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 陈涉世家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4366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 陈涉世家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 陈涉世家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 陈涉世家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陈涉世家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2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教学指导1读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相关链接1.作者背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皇上,获罪下狱,被处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下面12个成语介绍了司马迁的一生: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忍辱含垢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藏之名山2.作品背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看重。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时代背景: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驿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知识预习一、朗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阳夏( ji ) 辍耕( chu )(点缀 掇 啜泣 ) 鸿鹄( h ) 闾左(l ) 適(zh)戍(sh)(戊戌)当行(hng) 度已(du )失期 以数(shu)谏(jin)罾(zng ) 间令(jin ) 篝火( gu ) 忿恚(hu) 宁有(nng )攻蕲( q ) 铚(zh )酂zn ) 柘( zh )谯(qio)憔 樵 千骑( j )社稷(j ) 怅(chng)恨 嗟(ji) 酂(zn) 烹(png) 徇(xn)(询 殉) 被坚执锐(p) 苟(gu)富贵 鸿鹄(h)之志 袒(tn)右 丛祠(c)陈胜王(wng) 鞭笞(ch)毋(w)斩 会(hu)计事长吏(l) 以应(yng)陈涉二、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课堂探究一、导入:我们学习过两个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这两个成语反映了发生于秦王朝两代皇帝在位时的两个历史事件。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自称始皇帝,妄图“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仅仅传到二世,只存在了十五年的秦王朝就垮台了。900名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陈胜、吴广领导下,用被统治阶级视为贫贱的手,折木为兵,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结束了“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的残暴时代。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其经过如何?起义以后发展的形势怎样?我们学习陈涉世家这篇课文后,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二、解题。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可作如下补充。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史记。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自己预习时不懂的字、词、句进行交流(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教师点评)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疏通文意(一组翻译,另一组评议,教师指正不足)注意重点词语的理解。(1)尝( )与人佣耕( )(2)辍( )耕之( )垄上(3)怅( )恨久之(4)苟( )富贵(5)若( )为佣耕(6)陈涉太息( )(7)燕雀( )安( )知鸿鹄( )之志( )哉(8)发( )闾左( )適戍( )渔阳(9)屯( )大泽乡(10)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 )(11)为( )屯长(12)会( )天大雨(13)度( )已失期( )(14)法( )皆斩(15)今亡( )亦死(16)举大计( )亦死(17)等( )死,死国( )可乎(18)陈胜曰:“天下苦秦( )久矣。”(19)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20)扶苏以( )数( )谏( )故( )(21)上( )使外将( )兵(22)楚人怜( )之(23)或( )以为死(24)今诚( )以( )吾众诈( )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5)为天下唱( )(26)宜( )多应者(27)吴广以为( )然( )(28)乃行卜( )(29)卜者知其指意( )(30)足下( )事皆成(31)然( )足下卜之鬼(32)念鬼( )(33)此教我先威众( )(34)乃丹书( )帛曰“陈胜王” ( )(35)置人所罾( )鱼腹中(36)卒( )买鱼烹食(37)固( )以( )怪( )之矣(38)又间( )令( )吴广之( )次( )所旁丛祠中(39)夜篝火( )(40)狐鸣( )呼曰(41)旦日( )(42)卒中往往( )语( )(43)皆指目( )陈胜(44)吴广素( )爱人(45)士卒多为( )用者(46)将尉( )醉(47)忿恚( )尉令辱( )之(48)以( )激怒其众(49)尉果笞( )广(50)尉剑挺( )(51)陈胜佐( )之(52)并( )杀两尉(53)召令( )徒属( )(54)公等( )遇雨(55)借第令( )毋斩(56)而戍( )死者固( )十六七(57)且( )壮士不死即已( )(58)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59)从( )民欲( )也(60)袒( )右(61)为( )坛而盟(62)祭以( )尉首(63)蕲下( )(6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 )兵徇( )蕲以东(65)行( )收( )兵(66)比( )至陈(67)号令召三老( )、豪杰( )与皆来会计( )事(68)将军身被( )坚( )执锐( )(69)伐无道,诛( )暴秦(70)复立楚国之社稷( )(71)皆刑( )其长吏(72)杀之以应( )陈涉答案:(1)曾经。 被雇佣耕地 。(2)停止。 去、往。(3)失望。(4)如果。(5)你(6)长叹(7)怎么,哪里 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8)征发。 闾(l),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左就用来指代贫苦人民。 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 (9)停驻(10)编次 当在征发之列(11)担任(12)适逢,恰巧遇到。(13)估计。 误期。(14)按照法律。(15) 逃走。(16)发动大事,指起义(17)同样。为国事而死。(18)苦于秦(的统治)。(19)指立为国君。(20) 因为。 数,屡次。 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 缘故。(21)上,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这里指秦始皇。 带领 。 (22)爱戴。(23)果真 把 假称 (24)有的人 (25)通“倡”,倡导。 (26)应当(27)认为。 正确。(28)就去占卜。用占卜来预测吉凶,是古人的一种迷信做法。(29)意图。(30)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31)然而,但是。