水的事实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吗?5.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是多少? 50ml酒精与50ml酒精呢?6.学生观察“魔棒生烟”实验,结合“练习与实践”第5题,回答有关问题7.从热水瓶中倒完开水,塞瓶塞时,瓶塞总是往上蹦,这是什么原因?四、自检反馈巩固【课堂反馈】 1为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小琴同学用高锰酸钾颗粒依次进行了下列三步实验操作。研磨:从试剂瓶中取少量高锰酸钾颗粒放在研钵中研碎成粉末;溶解:取少量粉末放在试管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稀释:把试管中的溶液全部倒进盛有200 mL水的烧杯中。其中哪些操作步骤中高锰酸钾不再分?( ) A全部 B只有 C只有 D只有2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是( ) A碳素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全杯水都变黑 B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片刻后试管中充满紫色蒸气 C一袋大米中有很多米粒 D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3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4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_。5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A的名称是_,该仪器的用途是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一实验可说明_。6(xx成都)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课后作业】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xx济宁)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3、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 ( )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 B.水的微粒空隙变了 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 D.水的微粒本身变了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很小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很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 。这体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 的性质。7、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的_。8、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酒精的微粒_ _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白酒瓶一定要盖严瓶盖,否则酒的香味变淡,度数会降低,其原因_ _。9、用微粒观点解释:充满气体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明显缩小,而充满水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变化却不大 10、超市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 防止食物腐败。【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