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3644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短文两篇蝉贝壳优秀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过程与方法: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深入细致探究课文的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2. 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抓住事物描写的语句,深入细致探究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蝉一、预习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二、导入1.作者介绍本文选自承教小记,作息和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或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出版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行、不迁、彤云笺等2.导语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三、正课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探究质疑:思考研讨与练习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 扬在哪里?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得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 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活着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这是扬。3、探究质疑: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4、探究质疑: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5、探究质疑: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讨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6、讨论: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漠然的故事。张漠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漠然的生命,但他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 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今天我们学习的蝉这篇课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探究思考)四、课堂小结蝉虽然烦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蝉的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确实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课时 贝壳一、检查预习情况二、导入1.作者介绍席慕容,生于1943年,台湾女诗人,出生在四川。1981年,台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出版七次,造成:“席慕容旋风”。席慕蓉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又是一位卓越的女画家,因此,她的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是她诗的最显著的特征。她的诗空灵、奇幻、辽远,令人回味无穷,同时又深沉、豪放、旷达,具有极强的个人特征和风格,精炼隽永而富于哲理是她诗的另一个特点,因此耐读。主要作品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写给幸福河流之歌、有一首歌等。2.导语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大大小小的事物,但是我们是否留心去观察它呢?是否通过它的表象去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呢?这两篇短文都各我们很好的借鉴。希望同学们能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三、正课1.探究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讨论并归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的一圈的复杂的图样。2.探究质疑: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地用心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是有限,但总比贝壳的生命要长一些。空间要多一些,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地面对它,创造它,让他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3.探究质疑:文章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呀!”中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事实自己所能做到的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的事情,它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是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它的绝对的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着和单纯的意思。4.探究质疑:对比阅读两篇短文,说说它们的异同点。讨论并归纳:同:两篇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从身边的小事物,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异:(1)两篇文章主体不同。蝉启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贝壳启示我们应该好好地面对生命,创造他,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2)写作手法不同。蝉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尾照应的首发。贝壳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人的生命与贝壳进行比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出异彩。(3)描写手法不同。蝉运用了语言描写,通过了“朋友”的话,揭示了蝉的生活历程,蝉的生活意义。贝壳则直接对贝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5、探究质疑:能否也像作者一样,据一个身边的小事物,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师生交流,讨论归纳)四、课堂小结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位同学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让生命更有意义。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让同学们自己去欣赏和品评。2课外收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