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2330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一、简介本节课的主题:在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了解了常见的酸和碱的基础上,本课题将继续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得出酸和碱强弱程度及其实质,进而认识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关键信息:1、课前引入 精心设计了三个问题创设情景: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酸和碱吗?你对上述中的酸和碱有哪些认识和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接触问题,并且从生活角度出发,能激起学生自愿去解决问题的兴趣。课前创设一定的学习要求,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并激起他们的兴趣去领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具有的价值,这种知识就会进一步吸引学生再去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愿望。2、实验探究 精心设计实验:教师提供盐酸、0.5%氢氧化钠、20%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及学生自带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物质。我之所以准备0.5%氢氧化钠、20%氢氧化钠溶液是想让学生通过浓度的不同,来认识酸碱性强弱的实质。学生实验结束时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汇报交流他们的收获,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评价能力,特别是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既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吃西红柿、柠檬时感到有酸味,但是这两种物质的酸味程度不一样,为什么?不同浓度的醋酸酸味也不同,你能从化学角度进行解释吗?实质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学生难以自发提出来,但却是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被引发出来的,并且这样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有哪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实验探究能力,评价能力。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酸和碱有了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酸碱强弱实质,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的培养。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的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4、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5、让学生领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从而达到学得少悟得多的效果。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等受到了关注,得到了发展;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参与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人格受到了尊重。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讨论、实验设计、合作探究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课前的预习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查阅资料能力。(3)生生互动及个人自评相结合:在“实验探究”环节后设置小组汇报,由一小组将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汇报,然后其他人进行评价和质疑,本组同学进行解答。这样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同时学会赞赏别人。老师可由此更具体的体察学情调整教学。在“我的感悟与收获”板块,学生个人或小组代表说出自己本节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五、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用多种实验仪器和药品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力求直观,实验仪器和药品,更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准备学生分组实验,一开始提供的试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后来将氢氧化钠溶液改为0.5%氢氧化钠、20%氢氧化钠,有利于学生通过浓度不同的对比、思考,认识酸碱实质。课前布置同学们查阅资料: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化学教学活动,教材“常见的酸和碱”之内容共含三课时。本节是其中第二课时,需45分钟完成。需要对学生分组,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组长主要负责管理仪器和药品同时带动本组成员进行合作活动。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合能力,会操作多媒体。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课题导入:师: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物质含有酸和碱吗?生:醋中含有酸、肥皂水中含有碱、水果中含有酸、汽水中含有酸师:你对上述中的酸和碱有哪些认识和了解?生:酸溶液中都含有H+,碱溶液中都含有OH-;用石蕊、酚酞能够区分酸和碱;酸溶液中有酸味师:你对酸和碱还想知道哪些知识?生:想知道化学性质;想知道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我知道柠檬、西红柿中都含有酸,为什么柠檬比西红柿酸,今天我把柠檬、西红柿都带来了,想知道原因。师:我已感受到了你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有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有的问题我们这节课进行探究解决,如刚才有位同学提到的柠檬比西红柿的口感酸一点,说明酸的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从定量的角度对酸和碱的强弱进行探究。【说明: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从生活角度入手,引发思考,激起求知本节课的欲望。】二、讲授新课【屏显】二、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师:我们知道酸溶液中都含有H+,碱溶液中都含有OH-。H+决定酸的性质,OH-决定碱的性质。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呢?化学家通常用pH表示。PH是人为规定的数值,范围从0-14。如何测定溶液的pH值?下面我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实物投影)师:(边讲边做)我这有一瓶待测液,取少量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用pH试纸,只能测出近似整数数值,要想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可用pH计仪器测量。做完实验后,强调玻璃棒每使用完一次都要用水冲洗干净。【说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任何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以规范的操作给学生示范,使学生在实验时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师:你们会测物质的pH了吗?