(32)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33)威服众人。(34)写。 称王。(35)鱼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36)士兵。(37)本来。 以,通“已”,已经。认为怪异。(38)秘密地,暗地里。 指使。到。 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39)用笼罩着火。这里的意思是用篝火装作“鬼火”。篝,用笼子。(40)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41)第二天。 (42)到处。 谈论。(43)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44)一向,平素。(45)为(他)用的。这里的意思是说,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46)押送(戍卒)的军官。 (47)使恼怒。恚,恼怒。 责辱。(48)来(49)用鞭、杖或竹板打。(50)剑拔出鞘。(51)辅佐,帮助。(52)一齐。 (53)号令。所属的人。(54)你们诸位。公,对对方的敬称。(55)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56)守边。本来。(57)况且。 罢了。 (58)宁,难道。 (59)依从。愿望。 (60)露出。(61)(用土)筑台。(62)用。 (63) 攻下,攻克。(64)攻占(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65)行军。 收纳。(66)等到。 (67)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这里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集会议事。(68)被,通“披”。坚,坚固,指坚固的铁甲。锐,锐利,指锐利的武器。(69)诛灭。(70)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国家。(71)刑,惩罚。(72)响应。当堂练习一、选择题1.“故”的用法有。a事,事故b原因,缘故c故意d.所以,因此e旧的。下边句子中的“故”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A公问其故( b ) B广故( c )数言欲亡C故( d )逐之 D以数谏故(b)2.“为”的用法有:a作为 b认为 c做,担任 d是 e向替 f因为 g被 h.修筑、建筑。下边句中的“为”属哪种意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A若为(d )佣耕,何富贵也。 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c )屯长。C为( e )天下唱,宜多应者。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 g )用者。E为( h )坛而盟。 F自立为( c)将军。二、填空:1司马迁: (朝代)著名 家, 家, 家。2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 史。全书共 篇,五大部分: 、 、 、 、 。被鲁迅誉为“ ,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本文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 本纪、表、书、列传、世家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课后作业一、背诵课文“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二、分类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反思总结:_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2、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教学指导1读 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相关链接【中考链接】 9.B 10.A 11.C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陈胜者,阳城人也皆指目陈胜。”,回答911题。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C.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D.陈胜王 王:称王10.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知识预习一、填空:表现陈胜摆脱贫困、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的一句话是:苟富贵,无相忘。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抱负的一句话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翻译下列各句,并说说它们在句式上有何特点。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这是判断句,用“都江堰市也”表示判断。2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征发穷苦人发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这是倒装句,“九百人”应移至“適”的前边。3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这是倒装句,翻译时要将“以尉首”移至“祭”的前面。4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这是省略句,“使”。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5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外了。“苦”字后面省略了表示被动的“于”字,这一句既可看作省略句,也可看作是被动句。课堂探究一、复习旧课: 1、检查预习2、背诵课文“陈胜、吴广乃谋曰吴广以为然”二、继续学习课文(一)通假字【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適”通“谪”,贬谪【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或意图(二)古今异义词【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待【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经常【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篝火晚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今亡亦死】古义:逃走。今义:死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下,偷着。今义:间隙【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自己。今义:人,动物的躯体【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古义:果真。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比至陈】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今义:集会,见面等(三)词类活用【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尉果笞广】笞:用鞭、杖或竹板打。【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皆指目陈胜】指:指指点点。【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死国可乎】死:为而死。【乃丹书】丹:用丹砂。【法皆斩】法:名词做状语,按法律。【固以怪之矣】怪:以而怪。【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四)一词多义1.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二世杀之(代词,扶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2.