想不想自己动手测试一下。(屏显)测一测提供:盐酸、0.5%氢氧化钠、20%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自备:(你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物质)测出上述物质的pH。填一填:试样盐酸0.2%氢氧化钠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pH想一想:根据你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分组实验。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汇报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评价。(实物投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展示、汇报、交流。生:我们组的测量结果是:生:我们发现酸的pH小于7,水的pH等于7,碱的pH大于7。生:柠檬的pH=3,西红柿的pH=5,说明pH数值越小,酸性越强。生:(质疑)我们组测蒸馏水的pH=6,什么原因?生:(答疑)说明用pH试纸的测量结果有误差。生:我们组测得0.2%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8,20%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11,我们发现PH数值越大,碱性越强。生:(补充)也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数量越多,碱性越强。生:(质疑)我测的烧杯中的水,结果是pH小于7,显酸性,什么原因?生:(答疑)自来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气体。师:同学们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获得了知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下面哪个同学能将同学们汇报交流的知识概括、归纳一下?生: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显碱乡性,pH越大,碱性越强;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的数量越大,碱性越强。【说明: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既是知识的重点所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充分放手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多思考、交流、表达。】师:(屏显)边显示边讲解。屏显: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显碱乡性,pH越大,碱性越强;师: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的数量越大,碱性越强。这也是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屏显: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师:我们发现水果的pH小于7,显酸性。今天有没有带来山楂的?生:有。师:你测得山楂的pH是多少?生:测得pH是3。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有时感觉食欲不振,家人建议你吃点山楂开胃;但是山楂吃多了,又感觉胃泛酸难受。说明酸和碱对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下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屏显: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查阅资料,你了解了那些知识?生:讲解或读有关资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内容切换屏幕图片。屏显1:人体某些体液的正常pH范围生1:生2:师:在正常的人体内,酸性与碱性物质总是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比例,体液的pH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以内,这称为酸碱平衡,酸碱平衡失调会影响人的健康。了解了上述知识,谈谈你对生活的联系和感悟。生1:我要注意合理饮食,爱护我们的身体健康。生2:前几天我去医院,我看见化验单上有pH数值,现在我知道了体液的pH,以后我会自己对照体液的pH数值,了解我的身体健康状况。屏显2:生:师: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产生乳酸,过几天后,乳酸分解,酸痛就会消失。屏显3: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西瓜6.0-7.0 小麦 6.0-7.0 苹果树6.0-8.0 因地制宜,科学种田生:师:土壤的酸碱性强弱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的植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因此,农民应根据当地土壤的酸碱性,因地制宜,科学种田。【说明:本环节将有关知识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预习、查阅资料能力】师:我们可以看到酸和碱对我们的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今天的知识我们就学到这里,下面思考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屏显:收获与感悟生1:我很喜欢喝可乐,可是家人不让我多喝,现在我知道了人体内酸和碱应保持平衡,我理解我的家人了。生2:我会用pH试纸测定酸和碱,这样我可以知道生活中更多的酸和碱。三、随堂检测达标检测:1位于美国富兰克林的小依科庞德湖,湖水的pH是4.2,是世界上 性最强的湖,这种湖水是否适宜一般农作物的灌溉 (填“是”或“否”)。 2自然界中的水,经检验其pH略小于7,这是因为水中溶有( )。 AO2 BCO2 CNaCl DNaOH3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7.35 7.45 B. 唾液:6.6 7.1 C. 胃液:0.9 1.5 D. 乳汁:6.6 7.64江西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下列作物不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是( )。作物适宜种植的土壤pH范围茶树5.0 5.5柑桔5.0 5.7西瓜6.0 7.0甘草7.2 8.5A茶树 B柑桔 C西瓜 D甘草5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蒸馏水、柠檬汁、汽水、食醋的pH,请你判断下图中表示肥皂水pH的点是( )。6实验探究: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稀盐酸。你能用多种方法进行区分吗?动手试试吧。生:分组实验、回答作业:1、同步学习与探究 P104 课后精练2、你喜欢花草吗?人们常用弱酸性土养植茶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查阅有关养花的资料,看看你喜欢的花适宜生长的pH范围,写一篇调查报告。七、课后反思1、本节课“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从生活中的 酸和碱入手,紧紧抓住学生提出的柠檬比西红柿的口感酸一点这一生活现象,使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酸的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求知欲望。2、新的理念的落实、新的教师角色变化、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教师不应该持有排斥的态度和心理,而应该积极面对,进行自我反思,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这节课试讲时,我设计了酸碱中和的实验探究,并设计运用酸碱中和理论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试讲时学生在谈收获与感悟时,大多数的学生是从酸碱中和的角度谈论的,而忽略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增加酸碱中和的有关知识有喧宾夺主之嫌,而且不扣本节课主题,所以我就将这部分知识删除了。3、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化学知识,使学生逐渐对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