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动词,“按顺序排列”的意思,可译为“编次”。)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动词,指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3.将:上使外将兵(将:动词,可译为“率领”)项燕为楚将(将:名词,可译为“将领”“带兵的人”。)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双音节名词,可译为“带兵的人”“将领”。)4.为:为屯长(担任)为天下唱(向)士卒多为用者(成为)为坛而盟(修筑)5.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动词,“写”。)得鱼腹中书(书,名词,可译为“书信”。)6.数:扶苏以数谏故(数:读shu,副词,可译为“多次”“屡次”。)数言欲亡(数:读sh,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7.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8会:会天大雨(会:副词,可译为“适逢”“恰巧”。)皆来会计事(会:动词,可译为“聚集”“集合”。)9道:道不通(道:名词,可译为“道路”“路”)伐无道(道:名词,可译为“道义”)10等:等死,死国可乎(等:副词,可译为“相同”“一样”。)公等遇雨(等: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11故:扶苏以数谏故(故:名词,可译为“缘故”“原因”。)广故数言欲亡(故:副词,可译为“故意”“特意”。)12然:吴广以为然(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转折连词,可译为“然而”。)13指:卜者知其指意(指:同“旨”,名词,可译为“意图”“意思”。)皆指目陈胜(指:动词,“用手指着”的意思。)14所: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15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动词,可译为“派”“派遣”。)令辱之(令:动词,可译为“让”“使”。)召令徒属(令,动词,可译为“号令”。)陈守令皆不在(令:名词,指“县令”。)16与:尝与人佣耕(与:连词,可译为“和”“同”“跟”。)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同“举”,副词,可译为“全”“都”。)17上:辍耕之垄上(上:方位名词,可译为“上面”。)上使外将兵(上:名词,指“皇上”。)18应:佣者笑而应曰(应:动词,可译为“答应”“回答”。)宜多应者(应:动词,可译为“响应”。)19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介词,“应当,应该”的意思。)不当立(当:助动词,可译为“应当”。)当此时(当: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20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读hng名词,可译为“行列”“队伍”。)乃行卜(行:读xng,动词,可译为“往”“去”。)行收兵(行:读xng,动词,可译为“行军”。)21以:扶苏以数谏故(以:介词,可译为“因为”。)或以为死(以:和“为”组成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介词,可译为“用”“拿”“把”。)以激怒其众(以:连词,可译为“来”“以便”。)22欲:广故数言欲亡(欲:助动词,可译为“想要”“想”。)从民欲也(欲:名词,可译为“欲望”“愿望”。)23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动词,可译为“号令”“命令”。)号为张楚(号:名词,可译为“国号”“称号”。)当堂练习一、在下边句中括号里补上适当的成分:A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B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以( )激怒其众。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 。E守丞死,( )乃入据陈二、填空。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参考答案】1、失期,法皆斩。 2、天下苦秦久矣。3、篝火狐鸣,鱼腹置书。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6、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9、 (诸郡县)苦秦吏。10、遇雨失期,失期当斩。课后作业1.解释出自本文的成语、名句并背诵。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2.背诵课文“如、召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反思总结 _课题:陈涉世家课型:新授课课时3教学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2、学习本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指导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故事复述法:理清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3、在阅读中理解基础知识。相关链接【中考链接】(xx年甘肃省兰州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5分)“吴广素爱人,杀之以应陈涉。”(节选自陈涉世家)10.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三处)。(3分)乃 令 符 离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13.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A.并杀两尉 失期当斩 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攻大泽乡C.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 皆已失期 为坛而盟14.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4分)答: 答案:10.(3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11.(2分)(1)向来,一向 (2)亲自,亲身12.(3分)可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十六七”1分)13.(3分)C14.(4分)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知识预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段:写陈胜的 和 。 第二段:写陈胜发动起义的 和 。 第三段:写陈胜发动起义的 和形式的迅猛发展。第一层(_)起义开始时的情形。第二层(_)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陈胜立国经过。第三层(“_”)概述诸郡县反秦斗争情形。课堂探究一、复述全文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陈涉世家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说明:翻译课文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解决疑难,以此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读习惯和善于利用注解的习惯。应该说,做到这些,课文大意学生已能明白了。用复述的形式,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内容。学生能够复述主要情节,即说明达到了教学目的。陈胜的经历:出生贫寒,少有大志。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而举计。行卜问神,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巧施苦肉,杀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铚、酂、苦、柘、谯)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诸县百姓,纷纷响应。二、师生合作,赏析全文1.分析课文第1段。这段文字介绍了陈胜的哪些情况,是通过什么手法介绍的。这段文字除简介陈胜、吴广的姓名籍贯外,侧重介绍了陈胜的出身和性格,重点是以记叙陈胜与别人对话的手法表现陈胜不安现状,胸怀大志,有政治抱负的性格特点。“陈涉少时,尝与人拥耕”,说明陈涉是个无田无地,靠帮别人打工为生的贫苦农民。“怅恨久之”,表明陈胜对自己所处的佣耕地位怨恨不满。而对话中的“苟富贵,无相忘”,表达了陈胜极想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具有朴素的阶级友情。“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则通过形象的比喻,道出陈胜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样课文开篇就让读者了解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却有反抗精神,胸怀大志,不同常人。小结:第1段,交代了陈胜少有大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甘受人奴役,想改变受压迫、奴役的地位。2.分析课文第2段。这段内容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谋划经过,表现了他们敢于反抗的精神和超群的斗争谋略。可讨论如下问题:(1)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举行起义的?陈胜,吴广等九百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敢于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为了救国救民而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出陈胜的“鸿鹄之志”。(2)陈胜、吴广进行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爆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回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小结:第2段,二世元年,秦发闾左適(谪)戍渔阳,适逢大雨,道路不通,戍卒延误期限,面临死亡。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抱负的大好时机,于是,和吴广商量决定起义。交谈中,陈胜分析了当时的秦国的社会现状,并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建议,得到了吴广的响应。交谈中,陈胜充分展示了其洞察时局的能力。接下来,为了给起义做好舆论准备,为了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地位。足智多谋的陈胜又做了鱼腹藏书的小动作,并让吴广夜晚在丛祠中篝火狐鸣,士卒惊恐,私下里对陈胜另眼相看。3.分析课文第3、4段:(1)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五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设下激怒将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2)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戍卒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盛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小结:第3、4段,吴广利用好人缘,使苦肉计,惹恼押送的军官,将尉责罚他,众人被击怒。吴广、陈胜趁机杀了将尉。群龙无首之际,陈胜站起来,先揭秦之苛政,又谈面临的形势,晓之以厉害,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唯一的出路,然后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励众人。众人响应,设坛盟誓,起义开始。攻下大泽,收下蕲、铚、酂、苦、柘、谯。最后攻下陈地,众人推举,陈胜为王,国号张楚。(3)找出第三部分中使用的动词,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笞、挺、夺、杀 ”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 攻、收、下、徇、入 ”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三、品评人物要求学生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说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1)“苟富贵,无相忘”。(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分析:(1)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2)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3)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4)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四、课堂小结面对强秦的严酷统治。陈涉首先发难,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反残暴的大旗,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虽然历时短暂,但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劳苦大众的觉醒,是历史脉搏最强烈的跳动。让我们记住陈涉,作为一个起义军领袖,作为一个豪气逼人的大英雄,他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战车上,向着公平、自由、民主朝圣。当堂练习一1你心目中的陈胜是个怎样的人?文章主要通过什么写法来展现这一形象的?运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2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3文章选取的材料那些详写?那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有关起义以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有关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材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的非凡才干。课后作业阅读陈涉世家未选进课文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陈胜王凡六月( ) (2)或说陈王曰( )(3)由是无亲陈王者( )2翻译下列句子。乃召见,载与俱归。译文_3下列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与“陈王斩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B涉之为王沉沉者C宫门令欲缚之 D故天下传之4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答: 1(1)总共,一共(2)有人(3)这样2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3C4陈涉少时的叹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即表明了他的非凡抱负和远大志向,也有对同伴胸无大志的惋惜,其实把同伴比作“燕雀”,自比“鸿鹄”,又何尝没有轻视同伴的意思呢?陈胜称王后,生活奢侈,自私虚荣,不顾旧情,自毁诺言,众叛亲离,终成孤家寡人,正是他失败的原因。 【译文】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反思总结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